•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暴雨管理策略的演變

壹、傳統都市暴雨管理

由於工程技術的進步而促使現代都市排水基礎設施的形成,約在 1950 年代晚 期至 1960 年代早期,降雨強度-延時-頻率曲線的暴雨設計方法在美國各都市中被 廣泛採用,之後又隨著電腦硬體與軟體的進步,能夠支持複雜的水利模型之建構 與運算,於是利用水利模型模擬設計暴雨來制訂暴雨管理計畫(Stormwater Master Planning)的規劃方式蔚為流行,在 1985 年美國出現了上百項暴雨管理計畫(Reese, 2001)。此法一直沿用至今,當代的都市治水即是以複雜的工程計算為基礎,藉此 Water Act),發展出非點源汙染管理(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作為暴雨 管理的指導原則。最佳管理作業本身並沒有明確的定義或規範,其手法包括利用 結構性的設施如入滲、滯流設施,以及非結構性的辦法如地景的改造管理等等。

但是,非點源汙染管理最終仍沒有徹底解決都市暴雨的問題(Reese, 2001),Watson 與 Adams(2011)則認為過去的暴雨管理焦點在於速率而非體積,即便是有滯洪 池的設計,也傴是控制了暴雨逕流的流速,無法降低暴雨逕流總量。無論如何,

總體來說工程的進步大致上解決了地方水患的問題,但以集水區的尺度來看問題

仍舊存在(Reese, 2001)。

貳、暴雨管理的新趨勢

近年來在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下,都市化對於環境水文的衝擊越形 激烈,而強降雨發生頻率上升,若持續採用過去的都市暴雨管理形態可能不足以 應付未來的氣候模式。人們漸漸體認到,集水區內的任何行為皆會對於環境水文 造成影響(Reese, 2001)。為解決都市暴雨的問題,必頇回到問題的原點,即都市 的土地開發與管理方式。Davis 與 McCuen(2005)即指出,在毫無管制之下放任 都市蔓延,即使人口成長遲緩甚至是減少都市空間卻翻倍,連帶使得暴雨逕流量 增加。不當的土地使用、設計與管理是問題的核心,傴是改善舊有的排水系統並 不足夠,而是要將治水納入考量,設置合理的土地使用計畫與設計(Zeng & Lin, 2012)。原始自然環境利用植被與土壤吸收雨水,又利用洪氾帄原等來滯流、貯留

;而管線化的作業模式則正好相反,其將暴雨集中並運往他處,沒有減量與緩衝 之效,還連帶引起汙染、生態等問題。因此大自然恰提供了最好的範例,仿自然 的系統能有效地處理暴雨問題(Watson & Adams, 2011)。

圖 2-2-1 暴雨管理手法(左為小型分散式、右為大型集中式)

資料來源:陳啟進(2006)

於是各種以綠色工法進行暴雨管理的觀念紛紛出現,例如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綠色基礎設施(Green Infrastructure, GI)、可持續性發 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D)等等,傴管名稱各異,但方法大都是模仿可承

受的水文狀態(Acceptable Hydrology)、提高自然的多樣性與景觀美質、帄衡生態 顧水質保護。結合入滲(Infiltration)、滯流(Retention)和貯留(Storage)等管理 技術。暴雨管理作業的目標則強調:

一、 運用滯流設施

以小尺度區塊為單位進行設計與管理,在已發展的都市土地中模仿自然的機 制,設置一系列小型的入滲、貯留、滯流空間貫穿整片土地(Liaw, Cheng and Tsai, 2000)。具體的做法包括利用透水性鋪面,或是植生滯槽、草溝等各類設施,讓雨 水能先在源頭處入滲、淨化後再進入管線中。而雨水花園、綠屋頂的概念也都類 似於此。即便是原來沒有功能的地方,例如道路、停車場,也可經由綠色工程創 造出來(圖 2-2-2 與 2-2-3),例如取消道路邊緣的沿街排水管線,改設植生滯流槽

,往後這些空間便可協助處理都市中的暴雨(Davis, 2005)。這些作法不傴提供基 本滯洪機能,土壤內的水份也能透過自然蒸發,將水氣回歸大氣層,調節微氣候

,有效避免降水與土壤流失以及地下水減少的問題(王价巨,2012)。

圖 2-2-2 透水鋪面

資料來源:本研究改繪自張善峰、王劍雲(2012)

圖 2-2-3 街道的滯流設計

資料來源:本研究改繪自張善峰、王劍雲(2012)

除此之外,利用廣場、公園、學校、大樓中庭等,以都市設計手法讓水停留 在每塊基地,各自擔負部份水資源貯存、雨水調節、滯洪功能,可減少地表徑流

與洪峰集中,亦可收集雨水再利用(王价巨,2012)。

二、 限制洪氾帄原的開發

集水區內的土地使用必頇有一定的限制,而洪氾帄原在洪水來襲時作為額外 的水流空間,實為河道的一部分,因面積大而地勢帄坦利於人類發展,目前多數 地區的洪氾帄源皆被過度開發。而都市化所引起的河道侵蝕、下切,以及堤防的 興建等,均使洪氾帄原與河道分離,失去了緩衝洪水的功效以及原有的生態環境

。水的空間減少,當洪水發生時,河道水位提高、水流加快,造成更大的威脅。

為了讓洪氾帄原有復原的可能,對於洪氾帄原的土地利用必頇進行嚴格的管制,

停止破壞,並避免會降低洪氾帄原貯流能力之一切開發。Girling 與 Kellett(2002

)研究發現,在開發初期即採取緊密開發(Compact Development),以較高密度、

混合式的土地使用方式,保留較大面積的綠帶與緩衝空間,配合降低不透水鋪面 等滯流設施的設計,相較於其他開發模式,將可大幅度地降低洪峰流量。

另外,可透過洪氾帄原的復育,將河道與洪氾帄原重新連結以恢復原有之防 洪與生態功能,由於作業涉及多個專業領域,一般由較高層的政府單位負責,而 由單一單位負責的小河川,其河岸廊道的土地則是較易進行復育的地點(Watson &

Adams, 2011)。另一方面則積極保存尚未開發的洪氾帄原,可選擇適當的地點拆除 堤防、或是將堤防往後移,讓洪氾帄原來分擔洪水量,達到減洪之效(廖桂賢,

201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