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 理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6-39)

第二章 平面波法與時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理論

2.2 時域有限差分法(FDTD)基本理論

2.2.1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 理

解析式得到,從而大大減少了計算時間與記憶體的要求。

例如,假設面積為 A 的單胞中心為一圓孔(光子晶體光纖就是這 種結構),介電常數分佈表示為 f(r),則其 Fourier 積分轉換可以表 示為:

( ) 1 ( ) i k r

A

F k f r e ds

A

=

∫∫

− ⋅ (2.38)

( ) 0

a a b

b b

r R r R

f r r R r R

ε ε ε

ε ε

< − <

⎧ ⎧

= ⎨ ⎩ > = + ⎨ ⎩ >

(2.39) Fourier 轉換可寫成

2 2

cos cos

0 0 0 0

2 1 0

0

1 1

( ) ( ) ( ) ( ) ( )

( )

1 2

( ) ( ) 2 ( ) ( ) ( )

R R

ikr ikr

b a b b a b

R

b a b b a b

F k k rdr e d k rdr e d

A A

J kr

k rJ kr dr k r

A A kR

π π

φ φ

ε δ ε ε φ ε δ ε ε φ

ε δ ε ε π ε δ ε ε π

= + − = + −

= + − = + −

∫ ∫ ∫ ∫

(2.40)

需要指出的另一點是,根據布洛赫定理,由於介電常數結構存在 週期性,帶隙結構也將存在週期性,因此在計算過程中,僅需計算布 理淵區中的某些 k 值點即可。而利用簡約布理淵區的對稱性,計算可 以進一步簡化,僅需計算一些邊界上具有對稱性的 k 值即可,其餘 k 值點相應的頻率ω都是落在帶隙內,利用這一點可以大幅度的減少計 算,提高計算速度。

在求解完整週期性結構的光子晶體光纖帶隙結構時,PWM 能較快 地得出結果,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有明顯的缺點,

及計算量與平面波的波數有很大的關係,幾乎正比於所用波數的立 方,因此會受到較嚴格的限制。

場擴展至時變場。雖然現階段電磁場數值計算方法發展得很快,即使 是在時域有限差分法與變分法相結合的基礎上形成的有限元法日益 得到廣泛的應用,有限差分法也因其固有的特點仍然是一種不可忽視 的數值分析方法。

將有限差分法引入光波導模式分析中是近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分 析光波導的方法有有效折射率法,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有效折 射率法因其直觀,但它本身的忽略了波導的複雜結構,不能計算模式 的特性,如傳播常數及色散。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克服了有效折射 率法其不能分析複雜結構的缺點,並適用於計算折射率任意分佈的光 波導。與有限元法相比較,有限差分法更簡單,易於寫程式實現。

有限差分法是把電磁場連續場域內的問題轉換成離散問題來求 解,也可說是通過網格狀的離散化模型上將各離散點的數值解來逼近 連續場區域內的真實解,是一種近似的計算方法,有限差分法是以差 分為基礎,它用於各種離散點上函數的差商來近似替代該點的導數,

這樣微分方程的與邊界條件的求解就可以結合成為一線性方程式,從 而得到數值解。對微分方程離散化可以用泰勒級數法、積分法或變分 法,在這裡我們用泰勒級數法建立差分方程

圖 2.1 一元函數

f x

( )

下面以一個一元函數為例用泰勒級數推導函數一階和二階導數 的中心差商表達式。假設

f x

( )為 x 的連續函數(如圖 2.1 所示),在 x 軸上每隔Δx=h 長取一個點,其中任一點用

x

0來表示與

x

0相鄰的左 邊點為

x

1 =

x

0

h

,右邊點為

x

2 =

x

0+

h

x

1點的函數值

f

1,應用泰勒公

x1 x2

f x

x0

f1

f0

f2

式,通過

x

0點的函數值

f

0可表示為:

2 3

2 3

1 0 2 3

1 1

( ) ( ) ( ) ...

2! 3!

df d f d f

f f h h h

dx dx dx

= + + (2.41)

x

2點的函數值

f

2,應用泰勒公式,通過

x

0點的函數值

f

0可表示為:

2 3

2 3

2 0 2 3

1 1

( ) ( ) ( ) ....

2! 3!

df d f d f

f f h h h

dx dx dx

= + + + + (2.42)

由(2.41)可得

0 1

(

df

)

f f

1( )

dx h R h

= + (2.43)

由(2.42)可得

2 0

(

df

)

f f

2( )

dx h R h

= + (2.44)

以上兩式中的

R h

1( )

R h

2( )稱為餘數項,它們包含了增量 h 的一次項 與高次項。

如果在式(2.43)中捨去餘項

R h

1( ),即得一階向後項差分:

0 1

(

df

)

f f

dx h

= (2.45)

同理,由是(2.44)可得一階前項差分:

2 0

(

df

)

f f

dx h

= (2.46)

因為用式(2.45)或(2.46)的單側差分來代替所求的一階導數(

df

)

dx

, 將存在較大的誤差,所以,應尋求較精確的差分關係式,方法是:

(2.41)與(2.42)兩式相減

3 3

2 1 3

2 ( ) 2 ( ) ...

3!

df d f

f f h h

dx dx

− = + + (2.47)

若忽略 h 的三次項或高次項,便可以得到一階導數(

df

)

dx

的差分表達式 為:

2 1

( ) 2

f f df

dx h

= (2.48)

顯然這就是一階中心差分相應中心差分表達式。由推導過程可知,用 節點

x

0處的中心差分 2 1

2

f f

h

來近似替代該點的一階偏微分(

df

)

dx

,其誤

差大致與增量 h 的二次方成正比,這比用前述單側差商替代的逼近度

要好很多。

現繼續推導和二階偏導數相對應的差分表達式。將(2.41)與

(2.42)式相加:

2 2

2 1 2 0 (

d f

2 ) ...

f f f h

+ = +

dx

+ (2.49)

若忽略 h 的三次項與高次項,便可得到二階導數(

d f

22 )

dx

的中心差分表 達式:

2

2 1 0

2 2

(

d f

)

f f

2

f

dx h

= + − (2.50)

有限差分法正是用(2.48)與(2.50)的一階與二階中心差商代替偏 微分方程中的一階和二階偏微分來建立差分方程。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6-3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