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國銀行有無進行併購過的生產力表現

第四章 實證估計結果

第五節 本國銀行有無進行併購過的生產力表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本國銀行有無進行併購過的生產力表現

此節分析有無進行過併購行為的兩類本國銀行,以了解併購後的銀行生產力 是否有效提升。在此併購的定義是指曾經吸收合併其他本國銀行、外商銀行、信 用合作社與農漁會信用部,或是與之創設合併新的本國銀行。樣本內容以 2011 年現存的 37 家本國銀行為基礎分類,並排除現曾經營業過但現已解散的銀行,

因認為消滅銀行若被本國銀行併吞,則所有的資料會被歸類在存續公司中;若被 外商銀行吞併,則已退出本國銀行市場,且影響不大,故可剔除已消滅的銀行來 做分析。

無進行過併購行為的本國銀行有中國輸出入銀行、高雄銀行、上海商業儲蓄 銀行、安泰銀行、台灣中小企銀、台中商業銀行、京城商業銀行、中華開發工銀、

華泰商業銀行、臺灣工業銀行與大台北商銀。由此內容可知,相對於其他有進行 併購行為的銀行,無進行併購的銀行規模通常屬於中小型,以及營業性質與一般 商業銀行迴異的專業銀行為主。故 2011 年存在的 37 家本國銀行中,扣除這無 進行過併購行為的 11 家銀行後,剩餘的 26 家銀行是商業銀行為營業主體,該 分類裡混合了金控體系下的子公司與外商改制為本國銀行等內容。

此節依然考慮銀行規模的影響,以當年各銀行營運資產除以該類銀行的總營 運資產為權數,而得各銀行的加權平均生產力。由圖六可見有併購過與無併購過 的銀行間始終有明顯的差距,其趨勢與整體年趨勢走勢相符,同樣反應本土性金 融風暴與次貸危機的整體負面衝擊。但本文於此也無法確認兩次金融改革政策是 造成 2003 年至 2008 年的生產力上升主因,但只能根據數據得出整合總體因素 與政策效果的生產力上升綜效。且可觀察到, 2005 年至 2006 年的雙卡風暴雖 然影響較輕,但還是多少有產生負面效果,不然以 2004 年至 2007 年的上升力 道, 2006 年的加權平均生產力可以更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六 本國銀行有無併購行為的加權平均生產力比較

觀察圖七的成長率,除 2005 年至 2007 年間明顯的下降 M 字趨勢應該是 受雙卡風暴的影響外,其餘同前述符合年趨勢的正負面走向。此外有併購行為的 銀行也較無併購行為的銀行呈現跌得更重就爬得越高的特性。從之前的分類可知

,無併購行為的銀行多為中小型銀行與工業銀行,而有併購行為的銀行多為金控 集團下的大型商業銀行,可合理推估,因當企業規模較大,其擴張方式多為向外 部併購方式,需要面臨的本金風險、資源配置風險與環境風險等企業風險就越大,

因此可能造就這種遭遇重大環境事件負面影響時就生產力顯著下降的情況。但本 文只能綜觀金融創新、總體環境與政策因素得此上升趨勢,而無法斷定是因第一 次或第二次的金融改革而使本國銀行生產力上升。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生

力 無併購過 有併購過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