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模型建構

4.3 整合步驟與流程

以百分位數法不確定性風險範圍權重法與三角形分佈的整合進行 合理工期評估,仍需先了解工程的基本性質及規模,詳讀基本圖說及 規範,研討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考量公司內部資源及參考類似工程 歷史紀錄,並以風險觀念建立各類型作業不確定性風險權重。再依規 劃者所建立的 CPM 排程網圖資料及所需的輸出資訊,加入統計模擬參 數,以適當的模擬軟體進行電腦模擬。最後依輸出結果進行分析以提 供決策者變更工期或調整預算(資源)投入計劃。其步驟如下:

一、規劃階段準備工作

需先了解工程的基本性質及規模,詳讀基本圖說及規範,研 討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考量公司內部資源及參考類似工程歷史 紀錄,蒐集與本工程有關的各項標準工率。

二、建立 CPM 排程網圖

以 WBS 觀念將各類工作細分至可控管的作業項目,每一作業 以正常標準工率計算各作業需時,依各作業間的前後邏輯關係利 用 MS-Project 或 P3 等排程軟體建立施工網圖。

三、區分風險類別並建立風險量化表

依高、中、低等不同風險程度區別各作業的風險類別,並再 區分為容易控制與不容易控制兩等級,將不同風險類別等級的各 作業賦予正負權值(

±

%),在 MS Excel 試算表中以百分位數法計 算 10%及 90%百分位數的最低及最高值。

四、決定風險機率分佈類型及所需參數

依採用的風險機率分佈類型(本研究採用三角形機率分佈)

選擇模擬所需輸入參數。

五、依選用的模擬軟體進行模擬

以 @ Risk for Project 或其他模擬軟體進行至少 500 次

以上的 MonteCarlo 或其他模擬方法模擬分析,FTA 的委託研究 案採用 1000 次的模擬,然而依該個案的規模,模擬 400 次所得 的結果已非常實用(Moder, et al., 1983)。Crandall(1977)研究 500 次到 1000 次模擬的結果無明顯的差異。模擬次數越多輸出 的圖形越平順。

六、輸出各項統計圖表

依模擬結果選擇所需輸出的各項統計圖表並加以整理提出初 步報告以供決策層級參考。

七、決策分析

依所輸出的各項統計圖表及報告進行決策分析,調整資源調 度或據以協調變更工期的依據。

本研究對於以風險概念進行時程分析之進行流程整理如圖 4.3。

建立CPM排程 網圖:

利用WBS觀念 以MS-Project或p3建

立施工網圖

決策分析可用資訊:

模擬次數 總工期 總工期標準差 各個完成工期的機率 各作業要徑指標 直方圖

要徑敏感度排序圖 區分風險類別

等級並建立風 險量化表:

以不同風險程 度分別指定作 業之風險類型 並賦予確定或 不確定風險

決定風險機 率分佈類型 及所需參數:

依採用機率 分佈類型決 定模擬所需 輸入參數

依選用的模擬 軟體進行模

擬:

以@Risk for Project或其他 模擬軟體進行 統計與模擬分

輸出各類統計 圖表:

輸出各類統計 圖表整歷報告 供決策參考

規劃階段準備工作:

工程圖說及規範 可用資源 施工方法及技術 工程類別 歷史工期紀錄 規劃者經驗

圖 4.3 整合流程

4.4 模 式 之 調 整

本研究所建構的模式是假設對單一作業最可能需時( m)在不考慮 任何風險因素的正常狀況下估得,然而亦難免因規估者個人的保守或

樂觀及不熟悉等因素造成偏差。此外,由於最樂觀(a)及悲觀(b)

兩極端點的估時,雖利用百分位數法及風險權重法來估定,亦難免因 所選的權重比例不適合而有所誤差。因此,對於模擬的結果仍需與實 際執行的結果適時的加以比較及調整。

估算之偏差可用模擬結果的各作業平均估時與該作業的實際執行 時間除以模擬結果的各作業標準差計得之離差(Z)來研判,其計算如 下:

( )

te

a

e

t

Z t

σ

= −

… … … ...(4-3)

其中 te為某一作業模擬結果之平均需時。

ta為某一作業實際執行時間。

σte為某一作業模擬結果之標準差。

在理論上 Z 值應符合常態分配並應介於-3 及+3 之間並靠近以中心 線為零之變動,如果離差太大或偏移就應檢討予以調整,並列入爾後 規估或權值百分比的參考。將 Z 值,列成一表並以統計的管制圖顯示 可得到下列九種型態(如圖 4.4)【40】,其調整修正方法如表 4.1。

型態1 型態2 型態3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型態4 型態5 型態6

(所期望之型態)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型態7 型態8 型態9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5

Z +3 +5

0

-3

+5 +3

Z 0

-3 -5

+5 +3

Z 0

-3 -5

圖 4.4 九種 Z 值可能型態之管制圖

表 4.1 Z 值之九種可能型態

計算之 離差(Z)

模擬之 平均數

型態

編號 修正方法

低 低 1 調整權重比例增加b-a 之差或提高a,m,b之基

低 正確 2 調整權重比例增加b-a 之差。

低 高 3 調整權重比例增加b-a 之差或降低a,m,b 之基

正確 低 4 提高a,m 及b 之基準。

正確 正確 5 合於所期望之型態,不需修正。

正確 高 6 調整權重比例或降低a,m 及b 之基準。

高 低 7 調整權重比例減少b-a 之差或提高a,m,b之基

高 正確 8 調整權重比例減少b-a 之差。

高 高 9 調整權重比例減少b-a 之差或降低a,m,b 之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