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桁架結構最佳化設計

基本上,一項工程設計的進行必須經由工程師依照相關規範及其他規定,配 合著工程師的專業知識、以往的經驗累積以及該工程所要求的功能需求,來做出 符合該工程之設計。在工程設計中,一個符合所有應滿足之束制條件的設計,即 為一個可行設計。而大多時候的工程設計皆同時擁有多種或無限多種的可行設計,

在這麼多的可行設計中,都分別有各種程度不同的差異,以及設計結果的優劣之 分,而所謂的最佳化設計,就是利用一系列有系統的方法,在這些可行設計中尋 求最適合者。

最早的結構最佳化設計概念,是在1904 年由 Michell【29】提出的桁架理論 中所出現。一般而言,結構最佳化設計可因設計目標的不同而將其區分成三個領 域,分別是尺寸最佳化設計(Size optimization design)、形狀最佳化設計(Shape optimization design)及拓樸最佳化設計(Topology optimization design)等。尺寸最佳 化主要改變結構中的斷面大小;型狀最佳化主要改變節點連接的位置;而拓璞最 佳化則主要改變結構中的材料分配,包含節點以及桿件數目。尺寸最佳化設計於 1960 年由 Schmit【30】提出後,成為了這三個領域中最早被發展的一支。

一般而言,結構最佳化的三個領域中,以尺寸最佳化設計屬最為普遍,而尺 寸最佳化設計的操作就是針對一已知外型之結構物,在滿足應力、位移或變形等 束制條件下,透過改變桿件斷面的寬度、厚度或斷面積等方式,使該結構達到我 們所設定的最小總重或最小成本等設計目標。對於桁架結構而言,其設計目標通 常就是求該桁架總重之最小值,而控制目標函數值的限制函數,則是各桿件所受 到的應力需在該桿件的最大容許應力內,以及各自由度的位移需在該自由度的最 大容許位移內。對於一個具有 n 根桿件及 m 個自由度的桁架結構而言,假設所 有桿件及自由度皆需滿足最大容許應力及最大容許位移之限制,則目標函數及限 制函數可分別表示成如(2-1)、(2-2)及(2-3)式所示。

目標函數:

∑ (3-1)

16

17

18

(3-13) 其中 為一根桿件在整體座標下之勁度矩陣,矩陣內容如下:

L

EA (3-14)

再將各桿件所求出來的 ,依照自由度的編號,放置並加總到相對應的位置,

即可組合成完整結構在整體座標下之勁度矩陣 ,矩陣內容如下:

(3-15)

其中:

:完整結構在整體座標下之勁度矩陣 m:自由度的個數

將每個節點上所受的力及位移,按照自由度列成行向量,並配合 矩陣後,可 將其表示成如(3-13)式之格式如下:

(3-16)

其中:

:所有節點所受力之行向量 :所有節點所受位移之行向量 m:自由度的個數

若再將(3-16)式以外力點及反力點來區分的話,則可表示成如下:

(3-17)

19

其中:

:外力點 :反力點

因為支承點不會有位移,所以(3-17)式中的 0,因此(3-17)式可簡寫如下:

(3-18) (3-19) 將(3-18)式等號兩邊同乘 ,即可得到節點位移如下:

(3-20) 求出節點位移之後,將(3-13)式代入(3-11)式中,即可得到桿件之內力如下:

(3-21) 最後再將(3-21)式中所得到的桿件內力,除上桿件的斷面積,即可得到桿件所受 到的應力如下:

(3-22) 最後,即可將(3-20)及(3-22)式所求得之節點位移及桿件應力,拿來與最大容許位 移及最大容許應力比較,檢查該組桿件斷面是否滿足束制條件。

3.1.3 三維桁架結構分析

三維桁架結構與二維桁架結構的直接勁度法觀念,主要差異在於節點的自由 度數目。二維桁架結構的節點自由度為2,但三維桁架結構的節點自由度為 3,

如圖3-2 所示。且由圖 3-2 中可推得在局部座標及整體座標下桿件內力的關係如 下所示:

0 0 0 0 0

0

(3-23)

20

其中:

:桿件與X 軸夾角之 cos 值,即 :桿件與Y 軸夾角之 cos 值,即 :桿件與Z 軸夾角之 cos 值,即

因此可由(3-23)式定義座標轉換矩陣 如下:

0 0 0 0 0 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