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討論區

(2)「奈米生物科技走廊」教學應用-遠距教學實驗課程

原子力顯微鏡原理介紹及示範操作

¾ 舉辦奈米科技教育師資培訓及晶圓蝕刻實作訓練課程:

2006 年已有 202 位國小、國中和高中教師藉由編撰一系列之奈米相關教材及舉 辦教師研習營的方式,透過將奈米相關知識轉化成淺顯易懂的知識以激發學生的學 習興趣,進而將奈米科技人才培育向下延伸至 K-12 教育階段。

晶圓蝕刻實作訓練課程更與「奈米機電系統研究中心」,藉由晶圓實做的課程,

讓參與者實際體會微機電製程的過程,進而協助其奈米教學的深度及廣度,今年有 新店高中、大安高工、北一女、民族國中、敦化國小、興南國小等 30 餘位教師參與。

對外開放校外教學、參訪活動,亦提供外國學者來了解國內奈米教育狀況

奈米生物科技教學走廊環境介紹

圖 48、奈米科技教育師資培訓及晶圓蝕刻實作訓練

„ 遠距實驗

2006 年 11 月 15 日,於奈米科技人才培育實驗室進行了第一次遠距實驗課程。參與 的學校有-海洋大學電機所、清雲科技大學機械系、金門技術學院機電所、澎湖科技大學 食科系及聖約翰科技大學食科系等五系所進行授課。過程中先撥放多媒體數位教材-原子 力顯微技術」、「原子力顯微鏡示範操作」,使遠端學習者能由淺至深對原子力顯微鏡有基 本認識,並且搭配使用原子力顯微鏡對 CD 及 DVD 進行表面量測,加深學習者瞭解尺度大 小對生活的重要性,並對原子力顯微鏡應用層面有所認識。

2.影像顯示與光機電科技教育實體中心

影像顯示與光機電科技教育實體中心依「產學共教數位示範平台」與「產學共構實體教 學平台」做規劃。「產學共教數位示範平台」乃透過教育部顧問室體制下「影像顯示科技人才 培育計畫」的區域資源中心和夥伴學校所建立之教學互動網,將此計劃的概念及成果以細胞 增生之模式迅速地擴展。另外,課程內容應涵蓋尖端科技資訊與科普教育知識,且兼具理論 與實驗,透過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將課程內容以遠距教學之方式擴散至各區之收播校 群,以此培養收播端之種子師資。輔以配合之培訓課程,可望各區之種子師資,可逐步成長 為主播端,為此教學系統貢獻更豐富之課程內容。教材製作方面,課程結束後將製成各式數 位教材,該數位化教材的成果除可提供修課學員日後的複習外,更可藉由科技教育平台進行 扎根教育之推廣,讓教育資源共享之範疇更趨普及與完善。

為使影像顯示與光機電科技之知識與產品互為所用,亦規劃有「產學共構實體教學平 台」。在展示品呈現上,加入動態製程影片與動手實作活動,增加參觀者參與感。製作互動性 教材,藉由與教材互動遊戲中學習,讓民眾可以直接面對面地接觸相關訊息,以彌平產學界 與產品使用大眾之隔閡,從而達到推廣影像顯示與光機電科技領域知識、培育相關人才的目 標。本計劃已於 95 年與台灣師範大學合作,建置師大圖文傳播學系「虛擬」與「實體」並存

學、實驗的多元功能實體展示教學網。

廠商 提供之展示品 奇美光電 TFT LCD

中華映管 PDP

力特光電 偏光板

錸寶光電 OLED

威力盟 冷陰極管

圖 49、95 年度新增展示品

展示中心自 94 年度六月中旬開館,該年度參觀學校包含台灣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台灣 師範大學、清雲科技大學、淡江大學、澎湖科技大學及金門技術學院等學校,參觀人數達 820 餘人。今年度除了部分夥伴學校如宜蘭大學外,亦增加其他學校預約參觀,其中包括台北教 育大學、世新大學、中華技術學院、東南技術學院等學校。並且藉由台灣大學杜鵑花節活動 之宣傳,其人數粗估 2500 人,因而達到良好宣傳效果。另外,與北東區影像顯示科技設備與 材料培訓人才中心合辦三次「平面影像顯示科技研習營」,皆吸引多數人潮的參觀。總計 95 年度參觀人數高達 3300 餘人。

(二)實體展示中心橫向連結網

本計劃 95 年度已與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合作,建置「虛擬」與「實體」並存之 影像顯示印刷科技特色展示中心。其展示中心位於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印刷工廠,

約 100 坪的空間,為因應科技的變化,將此一工廠轉型為兼具教學、實驗及教育展示的多 元功能校園專業博物館。並配合歷史性科技文物的整理與展出,小型校園專業博物展示已 初具規模。其意義在於相關圖像、影像的傳統與現代科技間相互輝映,科技的創意也可以 從此基礎得到啟發。希冀透過實體展示交流機制,呈現有趣而生動的影像顯示與光機電技 術的原理及應用層面,充分達到推廣影像顯示與光機電科技知識的功能。

(三)遠距教學實驗室群

此展示品可讓參觀者親自動手操作按鍵並觀察顏色變化,以引起學習興趣進而加深相關原理 之理解。

3.生物醫學工程科技實體中心

本子計畫結合新竹生物醫學園區、台灣大學工學院、台灣大學醫學院等單位,將資源有 效集中於數位平台,第二年度之執行目標,鎖定在醫學、工程、資訊三大領域之整合教學,

包含醫儀品質驗證系統、醫學資訊學、圖形化語言以及生醫影像等課程,強調跨領域之教學 內容,透過同步遠距、數位線上教學平台、實驗操作等學習環境與方式,獲得合作接收學校 之熱烈迴響,提升學生對於跨領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對於相關知識的產業面、學術面、

研究面的了解,有效獲得培育跨領域人才之成果。此實體中心的詳細內容請參見生物醫學工 程科技子計畫結案報告書。

子計畫由於提供生物醫學工程之數位教學資源,在目前跨領域學習之風潮下,於第二年 執行之成果豐碩並獲得諸多迴響與成效,以下說明各分項執行成果。

(1)醫儀品質驗證系統(MDQS)

為了擴充課程廣度及實用度,有效地協助台灣培育跨領域醫儀人才,計畫執行第二年,

增聘了國際知名專家—前羅氏藥廠健康照護整合事業群總經理楊鎣博士擔任授課教師,講授 醫療器材與技術之全球潮流與市場走向及體外診斷器材與技術之設計確認,另外亦邀請台大 醫院耳鼻喉部婁培人醫師講授光動力療法之技術與開發方向,該些課程均收納到課程平台以 嘉惠更多莘莘學子。95 年度醫儀品質驗證系統課程授課進度表如下所示:

表 32、醫儀品質驗證系統課程授課進度表

日 期 講 題 教師姓名(中文) 95-09-21

95-09-28

95-10-05 95-10-12 95-10-19 95-10-26 95-11-02 95-11-09 95-11-16 95-11-23

95-11-30 95-12-07 95-12-14 95-12-21 95-12-28 96-01-04 96-01-11

醫療器材工程倫理相關觀點,醫材安全觀念之釐清

案例討論一:ISO 15197:2003 自我血糖監控品質 驗證系統

學。詳請見下圖:

圖 50、醫學資訊學課程簡介

圖 51、醫學資訊學概論

圖 52、互動式課程內容

三、圖形化語言(LabVIEW)

圖型化語言在執行的第二年度產出成果豐碩,包括(一)組成跨校際團隊,完成VBI 六 大單元之教材撰寫及後製;(二)以本計劃執行之內容參加美商國家儀器公司徵文比賽,獲選 為學術特選獎一項、佳作三項等,其後並受邀於NIDays2006 盛會中參展,以利教材推廣;(三)

整合教具廠商之經驗,完成第一階段虛擬醫用儀器教具之技術開發與技術移轉。其成果分別 呈述如下:

(一)完成VBI 六大單元之教材撰寫及後製:

圖 54、虛擬生醫儀器生理訊號電位量測 (一) 年度徵文競賽特選獎,並受邀參展:

圖 55、徵文競賽特選獎之榮耀

(二)整合國內知名教具開發廠商之經驗,完成VBI 教具技術開發,並依據國科會相關 辦法完成技術移轉之工作:

圖 57、第一階段VBI 教具開發項目—生理訊號感測器模組架構圖

圖 58、VBI 教具之技術移轉授權合約書(已簽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