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

第一節 歌曲的變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 YouTube 的免費網路影音平台對目前流行音樂在生產面 所產生的影響。流行音樂生產者因為 YouTube 改變流行音樂的行銷和傳播策略,

也改變生產者對生產文本的邏輯。本研究假設流行音樂生產者為了因應

YouTube 的傳播特性,開始生產利於在 YouTube 上擴散、製造高點擊率的歌曲,

而這類的流行歌曲與流行音樂產業開始普遍將作品透過 YouTube 行銷之前的時 代的流行歌曲有哪些根本上的不同?為了回答此一問題,本研究將針對流行歌 曲中的「歌曲」、「音樂錄影帶(MV)」以及「行銷」進行研究,試圖找出網路影 音平台出現後所產生的改變。

第一節 歌曲的變異

流行音樂文本的構成訊息分成音樂與影像兩種,音樂的分類尚可分成旋律、

歌詞、編曲、演唱。其中編曲包含廣義的背景聲效,如器樂演奏、和弦、人聲 合音、聲響效果、節拍。針對歌曲的部分,本小節聚焦在旋律與歌詞,針對四 組文本比較分析。

壹、旋律的變異

旋律是一首流行曲最基本的部分,呂理傑(2008)指出,大部分的情況下創作 者會先寫好旋律,再填上詞。本小節將針對以下四點進行旋律比較,以歸納出 YouTube 時代的流行歌曲的旋律性上的改變,分別是:

1. 歌曲旋律的段落數量:依照台灣流行音樂約定俗成的歌曲模式,一首流 行歌曲可以用主歌、副歌區分旋律區塊,或者是創作者常用的 A、B、

C 段的概念。不論是主歌/副歌或是 A/B/C 的分法,並沒有樂理上的統一,

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慣例使用。本研究者進行文本分析將使用產業界常用 的 A、B、C 的結構來進行討論與比對。本研究的段落概念僅以旋律為 主,假設同樣是 A 段的旋律卻填上不同的歌詞,同樣視為 A 段,不以 他段另計。

2. 無旋律感的比例:比較歌曲中歌手的演唱的部分,非歌手演唱或是合音 的部分將被忽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3. Hook 或是副歌的旋律單元長度

以下是【美人計】與【看我七十二變】的副歌段落的旋律

【美人計】 C 段

【看我七十二變】C 段

【美人計】與【看我七十二變】的副歌旋律並無明顯斷裂或是拼湊的跡象,

兩首歌的副歌旋律單位都是四小節。

4. Hook 旋律的重複次數

【美人計】與【看我七十二變】最重要的重複旋律段落都是以八小節為單 位的 C 段。以段落區分法分析兩首歌曲的呈現架構如下 :

(1) 美人計 : A-B-C-D-A-B-C-D-C

(2) 看我七十二變 : A-B-C-A-B-C-A-B-C-C-C-C

【美人計】的 C 段總共重複3次,【看我七十二變】總共重複6次,以副歌重 複次數來看,【看我七十二變】比【美人計】多出三次。

〡633 323 〡 323 23443 〡

〡3 3 323 〡 3 217671 〡

〡633 323〡 63324 243〡

〡3 3 323 〡 3 217671〡

〡3321 616 〡3321 616 〡

〡3321 612 〡 5 3 3 1 2〡

〡3321 616 〡3321 616 〡

〡3321 612 〡5 4 3 216 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5. 小結

從整體旋律性來看,【美人計】的旋律性被簡化到非常簡單的程度,全曲超 過3/4是無旋律段落。歌曲創作者僅讓 C 有完整旋律,其餘的部分由編曲者添加 和弦、改變節奏,增加和聲豐富歌曲的層次。但是回歸到旋律本身,【美人計】

並不具有完整的旋律架構,是「Hook Song」典型的概念。這類的風格並非【美 人計】獨創,檢視西洋嘻哈音樂的發展,將饒舌和歌唱融合一起普遍存在於當 下的歐美流行音樂,是一種流行的創作方式。崔惟愷對美人計的曲風提出看法:

很難用傳統 AB 段的概念來說美人計,它比較接近於嘻哈音樂的格局,但又不一 樣。你看,從是誰的眼神鎖定我一直到捕捉愛情的神祕這整個一大段,沒有旋 律的,印象中原 Demo 也是沒有旋律,是唸唱的。所以我填詞的時候是根據節拍 以及原來英文 demo 總共出現幾個音節,就想辦法填滿這些空格。(崔惟愷 2011/05/13)

「饒舌」是一種節奏與歌詞比旋律強的音樂型態,然而當嘻哈音樂變成流 行音樂的一環,它必須加強較弱的旋律性而迎合市場的需求,因此許多嘻哈歌 手都會找一兩位客席主唱來擔任副歌的演唱責任,台灣聽眾所熟悉的此類歌曲 如熱狗與張震嶽的【我愛台妹】。

這類歌曲的好處是它讓閱聽眾更清楚記得副歌的旋律,少了其他段落旋律 的影響,歌曲所釋放的旋律訊號就被侷限在一兩段,然後被重複。這是蔡依林 第一次演唱這類的舞曲,陳天佑表示:

我個人當然也覺得這首歌新,好聽,而且特別。像蔡同學已經被認為是台灣流 行女歌手的代表人物,我們不可能再給她唱過去唱過的歌,我們也會迴避掉當 時市場上流行的韓國音樂,免得被質疑抄襲。他自己也想做不同的東西,領導 市場,所以新、不一樣的很重要。嗯,是的。可是老闆說他也挑了這首歌作為 主打,我心想,啊,很難做,真的很難做。(陳天佑,2011/05/19)

Frith(1978)與 Vogel(1994)都曾指出流行音樂屬於時尚產品,汰換率非常高,

因此生產面有賴借助過去成功的經驗。葛大為(2008)也認為台灣的流行音樂產業 仰賴複製成功的案例。蔡依林演唱生涯中,並未唱過類似【美人計】曲風的歌,

過去台灣流行音樂市場也不曾出現類似的暢銷歌曲。這對【美人計】的生產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B B B B

CC CC

將兩首歌曲段落化之後可以看出來,【保庇】總共有5個段落,而【愛的主 打歌】有3個段落。相較之下【保庇】比【愛的主打歌】多出兩個段落。

2. 歌曲中無旋律感的比例

【保庇】與【愛的主打歌】都沒有唸唱或是饒舌的部分,兩首歌曲每一段 都具有可以辨識的旋律性。無旋律感的段落在兩首歌不存在。

3. Hook 或是副歌的旋律單元長度

【保庇】最主要的重複段落是 D 段,【愛的主打歌】則是在 B 段。兩首歌的旋 律分別如下 :

【保庇】 D 段

我在唱什麼 什麼都覺得 原來原來你是我的主打歌 你在說什麼 只聽一次也會 記得 聽兩次就火熱 我在幹什麼 什麼都覺得 整個城市播著愛的主打歌 主的可是你 打得我好神不 守舍 然後 不斷想起你的

Na nana na Oh~

Na nan a na oh~

〡65 65 65 65〡 65 65 65 6〡

〡65 65 65 65〡 65 65 7 7

〡65 65 65 65〡 65 65 65 6〡

〡65 65 65 65〡 65 65 7 7 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愛的主打歌】 B 段

以段落的概念來看【保庇】的 D 段,總長是八小節。【愛的主打歌】的 B 段總長是19小節。【愛的主打歌】是以兩條八小節旋律線組合而成的,但是第二 條旋律線在第八小節結束後又多了三小節的旋律,成為一條十一小節的旋律線。

後面多的三小節旋律是作曲者為了讓旋律呈現收尾與結束的狀態而多添加的。

除去這點,愛的主打歌是以八小節為單位呈現一條旋律。作曲者有意圖將旋律 發展成八小節,所以在第一小節曾出現的「322 33 56 211 22」的段落在第五小 節開始也出現一次,這種手法常常被運用在意圖讓旋律走滿一個單位,而讓旋 律呈現起承轉合常用的作曲策略。

【保庇】雖然是八小節為單位的重複段落,但是從任何一個作曲策略來看,

都無法指稱作曲者有意將本段的旋律發展成四小節。因為這一段是「65」兩個 音符不斷重複組成的,作曲者的旋律單位僅有「65」,也就是1/4小節。當然,

將「65」組合起來後會發展成聽起來是四小節單位旋律,但是這小節的旋律是 由大量的「65」拼湊起來,因此本研究將【保庇】的 Hook 旋律單位長度視作 1/4小節。

4. Hook 旋律的重複次數

以段落分析法呈現【保庇】與 【愛的主打歌】,兩首歌的結構如下

(1) 保庇 : D-A-B-C-D-A-B-C-D-E-C-D (2) 愛的主打歌 : C-B-A-B-C-A-B-B-C

〡56 322 33 56〡21 122 3

〡 34 34 32 21〡22 21 1 1〡

〡12 322 33 56〡211 775 56〡 611 3 2 〡 2132 2 〡

〡56 322 33 56〡21 122 3 〡 34 34 32 21〡 22 21 1 1〡

〡12 322 33 56〡211 775 56〡 611 3 2 〡 2132 2 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保庇】重複最多次的段落是 D 段,共反覆五次。【愛的主打歌】重複最 多次的是 B 段,共四次。若以 Hook 概念分析,【保庇】的 Hook,「65」的反覆 音階在整首歌曲裡總共出現一百三十二次,遠高於重複八次的【愛的主打歌】

的八小節旋律。

5. 小結

檢視兩首歌,可發現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保庇】使用高度重複音符的策略。

在總長3分42秒的歌曲中,「保庇」這個 Hook 共佔了1分7秒,超過歌曲總長度 1/4,接近演唱部分1/3。換句話說以「保庇」為 Hook 的的反覆音階在整首歌總 共出現一百三十二次,高度重複性會導致接近所謂「洗腦」的功能 :

就是洗腦啊,你聽她一直保庇保庇保庇唱下去,只有兩個音跳來跳去,很像 CD 跳針,想不記得都困難。(袁永興,2011/6/1 )

相對於2003年的作品【愛的主打歌】,這首反覆最多的樂句是 B 的副歌。八 小節的副歌「我在唱什麼,什麼都覺得,原來原來你是我的主打歌,你在說什 麼,只聽一次也會記得,聽兩次就火熱」在歌曲裡總共反覆了八次,總長度為 兩分鐘。看比例,其反覆副歌的所占比重接近整曲的一半,若只看演唱部分更 超過一半以上的比例。但是【愛的主打歌】的重複樂句的長度十五秒鐘,聽覺 的集中度和不到一秒鐘的【保庇】相比之下就顯得分散許多。【保庇】的反覆音 符僅有兩個,【愛的主打歌】是典型的八小節副歌樂句,其結構比【保庇】的 Hook 複雜許多。

John(2005)曾指出,所謂的 Hook 是一種常出現在流行音樂的音樂類別,通 常是一個段落、幾個小節或是一段旋律。最主要的目的是讓聽眾更容易記得歌 曲,比較常出現在舞曲、搖滾樂、嘻哈。Hook 通常是一段旋律,也可以是一種 節奏的組合,通常在歌曲主旋律,由演唱者唱 Hook,也會出現在背景音樂中。

例如 Michael Jackson【black or white】進入歌曲前不斷重複的電吉他演奏,或是 George Michael【Careless Whisper】的薩克斯風獨奏旋律,都可被視作為 Hook 的 一種。瑞典的流行樂團 ABBA 是典型透過背景音樂來製造 Hook 的創作者,他 們的名曲如【Dancing Queen】、【Gimme Gimme Gimme】都是透過人聲以外的聲 音效過製造 Hook。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Kasha 與 Hirshhorn(1978)認為 Hook 是商業歌曲的基礎,特別是大紅的歌曲。

Hook 就是流行音樂生產者想要賣的東西,它通常需要具備易於跳舞,好記憶的 特性,而且會在一首歌曲中被重複。【愛的主打歌】與【保庇】都有 Hook 的概 念,也都符合 John 等人的觀點,只是【保庇】的 Hook 被簡化到只剩兩個音符 不斷跳動重複,當然會比【愛的主打歌】以八小節為格局所寫的副歌來得更容 易記,Hook 變得更簡單,更加重重複的比例。若比對兩首歌曲其餘的段落,

Hook 就是流行音樂生產者想要賣的東西,它通常需要具備易於跳舞,好記憶的 特性,而且會在一首歌曲中被重複。【愛的主打歌】與【保庇】都有 Hook 的概 念,也都符合 John 等人的觀點,只是【保庇】的 Hook 被簡化到只剩兩個音符 不斷跳動重複,當然會比【愛的主打歌】以八小節為格局所寫的副歌來得更容 易記,Hook 變得更簡單,更加重重複的比例。若比對兩首歌曲其餘的段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