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俗分類學

在文檔中 感謝詞 (頁 21-25)

第三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民俗分類學

本文主要理論基礎為民族科學(Ethnoscience),在人類學的理論發展史上,有 學者依據分類上的知識論特色,將民族科學稱為民族分類學(Ethnotaxonomy)、民 俗分類學(Folk taxonomy)或民俗分類(Folk classification),也有學者依據試圖解釋人 們共享知識、文化創新、以及歷經時空而傳承的模式,而以新民族誌(New

一領域,原住民族為了適應環境變化發展出的原住民知識,因人與自然環境的互 發展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例如Nina L. Etkin長期投入非洲的民族植物之研 究,即發現居住在奈及利亞的Hausa在其文化情境下,藥用植物與飲食中含有很 可以反映出一群人的心理實體(psychological reality)。因為透過語言的分析,可 以瞭解一群人的認知體系。這種想法建立在一個前提上:即一個民族概念世界中 的事物,必然反映在其語言的語意範疇中。首先運用這種觀念在人類學研究的是 Lounsbury和Goodenough這兩位成分分析的重要領導人物,例如Goodenough便曾指 出:「將敘述語言學(descriptive linguistics)的基本策略用來描述文化的其他現象,

有助於提高民族誌敘述的水準」。成分分析一詞是Lounsbury首先提出,他認為成

黃宣衛(1998)提到,田野調查中所聽聞的詞彙,本身是極為好用的,有助 於溝通及具特殊價值的工具;語言學家主張一切方言,都完全能既準確又有效的 溝通。Ferdinand de Saussure在其所撰《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指出,風俗習慣不 僅存在於民族語言之中,語言又是構成民族的要件之一,「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分析詞彙的特徵,嚴格說只是一種資料分析的技術,而不涉及知識論或研究策略 波對於在地生態知識(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原住民生態知識(indigenous ecological knowledge)的研究 風潮。若比較「民族科學」與「原住民生態知識」兩個概念,在研究的對象和旨 重點。例如Keller(1992:59)便認為:成分分析是先設定了一些「他觀的特徵」(etic

features),再探討這些特徵之「自觀的組合」(emic combinations)。凡此種種批評,

也皆呈現出這樣的分析方式不易處理文化的變遷問題(黃宣衛 1998:85-86)。 Goldstein(2016)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她認為敘事是實用的、正 式的、通用的或者是解釋性的,在後現代文化中,從支配性敘事轉向個體敘事,

提升了故事講述者、見證人、證言、生活故事和私人經驗敘事在我們周遭的公共 文化的各個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開始改變普通人與專家以及專家知識的關係。草 根組織,特別是發展中的、環保主義的和健康領域的,開始將常識中的一些想法 和行動主義的觀點結合起來,成為政治參與和科學的新方式。在公共文化中,人 們已經越來越期待地方性知識的分享。他們成為了分享文化的一部分,普通人不 僅有知識,而且比所謂專家更接近某些類型的知識他們被給予了社會地位,改變 了專家與地方性知識的關係。

在文檔中 感謝詞 (頁 21-2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