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水足跡之概念

三、 水足跡之類別

資料來源:整理自 Hoekstra et al., 2011;周嫦娥等人,2009

圖 2- 1 水足跡評估步驟(重繪自 Hoekstra et al., 2011)

製程水足跡(Process water footprints)是所有水足跡估算的基礎,如對 最終產品(商品或服務)而言,其製程水足跡為該產品所有生產過程中之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足跡的總和。水足跡根據「評估對象」之不同可分為多種類別,有其各自相 對應的分析範圍和假設,且因探討對象之差異,在評估水足跡的初期階段 就須明確設定評估類型,此為相當關鍵的研究步驟。根據水足跡評價手冊

(2011),水足跡之類別依評估對象之不同,可分為製成水足跡、產品水足 跡、消費者水足跡、消費者群體水足跡、地理區域內水足跡、企業水足跡、

企業部門水足跡、人類整體水足跡等,其主要類別之關係如圖 2-2 所示

(Hoekstra et al., 2011)。

圖 2- 2 各種類別水足跡之組成關係圖(重繪自 Hoekstra et al., 2011)

各種製程水足跡可再依據「用水來源」進一步拆分成藍水足跡、綠水 足跡及灰水足跡,其內容詳細說明如下:

(一) 藍水足跡

藍水足跡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消耗性使用(consumptive use)之指標。

消耗性用水包括四個部分,分別為水之蒸發散、產品中所含水分、未返回原 流域的水(如流至海域或其他流域的水)、未在同一時期返回的水(如乾旱 期流失、雨季返回的水)。藍水足跡所著重衡量的是一段時間內消耗、不能 直接返回原流域的地下水或地表水之可用水量;而於實際評估的過程上,

尚須依研究範圍區分不同來源的藍水資源,常見之分類為地表水、地下水 等,若有完整充分的數據,將能使得估算藍水足跡更加明確,無論是以估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區域的藍水耗用(Aldaya and Llamas, 2008; Mekonnen, Hoekstra and Becht, 2012b)、或以產品為主的藍水耗用(Aldaya and Hoekstra, 2010),皆能更可 靠的呈現出按照各項水資源來源所區分出的藍水足跡。

(二) 綠水足跡

綠水足跡是人類使用綠水的耗用指標,綠水指的是源於降水、未形成 逕流也未補注地下水的部分,此部分雨水儲存於土壤或暫留於土壤表面或 植被,最後終將自行蒸發或透過植物蒸散。綠水為作物生長過程所吸收的 雨量,有益於作物生長而具生產性,綠水足跡即是衡量產品生產過程中消 耗的雨水量;而實際操作水足跡相關研究時,藍水足跡和綠水足跡之區分 非常重要,因其對於水文、環境和社會的影響有別,使用藍水(地表水與地 下水)和綠水(雨水)之經濟機會成本亦不同,甚至有非常明顯的差異

(Falkenmark and Rockström, 2004;Hoekstra et al., 2011;周嫦娥等人,2009)。

(三) 灰水足跡

灰水足跡是指與生產過程關連之水資源受汙染程度的指標,為吸收汙 染物質使其符合水質標準所需的耗用水量,其為三色水足跡中最晚被提出 的概念,於 2008 年由 Hoekstra 和 Chapagain 提出、並擴展了水足跡的研究 層面,灰水足跡不僅考慮了點源汙染、也將面源汙染納入估算範圍,包括直 接通過管道或間接通過逕流或土壤淋溶等方式排放到淡水資源;評估灰水 足跡之過程首要需仔細研究環境水質標準,因對於不同的汙染物質、不同 的水體環境或環境水質標準可能相異。灰水足跡為水資源指標的同時,亦 為汙染的指標,在排放之前進行汙水處理將可以明顯減少灰水足跡,甚至 降至為零(Hoekstra et al., 2009;Hoekstra et al., 2011)。

為更容易理解人類所耗用的各色水足跡與水文循環之間的關係,將可 以從「流域(或集水區、分水嶺等)」的角度出發,流域為一條河流及其支 流所流經的整個地理區域,其所有逕流將流向同一出口,而流域每年可利 用的水量將由年降水量來決定;當忽視流域內存蓄水量的變化時,流域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全年的降水將會通過蒸發散或流域逕流再次離開流域(Hoekstra et al., 2011)。 在一流域中,其水文循環之綠水資源、藍水資源及其水足跡概念,將如圖 2-3 之流域水文循環所示。

圖 2- 3 藍水、綠水足跡與流域水平衡之關係圖(重繪自 Hoekstra et al.,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