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水文資料合成

3.2.2 流量資料模擬

本 研 究 採 用 由 Haith 與 Shoemaker 於 1987 年 所 發 展 之 GWLF

(Generalized Watershed Loading Functions)中之流量分析模式作為流量資 料模擬之工具,以下將針對 GWLF 之水平衡模式之理論進行說明。

對地球而言水循環可視為封閉系統,然地球存在許多次系統,其雖不 是封閉系統,但在此系統中可藉由水之收支平衡計算水文中各項單元。集 水區主要水收支平衡之輸入為降雨;當雨水降落下來部份會被樹、草地、

地表植被等截留,此部份水分最後以蒸發回到大氣中;到達地表之水,有 部份會填滿窪蓄容量、有部份入滲於土壤中、有部份形成地表逕流。入滲 之水分可補充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可繼續往下移動以補注地下水,或由蒸 發散將水分帶入大氣中。集水區之總輸入水量可由落在其範圍內所有降雨 所求得,總輸入水量藉由蒸發散或河川流量帶離集水區,河川流量包括地 表逕流、與地下水流。此模式將集水區的水平衡模式分為地表、未飽和層 及淺層飽和含水層三個主要部分,其系統水平衡收支關係如(圖 3-2)。

圖 3-2 GWLF 模式水平衡關係示意圖

(一)地表

一集水區系統中的入流為降水,當降水(Rt)至地面後,一部份的水 經由入滲量(It)至未飽和含水層中,然而另一部份則成為地表逕流(Qt),

集水區河川流量(SFt)來源,主要為地表逕流(Qt) 及地下水排出所形成

Ogrosky and Mockus,1964)之曲線值法(Curve Number Method),此種方 法在計算地表逕流時可合理的反應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壤水分含量。地表逕 2540 25

4.2 2 1 10 0.058 2

CN CN

CN

(3-14 式)

23 2 3 10 0.13 2

CN CN

CN

(3-15 式)

本模式將臨前五天土壤水分(At)分為高、中、低三個區間,以 AM1 和 AM2 為界,AM1、AM2 會隨季節不同如表 3-1 所示,逕流係數(CN)

由 CN1、CN2、CN3 並根據臨前五天土壤水分求得,臨前五天土壤水分小 於 AM1 時,CN 由 CN1、CN2 內差求得,臨前五天土壤水分大於 AM1 並 小於 AM2 時,CN 由 CN2、CN3 內差求得,臨前五天土壤水分大於 AM2 時,CN 等於 CN3,計算方式如下。

2 1   

1 1

t

CN CN

CN CN A

AM

  

if A

t

AM

1 (3-16 式)

3 2   

2 1

2 1

t

CN CN

CN CN A AM

AM AM

   

if AM

1

A

t

AM

2 (3-17 式)

3

CNCN

if AM

2

A

t (3-18 式)

降水經由入滲由地表至未飽和含水層,入滲量(It)計算方式為降水(Rt) 扣除地表逕流(Qt),可由下(3-19 式)表示:

t t

t

R Q

I  

(3-19 式)

(二)未飽和含水層

經由入滲之水量將先行補充未飽和層之土壤水分,當未飽和層之土壤 水分超過土壤最大含水量時,其部分水分將滲漏至淺層飽和含水層。另外,

未飽和層之土壤水分亦可能因蒸發散而被帶離土壤,未飽和層之水平衡式 可由下(3-20 式)表示:

t t

t t

t

U I ET PC

U

1

   

(3-20 式)

其中 Ut是未飽和層高於凋萎點之土壤水分含量,ETt是蒸發散量,而 PCt是滲漏量,式中所用的單位為 cm/day。

未飽和含水層滲漏至淺層飽和含水層之水量(PCt),物理機制在於未 飽和含水層土壤水分大於田間含水量,即是指高於田間含水量經由重力向 下排出至淺層飽和層之水分,可由(3-21 式)計算:

] ,

0

[

U I ET U

*

Max

PC

t

t

t

t

(3-21 式)

其中 U*是最大土壤水分容量,即田間含水量減去凋萎點間之水分容 量,單位為 cm/day。

蒸發散量(ETt)則受大氣、地表覆蓋特性及土壤水分之影響,可由下 式決定:

] ,

[ st ct t t t

t

Min k k PET U I

ET    

(3-22 式)

蒸發散量(ETt)估算的方法為以潛勢能蒸發散量(PETt)乘上一個覆 蓋係數(Kct)和一個土壤水分因子(Kst)計算,但其易受限於未飽和層之 可利用之水分,因此取蒸發散量與未飽和層水分之較小值,為估算之蒸發 散量,其中覆蓋係數(Kct)決定於土地利用方式。

在(3-22 式)中之土壤水分因子(Kst)則採用 Boonyatharokol and Walker

(1979)之公式進行計算,可由下(3-23 式)表示:

 1

表 3-1 AM1 與 AM2 值

臨前五天降雨量 生 長 季 非 生 長 季 AM1 3.6( 公 分 ) 1.3( 公 分 ) AM2 5.3( 公 分 ) 2.8( 公 分 )

資料來源:永續性水質管理系統受氣候變遷影響之脆弱度評估,2006

表 3-2 各緯度每月日照時數

月份

緯度(北緯°)

28 26 24 日照時數(小時)

1 月 10.5 10.6 10.7 2 月 11.1 11.1 11.2 3 月 11.8 11.8 11.9 4 月 12.7 12.6 12.6 5 月 13.4 13.2 13.1 6 月 13.7 13.6 13.4 7 月 13.5 13.4 13.3 8 月 13 12.9 12.8 9 月 12.1 12.1 12.1 10 月 11.3 11.4 11.4 11 月 10.6 10.7 10.9 12 月 10.3 10.4 10.6

資料來源:永續性水質管理系統受氣候變遷影響之脆弱度評估,200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