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液晶顯示器產業鏈

第四章、 量子顯示技術產業發展現況

第五節、 產業鏈分析

4.5.3 液晶顯示器產業鏈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表 4-2 生產量子點廠商美國核准及公開專利數表 US Issued # US Appl #

Nanosys 136 184

QD Vision 39 34

Quantum Materials Corp. 20 0

Nanoco 25 58

4.5.3 液晶顯示器產業鏈

液晶顯示器上游包含背光模組、ITO 導電基板、導光板、驅動 IC 及其他相關零組 件。台灣憑藉科學產業聚落,背光模組廠商與面板廠商多有配合供應,ITO 導電基板、

玻璃基板等則各有國外領導廠商。

中游主要是液晶面板、顯示器模組廠商,目前市場占有率最大的為韓商 Samsung 及 LG 兩大集團,2007 年韓國政府促使成立韓國顯示器產業聯盟(Korea Display Industry Association),以交互進行專利授權、產品研發合作及整合韓國國內顯示器供應鏈方式,

提高韓國顯示器廠商的市場競爭力。Samsung 於 AMOLED 開發製造上領先競爭者,因 此在 AMOLED 面板具有壓倒性市占率優勢,AMOLED 目前主要用於中小型面板,因此 Samsung 智慧型手機也多採用。LG 主要生產筆記型電腦、監視器、電視等較大尺寸面 板,生產供應數量龐大,因此在面板銷售金額排名首位。

台灣廠商利用產業群聚效應,在科學園區形成光電聚落,促使零組件廠商之間的合 作,並希望藉由台灣廠商在 IT 產業 ODM 及系統廠的競爭優勢,建構上下游具產業競爭 力之產業結構。台灣領導廠商為 Innolux Display 及 AUO,Innolux Display 以供應中小型 塑材為中心,因此為產業中 LCD 生產數量最多的企業,AUO 藉由為中國大陸品牌酷派 生產 AMOLED 面板,打入中國大陸市場。

日本為最早將液晶面板商業化的國家,然而受到韓國廠商的激烈價格競爭,目前日 本廠商多與外部廠商合作,進行技術移轉或授權,從智財方面獲取利潤。日本品牌 Sharp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與日本半導體能源研究所共同開發 IGZO 面板,使面板厚度減少,畫面解析度提高,由 於掌握技術關鍵,為 Sharp 與其他面板廠商的技術差異關鍵。而日本廠商仍握有許多液 晶顯示器材料及關鍵零組件研發及生產優勢,例如:ITO 靶材、偏光板的 PVA 膜,因此 對於顯示器模組廠商仍有高度影響地位。

中國大陸廠商憑藉著內需市場廣大及豐沛的資金,近年快速崛起,且積極挖角國外 技術人才,日後發展值得既有領導廠商關注。目前中國大陸廠商 BOE 及華星光電主要 生產電視面板供應中國大陸市場所需(富士 Chimera 總研, 2015)。

表 4-3 顯示器產業鏈及代表廠商

產業鏈位置 產品 代表廠商

上游 背光源 台灣:億光、一詮

背光模組 台灣:台達電、大同、瑞儀、達運

玻璃基板 國外:Corning、旭硝子 ITO 導電基板 國外:日東電工、尾池

台灣:卓韋、安可

驅動 IC 台灣:聯詠、長華

國外:三星半導體、Lusem 擴散膜、導光板

 BEF & DBEF

國外:3M、SKC、三菱 Rayon 台灣:迎輝、嘉威

 TOP Diffuser

國外:Keiwa、SKC、Shiwha 台灣:宣茂、長興、伸昌

 Bottom Diffuser

國外:Keiwa、SKC、Shiwha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台灣:宣茂、長興、伸昌

 Multi-Function 國外:3M、SBK、LEG 台灣:迎輝、嘉威 靶材、化學品 國外:新日鑛、三井 中游 顯示器模組 韓國:Samsung、LG 台灣:AUO、Innolux 日本:Sharp、Sony

中國大陸:BOE、TCL、Hisense

下游 筆記型電腦、監

視器、電視、平 板等

資料來源: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MIC、本研究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第五章、 專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