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代官學 漢代官學 漢代官學 漢代官學

原也。古者教未洽,不備其禮,請因舊官而興焉。為博士官置弟 子五十人,復其身。」(漢書儒林傳,p.1771)

綜合董仲舒與公孫弘之建言,可得知當時官學建立,主要目的為 教化百姓,而教化應從內至外,故中央必先推行官學,再普及天下,

況且就當時經濟狀況而言,建立官學從地方推行,實屬不可能,於是 武帝設立博士弟子五十員,為漢代最早之太學制度(秦漢文化志,

1998)。

漢代太學發展,可從學生人數及校舍設立,看出其興衰。武帝設 置博士五十員後,昭帝再增博士弟子員一百人,宣帝再增倍之,達到 二百人,至成帝末年,「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今天子太學弟子 少,於是增弟子員三千人。」(漢書儒林傳,p.1772)聽從其建言,

增加至三千人,可見西漢博士弟子,由幾百人發展至幾千人。元帝時

「詔博士弟子毋置員以廣學者」(漢書儒林傳,p.1772)只要有心向 學者,均可以非正式生身份入太學,因此遊學之風大盛;平帝時,王 莽執政,「增元士之子得受業如弟子,勿以為員」(漢書儒林傳

p.1772),貴族子弟始以額外生之身份進入太學。

東漢初皇帝均重視太學,光武帝「駕幸太學,賜博士弟子各有差。

七年,朱浮以國學既興,宜廣博士之選,帝然之。」(東漢會要卷十 一,p.111)增加博士員,至明帝甚至親自講經行禮,當時學風大盛,

亦有外邦留學生之記錄「匈奴遣伊秩訾王東且渠來入就學」(後漢書

樊準傳,p.801)可見當時學術之盛況。然和帝後,太學隨著朝政逐 漸衰弱,「今學者蓋少,遠方尤甚,博士倚席不講,儒者竟論浮麗」

(後漢書樊準傳,p.801)至順帝感翟酺之言,「試明經下第補弟子,

增甲乙之科員各十人,除郡國耆儒皆補郎、舍人。」(後漢書儒林傳,

p.1552)重建太學,質帝時,甚至下令「大將軍下至六百石,悉遣子 就學」(後漢書質帝紀,p.122),加上當時游學人數倍增至三萬人,

再現太學之盛況。然學風衰敗已成定局,章句漸疏,多為浮華之言,

為能迎合其私學說法,甚至出現私下改蘭台之經文,太學生清流之風 範隨著太學沒落而消失,「黨錮之禍」後,朝中名士俱罹難,人才盡 失,漢代也因此走向衰亡。

校舍的部分,初設太學並無正式校舍,遂沿用西周前,國學授業 處「明堂」、「辟雍」為學舍(伍振鷟,1985),直至西漢末年王莽執 政,大力興學,除增加博士員之外,亦為學子築校舍於「長安西北七 里,王莽作宰衡時,建弟子舍萬區,起市郭上林範中。」(三輔黃圖,

p.64)有獨立之市集,可見自成獨立一區。東漢初建武十九年,光武 帝視察太學、賞賜博士及弟子,表示對太學之重視,並重建太學「洛 陽記太學在洛陽城南開陽門外,去宮八里,講堂長十丈,廣二丈,堂 前石經四部…」(文獻通考學校一,p.384),文學作品中亦加以歌頌,

如班固東都賦「覲明堂,臨辟雍」(蕭統,2001 版本)。

然安帝後,學舍隨朝政敗壞而頹敝,當時博士怠於講學,學舍則 雜草叢生,可作為放牧之處。

「自安帝覽政,薄于藝文,博士倚席不講,朋徒相視怠散,學舍頹 敝,鞠為園蔬,牧兒蕘豎,至于薪割其下。」(後漢書儒林傳,p.1552)

至質帝才更修黌宇,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後 漢書儒林傳,p.1552)且允許試明經下第者,可補弟子,增甲乙之科 員各十人。然學子已紛紛流失,最後至董卓之亂時,不只學舍頹敝,

連藏書之處均遭殃,書寫之用的布帛被作為帷蓋,包物之用。

「吏民擾亂,自辟雍、東曲、蘭臺、石室、宣明、鴻都諸藏典策文 章,競共剖散,其縑帛圖書,大則連為帷蓋,小乃制為縢囊。」(後 漢書儒林傳,p.1553)

東漢末年,太學學舍荒廢,官學因政治而受牽連,從後漢書儒林 傳中,可知許多文人寧願自辦私學,亦不願為官,而使私學更加興盛,

如任安「學終,還家教授,諸生自遠而至。初仕州郡。后太尉再辟,

除博士,公車征,皆稱疾不就。」(p.1554)楊倫「講授於大澤中,

弟子至千餘人。」(p.1559)魏應「以疾免官,教授山澤中,徒眾常 數百人。」(p.1566)杜撫「後歸鄉里教授…弟子千餘人…」(p.1568)

周澤「隱居教授,門徒常數百人。」(p.1572)李育「輒辭病去,常 避地教授,門徒數百。」(p.1572)潁容「郡舉孝廉,州辟,公車徵,

皆不就。初平中,避辭荊州,聚徒千餘人。」(p.1576),此種情況於

漢書儒林傳中則較少記載,因此從私學之消長亦可看出官學興衰。

二 二 二

二、、、、 學生的來源與選取學生的來源與選取學生的來源與選取學生的來源與選取

太學學生稱為「博士弟子」,於東漢時簡稱為「太學生」或「諸 生」(王鳳喈,1988),來源最初主要由地方長官選拔平民子弟,如文 獻通考指出「太常擇民,年十八已以,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

(p.1963),漢書同樣亦有所記載:「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復其身。

太常擇民年十八以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儒林傳,p.1771)

從中可知選拔有其條件:要滿十八、儀狀端正,對象以京城子弟 為主,期望從百姓中選拔出有用之材,至於地方令守(二千石)遣送 的官吏,得受業如弟子,前者名額初是五十員,而後者無定額,類似

「附讀生」,如漢書儒林傳記載:

「郡國縣官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所聞,

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二千石謹察可者,常與計偕,詣 太常,得受業如弟子。」(儒林傳,p.1771)

再循吏傳中亦有所記載:

「文翁…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見蜀地辟陋有蠻夷風,文翁欲誘 進之,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餘人親自飭厲,遣詣京 師,受業博士,或學律令。」(循吏傳,p.1790)

從史料中,可知二千石之地方長官才能推薦太學生,且只屬於旁 聽生,非正式學生。

此外,亦有兩個特殊來源,來源之一,質帝時「大將軍至六百石,

皆遣子受業」(漢書儒林傳,p.1771)詔中明確規定官員子弟一律入 太學。來源之二,順帝陽嘉元年「以太學新成,試明經下第者補弟子」

(馬端臨,1963)經由地方官學、私學或其他途徑,接受儒家經學而 有成之士人,參加察舉中的明經科,合格者進入官僚體系,不合格者 則進入太學深造,反映出教育與察舉之結合(孫培青,2000)。總之 太學生的來源是四方面:太常選士,屬於正式生;地方官員推薦,屬 於非正式生,此為正式來源;東漢末年增加官員子弟入太學;明經科 下第者入太學,則為特殊來源。

太學生之選取,西漢初有嚴格限制,先由太常選士、地方官員推 薦,還要經過考核,然東漢時入學條件則大為放寬,有所謂之神童,

以十幾歲年齡入太學,如「任延年十二為諸生,顯名太學,號為任神 童」(後漢書循吏任延傳,p.1501)亦有四十幾歲,如仇覽「年四十…

覽入太學」(後漢書循吏仇覽傳,p.1512)。因此逐漸放寬太學生入學 條件,只要有心向學者,均可入太學,無需任何限制,如張衡「游於 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後漢書張衡傳,p.1201)

漢代太學分為正式生與非正式生,同樣均可免徭役,差別在於費 用與名額,正式是公費有固定名額,非正式是自費無固定名頠,而這 些自費生就形成一股「游太學」之風氣,從後漢書儒林傳中可見一般

「張馴字子鑈,濟陰定陶人也。少游太學,能誦春秋左氏傳。以大夏 侯尚書教授。」(p.1559)「僖與崔篆孫駰復相友善,同游太學,習春 秋。」(p.1561)而班固論贊亦提及當時遊太學之盛況:

「論曰:自光武中年以後,干戈稍戢,專事經學,自是其風世篤焉。

其服儒衣,稱先王,游庠序,聚橫塾者,蓋布之于邦域矣。若乃 經生所處,不遠萬里之路,精廬暫建,贏糧動有千百,其耆名高 義開門受徒者,編牒不下萬人,皆專相傳祖,莫或訛雜。」(p.1578)

東漢太學已屬於開放式,即使非正式之太學生,亦可在太學學 習,沒有限制名額,只要有志向學者,且自行能負擔者,就能至京師 受業於太學,且修業亦無期限,因此昔日之新學子變成舊生,獻帝時,

即憐憫老學子,均拜為太子舍人。

「今耆儒年踰六十,去離本土,營求糧資,不得專業。結童入學,

白首空歸,長委農野,永絕榮望,朕甚愍焉。其依科罷者,聽為 太子舍人。」(後漢書獻帝紀,p.158)

三 三 三

三、、、、 學生的考核與學生的考核與學生的考核與學生的考核與任職任職任職 任職

太學生考核方式以「設科射策」為主,包含策問與對策,所謂策 問是將問題寫在策上,對策則是應考者解答策上的問題,故設科是將 策問按難易分為甲乙兩科,考生依己程度定科,隨意抽題,抽什麼策,

則對什麼策,類似今日之抽籤考試(李國鈞、王炳照,2000)。至於 題型可分為「對策」與「策試」,相當於今日之「申論題」與「解釋 名詞」,對策是「顯問政事經義,令各對之,而觀其文辭,定高下也」

(漢書蕭望之傳,p.1603)根據策中問題申論其意。策試為:

「博士及甲乙策試,宜從其家法章句,開五十難以試之;解釋多者 為上第,引文明者為高說。若不依先師,義有相伐,皆正以為非」

(p.1603)

從中可知共五十題,考生依題、依師法解釋其字句,如何武「詣 博士受業,治《易》。以射策甲科為郎」(漢書何武傳,p.1725)。此 外,考核科目分為甲、乙兩科;平帝時,王莽則改為甲、乙、丙三科,

甲科為郎中,乙科為太子舍人,丙科補文學掌故,可知其難易度為甲 大於乙大於丙;後而至東漢初年,仍復甲乙二科之制。此種射策之考 核方式,始於武帝,終於西漢末年,類似今日於學校受業後之畢業考 試(李久沂,1975)。

考核時間,於西漢是每年舉行一次結業考試,至東漢改至兩年,

學生根據等次、名額規定獲得相對應之官職,大都為郎中、太子舍人、

文學掌故,未被選中入仕者,仍保留學藉於太學,以上為定期考核,

亦有不定期考核,如「嘉陽元年七月…以太學新成,試明經下第者補 弟子」(後漢書順帝紀,p.112)「熹平五年…試太學生年六十以上百

亦有不定期考核,如「嘉陽元年七月…以太學新成,試明經下第者補 弟子」(後漢書順帝紀,p.112)「熹平五年…試太學生年六十以上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