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操作類心智圖解題之紀錄與結果

九、 無解與其他

9-1. 小英有若干元,先用去原有錢的三分之一買兩本書,再用剩下錢的二分 之一買 3 枝筆,結果剩下 180 元,則 小英原有多少元?正解:540 元

小怡

解題 結果

心像正確、類心智圖錯誤或無法完成。對於文字題仍習慣以算術解題。

其他個案的解題紀錄與結果:

小齊

解題 結果

心像錯誤、類心智圖錯誤或無法完成。

59

9-2. 大兔、小兔共 40 隻,合力吃完 75 條胡蘿蔔,已知每隻大兔吃 3 條,每 3 隻小兔吃 1 條,求小兔有多少隻?正解:無解

小怡

解題 結果

心像正確、類心智圖錯誤或無法完成

其他個案的解題紀錄與結果:

小陸

解題 結果

心像正確、類心智圖錯誤或無法完成。

60 建構屬於自己的概念圖,這種主張,符合建構知識論(constructivist

epistemology):知識的獲得乃是個人主動建構的過程。

(四) 學生教學後製作概念圖,應該多加入「例子、圖形、關鍵字」等表徵在圖中,

61

浪費時間,哈巴狗環遊世界一週,還是哈巴狗。

(三) 心像錯誤、類心智圖正確,如 2-2 小齊。

反思:如果說心像反映心境,那麼心像錯誤而會做題目,可能是學生在記憶 題目的做法而已;建議教學時,應使用學生能接受的圖解、口訣,才能真正 輔助學生思考,否則將適得其反,增加學生的認知負擔。根據研究者的經驗,

沒有任何圖解、口訣,能讓所有學生接受,還需斟酌其程度,給予補救知識。

(四) 心像錯誤、類心智圖錯誤或無法完成。

反思:此類學生的解題困難在於數學語言的轉譯困難,呼應文獻中

Larkin(1989)所提:學習者對代數運算感到複雜無法理解的原因是無法看到式 子的內在架構及意義,所以容易忘記規則或誤用而造成各種錯。因此,建議 加強數學轉譯的能力。代數文字題以語文內容描述數學情境,轉譯是指「中 翻數」,將中文翻譯成數學形式再利用列式和運算來獲得解答。每天多練習,

養成習慣,必將熟能生巧,如同讓一個小孩到國外獨立生活一年,想要加強 英語會話能力,並不困難。

(五) 無法呈現或判斷心像、類心智圖。

反思:少數個案在解題當下,最多只能表現出心像,尚未到達概念結構化,

縱使研究者透過提問從旁引導,始終無法獨自完成解題,這顯示個案最終的 問題還是回到了數學定義、定理等基模知識的缺乏。此亦為研究者必須另外 再做研究探討的地方。

研究者發現部份個案在學完類心智圖後,會開始嘗試用文字、符號、圖形等 不同表徵方式來說明自己的想法,雖然文字題沒有過程無法得分,但個案的應用 題不再是一片空白,其中又以中層次學生使用的頻率最高,可見類心智圖對學生 之影響,仍有參考價值與意義。圖 10 表示本研究對學生概念結構之發現。

圖 10 心像到概念圖之關聯性

62

以往研究國中生代數錯誤類型的相關論述,多半是透過量化數據或質的晤談 結果,回溯學生犯錯的原因。統整上述資料,研究者發現心像與類心智圖活動比 量化數據、純粹晤談,更能層層探究學生的迷思概念,以進行概念的把關與修正。

一首複雜的樂曲,很難將它一下子全部彈奏出來,所以採取分段練習的方法,

當全曲各部分都能順利演奏之後,再連接一起彈,必將是一段優美的旋律,這種 化整為零的方法,可以使樂曲由難變易。相同的,類心智圖將可以「拆解」問題,

使教師能依照個案的處理情形與敘述,分析出學生某層次的錯誤,亦使學生降低 了寫文字題的恐懼與障礙,不過,這樣的方式對該題的整體概念或許會有影響,

因此,對類心智圖步驟駕輕就熟以後,應試著拿掉其框架再自行操作一遍。

另外,研究者認為手繪心像之作品難以傳達溝通。少部份個案的心智圖作品 讓旁人無法理解,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圖的主要涵義,旁人只知道有那麼個主題作 品圍繞著作者的思路,其實完全不明傳達要點。是否教師在教學時也給學生同樣 的感受,值得檢討。

63

「每一項同『加』上一個數」,使 3x+2y=﹣x+5 化簡為(3x+x)+(2y+x)

=(﹣x+x)+5。

64

中層次學生(小榆、小勳、小齊)原本看到文字題,會感覺到無所適從、不 知如何下筆,透過類心智圖的引導,皆認為解題的完成度提高了。他們亦肯定「圖 示」的方法,認為「畫圖」,可以幫自己更深入瞭解題意。

低層次學生(小怡、小蓉、小聖),應回到數學面,重新瞭解每一個定義,

再去練習只要基本定義就能簡單解出來的文字題,如果再不懂,可能是語意不懂,

先請教老師或同儕,慢慢適應中翻數。

第二節、建議

一、教學上的建議

(一) 教學前,事先設計好概念圖,利用概念圖強化學生的後設認知,提高學習動 機。注意每一個新概念應盡量於一節課教授完畢,以獲得完整性。

(二) 教學中,檢視心像、類心智圖,釐清迷思概念。但類心智圖學習應設法配合 學校安排的進度,以免造成學生與教師的壓力。另外,教師執行診斷教學時,

應由學生先產生心像,教師再給予鷹架或補充,避免學生因無法接受旁人的 心像而造成更多負擔。

(三) 教學後,要求學生獨自繪製概念圖,展示自己的思路,檢視學習成果,提高 複習效率。注意教師應對於學生的作品進行回饋,多給予學生鼓勵,達到師 生溝通與互動。

概念圖重視巨觀思維,它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心像與類心智圖重視微觀思維,

幫助學生發展脈絡。兩者結合統一,必能相得益彰,獲得對最大貢獻。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本研究的學習單題目,是為了測試國一生單一解題能力而建構的,題型較簡 單,個案鮮少使用到類心智圖的分支,有點可惜,建議未來研究可再加深題 型難易度,讓類心智圖更能「物盡其用」。

(二) 本研究僅針對某個國一班級進行近半年之概念圖教學,因此研究之結果不宜 作過度推論,但期望可作為國中現場教學老師,另一個不同的教學方式,供 為參考。

(三) 本研究是以「代數」為教材展開行動研究,若從「幾何」或其他數學教材出 發,是否也具有可行性與價值性,有待後續深探。

65

103-110。

吳馥伊(2005)。思維導圖法運用於理性思維教學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

杜佳真(1999)。數學文字題的表徵教學策略。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15,59-67。

林千惠(1999)。概念圖合作學習應用於國中「三角形的性質」單元學習成效之研 學之信念與實務。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3),1-32。

林姵君(2005)。概念圖合作學習對國中生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 - 以「一元一次方

66

林碧珍(1991)。從圖形表徵與符號表徵之間的轉換探討國小學生的分數概念。新 竹師院學報,4,295-347。

洪有情(2007)。青少年代數運算概念的「學習與教學」研究(3/3)。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5-2521- S-003-010-)。台北市:台灣 師範大學數學系。

洪瑤琪(2008)。概念圖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證研究—以對數函數的的教學為例。

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徐偉民、林潔慧(2010)。利用教學模組進行國小四年級四則運算兩步驟文字題補 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4,211-242。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徐尉(2012)。運用概念圖於 WebQuest 對後設認知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 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探討。科學教育學刊,17(1),1-25。

陳彥廷、柳賢(2009)。運用提問方法促進中學生對代數式中文字符號語意理解之

67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3),91-118。

喻平、馬再鳴(1999)。論數學概念學習。 數學教育學報,8(4)。

黃湘武(1980)。皮亞傑認知心理學與科學教育。科學教育雙月刊,37,12-17。

楊明儒(2009)。探索教學法在氣墊船製作之科技概念學習成效。高雄師範大學工 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凌(2006)。概念圖、思維導圖的結合對教與學的輔助性研究。電化教育研究,

6:59-61。

楊雅捷(2002)。語言表徵在數學解題上扮演的角色。國教天地,150,40-46。

楊德清、姜淑珍(2008)。數學寫作融入國三數學課室實踐歷程與影響之研究。科 學教育學刊,16(4),439-458。

潘世尊(2007)。行動研究能否建構教育理論。當代教育, 15(2),113-140。

謝佳叡(2001)。國中生配方法學習歷程中數學思維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

羅素貞(1996)。問題表徵與問題解決。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9,149-176。

蘇耿興(2004)。概念圖教學對國三學生數學科的學習成就之研究—以「函數及線 型函數圖形」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份

Brenner, M. E., Herman, S., Ho, H. Z., & Zimmer, J. M. (1999).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representational competence.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0(5), 541-547.

Clement, J.Lochhead, J., & Monk, G.(1982) Translation diffeiculties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88,286-290.

Clements, K., & Ellerton, N. (1996).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angkok: UNESCO.

Cobb, P., Yackel, E., Wood, T., & McNeal, B. (1992).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room

mathematics traditions: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2, 573-604.

68

Fischbein, E., & Schnarch, D. (1997). The evolution with age of probabilistic, intuitively based misconception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8(1), 96-105.

Fishbein, H.D., VanLeeuwen, R, & Langmeyer, D. (1992). Teacher versus learner controlled instruction: Question-asking and comprehensio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2, 126-131.

Hinsley,D.A. Hayes,J.R. & Simon,H.A.(1977). From Words to Eqution: Meaning and Representation in Algebra Word Problems. In Just,M.A. & Carpenter,P.A.(eds.), Cognitive Processes in Comprehencion.89-106. Hillsdale, NJ: Erlbaum.

Kennedy, D. (1997). Academic du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uchemann, D.E(1981).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s.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Mathmatics: 11-16, 82-87.

Maher, C. A. (1998). Constructivism and constructivist teaching–can they co-exist? In O.

Bjorkqvist (Ed.),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a constructivist point of view (pp. 29-42).

Finland: Abo Akademi, Pedagogiska Fakulteten.

Maher, C. A., & Martino, A. M. (1997). Conditions for conceptual change: From pattern recognition to theory posing. In H. Mansfield (Ed.), Young children and mathematics:

Con cept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s (pp. 58-81). Durham, NH: Australian Associ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Marzocchi, G. M., Lucangeli, D., De Meo, T., Fini, F., & Cornoldi, C. (2002). The disturbing effect of irrelevant information on arithmetic problem solving in inattentive children.

Developmental Neuropsychology, 21, 73-92.

Mason, J. (2000). Asking mathematical questions mathematical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al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1(1), 97-111.

Mayer, R. E.(1983).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New York: W.H.Freeman and Company.

Muth, K. D. (1991). Effects of Cuing on Middle-school Students' Performance on Arithmetic Word Probems containing extraneous inform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3(1), 173-17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1). Adding it up: Helping children learn mathematic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Pesek, D. D., & Kirshner, D. (2002). Inference of instrumental instruction in subsequent relational learning. In J. Sowder, & B. Schappelle (Eds.), Lessons learned from research (pp. 101-107). Reston, Va.: NCTM.

Resnick,L.B.(1995).Inventing arithmetic:Making Children's intuition work in school.In C.A.

Nelson(Eds.), Basic and applied perpectives on learning,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pp.75-101).Mahws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Robinson, G. E., & Bartlett, K. T. (1995). Assessing mathematical learning.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2(1), 24-26.

69

Rorty, R. (1979). Philosophy and Mirror of Na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tavy, R., & Tirosh, D. (1996). Intuitive rules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he case of more of A-more of 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8 (6), 669-683.

Tall, D., & Vinner. S. (1981). Concept image and concept definition in mathematic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limits and continuity.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2(2), 151-169.

Vinner, S. & Dreyfus, T.(1989). Images and definitions for the concept of funct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 (4), 356-366.

Vinner, S. (1983). Concept definition, concept image and the notion of function. International

Vinner, S. (1983). Concept definition, concept image and the notion of function. International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