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模擬結果與效能分析

5.2 結果與分析

圖 5-1 呈現了三種換手策略在不同的移動速度下所造成的換手 延遲,我們可以看出 MN 在不同的移動速度下,選擇性掃描演算法將 平均的換手延遲都降低到只有原本 IEEE 802.11 標準的 37% - 40%

左右,但幾乎保持在 100 ms 以上的延遲對於某些需要無縫式的 (

seamless

)應用服務仍然有所不足,例如在文獻[28]之中就指出 VoIP 的使用環境下不容許存在超過 50 ms 的換手延遲。

而對於主從式合作機制的量測情形,我們可以發現平均換手延遲

降低到僅僅只需 13 ms 左右而已,這也使得 VoIP 的服務品質得以確 保。而會有如此明顯的改善其實並不使人意外,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佔 有 90%以上影響因素的探測延遲已經被我們所提出的主從式合作機 制所消除了。

圖 5-1:三種換手策略在不同的 mobility 下所產生的平均延遲

另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是 MN 的移動速度對平均換手延遲的影 響,從圖 5-1 中的 IEEE 802.11 標準與選擇性掃描演算法都出現了類 似的情形即“當 MN 的 mobility 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平均的換手延遲 會出現些許的下降",我們對此一特殊的現象所能想到的合理解釋

為:隨著 MN 移動速度的逐漸提高,其與 AP 間所傳輸之管理訊框的遺 失情形就會越來越嚴重,因此 MN 在進行換手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由 於在 MinChannelTime 的時間內收不到 AP 所回傳的探測回應訊框就直 接切換到下一個通道進行探測,即便 MN 可能會在 MaxChannelTime 結 束前收到探測回應訊框"的狀況,因此探測延遲反而會因為 IEEE 802.11 對媒介存取控制的機制而降低;相反地,當 MN 的移動速度較 為緩慢時反而能順利地與 AP 互相傳輸管理訊框,進而使單一通道的 等待時間從 MinChannelTime 延長到 MaxChannelTime;另外可想而知 的是隨著 mobility 的提高,MN 能順利換手的機率必定會逐漸降低,

但由於我們將模擬的結果著重在 mobility 對平均換手延遲的影響 上,因此這部分將不做更深入的討論。

基於 MC 所轄的 WLAN 已達穩態的條件下,因此幾乎不須進行掃描 的主從式合作機制在換手延遲的改善上有著相當不錯地表現,但當 MN 的 mobility 到達一定程度時,同樣可能會使 MN 與新 AP 間的管理 訊框產生遺失,此外由於優先權快取會使用計時器來限制重新連結延 遲的時間,因此有可能會造成 MN 在限定的 6 ms 內無法與 RSSI 最高 的 AP 完成重新連結,使得 MN 須對第二順位的 AP 再次執行相同的動 作,這也稍微地導致了換手延遲的增加。

最後我們提高 MC 所轄網域內的 AP 的密度(

density

),並在固定 MN 移動速度的情況下觀察不同的 AP 數量對換手延遲所產生的影響,

而相關的結果依 MN 的移動速度(1 m/s、10 m/s 與 15 m/s)分別顯示 在圖 5-2、圖 5-3、及圖 5-4 中。從 IEEE 802.11 標準與選擇性掃描 演算法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相同的 mobility 下,由於 AP 數量的上升使 得 MN 在 MinChannelTime 中收到 AP 回送之探測回應訊框的機率提 高 , 因 此 MN 在 單 一 通 道 的 等 待 時 間 也 會 因 此 而 延 長 至 MaxChannelTime,進而使得換手延遲相應地升高。

圖 5-2:三種換手策略在不同的 density 下所產生的平均延遲 (此時 MN 的 mobility 為 1 m/s)

mobility of MN = 1 m/s

此外當 MN 的移動速度提高到 10 m/s 與 15 m/s 的時候,IEEE 802.11 標準與選擇性掃描演算法的平均換手延遲仍舊會有稍微下滑 的現象,而這也符合我們之前所預測的結果。

另一方面,主從式合作機制對平均換手延遲的改善上並未因 AP 數量的上升而受到太大的影響,依舊維持著相當不錯的水準;但也由 於 MN 內部的 cache 容量有限,而在無法儲存所有 AP 之相關資料的情 況下會因為 FIFO 替換策略而將未來可能再度使用的資訊予以清除,

如此一來 cache miss 的可能性就會隨著 AP 數量的上升而提高,進而 使得 MN 在執行換手過程時可能必須先向 MC 下載最新的相關資訊,但 相較於動輒高達數百毫秒的換手延遲,這僅僅數毫秒的額外負擔並不 是本論文所探討的重點。

圖 5-3:三種換手策略在不同的 density 下所產生的平均延遲 (此時 MN 的 mobility 為 10 m/s)

圖 5-4:三種換手策略在不同的 density 下所產生的平均延遲 (此時 MN 的 mobility 為 15 m/s)

mobility of MN = 10 m/s

mobility of MN = 15 m/s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在本篇論文中我們為了要降低換手延遲,因此我們提出了所謂的 主從式合作機制(client-server cooperative mechanism)來替代 IEEE 802.11 標準的換手程序;內文中我們詳細地敘述整個換手的流 程並且說明了如何大幅地降低因換手所產生的延遲,而從模擬的數據 可看出我們得到了原先預期的結果;當 MN 的移動速度低於 15 m/s 時,我們藉由使用優先權快取(圖 4-4)成功地將平均換手延遲降低到 只有 13 ms 左右(圖 5-1)。

在我們的方法中關於快取所使用的 FIFO 替換策略,雖然在製作 上較為簡單但實際上在眾多的選擇中並非是最佳的替換策略;其他可 用來提升快取命中率(

hit rate

)的替換策略有最近最少使用(

least

recently used

簡稱 LRU)、二次機會(

second-chance

)以及改良式二 次機會(

enhanced second-chance

)...等等,這些都是可以使整體效 能再往上提升的可能方法。

此外對於換手對象的選擇上我們還有相關的考量,譬如擁有最佳 RSSI 的 AP 未必會是最好的換手對象,原因在於信號較強的 AP 所處 的 channel 可能比信號較弱的 AP 要來得擁擠,也就是 MN 不易取得通 道的控制權來進行傳輸;因此若能把 AP 的負載狀況一起作為選擇換 手對象時的考量,則對於使用者的 QoS 應該會有正面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IEEE, “Part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IEEE Standard 802.11, 1999.

[2] V. Nee, “New High-Rate Wireless LAN Standard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vol. 37, pp. 82–88, Dec. 1999.

[3] D. Corner, J. Lin, and V. Russo, “An Architecture for a Campus-Scale Wireless Mobile Internet,” Tech. Rep. CSD-TR 95-058, Purdue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4] A. Hills and D. Johnson, “A Wireless Data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vol.

3, pp. 56–63, Feb. 1996.

[5] P. Bahl, A. Balachandran, and S. Venkatachary, “Secure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 in Public Places,” in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2001, Jun 2001.

[6] S.Shin, A.Rawat, and H.Schelzrinne, “Reducing MAC Layer Handoff Latency in IEEE 802.11 Wireless LANs” Proceedings of ACM MobiWac 2004.

[7] IEEE, Part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Reference number ISO/IEC 8802-11:1999(E), IEEE Std 802.11, 1999 edition, 1999.

[8] J. Yu, S. Choi and J. Lee, “Enhancement of VoIP over IEEE 802.11 WLAN via Dual Queue Strateg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2004.

[9] IEEE, Supplement to Part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Higher-speed Physical Layer Extension in the 2.4 GHz Band, IEEE Std. 802.11b-1999, 1999.

[10] J. Geier. Understanding 802.11 frame types. Technical report, Jupitermedia Corporation, Aug 2002.

[11] A. Mishra, M. Shin, and W. Arbaugh,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EEE 802.11 MAC layer handoff process,” ACM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Review, vol. 33, no. 2, Apr. 2003.

[12] M. Shin, A. Mishra, and W. Arbaugh, “Improving the latency of 802.11 hand-offs using neighbor graphs,” in Proceedings of the ACM MobiSys Conference, Boston, MA, Jun 2004.

[13] A. Mishra, M. Shin, and W. A. Arbaugh, “Pro-active Key

Distribution using Neighbor Graphs,”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Feb. 2004.

[14] IEEE Std 802.11f. 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Multi-Vendor Access Point Interoperability via an 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 Across Distribution Systems Supporting IEEE 802.11 Operation.

Technical report, IEEE, Jul. 2003.

[15] A. Mishra, M. Shin, and W. A. Arbaugh, “Context caching using neighbor graphs for fast handoffs in a wireless network,” In Proceedings of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INFOCOM), pages 351-361, Mar. 2004.

[16] I. F. Akyildiz, J. Xie, and S. Mohanty, “A survey of mobility management in next-generation all-IP-based wireless system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See also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pages 16–28, Aug. 2004.

[17] Perkins, C., “IP mobility support for IPv4”, RFC 3344 IETF, Aug 2002.

[18] Johnson, D., Perkins, C., Arkko, J., "Mobility Support in IPv6", RFC 3775 IETF, Jun 2004.

[19] C. E. Perkins and D. B. Johnson, “Route Optimization in Mobile IP,”

Internet draft, Sep. 2001, work in progress.

[20] A. T. Campbell et al., “Comparison of IP Micromobility Protocols,”

IEEE Wireless Commun., Feb. 2002, pp. 72–82.

[21] E. Gustafsson, A. Jonsson, and C. E. Perkins, “Mobile IPv4 Regional Registration,” Internet draft, Jun 2004, work in progress.

[22] Soliman, H., Castelluccia, C., El-Malki, K., Bellier, L., "Hierarchical MIPv6 mobility management", RFC 4140 IETF, Aug 2005.

[23] A. Misra et al., “IDMP-Based Fast Handoffs and Paging in IP-Based 4G Mobile Networks,” IEEE Commun. Mag., Mar. 2002, pp.

138–45.

[24] A. T. Campbell et al.,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ellular IP,” IEEE Pers. Commun., Aug. 2000, pp. 42–49.

[25] R. Ramjee et al., “HAWAII: A Domain-Based Approach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in Wide-Area Wireless Networks,” IEEE/ACM Trans. Net., vol. 10, no. 3, Jun 2002, pp. 396–410.

[26] F. M. Chiussi, D. A. Khotimsky, and S. Krishnan, “Mobility Management in Third-Generation All-IP Networks,” IEEE Commun.

Mag., Sep. 2002, pp. 124–35.

[27] S.Y. Wang, C.L. Chou, C.H. Huang, C.C. Hwang, Z.M. Yang, C.C.

Chiou, and C.C. L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NCTUns 1.0 Network Simulator," Computer Networks, Vol. 42, Issue 2, June 2003, pp.175-197.

[28]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connections and international circuits. ITU-TG, 114, 1998.

作者簡介

個人資料

姓名:邱裕文 (Yu-Wen Chiu) 生日:民國 67 年 10 月 29 日 出生地:台灣省台北縣

求學過程

95 年 7 月 畢業於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 90 年 6 月 畢業於私立中原大學 電子工程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