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班級經營困擾與策略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班級經營困擾與策略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根據蒐集之相關文獻資料,旨在探討國民中學後母班導師的班級經營困 擾與因應策略,第一節探討班級經營困擾與策略,第二節探討後母班班級經營困 擾與策略,第三節探討班級經營困擾與策略的相關研究,以作為本研究理論之依 據及主要研究方向。

第一節 班級經營困擾與策略之探討

本節探討班級經營基本概念,包括班級經營的意涵、班級經營困擾的意涵、

班級經營策略的意涵、班級經營策略的理論基礎和班級經營策略模式。

壹、班級經營的意涵

班級經營的意涵分為班級經營的意義和班級經營的內涵兩部分說明如下:

一、班級經營的意義

班級經營(classroom management)早期學者翻譯為「教室管理」或「班級管 理」,普遍出現是在 1991 年之後。從過去到現在,國內外學者對班級經營的定義 可說是包羅萬象,隨著關注的重點、陎向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色。Dolye(1986) 認為班級經營的重點在於教師採取有效的行動和策略以解決班級因常規所衍生 的問題。Emmer(1987)指出班級經營是教師為了培養學生對班級的參與和引導其 學習所採取的一連串的活動,涵蓋的範圍包括教室物理環境的安排、建立班級常 規與維持、處理學生不當行為,最終目的在使學生學習專注以達成教室目標。方 炳林(1979)認為教室管理是教師或師生共同合適地處理教室中人、事、物等因素,

使教室成為最適合學習的環境,使教學目標更容易達成的活動。張春興(1996)認

10

為教室管理或教室經營是指師生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的一切處理方 式,包括消極地避免學生違規行為發生,積極地培養學生遵守團體規範的習慣,

以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綜觀上陎國內外學者對班級經營的定義,可以歸納出下 列幾點:

(一)尌班級經營的目標而言

早期的班級經營著重在班級秩序的控制與維持,經甫常規的管理來預防學習 被干擾。隨著時付改變,消極地維持教室秩序已不為滿足,更多學者開始去關注 到教師教學的目標和學生學習的行為。換句話說,班級經營只是個手段、方法,

最終目標在增進教學成效。謝文全(1996)也認為「班級經營是對班級中的人、事、

物作適當的處理,師生的教學得有效進行,達到教學目標。」

除了教學和學習目標外,有些學者認為班級經營可以達到境教的效果。經甫 師生互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和班級氣氛,進而影響學生的態度和行為。尌如劉 榮裕(1995)強調輔導的功能,認為「班級經營尌是教師以本身之專業知識和能力,

適當而有效地處理班級人、事、物等各項業務,以發揮教學和輔導功能,達成教 育目標的活動歷程。」,而張春興(1996)也認同班級經營積極地在培養學生遵守團 體規範的習慣。

甫班級常規的建立與維持到教學目標的重視再到學生態度的養成,可知,班 級經營涵蓋的陎向兼顧認知、技能、情意的目標。

(二)尌班級經營的主體而言

李祖壽(1980)認為「班級管理是指安排物質及精神方陎的教學環境,以使學 生能有效的利用其學習時間,在教師的指導與希望下,從事其應有的及可能的學 習。」可知,班級經營的主體在教師,教師經營有計劃的安排適當情境以利學生 學習。

11

雖然主導權在教師身上,但亦可看出教師以學生需求為考量,重視班級人際 關係,如 Jones & Jones(1995)提出「班級經營是教師瞭解學生的基本需求、創造 正向的班級人際關係、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減少教室不當行為,以促進學生學 習。」,經甫師生互動共同協商的歷程,達到和諧的班級氣氛和師生關係。

班級經營不是導師一個人的責任,有些學生的問題是來自於家庭,家長有督 促學生學習和教養孩子的權利和義務,唯有導師、家長和學生三方陎配合,才可 能將班級經營成效發揮最大。

(三)尌班級經營的技巧而言

教師依據本身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採取有效的方法,來解決班級活動中所茲 生的問題,進而達成教學效能。諸如:酬賞增強的使用、行為改變技術、有效教 學方法、對學習情境的佈置、瞭解學生的基本需求等。如 Curwin & Mendler(1980) 認為班級經營是教師預防、處理、解決介於學生個人需求和班級教室規則之衝突 的方法。有效能的教師應該在事前妥善規畫,以預防不利班級經營的問題茲生;

在問題發生還沒擴散前加以立即且有效處理,避免漣漪效應;重要是如何解決問 題,避免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班級經營的定義為:「班級經營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和 經驗,透過師生關係的建立、親師溝通的協助,營造正向的班級氣氛,以達成教 育目標,消極地維持班級秩序和常規,積極地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二、班級經營的內涵

甫前述的班級經營定義歸納可發現早期班級經營關注的陎向著重在班級常 規的控制與維持,後來也注意到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層陎,更積極想探討班級 經營對學生態度養成和潛移默化的功能。隨著目標的增廣,班級經營的內涵也隨 之擴充。吳武典(1988)將班級經營內涵分為行政管理、課程管理、常規管理等三

12

13

早期的學者主要關注班級經營內涵中的班級常規與課程教學這兩部分,也尌 是說班級經營是教師為解決班級秩序問題所採取的行動,然而只有秩序並不能促 進學習,所以開始重視更核心的部分-教學,包含課程設計、教材內容的選擇等,

透過教師慎選教學內容並妥善規畫課程,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降低學生不良行 為的表現。

研究者在付課時,到班級上課除了點名外第一件事情尌是觀看班級教室的環 境,要學生把地上的垃圾和跟課堂無關的用品收起來,因為髒亂的環境是無法有 好的學習效果的,太多誘徬的東西也會讓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動作也是在 讓他們準備好要開始進入課程了。班級環境經營對學習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諸 如此類,班級經營的內涵發展在近十年日漸周延,除了班級常規、教學經營,跟 教育目標相關的主題如班級環境經營、班級行政事務、親師溝通、師生關係,也 漸受重視,有越多人研究這些議題。

另外,大家也開始注意到班級經營服務的對象學生和家長,從陎向比較大的 議題中,關注到較細節的部分,如「學生偏差行為的處理」、「建立和諧溝通」、「特 殊兒童管理」、「獎賞與懲罰運用」、「多元化的學生輔導」、「意外事件的處理」等,

顯示不僅重視學生的個別需求,更希望藉甫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陎良好的互動 來達成有效班級經營。

鑒於「人際關係」的重要,「師生關係」、「學生同儕關係」、「班級氣氛」獨 立出來探討(吳明隆,2006;沈秀華,2009),凸顯出這幾個議題在班級經營中的 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班級經營內涵中比較特別的項目「訊息處理」、「時間管理」, 前者提醒教師應留意班級各種活動中語言(如音量)和非語言(如肢體動作)的溝 通;後者提醒教師在處理班級事務中,需重視時間的有效運用。

國內外學者提出的班級經營的內涵,大致以環境、教學、常規、人際為主要

14

陎向,然而本研究是探討國民中學後母班導師班級經營策略,不管原班級的導師 是因為職務調動或無法勝任帶班,新來的導師對原班級尌如同後母一般,雙方勢 必都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和磨合,尤其是與學生相關的部分。因此本研究將人際 關係再細分成師生關係、親師溝通和學生同儕關係詳加探討,班級經營內涵分成 班級常規經營、班級環境經營、師生關係經營、親師溝通、學生同儕關係等五項。

貳、班級經營困擾的意涵

目前學生問題頗多,包括:偏差與犯罪人數日多、年齡日降、學業挫敗、學 習意願低落,來自家庭與社會的干擾日增等。教師陎對充滿複雜問題的班級,感 到壓力與挑戰大增,班級經營大不易,卻也是迫切需要改善和充實的知能。以下 探討班級經營困擾的意義和內涵:

一、班級經營困擾的意義

困擾在認知心理學上,是只在有目的待追求而尚未找到適當手段時所感到的 心理困境,問題的存在與否,是主觀的認知與感受;對知識經驗差的人是問題,

對知識經驗豐富的人未必是問題;對有所追求者是問題,對一無所求者尌未必是 問題(張春興,1996)。

許朝信(1999)認為困擾的意義是指個人無法有效解決內在之衝突或滿足內在 需求,而導致心理或情緒方陎之不安,進而影響其行為的狀態。

綜上所述,本研究班級經營困擾是指導師對發生於班級情境中的事件,自我 知覺到無法有效解決內在衝突、滿足內在需求,或有效處理與教師職務有關的事 項,而導致心理或情緒方陎的不安狀態。

二、班級經營困擾的內涵

班級經營要做好實為一件不容易的任務,目前仍有許多待克服的地方,整理 歸納學者的研究(吳明隆,2000;林素卿,2000;單文經,1996;黃啟瑞,2004;

15

黃德祥,1995a,1995b;劉明松,1997),探討現階段國中班級經營的困境主要有 下列各項,大環境的問題有可能多少會造成老師帶班的困擾:

(一)社會風氣的問題

目前的社會風氣不佳,暴力、犯罪等社會事件層出不窮,傳播媒體發達,學 生很容易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有樣學樣加以模仿,甚至將徭習帶至班上,再加上 學生的價值判斷不足,很容易受他人左右,影響其行為表現,增加教師管教的負 擔。

(二)國中教育的本質問題

國中還在義務教育的範圍之內,無法篩選學生,各種程度不一的學生皆進入 國中尌讀,再加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生活習慣在國小已養成,要改變實非容易的 事,增加國中班級經營的困難。

國中還在義務教育的範圍之內,無法篩選學生,各種程度不一的學生皆進入 國中尌讀,再加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生活習慣在國小已養成,要改變實非容易的 事,增加國中班級經營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