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有各訓練法間的差異 第一節

現有各訓練法間的差異 第一節

近年來運動訓練領域已陸續發展數個強調能快速、加速且無減速的阻力訓練法。例 如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 training)、彈震式訓練(ballistic training)與初動負荷訓練等。因 為運動科學研究發現阻力訓練時,肌肉如以收縮速度 S 進行,力量的最大進步幅度也出 現在速度 S 附近(Behm & Sale, 1993),顯示阻力訓練動作必須強調動作瞬間啟動、時間 短、動作速度快及動作全程均保持加速狀態。因此新式訓練法不但強調收縮速度,也兼 顧力量輸出之完整性來避免動作完成前力量輸出之衰減率。但這些訓練法各有不同的設 置方式與效果。

彈震式訓練(ballistic training)強調動作向心收縮全程持續加速,並且在動作結束達到 最高速前不發生減速現象,實施方式先以作用肌盡全力的收縮,使負荷物在動作的全程 雅司、藤森健,2003)。此方式與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對人體產生的反應機制是雷 同的,但仍有差異之處。最大的差別在於肌肉在向心收縮中後期與離心收縮期時,初動

負荷是處於放鬆狀態,而增強式訓練是最大努力。與漸進式訓練的差異上,小山裕史

因此建議初動負荷使用的最佳重量應於 30-50%1RM(桐本光,2005)。而彈震式與增強 式為避免速度與功率下降,同樣採用輕負荷,但研究指出最大力量的發展需以較重的負 荷進行,故最大力量的發展與速度之間的取捨,新式訓練多以後者為重點。但實際競賽 中,受最大肌力影響的運動不在少數,例如鉛球、舉重、橄欖球與角力等。

當 Verkhoshansky(1986)發現激活後增強(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後,這樣的 取捨開始有了新的解決方案,PAP 為肌肉以接近 MVC 的強力收縮後,可刺激神經系統

男性採用休息 5 分鐘的間歇時間使磷化物再填滿(Reperfusion)的實驗設計,也未在肌電 圖分析中發現可徵召更多主作用肌群的運動單位參與運動。故未能成功將理論轉化成實 際訓練。原因在於 PAP 的效應與間歇時間較無關,而是與 MVC 的收縮時間呈顯著的負 相關(r=-0.73,p<.001)(Hamada et al., 2000),其研究以 20 名男女進行實驗,發現如果能 將 MVC 的收縮時間縮短在 50-60ms 之間才能誘發 100%-120%的 PAP,因此如果能夠把 適應性, Nilsson、Tesch 與 Thorstensson (1977)以 12 名健康男性進行疲勞實驗後指出,

身體只能於神經系統所控制的速度範圍內動作,受到神經肌肉協調影響而產生不同的爆

與平均球速+4.79%,且顯著優於彈震式刺激動作,所有項目皆為 P=0.00*。在訓練效果

方面,6 週瞬間變速訓練後平均球速+5.86%、最快球速+5.93%、肩膀等速肌力各種速度 均顯著上升:300 度/秒+5.36%、400 度/秒+4.52%、450 度/秒+7.1%,且均顯著優於彈震 式訓練(p<.05),顯示瞬間變速訓練在立即效果與 6 週訓練上皆對投球速度有顯著提昇 效果,且訓練效果優於彈震式訓練,並因具有立即效果特性故可用於賽前熱身。

張家緯(2012)指出瞬間變速訓練對於提升 30 公尺衝刺速度有顯著的效果,該實 驗以田徑短距離專長:高中 16 人,競技系 16 人進行,高中生受試者為高一至高三的組 合,競技系受試者皆為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1 到 3 名的保送選手,且經過長期高強度訓 練,實驗結果顯示不論受試者既有水準高低,皆顯著提升衝刺速度。立即效果可使 30 公尺測驗成績進步 0.1 秒(2.7%)顯著水準 p <.05。保留效果實驗,五分鐘維持進步 0.07 秒(1.7%)顯著水準 p <.05;十分鐘後效果消失;再刺激後可使 30 公尺測驗成績進步 0.06 秒(1.3%)顯著水準 p <.05,可建議做為上場前 5 分鐘內熱身準備運動。

提升爆發力的生理因素與動作設定的關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