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本研究之相關理論及研究,內容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為理解式球類 教學法之相關理論;第二節為學習動機之相關理論;第三節為理解式球類教學法之相 關研究;第四節為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在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第五節為桌球教學相關 研究;第六節為本章總結。

第一節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之相關理論

一、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源起

兒童成長的過程裡,對於自身身體活動的探索,有相當長時間的過程是處於渾沌 未明的狀態,陎對身體活動的瞭解及運動的技能常常是在不知不覺的遊戲或比賽中逐 漸形成,直至進入社會體制中的教育系統裡,正式的運動形式才慢慢地建構於體育教 學中。

現今的體育教學裡著重的教學流程係以技能為主軸,即由教學者透過一連串的分 解動作技能的教學經由練習及拼湊幾個分解動作而完成單項球類運動的學習,進而了 解整個項目的概觀,但是於此提出部分的質疑,在球類的教學過程裡,學習者透過分 解動作的學習,其是否真能運用於實際的比賽?學習者是否知道該於何種時機運用所 學之動作技能?團體的競賽情境裡,其實有相當多的時間,球是不在自己手上的,當 球未達於學習者手上時,學習者該做什麼或其移動位置應往哪裡?

相信在動作技能的學習裡,這些問題的形成是無法從分解動作的學習中獲得答案 的,也因此在這樣的質疑裡,打破以往以分解運動技能學習的教學法而有所謂的「理 解式教學法」(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簡稱 TGfU)的體育教學理論出現(郭 世德,2000)。

「理解式教學」最早是由英國學者 Thorpe 與 Bunker (1982)提出的一種體育教學方 法-Teaching Game for Understanding (簡稱 TGfU),強調促進學生學習比賽中的戰術與

8

技能,培養學生在各種球類運動比賽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Butler, Griffin,Lombardo, & Nastasi, 2003),在國內稱作「遊戲/ 比賽理解式球類教學法」(闕月清、蔡宗達, 2003)。

Thorpe 在多年的教學歷程和省思中發現,以往教師只著重在動作技巧的傳授,並 不強調技巧運用的時機、目的與效果,使得許多學生對學習缺乏「理解」;或者學生擁 有技能後不知變通,且缺乏做決定的能力。多數的學生在離開學校以後,對運動規則、

技巧、戰術的認識非常有限,導致無法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也是學生無法學得帶得 走的能力;有鑑於此,從而思考教學方法的改陏。

Bunker 與 Thorpe(1982)指出 TGfU 是以比賽戰術為基礎來指導學生開始運動,

使學生理解每項運動的本質。教學的實施方式則是教師依照學生能力來設計遊戲或比 賽的情境,學生在教師設計的遊戲或比賽中學習如何取分,或取得有效的進攻、防守 的位置。教學過程中的器材、場地、甚至比賽規則都是依照學生的條件與能力而修改 的,因此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能力來參與運動。九年一貫課程改陏也以相同的概念指出,

想要成為一位稱職的體育教師必頇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別差異,應該抱持「如何 教比教什麼更重要」的態度來從事教學。

二、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教學目標

Bunker 與 Thorpe(1986)指出,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比賽表現,

增加運動參與及樂趣,進而產生一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Mitchell, Griffin, 與 Oslin

(2003)提及理解式球類教學是以小型球類比賽為主,學生必頇學習以相互合作的方 式來進行比賽,才能夠進行一個有意義的學習;團隊的編排、角色的分配,可讓學生 發展適當的運動行為。Mesquita 與 Graca(2003)認為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別差異與 活動表現差異是 TGfU 成功學習的主要因素。此點與九年一貫課程改陏強調的目標不 謀而合,九年一貫課程主張,不論學生的天份如何,皆應有機會參與身體活動,發展 適合其年齡應有的運動技能,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別差異,教師頇透過良好的課 程規劃、教材選擇與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培養學生成為成功的學習者(教 育部,2003)。

Light(2003)曾對多位職前教師進行研究,發現大多數職前教師認為 TGfU 能夠

9

提昇學生參與度、樂趣以及吸引所有學生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兼顧到了學生的身 心發展歷程,尊重個別差異和能力,讓學生重拾“玩心”,先培養出運動的樂趣和對 戰術的思考,繼而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再來進行運動技巧的學習。黃志成(2004)

認為在理解式教學法的課程中,經過正式比賽的進行,學生改善了比賽技巧與策略思 考,熟悉競賽的慣例與儀式,並成為成功的參與者。

三、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課程模式

傳統的教學理論裡,我們可以看到其教學模式的整個流程在課程開始時先切入介 紹活動主題,將所要教學的內容經由教學者透過講解、示範、指示作一個簡介,慢慢 的一步步配合主題使學習者學習片段的運動技能,於學習者在蒐集一定數量之運動技 能後,使學習者將所學之技能以遊戲或比賽的狀態呈現(Turner,1995)。

其後在 60 年代末期以運動技能為基礎的教學研究中,Thorpe 與 Bunker 兩人發覺 以運動技能為基礎的傳統教學裡,使學習者對課程產生無趣感並且也讓教學者失去成 尌感,因此,讓他們兩人在教學法的困境中萌生創新改陏的想法,直至 1968 年 Thorpe 擔任該校的教師後,即急於思索於教學方法的改變,在一次網球的教學裡,Worthington 一個概念的啟發:「網球的器材、設備及規則必頇改良,使之適合課程學習能力較低的 學習者」,這個觀點改變了 Thorpe 本來以運動技能為取向的傳統教學而改以發展認知 取向的教學,他不以教其運動技能分解動作為主要課程,取而代之的,改以專注於經 過修改簡化之比賽進行時的空檔思考,並進行攻擊、防守位置及擊球角度等戰術、戰 略的認知理解思考切入教學,引發學習者興趣,並且改良網球的球網高度,使對打能 持續進行,增進學習者理解思考時間,並從中瞭解其所欠缺的運動技能,加以指導,

更進而發現學習者對這樣的教學方式產生極為濃厚的興趣且參與感十足;由於這樣的 改良,體育教學的思考方向,開啟了一個新的里程碑,並逐漸發展出 TGfU 的教學理 論架構;目前,此新方法已逐漸廣泛為世界各國所接受及研究推廣,成為體育教學研 究的一股新興潮流。

10

在台灣的體育教學推動所謂樂趣化的教學,體育教學透過改造的方式呈現,思索 擺脫刻版、繁瑣枯燥的體育教學過程;而 Mosston 的教學光譜中,與 TGfU 有異曲同 工之妙的導引式教學法,學習者藉著回答教師所設計一連串有系統的問題來發現一個 事先未知的觀念(周宏室,2001)來改進教學;在在都顯示出對體育教學的反思與改 陏創新,陎對體育教學的多變與迷思,TGfU 的出現,正適以改進體育教學上的不足。

四、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教學模式

Bunker 與 Thorpe (1986) 針對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流程以六個階段:球類比賽、

比賽賞識、戰術意識、做適當決定、技能執行與比賽表現等,希望以學生為中心,透 過遊戲或比賽的情境結合戰術與技能,提出了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教學模式,如圖 1 分別介紹如下(闕月清、蔡宗達、黃志成,2008):

圖 1. 理解式球類教學模式圖。資料來源:Bunker, D., & Thorpe, R.(1986).

The curriculum model. In R. Thorpe, D. Bunker, & L. Almond (Eds.), Rethinking games teaching (p.8). Loughborough, England :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一)遊戲/比賽

學習者 (二)遊戲/比賽

賞識

(三)戰術意識

(四)作適當之決定

要作什麼? 要如何操作?

(五)技巧執行 (六)比賽表現

11

(一)球類遊戲/比賽

Thorpe (1986) 強調將學生置於修改的器材、設備與規則的遊戲或比賽情境中,另 Mitchell, Griffin, 與 Oslin (2003) 提出適當的修正比賽藉由一個小型的遊戲或比賽的 環境,將運動的情境與問題呈現出來,由學生主動探索與思考問題解決的策略 (Werner 等, 1996)。依學生的條件修改比賽規則、場地大 小、運動器材,創造一個與真實情境 相結合的遊戲或比賽,使學生從競爭性的遊戲或比賽中獲得樂趣與繼續玩(學)的動 機,並進而產生學習所缺運動技能的需求。

(二)比賽賞識

學生於簡化修改的遊戲或比賽中,理解正規或完整遊戲或比賽相仿的形式與規則,

在遊戲與比賽的過程當中,得到遊戲的樂趣、比賽的刺激、興起參與球類運動的興趣,

同時分享比賽的流暢與同伴互動分享喜悅,對於比賽架構有進一步了解,以奠定日後 比賽的基礎(蔡宗達,2003)。

(三)戰術意識

在比賽表現中戰術意識是指學生學習在未持有球的情況下移動,以創造執行一個 持有球的適當技能 (Hopper, 2003)。蔡宗達(2003)指出,學生在修改與簡化的比賽 或遊戲裡,除了可從中獲得技能之外,同時可藉由複雜比賽中與對手及隊友互動的訊 息,進一步產生對比賽進行中戰術戰略的認知,理解思考到「該執行什麼樣的策略?」

的需求與應用的能力。

(四)做適當決定

學生對戰術有基本瞭解後,在下一個遊戲與比賽中,引導學生綜合戰術以應付臨 場複雜的情況,訓練學生觀察、應變的能力(廖玉光,2002)。這個階段包含了兩個決 定:

1.要做什麼?即在戰術戰略中要選擇應用什麼策略或技能,決定該做什麼。

2.要如何做?即決定好策略或技能之後,思考如何來操作?由學生評估自己的能 力與專長,選擇適合的技能與表現,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12

(五)技能執行

Mitchell 等(2003)提出應盡可能在類似運動比賽情境中練習解決問題的技能。這

Mitchell 等(2003)提出應盡可能在類似運動比賽情境中練習解決問題的技能。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