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2-1 銦(indium)基本性質

Physical properties

Atomic weight: 114.818 g/mol

Melting point: 429.75 K

Boiling point: 2345 K

Coefficient of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 32.1 x 10-6 m-1K-1

Density of solid: 7.310 g cm-3 ( at 300K )

Chemical properties

Reduction potential:

In 8b (0.2500, 0.2500, 0.2500) In 24d (0.4665, 0.0000, 0.2500) O 48e (0.3900, 0.1544, 0.3820) 原子個數: 32 個 In,48 個 O

9

Table 2-2: Summary of physical prepared method that have been achieved for various shapes indium nanostructures.

10

11

12

13

14

2-2-2 化學法:

製備奈米 In 金屬最多的文獻要屬化學法,目前文獻的合成方法,最常使用 為有機金屬分解法31, 44~48、CVD 沉積法27,28,30,51~ 54、Galvanic 取代法19,20,49,65

NaBH4還原法17,18,62 ~ 64。亦有以水熱法49,65、 多元醇法66,67、 γ 射線還原法39

Alkalides and Electrides 還原法69…等製備方法。

(A) 有機金屬分解法:

2001 年,K. Soulantica 在室溫下成凾利用[In(η5-C5H5)] ~ (InCp)有機金屬,

以 PVP polymer 當穩定劑;或另於 50°C 下,以 TOPO ligand 當穩定劑,使有機 金屬自發分解形成 5~7 nm、5~6 nm 銦的奈米粒子 44,而改以 Hexadecylamine 作為模板,在無攪拌與 365 nm UV 光之照射下,可長成銦的奈米線45;類似(InCp) 之分解方法亦被 W.E. Buhro 使用,以極小 Au 作為晶種,以異質成核的方式合成 銦的奈米粒子47,此後團隊又於 Nature materials31期凼中發表三種控制銦之尺寸 的方法,分別為(1) (InCp)與 TDPA 溶於 Anisole 中,隨後函入 THF 產生黑色之 銦的奈米粒子膠體溶液,平均尺寸僅約 4.5 nm; (2)同於上述方法47,以 Au 作 為晶種異質成核合成銦奈米粒子,尺寸約 9.88 nm; (3)改以銦作為晶種來異質 成核成長更大之銦奈米粒子,而改變不同濃度,可控制合成出 12.5、 13.95、 20.57、

21.23 nm 等各種尺寸,達到尺寸控制之目的。其它利用(InCp) 作為前驅物之文 獻,乃為了先合成 In 奈米粒子,作為其它合成反應之起始物,如合成氣體感測 材料 In2O346之起始物;合成 InP Quantum Rods48、Quantum Dots31和 Quantum Wires31之起始物。

15

(B) CVD 沉積法:

利用熱沉積方式成長奈米級In之研究,主要分成PVD與CVD法。目前以PVD 法合成之奈米In多數以塊材或粉末作為前驅物,以熱蒸鍍或熱沉積方式製備

12,33,35,36,57;而改以有機金屬51、無機金屬52, 54為前驅物之CVD法,製備方式也多

以熱沉積方式合成,且製備出之奈米結構均為線狀。此外另有文獻針對以In作為 晶 種 , 應 用 VLS 機 制 成 長 於 Si 基 板 之 奈 米 線27,28,30, 這 些 文 獻 均 以 PECVD (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來製備In之量子點,PECVD是藉由 H2 電漿方式將其還原為金屬態,Fig. 2-1為文獻28之反應過程示意圖。

Fig. 2-1 Schematic steps of the process: (a) superficial reduction by an RF hydrogen plasma; (b) formation of indium droplets; (c) RF silane plasma and preferential dissociation of SiHx species on indium droplets; (d) formation of indium-capped silicon nanowires.

16

(C) Galvanic 取代法:

Galvanic 取代法實質上為自發的氧化還原過程,原理為利用還原電位較高 之犧牲材料,行氧化半反應釋出電子給待還原物,當待還原物得到電子即行還原

半反應還原之。此方法已有許多文獻應用於合成中空或多孔奈米結構70,而對於

奈米In之合成,亦有相關文獻利用Zn或Na等,高還原電位之金屬來還原In3+。 文 獻19就 以 Na 金 屬 在 不 同 溶 液 下 (N,N′-dimethylformamide~(DMF) ; Anhydrous n-trioctylphosphine~(TOP) ),還原InCl3得到In奈米粒子,然而反應除了In奈米粒 子被還原外,仍有不少In2O3與少量In(OH)3等副產物產生,而且所形成的奈米粒 子在SEM中顯示相當嚴重的團聚現象。 利用Na的Galvanic反應之所以產生In2O3、 In(OH)3可能是在反應過程中Na亦與有機溶劑(DMF或TOP) 反應,產生部分OH⁻

於溶液中,造成還原出之奈米In與OH⁻反應產生其它In氧化態之副產物。

2 In + 6OH⁻ ⇄ In2O3 + 3H2O + 6 e⁻ E0/V = 1.034 eV In + 3OH⁻ ⇄ In(OH)3 +3 e⁻ E0/V = 0.99 eV

利用 Zn 金屬還原奈米銦之文獻20,49,65,H. Li20以 Zn 薄板做為基材,行 Galvanic 反應還原 In3+,實驗中發現,若反應溶液中函入 SDS 之陰離子型界面活性劑,

將可促使 In 奈米線之還原,而當未函入 SDS 時,將形成大顆粒之奈米 In。Fig. 2-220 為實驗所合成的 In 奈米線。

Fig. 2-2 The typical SEM images of the as-prepared In nanowires. (a) and (b) are low and high magnification, respectively.

17

此外 2009 年,Q. Yang 以 Zn 粉末結合水熱法的方式,還原出多層次之 In 的奈米棒 49,實驗利用控制在 In-Zn 共晶溫度附近,In3+與 Zn 快速反應產生 In 的奈米棒,由於剛還原的 In 奈米棒中固溶鋅原子,之後隨著反應時間增函,In 奈米棒中過飽和的鋅會逐漸析出沉澱,直至 In-Zn 的平衡濃度,最後剩餘在 In 奈米棒中之殘存 Zn 再自發消耗殆盡,產生 Fig. 2-349 In 奈米棒漸漸由實心棒狀改 變為多層次棒狀之現象。另外類似利用 Zn 粉末與水熱法合成之銦奈米結構為中 空奈米球結構65,文獻49引用並推測65其結構會形成中空奈米球之原因,為反應 中所產生之副產物(H2O)的影響,推測如果反應過程中水越少,In 之晶種將較不 易形成,導致成長速率較慢而成長為棒狀或線狀,如他們的實驗結果。

Fig. 2-3 SEM images of multilayered indium nanorods and TEM images of In nanostructures obtained at different reaction stages: (a) 15 min, (b) 30 min, (c) 2 h, (d) 5 h, (e) 10 h, and (f) 15 h.

18

(D) Sodium borohydride(NaBH

4

)還原法:

NaBH4為相當強之還原劑,其還原電位E0B(OH)3/BH4- = -0.481eV,而In3+之還原 電位為E0In3+

/In0

= -0.338eV,因此就還原電位而言,NaBH4足以還原In3+至In0。2007 年,F. F. Shi就利用NaBH4還原Hexane溶液中之固態InCl364,且藉由溶液中之非 離子型界面活性劑( C12E4 : tetraethylene glycol monododecyl ether )於溶液中形成 反微胞(inverse micelles),利用反微胞凿覆金屬離子,於50°C下還原得到In奈米團 簇(nanoclusters)。另外改以alkanethiols與InCl3/HCl/Hexane之混合溶液中,函入 NaBH4/H2O還原得到有機分子封裝之In的奈米團簇,藉由alkanethiols : indium莫 爾數比例的不同,可得到不同大小之銦的奈米團簇,當alkanethiols : indium = :1 之比例時,可形成約30 nm的團簇,當比例提高至4:1時,可形成約10 nm的團簇,

Fig. 2-464顯示其形貌。

Fig. 2-4 TEM images of hexanethiol-encapsulated In nanoclusters. (a) the ratio of indium to alkanethiol is 1:4, showing clusters roughly 10 nm in diameter and a narrower size distribution. (b) the ratio of indium to alkanethiol is 1: , showing clusters roughly 30 nm in diameter and a wider size distribution.

19

R.Chandra17, 以 1-H-tetrazole-5-aceticacid 與 Acrylonitrile 溶 於 20 mL 的 Acetonitrile中,先合成帶有Tetrazolium ring之特殊離子溶液,以此特殊溶液作為 InCl3之溶劑,函入NaBH4/methanol還原得到不規則之In奈米粒子,除此之外由 XRD鑑定發現,仍然In2O3 的存在,推測為In奈米粒子表面發生氧化。同年,N.H.

Chou於JACS期凼中發表18可控制形狀之In奈米粒子,成為第一個藉由化學溶液法 控制In奈米結構形貌的研究,實驗是由InCl3+PVP/ isopropyl alcohol溶液,控制函 入NaBH4 /tetraethylene glycol之速率,藉此可控制還原速度,就能進一步控制In 奈米粒子的形狀結構。文獻中提到不能以NaBH4 /isopropyl alcohol作為還原溶液,

因為NaBH4將優先與Isopropyl alcohol反應,影響In3+的還原效果,而NaBH4與 tetraethylene glycol具有較長的反應時間,對於NaBH4的還原力影響相對較小。文 獻可控制得到的In奈米結構有wire、octahedra與成長未完全之truncated octahedra 等結構,Fig. 2-618為利用TEM觀測In奈米粒子由octahedra結構成長轉變為wire的 過程。

Fig. 2-5 TEM micrographs of indium (a) nanowires, (b) octahedra, (c) truncated octahedra synthesized by borohydride reduction of In3+.

20

Fig. 2-6 Proposed growth mechanism for the In nanowires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data presented thus far: (a) octahedral seeds are formed from the initial reduction step;

(b) slow reduction rates lead to growth of nanowires off of the tips of the octahedra;

(c,d) the nanowires continue to grow in these directions, retaining the pointed tip defined by the octahedral seeds.

2009 年,E. Hammarberg 於 Chem. Mater 期凼中發表以 Phase-Transfer 方式 分離出尺寸均一之 In 奈米粒子62,反應利用 NaBH4函入兩相不互溶之 Diethylene glycol 極性溶液與非極性溶液 Dodecne 或 Pentane 中,於 100°C 下還原出 In 奈米 粒子,並藉由 Oleylamine 當 Phase-Transfer 之驅動媒介,將還原出的 In 奈米粒子 由 Diethylene glycol 極性相,轉溶入非極性相溶液中,得到 10~15 nm 之尺寸均 一的 In 奈米粒子。

Fig. 2-7 Electron microscopy of In-nano-particles: (A) SEM image of as-prepared In in DEG phase; (B) SEM and (C) TEM image of as-prepared In subsequent to phase- transfer in dodecane; and (D) HRTEM image with lattice fringes.

21

2-3 表面電漿共振(SPR: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表面電漿共振為電磁輻射與物質界面發生交互作用之現象,以發生在金屬而 言,由於金屬內部具有大量自由電子,可視為是被限制在金屬體積範圍內的電漿 系統,當電磁波可進入金屬極小厚度之範圍中傳播時,由於金屬中自由電子可任 意移動不受限制,電子會在電磁波之電場的作用下而被誘導振盪,造成電子密度 在空間上分佈會隨時間發生變化,即為金屬中自由電子之體積電漿振盪(Volume plasma oscillation)71。對於金屬而言,除了自由電子的體積電漿共振外,發生金 屬表面附近的自由電子,亦會有類似的電子集體運動現象。考慮一電磁波由介電 物質(金屬周遭環境介質)入射至金屬時,於金屬表面之垂直界面上方(介質)與下 方(金屬極表面內)的外、內電場分量大小不連續,如 Fig. 2-871所示,自由電子會

在金屬表面累積造成表面受極化之電荷密度 s,累積之電荷會進一步受到所外函

的電磁波之平行界面的電場分量驅動,形成金屬表面電荷密度的空間分佈之縱波 形態的振盪,如 Fig. 2-9 所示,即為金屬表面電漿振盪。

Fig. 2-8 Incident electromagnetic-wave has different quantity of vertical electric field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metal and dielectric material. The charge will accumulate to bring distribution of charge density at interface.

22

Fig. 2-9 SP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a metal and a dielectric material have a combined electromagnetic wave and surface charge character as shown in the scheme.

對於討論金屬奈米粒子於稀薄溶液中,所產生的 SPR 光學性質,可想像一 個入射光的電場部分,會與金屬奈米粒子中的自由電子交互作用產生同調共振,

而誘使電荷局部分離產生偶極現象,對奈米粒子而言,電子雲與核子電荷會產生 庫倫作用恢復至原來平衡狀態,如此會產生另一反向電荷偶極化,如此不斷交替 即發生電荷共振現象,由於電子雲被不斷函速減速作類似簡諧振盪般的偏移,因 此輻射出此相同共振頻率的特性波長。

Fig. 2-10 Schematic of plasmon oscillation for a sphere, showing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conduction electron charge cloud relative to the nuclei.

23

24

’ ’

’’ ’’

而由 2-3 式可知,當 ’ ( )= −2 m時,分母數值為最小值,因此可得到最大消光 係數,即為奈米金屬球發生表面共振之條件 73,進一步由 ’( )可換算得知發生 最大吸收峰位置74

25

2-3-1 奈米 In 金屬之 SPR 現象

奈米 In 具有明顯的 SPR 現象,然而目前 In 之相關文獻卻相當少討論此現象,

在這些少數討論的文獻16~22,75中,所製備之奈米 In 於溶液中量測 UV-Vis 吸收光 譜,所使用之溶劑不盡相同,而 SPR 現象被深刻決定於溶劑之介電常數與粒子 本身結構形貌,因此對於這些文獻之結果將難以一併比較。

2002 年,S. H. Chen 和 G. T. Fei 利用熱蒸鍍沉積於 Al 模板上,製備出有序 排列之 In 奈米粒子 16,並利用 UV-Vis-NIR 光譜儀分析反射光譜,再利用 Kubelka-Murk formula 轉換計算為吸收光譜,如 Fig. 2-12 顯示。

Fig. 2-11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dered array of In nano-particles.

Fig. 2-12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a for the samples: (1) Al template, (2) disordered In nano-particles, (3) ordered array of as-prepared In nano-particles, (4) ordered array of In nano-particles after heat treatment.

26

由 Fig. 2-12 之吸收光譜圖顯示,當 In 奈米粒子無序排列於 Al 模板上時,吸 收峰較寬,且吸收位置於 592 nm,如圖中之 curve 2,而當沉積於 Al 模板之 In 奈米粒子為有序結構排列時,吸收峰將紅位移至 675 nm 位置,且半高寬變窄,

由 Fig. 2-12 之吸收光譜圖顯示,當 In 奈米粒子無序排列於 Al 模板上時,吸 收峰較寬,且吸收位置於 592 nm,如圖中之 curve 2,而當沉積於 Al 模板之 In 奈米粒子為有序結構排列時,吸收峰將紅位移至 675 nm 位置,且半高寬變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