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有情眾生所憑藉生長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如所有宗教,有系統 的解說,這是本節首先將簡要探討的。而印順法師對於這些解說,其基本的態度、
看法如何?如何看待這些佛教傳統的解說以及近代的爭議?則是本節第一部分要 掌握的重點。本節第二部分,則將探討印順對於人類與生存環境之間的關係──
創造淨土。
註136 印順(1990),〈中國佛教瑣談〉,收錄於《華雨集第四冊》,頁 180-181。
註137 印順(1958),〈佛教之涅檕觀〉,收錄於《學佛三要》,頁 220、223。
註138 印順(1960),《成佛之道》,頁 70-71。
註139 印順(1942),《金剛經講記》,收錄於《般若經講記》,頁 101、作者(1949),《佛法概論》,
頁74。
註140 印順(1958),〈佛教之涅檕觀〉,收錄於《學佛三要》,頁 220、223。
壹、世間
一、世間的意義
印順法師曾在《佛法概論》(1949)一書中,以作廣、狹不同的含義,簡短解 說「有情」與「世間」的關係(註141);以下除引述印順解說的原文外,並加上研 究者的說明與詮釋,同時給予扼要的標題,期能簡明清晰地掌握印順對於「世間」
涵義的概念:
(一)最廣義──世間即一切。印順指出:「世是遷流轉變的意思,凡有時間 的存在者,即落於世間。世間即一切的一切,有情也即是世間的。」這段話是說,
任何存在,都是緣起的、流轉變遷的、不恆常的,也就是「諸行無常」,萬法都具 有時間性、時限性,亦即都是「世間的」,世間即是一切萬有。
(二)其次──眾生所依住者。印順說:「假名有情為我,我所依住的稱為世 間:所依的身心,名五蘊世間;所住的世間,名器世間。」也就是說,此一界定 下「世間」有兩類:第一,每一個眾生的身心都是「五蘊世間」,有多少個生命體,
就有多少個「五蘊世間」;再者,眾生所住的世界,稱為「器世間」。
(三)再次──大自然世界。印順說:「有情含攝得五蘊的有情自體,身外非 執取的自然界,稱為世間。」也就是說,眾生具有五蘊和合的身心,身心以外的 自然界,稱為世間。研究者推敲認為,依印順此處就廣、狹意義闡釋「世間」的 四種內涵,比對下文所述的最狹義,這裡所說的「自然界」應該指包含動植物在 內、一般所謂的「大自然」或是「大自然世界」。
(四)最狹義──即「器世間」,例如,就是一般所謂的「地球」、「火星」等。
印順在簡短的說明中強調:「器世間」是「有情業增上力」所造就的,雖然為了區 別而說是有情和世間,但事實上是「有情的世間」,總是從有情去說明世間。
綜上所述,雖然「世間」有廣、狹多種意義,最廣義到指陳一切萬事萬物,
也有主張眾生的身心是「五蘊世間」,但為了討論聚焦,以下茲以最狹義進行對「世 間」的討論,有時為了行文方便與順暢,稱作「器世間」、「世界」;如指涉不同範 圍與意義的「世間」時,再另予敘明。
二、世間的組成
印順歸納佛法對於器世間的根本認識有四項,包括:器世間無數、器世間是 不斷成壞的過程、器世間不一定存在有情生命,以及器世間是有穢有淨的。(註142) 爲了明暸佛法對於器世間的觀察與看法,以下研究者以個人整理所得予以系統闡 釋:
(一)器世間的構成
世界是由無數的微細物質集成的,世界為一組合體。集成此世界的微細物質,
註141 印順(1949),《佛法概論》,頁 121。
註142 印順(1949),《佛法概論》,頁 121-123。
名為「微塵」。佛法一般認為世界為組合的假有的,但也有說實在的,也就是主張 這些極微是實有的;現代的科學界,一層層的分析,不論是分子、原子、量子,
也以為世界是由微細的物質組成,總之都認為有某些實在物是組合世界的原素。
(註143)
此外,前於本章第一節論及有情的「六界觀」時曾說明「四大說」:一切物質,
不外乎地、水、火、風四大界所造為,即《雜阿含經》(卷3‧61 經)所說:「所 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其中:地是物質的堅性、水是濕性、火是暖性、
風是動性;地的堅性與風是動性相對、水的向心與火的離心作用相對,四大相互 依存不離,物質則不斷在穩定、流動、凝合、分化過程中。至於空界,是四大的 相反特性,物質必歸於壞空,凡是物質──四大的存在,即有空的存在,依這地、
水、火、風、空五大,即成為無情的器世間。(註144)
(二)器世間的結構
1.佛教說我們所在的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須彌山在大海之中,山的四面 有四洲,四洲在鹹水海中,人類居住在四洲中的南閻浮提;這之外有七重山、七 重海,一層層的圍繞,最外有鐵圍山是世界橫向的邊沿。日與月在須彌山山腰圍 繞,山頂上帝釋天與輔臣共治,名為忉利天(亦稱作三十三天)。這樣的世界,與 現代所知的世界不同。(註145)
從上述四洲到梵天(即初禪天),名為一「小世界」;如此一千個小世界,上 有二禪天統攝,名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上有三 禪天統攝;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上有四禪天統攝。這一層層組合 的三千大千世界,稱為「娑婆世界」,即我們這個世界系的全貌;類似這樣的世界,
無量無邊。(註146)
2.再就「三界」的角度來說,世間眾生活動可分作「欲界、色界、無色界」等 三大區域,三界以內,眾生生死不已;如下分別簡別:(註147)
(1)「欲界」包括六道眾生,都有社會型態、不離物質貪欲、男女淫欲、煩惱 繫缚而不脫生死,所以稱為欲界。欲界的大地──四大洲地面、地下、水中、(近 地面的)空中,所有地獄、畜牲、餓鬼、人、阿修羅,都是欲界。欲界上有天趣,
欲界六天與人間差不多,都有君臣男女,只是福樂勝妙而已,上述須彌山頂的忉 利天是第二天。
(2)「色界」在欲界之上,通稱梵天,身心物質等均非常清淨,沒有欲樂、也 不再貪戀物欲,但眾生仍繫缚身心物質,因而稱作色界。色界分四禪共計十八天:
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二禪以上,都是個人的世界,其所 住的器界,隨其出生而現起,並隨其滅亡而毀滅。
(3)色界以上還有「無色界」。這是連物質(色)的身體與住處都沒有,僅有心
註143 印順(1942),《金剛經講記》,收錄於《般若經講記》,頁 77-78。
註144 引文見《成實論》卷第二:「地水火風空識,四大圍空,有識在中,數名為人」,見大正 32.
251.1。
註145 印順(1949),《佛法概論》,頁 123-124。
註146 印順(1949),《佛法概論》,頁 129。
註147 印順(1949),《佛法概論》,頁 127-128、作者(1959),《成佛之道》,頁 10-12、89-90、152。
識,眾生就為這心心法而繫著。由於沒有物質,不佔空間,所以不能說在那裏。
資料來源:整理自印順(1949),《佛法概論》,頁 127-128、作者(1959),《成佛之道》,頁 10-12。
至於 * 部分說明,取自上海佛學書局編(1934),《實用佛學字典》,台中市:台中蓮社
的凝成、安住、破壞、無始無終的成壞過程中,現在的世界有的在凝成、有的在 安住、有的在破壞中、有的已破壞無餘。(註150)
佛法中說時間,如大劫、中劫、小劫等,即依世界的災患與成壞而施設的;(註
151)依佛法說,世界最初成立,人壽八萬四千歲,百年減一歲,慢慢減到人壽十 歲時,又百年增一歲,一直增到八萬四千歲;這樣的一減一增,名叫小劫;二十 個小劫,為一中劫;八十個小劫為一大劫。(註152)世界成壞的過程為成、住、壞、
空四期,每期為一中劫(二十個小劫),故每一大劫世界便經過一次成、住、壞、
空的歷程。(註153)依佛法說:世間壞到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名空,共經二十小劫─
─空劫。以後,因眾生的業感而世間又開始成立,進入成劫。世間初成的時候,
虛空中有大風生,因風的鼓蕩力,大雲瀰漫,從大雲而降大雨;有眾生出現。
(二)器世間不一定存在有情生命
有情依存的器世界,是多數有情的「共業」所共同感得的;有情的出現,一 要有依住的器世界(如地球),二要獲得維持生活的食品。經說「一切眾生皆依食 住」,所以先有器世間,後有植物,依環境的可能生存,才有有情在這一世界出現;
(註154)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小世界情況也是如此。但是,也因為如此,加上常人誤 信世界或有情為地球所獨有,便推想為物質世界先於生命存在,實為錯誤。(註155)
(三)器世間有穢有淨
世界的淨穢是業感的:這無數的世界形態不一,穢惡與莊嚴也大有差別。我 們所處的地球,被稱為五濁惡世,屬於穢土。世界進展到清淨、或退墮到穢惡,
為有情的共業所造成,既是過去的業力所感,也是現生的業行所成。佛陀體驗得 知時空無始無終、無中無邊,心色相依共存,徹見世間為「有情的世間」,因而否 定創造說、發展說等,樹立緣起的世界觀。(註156)
(四)世間緣起而空性
印順解說《金剛經》「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 世界」乙句,意指世間的空性可從「世界」、「微塵」兩方面解析:就微塵來說,
世間或以為由四大等微細實在的物質原素集成,現代科學也認為如此,這是世俗 自性見,佛法強調要從自性非有的本性空中加以觀察。大乘佛教,連唯識學者也 說微塵是心識變現、沒有實在微塵可得,中觀師則說微塵是緣起、一切法是緣起,
都是無常、無我而自性空寂的;同理,由微塵組成的世界當然也不會實有自性,
如執著微塵為實而世界為假,這都是不明白微塵與世界的性空與假名。(註157) 大乘佛教應時而興,固然是順著理論發展自然趨勢,從無常到空,在長期的 辯論中,理會到非空不能成立無常,故從生命本位的有情無我,擴展到宇宙論的
註150 印順(1949),《佛法概論》,頁 122。
註151 印順(1947),《中觀今論》,頁 120。
註152 印順(1954),《藥師經講記》,頁 81。
註153 印順(1951),《勝鬘經講記》,頁 87 作部分描述,詳參上海佛學書局編(1934),《實用佛學 字典》,台中市:台中蓮社 1990 年印行,「劫」條,頁 758-759。
註154 印順(1993?),〈答張展源居士〉,收錄於《華雨集第五冊》,頁 285-286。
註155 印順(1949),《佛法概論》,頁 78、123。
註156 印順(1949),《佛法概論》,頁 123。
註157 印順(1942),《金剛經講記》,收錄於《般若經講記》,頁 77-79。
一切無我。(註158)杜保瑞(1996)也認為「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就是對
一切無我。(註158)杜保瑞(1996)也認為「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就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