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活適應之研究 生活適應之研究 生活適應之研究 生活適應之研究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生活適應之研究 生活適應之研究 生活適應之研究 生活適應之研究

以下分四部分進行探討,第一為生活適應之定義;第二為生活適應之相關 理論;第三為生活適應之內涵;第四為生活適應之評估標準。

壹、生活適應之定義

生活適應與適應的意涵相同,而適應一詞原始意涵最早來自於生物學家 Darwin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後來心理學家陸續將其衍伸為個人對 自己、對他人、對環境事物的反應包括了主動改變環境和被動因應環境兩種性 質(張春興,林清山,1983)。

Arkoff(1968)即提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因為人與環境都在 變,因此個體與環境之間,需不停的適應,使雙方達到和諧一致的狀態。Lazarus

(1976)也表示適應是一種適當的因應行為,能協助個體與其內外在環境間維 持一個和諧的關係。Fairchild(1977)認為適應是一種過程,用以改變個人的 行為,如透過順應與文化環境建立一種和諧而有效的關係。Atwater(1979)

認為個體透過學習的改變,達到和環境之間和諧的關係。Piaget(1980)提出 適應是個體藉著同化和適調的歷程,和環境之間達成平衡。而Coan(1983)

接著提出適應是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藉由此作用以達到和諧的狀態。

Kaplan與Stein(1984)認為適應是個體為了克服或掌握生活中所遭遇的挑戰,

而 運用 各 種 技 能 與 策 略 , 以 解 決 問 題 的 因 應 歷 程 。 Schwebel 、 Barocas 與 Reichman(1990)更提出適應是個體為了符合外在環境的需求,藉著發展自身 技能、特質與行為,來達到成功、幸福等目標的過程。

劉焜輝(1990)提出適應是代表有機體想要滿足自己的需要,而與環境發 生調和作用的過程。李坤崇(1995)更具體說明適應是指在與內外在環境的持 續互動中,個體為了滿足內在的需求與承受外在的壓力而採取適切的因應行 為,以獲得美滿與和諧關係的歷程。王以仁、林淑玲與駱芳美(1999)適應是

指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是一種雙向之歷程,其本質是動態而非靜態,對於 生活具有控制力。羅婉麗(2001)明確界定生活適應係指個人與自己本身、與 他人及外在環境取得一交互作用的和諧歷程或狀態。生活適應也是一生的歷 程,其中包含如何因應所遭遇的危機與壓力,並實現目標、達成目的。

陳宜亨(2006)提出生活適應乃是個體為了滿足需求並因應週遭環境之變 化,藉由「同化」與「調適」的作用,以達到個人生理的、心理的及社會的平 衡,並經由雙向歷程調和內在與外在環境的和諧一致性的過程。陳李綢、蔡順 良(2009)共同編製生活適應量表中提出生活適應是一種心理健康的表徵,表 示個體與環境之間能維持和諧的關係。良好生活適應的人士因為自己需求獲得 滿足且獲得認可,因而產生快樂幸福的感受,此即是一種心理健康的狀態。姚 佳君(2011)提出生活適應就是在生活中與環境互動調和的過程。宋立鈞(2012)

亦提出生活適應代表個體同時欲滿足自身內在需求,卻又面臨環境中多種挑戰 與壓力,而致力於調整環境與自身,以達成自己與內外在環境維持和諧一致的 調整歷程。

對於生活適應意義的界定,國內外學者專家各有不同的闡述,茲根據文獻 將各學者專家對生活適應的定義整理如表2-2-1所示:

表表表 表2-2-1

生活適應定義整理表 生活適應定義整理表生活適應定義整理表 生活適應定義整理表

學者 年代 定義

張春興、林清山 1983 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事物的反應。

劉焜輝 1990 有機體想滿足自己的需要,而與環境發生調和作用的過程。

李坤崇 1995 個體採取適切的因應行為,以獲得美滿與和諧關係的歷程。

王以仁、林淑玲

與駱芳美 1999 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是一種雙向之歷程。

羅婉麗 2001 與自己本身、與他人及外在環境取得交互作用的和諧歷程。

陳宜亨 2006 經由雙向歷程調和內在與外在環境的和諧一致性的過程。

陳李綢、蔡順良 2009 一種心理健康的表徵,表示個體與環境之間能維持和諧的關係。

姚佳君 2011 學生在生活中與環境互動調和的過程。

宋立鈞 2012 個體調整環境與自身,以達成自己與內外在環境維持和諧一致的

調整歷程。

Arkoff 1968 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使雙方達到和諧一致的狀態。

Lazarus 1976 個體與其內外在環境間維持一個和諧的關係。

Fairchild 1977 一種過程,用以改變個人的行為。

Atwater 1979 個體透過學習的改變,達到和環境之間和諧的關係

Piaget 1980 適應是個體藉著同化和適調的歷程,和環境之間達成平衡

Coan 1983 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藉由此作用以達到和諧的狀態。

Kaplan 與 Stein 1984 個體運用各種技能與策略,以解決問題的因應歷程。

Schwebel Barocas 與

Reichman

1990 個體藉著發展技能、特質與行為,來達到成功幸福目標的過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本研究認為「生活適應」是個體與生活環境間的交互作用達到 和諧一致的狀態,而本研究更將生活適應細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學校適應、

人際適應及個人適應,將於第二章的生活適應之內涵進一步探討。

貳、生活適應之相關理論 一、心理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大師Freud很重視人類的早期經驗,他認為對其對日後生活 適應的影響很大,因為早期的發展為日後人格發展的基礎(張春興,1996)。

而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份所構成,其中 自我是三者中的控制樞紐,用來管制真實的慾望並調和本我和超我間的衝突。

由此可知個體的一切行為皆由三者交互作用而成的,若三者能和諧共存時,則 個體即能處在一種最佳的適應狀態,且獲得良好的發展,然而若是個體發生不 適應的行為,則是三者間未能保持平衡所致(陳宜亨,2006)。

Erikson的心理社會期發展論中,將人生發展分為八個階段來說明適應的 本質:1.對人信賴與不信賴、2.活潑自動與羞愧懷疑、3.自動自發與退縮內疚f4.

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5.自我認同與角色混亂、6.友愛親密與孤獨疏離、7.精 力充沛與頹廢遲滯、8.完美無憾與悲觀絕望(張春興,1996)。每一階段都有 發展危機,若危機能解決,就能順利發展下去,個體則能適應環境,下階段的 危機也較可能能解決;若發展危機不能解決,會造成適應不良。

二、人本學派

Maslow及Rogers是此派論點的代表人物,強調人是行動者,而非反應者;

所以人類能夠藉由主動的自由意志,去塑造個人的行為與獨特人格。因此,決 定適應良窳,在人本身,而不是環境(張春興,1996)。

Maslow(1954)的需求層次論認為個體與生俱來的目標就是自我實現的 歷程,而能夠充分發揮潛能達到自我實現,就是一個適應良好的人;然而如果 因為環境或自我防衛等導致不能發揮潛能,則是一個適應不佳的人。而Roger

(1959)的人格現象論提出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是自己選擇的,適應的好壞是由 自己決定的,而每個人都有自我概念,當自我概念與自我潛能彼此搭配時,就 能夠完全發揮功能,也就是一個適應良好的人。

三、社會學習論

Bandura 的社會學習論又稱為三元學習論,其中包括了環境因素、個人對 環境的認知及個人行為三項因素,在社會環境中,這三項因素彼此影響,最後 才能確定學到的行為。Bandura 認為個體可經由觀察與模仿來學習,其中個體 只需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他人的行為,就可以獲得學習,觀察學習的歷程分為 注意(注意楷模的行為並了解涵義)、保持(將觀察所見楷模的行為記下來)、 再生(將楷模行為表現出來)及動機(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將所學的表現出來)

四個階段(張春興,1996)。

而適應是個人與環境之交互作用,透過學習或直接經驗的歷程,因此適應 良好的人,就有能力透過觀察學習在環境中做出適當的反應,然而適應不佳 時,若能再學習改進與環境之間互動的社會能力與技巧,適應不良的問題便能 得到有效的改善。

四、認知論

Piaget(1980)在認知發展理論中指出適應是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 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也就是改變個體基本行為模式以適應環境要求 的歷程,當個體適應時,將因環境的需要產生兩個彼此互補的心理歷程,分別 是同化和順應。因此適應是透過同化和順應以達到平衡狀態。

其中同化是指個體運用原有的行為模式處理環境中面對的問題,也就是新 的事物同化入原有的基模中;而順應則是指個體遇到新的情境,既有的行為模 式或認知結構不能直接同化新事物時,就改變原有行為模式或認知結構去從而 達到目的。由此可知個體以基模出發去同化及順應外在環境的適應狀態,就是 其生活適應的表現。

綜合上述,不同理論學派對生活適應的看法論點不盡相同,讓我們更加了 解生活適應不良的各個層面的分析,因此若要協助個體增加生活適應能力,可 從多面著手。

参、生活適應之內涵

生活適應的內涵會因為每個研究的設計、工具、對象等因素而不同,因此 以下我們將敘述不同研究對生活適應的內涵的界定:

Thorpe、Clark 與 Tiegs(1953)修訂完成的加州人格測驗(California Test of Personality)將生活適應的內涵界定為個人適應及社會適應。而 Arkoff

(1968)將一個人的生涯適應發展分為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職業 適應與婚姻適應。而 Tallent(1978)認為適應包括個人的生理適應和對社會環 境的環境適應兩層面。

劉焜輝(1985)在針對大學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的研究中,將生活適應

劉焜輝(1985)在針對大學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的研究中,將生活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