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身念處」到「心念處」之重心轉移

在筆者曾發表過之〈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與《大念處 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之比較研究〉一文中,

已闡明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下之「四念處」受《大智度 論》卷 19「菩薩修念處觀」影響很大,尤其是慧思對於「觀諸法 實相」及「心」之強調乃是受《大智度論》之影響並加以發揮。

由於《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下全為菩薩「四念處」修法之深入 討論,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將深入分析《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下 中之「四念處」,特別是其與《大智度論》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廣乘品第十九》之關係。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下「四念處」最明顯之特色是對「心」

和「心念處」的重視。67 由《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廣乘品第十九》

到《大智度論》,再到慧思的《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下,我們可

66 《大正藏》冊 46,頁 632 下。

67 哈磊在其《四念處研究》中對《諸法無諍三昧》卷下中「四念處」之分析,

以「實相觀」為主,筆者以為,慧思對《大智度論》「實相觀」之引用,在

《諸法無諍三昧》卷上中即已非常明顯。見哈磊,《四念處研究》,頁 300-302。

看到「四念處」所經歷的一連串變化。基本上《大智度論》討論

「四念處」之依據及架構乃是依照《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之次序 來討論,《大智度論》此段所論述之經文原文為:

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生故,應 具足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 分、八聖道分。68

由於此段經文很短,無法看出此一架構,但若參照《摩訶般 若波羅蜜經‧廣乘品第十九》,則可清楚看出《大智度論》之「身 念處」由肉身之不淨,經內身、外身、內外身之次序觀照實與《摩 訶般若波羅蜜經‧廣乘品第十九》有密切關係。《大智度論》之「身 念處」與《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廣乘品第十九》不同之處,乃在 於對「空、無相、無願」之發揮及「實相」一詞之提出。然而如 上所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廣乘品第十九》討論「四念處」之 方式是以「身念處」統攝各種「念處」之觀法,且如上文中所述,

慧思亦曾承襲此種思想,但是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下,慧 思則特別標舉出「心」之重要性。相對於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卷上,慧思承襲《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廣乘品第十九》之說法而 認為可以「身念處」斷一切煩惱,具足一切佛法之思想,然而慧 思在卷下則不斷強調「心念處」之重要性。69 以下則依《諸法無 諍三昧法門》卷下中之四個念處分別討論慧思對在各個念處中對

「心」之詮解。

4-1.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身念處觀如音品》中的「心」

68 《大正藏》冊 25,頁 197 中。

69 見註 25。

首先,如大野榮人所指出的:《大智度論》之身念處乃在由肉 身之不淨,由內身、外身、內外身之次序觀照。而慧思則由「息」

的入出生滅,到「心」與「心相」,再到「身」的不淨來討論身念 處。70 慧思亦討論他之所以由「息」和「心」入手,而不由「身」

入手之原因。在天臺典籍中提到觀「息、色、心」修法的除了慧 思之《諸法無諍三昧》外,最詳細的即是智顗的《釋禪波羅蜜次 第法門‧通明觀》,而根據智顗的說法,觀「息、色、心」修法之 理論來源為《大集經》。筆者於「第五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 術研討會」所發表之〈早期天臺止觀對道教修法的融攝模式──

以智者大師「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通明觀」章為中心〉一文中,

曾仔細討論智顗承襲自慧思及北方禪師,以「息」、「色」、「心」

來分判禪門或分別修禪入手處之理論根據,乃為《大集經》卷 23 中之生命生成之原理:

善男子!法行比丘先觀無明乃至老死。云何名為觀於 無明?先觀中陰,於父母所生貪愛心,愛因緣故,四 大和合,精血二渧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羅羅。

是歌羅羅有三事:一「命」、二「識」、三「煖」。過去 世中業緣果報,無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入是名無 明。歌羅羅時氣息入出,有二種道,所謂隨母氣息上 下。七日一變,息入出者名為「壽命」,是名風道。不 臭不爛,是名為「煖」。是中心意名之為「識」。71

而依此生命構成之成分,則有以觀察「息」、「色」、及「心」

等三大生命成分的禪修法門之設置,由於此三門乃依據生命本源

70 參見大野榮人,《天台止觀成立史の研究》,頁 74。

71 《大正藏》冊 13,頁 164 中。

構成之三大成分而設立,因此可含攝一切禪門。而在《釋禪波羅 蜜次第法門》中,「通明觀」之行者在定中同時觀察「息」、「色」、

及「心」,而「世間四禪」之觀察範圍只涵蓋「息」與「心」,因 此所成就之證相及禪支大不相同。《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下「身 念處」觀法與「通明觀」之不同在於,《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之觀 行次序為「息」、「心」、「色」而「通明觀」之觀行次序則為「息」、

「色」、及「心」。此二者間之差別,或許是慧思及智顗對此禪法 修行重點之差異。如智顗所講說之《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通明 觀章》中之討論較著重於對「色」的觀察,如「三十六物」、「九 十九層薄皮、厚皮、膜肉」、「大骨、小骨」、「五藏葉葉相覆」、「內 觀諸虫語言聲音」、「四百脈」、「脈內微細諸虫」等。但在《諸法 無諍三昧法門》卷下「身念處」中,慧思之重點即在「息」與「心」, 既能觀察到「息」、「心」、和「心相」無所從來,亦無歸處,自然 了知此身「化生不實」,根本不需再加以說明。

慧思唯有在討論到菩薩欲得神通時,方對「四大」之觀察再 加以討論,且其觀察方式與《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廣乘品第十九》

中「觀身四大」之討論方式亦有不同,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廣乘品第十九》中,菩薩觀身四大乃是如屠牛弟子以刀將牛分為 四分之「界分別觀」: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觀身四大,作是念:身中 有地大、水大、火大、風大,譬如屠牛師,若屠牛弟 子,以刀殺牛,分作四分,作四分已,若立若坐,觀 此四分,菩薩摩訶薩亦如是,行般若波羅蜜時,種種 觀身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內身中循身觀,以不可得故。72

但慧思之「觀內身、外身四大」卻是以「如空如影」之方式 來進行,並進入初禪後,獲致神通之過程描述:

如是觀竟,欲得神通,觀身四大,如空如影,復觀外 四大,地、水、火、風,石壁、瓦礫、刀杖、毒藥,

如影如空,影不能害影,空不能害空,入初禪時,觀 息入出,從頭至足,從皮至髓,上下縱橫,氣息一時,

出入無礙,常念己身作輕空想,捨麁重想。是氣息入 無聚集,出無分散,是息風力能輕舉,自見己身空如 水沫,如泡如影,猶如虛空,如是觀察,久修習竟,

遠離色相,獲得神通,飛行無礙。去住遠近,任意自 在。73

有關神通之部分,我們當留待下一小節討論,而有關「如影 如空」之部分,當由慧思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一開頭以

「身本」、「身身」、「心身」之思想來說明禪修進程之理論架構。74

「身本」為「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或「真實心」,如虛空月,

「身身」及「心心」則如月影。在「身念處品」中慧思由「息」

和「心」的觀察來證成對「身」本質之理解,「心」已被視為是比

「身」更貼近、更直接的方法,因此可以透過「心」來理解「身」。

4-2.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受念處品》中的「心」

慧思在討論受念處,內受即「六根」時,即以相當長的篇幅

72 《大正藏》冊 8,頁 253 下。

73 《大正藏》冊 46,頁 633 中。

74 此點亦需考察慧思作品中的般若思想。見註 30。

來討論「心」在「六根」中的主導地位:

六根名為門,心為自在王,造生死業時,貪著六塵,

至死不捨,無能制者,自在如王,是故名為無上死王。

譬如世間五月時雨大惡雹,五穀果樹,摧析墮落,人 畜皆死,是惡雹雨,譬如金剛,無能制者,斷諸善根,

作一闡提,是故名為死金剛雨。譬如世間金翅鳥王,

飛行虛空四大海中,擒捉諸龍,自在無礙,食噉令盡,

無能制者,是故名為死金翅鳥,譬如世間惡轉輪王,

飛行虛空,遍四天下,擒捉諸王,自在無礙,壞他事 業,無能制者,是故復名死轉輪王。一切天人王,無 能制者,唯除一人,大力神僊,幻術呪師,智如金剛,

能伏一切,乃能伏此生死心王,亦復如是。二十五有,

無能制者,唯除菩薩,修戒定慧智獲得初禪,至第四 禪及滅受想定,成就四念處,法忍具足,得大神通,

乃能降伏生死心王,一切凡夫及二乘人,不能降伏如 是死王,為無常法之所遷故,不能降伏,唯有法大力 菩薩生分盡者,乃能降之,無習氣故。75

相對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廣乘品第十九》,〈四念處品〉

中僅以「身念處」來達成解脫,以及《大智度論》卷 19 中,僅以

「是菩薩如是求諸受,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知是諸 受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破壞法」76 的方式來修習「受念處」, 慧思對「心」之重要性之提出,可謂其詮釋觀點的特殊之處。而 且慧思強調以修「四禪」及「四念處」來降服「心」在個人在世

75 同上,頁 643 上。

76 《大正藏》冊 25,頁 203 下。

界活動而產生感受時,「心」對於個人的無比強大之控制力,此點 即為慧思在討論「受念處」時對「心」之強調重點。

4-3.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心念處品》中的「心」

在《大智度論》卷 19 中,有一段關於「心」和心相之敘述,

以觀「內心」之三相,即生、住、滅,而做是念:是心無所從來,

滅亦無所至,但從「內外因緣和合生,是心無有定實相,亦無實 生、住、滅。」因而此心不在內、外、中間、此心亦「無性、無 相」,以外有種種雜六塵因緣,內有顛倒心相,而「強名為心」。

然而此段以甚深空觀為基點論述之文字後,卻又轉出一段有關「心 性常淨」之敘述:

如是心中,實心相不可得。是心性不生不滅,常是淨 相,客煩惱相著故,名為不淨心。77

然而在此段「心性常淨,客塵煩惱」之論述後,再度回到一 切皆空之論述:

心不自知,何以故?是心、心相空故。是心本末,無 有實法。是心與諸法,無合、無散,亦無前際、後際、

中際。無色、無形、無對,但顛倒虛誑生。是心空,

無我、無我所,無常、無實。是名隨順心觀。知心相 無生,入無生法中。何以故?是心無生、無性、無相,

智者能知。78

在否定了心性與心相之實有性後,卻又再度將轉回「心」之清淨

77 《大正藏》冊 25,頁 203 下-204 上。

78 《大正藏》冊 25,頁 204 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