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簡稱 ICF)在分類系統的框架內,個體的健康狀況包含器官失能程度 與生活社會功能狀態,進一步探討個人與環境背景因素之間的複雜互動關係,

期望營造一個友善的生活環境。亦即在所處的生活環境不便利,影響個人社 會參與及活動的機會,更加重其生活上的失能,亦即明顯干擾及剝奪其自我 生命持續成長的機會。如圖一顯示,當疾病或天生身體結構損傷時,直接影 響其日常活動功能(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如運作、走路、吃飯、

穿脫衣服、大小便及洗澡等自我活動的執行能力。因自我活動的受限,直接 或間接影響其社會活動的參與,因孤立更減損其社會角色的功能。依據世界 衛生組織,身心障礙分類的概念,除了考量個人疾病的因素外,更著眼於友 善的社會環境結構,從政府衛生行政政策,考量社會正義,提供合宜的輔具,

維持基本的補助及生存權利,家庭的支持進而營造一個友善及便利的工作場

域,減少各種屏障,營造友善的環境,減少因疾病產生的社會失能,避免其 生命成長的權利受到限制與剝奪。

圖一、結合個人疾病及環境因素間的相互關連,說明疾病與失能的成因:包含 個人因素及環境因素,生理功能的受損會影響其活動的能力,因環境的因素會 影響其身心健康與障礙的程度。

(1) 殘障類別與屬性差異

2012 年 7 月起國內採用新制殘障鑑定表,將原有的 16 類(如表一所列,

含植物人、視覺、聽覺、智能及慢性精神病等),依最新 ICF 概念分成身體器 官(body)與結構(structure)功能受損程度,簡化為 8 類;如將智能障礙、

自閉症、慢性精神病、失智症及植物人歸納為「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 能」類,更考量活動參與(如認知、走動、生活自理、人際互動、居家生活、

工作學習與環境參與)及環境因素(含個人飲食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取得,室 內外行動與運輸,溝通用產品與科技、教育用產品與科技,個人資產、氣候 及社會安全服務體系與政策)。

依據政府人口學分布調查研究顯示,直至 2015 年 11 月 30 日,全國不分

年齡層符合身心障礙鑑定標準的人口共有 1,148,936 人,其中 65 歲以上 444,576 人,占 1/3 以上。依據殘障類別包含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肢體障礙、

智能障礙、慢性精神疾病及失智症等共 16 類(詳如表一分布),將所有疾病 進行歸類分為四類,包含植物人(0.4%),肢體器官障礙(78%),精障及智 障(19%),失智症(2%)。

表一、身心障礙人口數量調查(資料來源:引述自衛生福利部統計處)

不同器官、不同系統所造成的疾病屬性及照護模式,存在明顯的個別差 異性,如下圖將身心障礙人口進行歸類,分成肢體及器官結構與功能障礙、

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障礙,其中慢性精神病、智能障礙、自閉及失 智到 2015 年 11 月 30 日統計約有 28 萬 7 千人,佔總殘障人口 21%。因同屬 於腦部及精神功能障礙,其治療模式有共通及重疊性,如失智症者會併發精 神科症狀,精神疾病會因其症狀退化造成孤立失能及認知功能障礙,在醫療 處置常合併投與神經精神藥物以穩定其症狀,同時結合心理、社會及職能復 健,促進其家庭互動、社會適應、角色功能及職業功能,期能在醫療團隊整 合治療下能自我滿足及成長。然而失智症因其腦部結構及功能隨年齡的進程 而日益退化,其學習及記憶功能已明顯減損,甚至影響其對人時地物的判斷 與辨識。目前醫療結合神經精神醫學、老人精神醫學及精神藥理學,提供慢

性精神病患與老年失智合併精神科症狀的急性治療,並提供短期、中期及長 期的處遇及復健模式。

圖二、身心障礙依據其疾病類別分成四類:植物人、肢障+身體器官、智障+精障及 失智,人口分布及歸類統計。自 2006 年起每 4 年進行分析統計,2015 年衛福部統 計資料至 11 月 30 日止。

(2) 精神殘障與現行治療模式

隨著腦科學及神經生物學的研究,精神疾病不再是一個迷思,心智行為 可以被理解,病態心理及行為在相關神經科學研究中顯示存在相當複雜的遺 傳學、神經生物學、神經生理學、精神心理及後天環境的交互影響所導致。

神經科學的基礎研究造就神經精神藥理的發展,讓精神疾病的治療變的有效、

更發展出不同的治療及處遇方式。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近百年來對精神疾病依據精神病理學及疾病屬性做了多重的診斷 分類,目前國內所採用的是 2013 年的最新診斷準則指引 DSM-5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依據年齡層分類包含兒童及青少 年的自閉症、注意力缺損及過動症、焦慮症、強迫症、酒精及物質濫用,隨 著年齡的增長在青少年末期成年早期更是憂鬱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妄 想症等嚴重型精神疾病,至 65 歲以上更是失智及精神神經功能障礙疾患。不

疾病的易感受性(vulnerability),在壓力的誘發下,反覆急性發作,出現幻覺、

妄想、混亂及攻擊行為,更造成人際關係的崩解及家庭生活的負擔;而急性

因慢性思覺失調症病患是一個退化及慢性的病程(如下圖三),目前關於慢性 精神病患治療階段分成急性期安全評估及症狀控制,並依據疾病屬性擬訂中 長期個別化治療目標。

圖三、思覺失調症自然病程進展及功能減損的變化

在精神疾病全世界治療的共同治療模式,涵蓋生物層面選用合適的藥物 治療病人的症狀並穩定其病情,在生物科技藥物的研發過程中,近二十年來 有明顯的突破及發展,抗憂鬱藥物有效治療憂鬱症,抗精神病藥物有效治療 躁鬱及思覺失調症,除藥物治療外,往往需考量病人心理層面,以病人為中 心的治療模式促進其對疾病的認識及對藥物的順從性(圖四)。病人因疾病退 化而孤立、加重其角色功能及社會適應能力,造成殘障惡化;因而為避免疾 病慢性化,往往須整合社會資源進行長期復健並促進其自我成長。

目前精神醫療長照體系包含綜合醫院、精神科專科醫院、日間留院、康 復之家、日間復健中心及社區治療(如圖五說明),因病人病程發展階段分成 不同長照階段,含急性期症狀控制到穩定期社會功能再造。其中醫院照護耗 費相當大的人力與資源,整體醫療團隊包含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

職能治療師及護佐員。治療成效已超越日本,並可做為國外仿效的服務模式。

日本長照模式就以既有精神治療及服務模組為依據,導入在老人長照系統之

10 

架構中。目前台灣完備的精神醫療照護體系,亦可作為老人長照系統架構的 參考依據。

圖四、慢性精神疾病的多面向評估與治療策略

圖五、慢性精神病長期照護模式,依病程分成急性期、維持治療期、穩定期及 社會功能復健。目前的照護體系包含:綜合醫院、精神科急性病房、精神科專 科醫院的急性及慢性病房、日間復健及社區復健中心。 

11 

(3) 老化與失智

老化的概念可依據社會文化層面、心理、及生物學來定義。在社會文化 層面,由於醫療的進步、教育水準的提升、社會快速的現代化、生活品質的 改善、經濟結構的改變與家庭計畫的推動,近 30 年的生育率下降而產生少子 化現象,但老年人口卻急速增加,使台灣人口社會改變為高齡化社會,不僅 年輕人撫養老人的負擔增加,家庭結構型態改變(如從傳統的大家庭轉變為 夫妻都有工作的小家庭為主)也會影響到對家中長輩的照顧。行政院經濟建 設委員會曾於 2006 年推估台灣未來人口結構的改變(表二),在 2018 年台灣 為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 14.7% ),而在 2028 年後預計會成為超高齡化 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 20% 以上);而美國人口調查局在 2013 年也對亞洲 國家進行人口結構推估(表三),台灣在 2015 年老年人口占總人口 12.5%,

在 2025 年則是攀升到 19.4%,與前述經建會所做的統計估算差不多,多方研 究皆指出台灣社會人口的高齡化。

高齡者的心理狀態也因生活的改變而產生了轉變,從職場上退休後,因 為收入減少而擔心經濟問題,社交生活減少變得容易寂寞,沒有新的興趣與 嗜好增加生活的豐富,變得過度謹慎且敏感,易對小事感到不滿意且煩心,

覺得家人不關心、嫌棄,另外身體老化也會帶來心理的影響,包括視力、聽 力不佳帶來疑心與不信任、對冷熱變化敏感、對食物挑剔、誇大及抱怨身體 的不舒服以得到同情與注意力、沒有精力且能力下降變得更依賴他人,喜歡 沉醉在年輕時的美好歲月。

12 

表二、台灣人口結構推估(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主要 國家因應人口老化社會福利之政策」)

表三、亞洲各國的老年人口占比(資料來源:美國人口調查局,2013 年 12 月)

就生物學層面,老化過程與活性代謝細胞及功能的降低有關係,不但整 體生物儲存能量減少,面對壓力的反應能力與疾病回復能力也隨著下降,這 都代表老化使生物體失去了再生與回復能力,最後因功能衰退而導致死亡,

根據 2004 年的報導,整理出各種器官的老化對高齡者健康的影響,如下表四

13 

所示。

腦部及生理器官功能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生理的老化不但使身體機能 逐漸退化,連帶的影響平時生活的自理能力,根據國民健康署所做的統計,

腦部及生理器官功能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生理的老化不但使身體機能 逐漸退化,連帶的影響平時生活的自理能力,根據國民健康署所做的統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