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發明原理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07-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附錄三 40 發明原理

96

97

附錄三 40 發明原理

號 原理名稱 說明

1 分割 a. 將物體分成獨立部分。

b. 使物體分成幾個可組合的部分。

c. 增加物體可分割的程度。

2 分離 a. 分離物體中有害的部分或屬性。

b. 分離物體中有利的部分或屬性。

3 改變局部性質 a. 將一物體或系統結構由均質變成異質。

b. 使系統中各部分都能達到最適狀態。

c. 使系統每一部分都可執行不同或互補性的功能。

4 非對稱性 a. 以非對稱的形式取代對稱形式。

b. 增加非對稱的程度。

5 合併 a. 將具有相同或相關的物體,或需要連續操作的相關物 體,連接或合併。

b. 合併物體、作業或功能使其在時間上能一起作用。

6 萬用性質 一物體能執行數種不同功能,消除其他系統。

7 套疊 a. 一物體放置在另一物體內部,再將這一物體放置於另一 物體內部。

b. 讓一物體通過另一物體的空隙。

8 平衡力 a. 利用其他能提供升力的物體,平衡物體的重量。

b. 用空氣動力或水動力、浮力等提供平衡力。

c. 利用環境中的相對力量,以平衡系統中的負面屬性。

9 事先反作用 對物體進行預先反作用或抵擋的行動,以消除或降低事後產 生過度或負面的效果。

10 預先行動 a. 預先導入有用的作用到五體或系統。

b. 預先安置物體或系統,期能在必要時間與位置發揮作用。

11 預先防範 採用事先預防措施,以補救物體的低可靠度。

12 等位能量 改變工作環境,以去除或減少升降物體的必要或力量。

13 反向操作 a. 改用相反的作用取代原作用。

b. 使活動的部分固定,固定的部分活動。

c. 翻轉物體或反轉系統程序。

14 球面化 a. 以曲線取代直線、曲面取代平面。

b. 用滾輪、球及螺旋。

c. 從直線運動到旋轉運動。

98

d. 利用離心力。

15 動態化 a. 讓物體在不同條件下,其性能自動改變以達最佳效果。

b. 分割物體成可以相互移動的元件(可折式、可拆式)。 c. 如果物體是固定不動,使其變為動態性。

d. 增加自由活動的程度。

16 不足或過度作 用

如果難以完成 100%的理想效果,則使用較多一點或較少一 點的作法來簡化問題。

17 轉換到另一維 度

a. 轉變一維的運動成二維的運動,二維成三維,以此類推。

b. 使用多層結構取代單層。

c. 傾斜物體或以它的另一面置放。

d. 使用物體的另一面。

e. 將光線投射到物體的鄰近區域或反面。

18 機械震動 a. 使物體震動或震盪。

b. 使用物體的共振頻率。

c. 使用壓電震動器取代機械震動。

d. 使用結合超音波與電磁場的震動。

19 週期性作用 a. 以週期的作用或脈衝取代連續性作用。

b. 已是週期性的動作,改變週期作用的幅度或頻率。

20 連續有用動作 a. 不間斷持續作用,讓物體所有元件持續保持滿載狀態運 作。

b. 消除閒置、間歇或非生產性的部分。

21 快速作用 使用高速度執行行動,以消除有害的副作用。

22 轉有害為有利 a. 轉變有害的物體或作用以達到有利的效果。

b. 結合另一個有害的物體或作用,以抵銷有害的效應。

c. 增強有害因子的程度,以達無害狀態。

23 回饋 a. 加入回饋機制。

b. 如果回饋機制已存在,嘗試改變回饋模式。

24 中介物質 a. 兩個物體、系統或作用間使用中介物。

b. 使用會自動消失或很容易移除的暫時性仲介物質。

25 自助 a. 使物體或系統能自我服務,執行輔助和修補功能。

b. 利用廢棄的能源或物質。

26 複製 a. 使用簡化、便宜的複製品,許帶昂貴或有弱點的物體。

b. 用光學的圖像取代一個物體或程序。

c. 改用紅外光或紫外光儀器取代可見光儀器。

27 拋棄式 用便宜、壽命短的物品,取代昂貴的物體。

28 置換機械系統 a. 使用光學、聲學、熱學、味覺系統取代機械系統。

b. 使用電場、磁場或電磁場與物體進行交互作用。

c. 變換下列場:運動場取代靜止場,結構化場取代非結構

99

場,變化場取代固定場。

d. 結合使用場與場所激發的物體/系統性質(鐵磁性)。 29 氣壓或液壓 使用氣體或液體取代固體,用空氣或水產生膨脹,或利用氣

體和液體產生緩衝。

30 彈性膜與薄膜 a. 使用彈性殼或薄膜取代普通的結構。

b. 使用彈性殼或薄膜將物體或系統與外在環境隔絕。

31 孔隙物質 a. 將物體加入多孔的元素或成為多孔性。

b. 如果已經是孔狀,在孔隙中填充有用的物質或功能。

32 改變顏色 a. 改變物體或環境的顏色。

b. 改變物體或環境的透明度。

c. 改善物體或製程的能見度,使用顏色添加劑或發光的元 素。

d. 不同輻射熱下,改變物體的發光性質。

33 均質/同質性 產生交互作用的物體,應用同樣材料或相匹配性質的材料。

34 拋棄與再生 a. 使作用完成的系統或物體的元件能自動消失。

b. 使系統或物體以消耗或退化的零件,在運作中重新發揮 作用。

35 參數改變 a. 改變物體的物體狀態(氣態、液態、固態)。 b. 改變物體濃度或密度。

c. 改變彈性、溫度、體積、壓力的程度。

36 相轉變 利用物質相轉變的現象。

37 熱膨脹 a. 用物體的熱漲冷縮去完成有用的效應。

b. 利用不同膨脹係數差異去完成各種有用的效應。

38 加速氧化 從微弱氧化變為加速氧化。

39 鈍性環境 以惰性的環境取代正常的環境。

40 複合材料 使用複合物質取代均質物質。

100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