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1 章 緒論

1.3 研究動機

靈感源自於2012 年 van Leeuwen-Segarceanu EM 等人對於霍奇金氏淋巴瘤生 還者受放射治療後的漸進式肌肉萎縮及惡化研究(van Leeuwen-Segarceanu et al., 2012)。所謂霍奇金氏淋巴瘤,它是淋巴瘤的一種,是淋巴細胞的一種癌變,其特 色是病變會在各淋巴結之間有序的傳播,病徵是會盜汗、體重下降和發熱等。通 常使用放療、化療及骨髓移植等方法,須因患者而異,但由於放療、化療會明顯 提高患者在治療40 年後患心臟病、二次癌症和肺病的機率,因此在治療後需要長 期的追蹤患者的復健情形,以觀察其是否有復發的現象。

訪查20 位接受放射線治療後病人如圖 1-2 所示,霍奇金氏淋巴瘤生還者受放 射治療後在脖子腫瘤附近的肌肉同受放射線破壞下,對於病人接下來的症狀做統 計性的分析。經過長期的統計及追蹤,可以看出結果如圖1-3,利用問卷調查經長 期追蹤得到的受試者所描述的病灶,可以發現受試者在受放射治療後有極大比例 感受到更常頭痛及肩膀、手臂的不適,此現象可歸因於放射線治療時,不僅破壞 腫瘤的細胞,腫瘤附近的正常肌肉細胞也會受到放射線的破壞,產生纖維化等肌 肉萎縮的現象。

為了更了解肌肉萎縮的生理病理機制,進一步做了針極肌電圖 (Needle EMG),

結果如圖1-4,此為對於同一群受試者的肌肉在放射治療後進行針極肌電圖,目的 在於了解肌肉萎縮的生理病理機制,左方為頸部肌肉統計;中間為三角肌統計;

右方為二頭肌統計。可以從圖中看出由於放射線集中在脖子腫瘤處,因此脖子肌 肉的部分受影響最為嚴重(92%肌肉有受損情形),包括神經受損所造成的次發性肌 肉萎縮及肌肉細胞受損所造成的原發性肌肉萎縮等,且距離脖子較遠的三角肌也 仍有75%的受試者產生肌肉萎縮;手臂二頭肌的部分由於距離更遠,因此受到放 射線的破壞程度較低,僅有25%的受試者有肌肉萎縮的現象。

6

為了更深入了解受放射線後患部附近肌肉萎縮的情形,從此篇延伸,並與國 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復健部王薏茜醫師合作,利用超音波影像了解肌肉組 織萎縮的情形進而追蹤觀察,設計出一套系統能初步量化肌肉萎縮程度為一參數,

以供醫師參考以便追蹤接下來的患者復健情形,進而設計出適合該患者的復健療 程及用藥。

圖 1-還者 症狀

-2 參與人數 者受放射治療 狀做統計性的

數及流程圖 療後在脖子 的分析。

(van Leeuw 子腫瘤附近的

7

wen-Segarce 的肌肉同受

eanu et al., 2 受放射線破壞

2012)。霍奇 壞下,對於

奇金氏淋巴 於病人接下來

巴瘤生 來的

egarceanu et 以發現受試者

圖 1-受試 機制

-4 針極肌電 試者的肌肉在 制,左方為頸

電圖(Needle 在放射治療 頸部肌肉統

e EMG)(van 療後進行針極 統計;中間為

9

n Leeuwen-極肌電圖,

為三角肌統

-Segarceanu 目的在於了 統計;右方為

u et al., 2012 了解肌肉萎 為二頭肌統

2)。對於同 萎縮的生理病 統計。

同一群 病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