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

所有我們透過視覺系統處理的資訊,都在不知不覺中被大腦的篩選、

組合、詮釋,這些心理機制包括了知覺科學領域已熟知的知覺恆常性

(constancy)、脈絡效應(contextual effect)、完形組織定律等。經過一 道一道的知覺處理程序,我們最終所認識(recognize)的視覺經驗,已和

Cohen 及 Bennett(1997)對成人繪畫的過程進行實徵檢驗,觀察繪畫 歷程中當中不同因素如何影響繪畫的結果,他們將繪畫過程切分為四個廣

憑腦內記憶或想像的來作畫的行為表現與特定認知功能之間關係由周元琪

(2007)提出。

周元琪(2007)以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差異所產生的心像

(mental image)作為主要研究主軸,探討心像相關的認知能力與寫實繪 畫的關係。文獻中指出,以人類處理訊息方式的認知風格分類可以區分為 Visualizer(視覺導向)、Verbalizer(語言導向),這樣劃分是以受試者的 思考偏好與習慣做為重點。後續研究並再進一步將 Visualizer 再區分為擅 長空間心像或是物件心像能力兩種類型。該研究顯示:Visualizer 的空間 能力有高低之分,並且空間型與物件型能力 Visualizer 所擅於處理的心像 形式有所不同,物件型 Visualizer 擅於產生活躍、圖像式、具有細節的心 像,空間型 Visualizer 擅於具有空間關連性、空間轉換的心像

(Kozhevnikov, Hegarty & Mayer, 2002)。

周元琪關繪畫能力的研究發現,越是擅於寫實繪畫者(是指憑空繪畫

圖 1-1 《Mona Lisa》, Leonardo da Vinci, 1503-1506, Oil on wood, 30 x 21 inch, Louvre, Paris

圖 1-2 《Portrait de Dora Maar》, Pablo Picasso, 1937, Oil on canvas, 92 x 65 cm, Musée Picasso, Paris

達文西忠於呈現視網膜影像創作出《Mona Lisa》,寫實而生動;

《Portrait de Dora Maar》是經由畢卡索仔細觀察對象朵拉後而轉化創作 出 ,視覺訊息在他們腦中經過了什麼程序轉化,以致於呈現出來的人體 形象竟是天壤之別,我們能就此斷言畢卡所的作品根本就是虛構塗鴉嗎?

不管他們的創作歷程如何,兩位大師確實是對人物形態做了最充分的觀

他們又是如何運用這些心像呢?是如照相般的忠實描繪出物件的形象,抑 是以個人轉換後呈現出新風貌的形式? 如同達文西及畢卡索,即使經過 嚴苛的學院式的繪畫訓練,筆下人物的表現形式卻極為不同。

因此本研究所要關注繪畫相關議題的是:擅於繪畫者中,「以觀察作 畫」(如達文西)和「以概念作畫」(如畢卡索)的兩類繪畫手法。 而

「觀察作畫」的繪畫手法,忠實呈現觀察時在視網膜接收到的視覺訊息;

「以概念作畫」的繪畫手法取的擅於將現實型態提煉和簡化為個人繪畫符 號以呈現作品,或是繪出異於在視網膜的視覺訊息,因此與「觀察作畫」

的方式極為不同。

以上兩種繪畫手法是在觀察繪畫歷史上留名的名家大師所做的分類,

但實際上具有繪畫能力的人口眾多,在這個族群中是否也同樣有這兩種繪 畫手法的區分?針對這個提問,本研究進行前測實驗。

實驗進行的方式為︰集合六十位受過學院式美術訓練兩年以上的學 生,將他們平均安排在教室中每個座位上,對著同一個目標物

(有把手的馬克杯)進行觀察描繪(圖 1-3)。馬克杯的高度,大約在受 試者眼睛的相對高度上下 10 公分,所下的指導語是「畫下眼前所觀察到 的杯子」。待受試者繪畫完畢,再一一以相機拍下受試者所在位置觀測到 的影像,用以與畫下的圖像作為比對。

圖 1-3 前測受試環境與刺激

初步的結果顯示,即使是以正確觀察作為後盾的學生,畫下來的馬 克杯角度卻是與事實不符,有趣的是,除了杯口、杯底、把手的角度有顯 著的差異性外,對於這些部位型態比例卻能正確掌握。受試者儲存馬克杯 為心像後,轉動了這些心像,而畫下了這些不同於視網膜影像的圖像,而 人數為 45 人。另外 15 人的繪畫結果發現與照片相符,也就是忠實呈現所 觀察到的馬克杯。由前測實驗結果初步證實在具有繪畫能力的族群中的確 有「以觀察作畫」、「以概念作畫」的繪畫手法 (見圖 1-4)。

圖 1-4 「以觀察作畫」、「以概念作畫」的繪畫手法

「以觀察作畫」、「以概念作畫」的繪畫手法的差異確實存在於繪畫 人口中,這個差異反映出作畫者的何種認知傾向,是本研究主要的關心議 題。本研究擬探討問題即為擅於繪畫者中,以「觀察作畫」和「以概念作 畫」的兩類繪畫手法,各與哪些認知能力的組合相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