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參與者的人際互動能力改變情形-質性資

-社會化適應程度的差異比較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的人際互動能力改變情形-質性資

料結果

本節主要綜合訪談主要照顧者與學校教師的觀察,說明研究參與者在團體 前後人際互動之具體行為變化。

一、A 成員的母親觀察到,A 在語言表達量和表達的完整性、主動性以及 人際互動的主動性上有進步,但人際溝通技巧則沒有明顯的改變。在人際互動上 具體的行為改變包括「在團體諮商結束後回家說話比較多,會很興奮地表達在團 體上課的過程」;「可能也知道說都不講話是不好的,可以主動表達自己,以前會 認為『為什麼要理他』」;「可以很完整地表達團體進行的情境,話有比較多」;「以 前到麥當勞買東西都用比的,越簡短越好,眼睛不敢看店員,只看地上,現在可 以看著店員說「我要○○堡」,可以有眼神接觸」;「聯絡簿忘記抄了,會去找同 學問看看作業是什麼」;「比較願意跟同學互動,團體前,學校的校外活動不想參 加,也沒有詢問家長,參加團體後,另一個學校校外教學主動表達想參加」。

特教老師則覺得 A 原來的人際互動問題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反而與班上同 學的人際衝突有加劇的隱憂,但尚不清楚實際的衝突情境為何。

二、B 成員的家老師觀察到 B 在語言表達方式、人際互動主動性、情緒控 制能力、自省能力及社交技巧上有進步,但改變些微。B 的老師未受訪,因而未 能獲得 B 在學校內的人際互動行為的第一手觀察資料。

B 在人際互動上具體的行為改變包括「變得主動找家老師說話」;「較主動 一些,會主動分享或主動理解別人的話,但還不是很精確」;「說話的方式比較不 會像之前令人不舒服」;「比較不會抱怨,以前會一直抱怨『為什麼要講我』,若 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待在電視機前等別人完成工作,現在除了將自己的工作完成,

也會試者幫助別人完成」;「會試著讓對方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不會因為對方聽不

懂而不耐煩」;「遇到事情不會像之前情緒激動、馬上反彈,會試著自己先處理,

真的不行再找大人幫忙」;「願意去傾聽別人的分享與溝通」;「團體後回家自己會 有一段時間省思,想完後在面對同儕較穩定」。

三、C 與 D 成員為雙胞胎,根據母親的觀察,C 和 D 在團體諮商介入前後 的人際互動行為並沒有特別的改變。母親觀察 C 升上五年級後,由於新導師的 協助,願意提供大量的機會,使得 C 從五年級起的整體狀況和同儕相處狀況較 四年級時進步許多,也獲得老師及同學的認同。而 D 成員則相反,母親會主動 給予 D 許多生活上的協助,但觀察 D 升上五年級後的行為表現不若四年級以前 良好,在團體諮商介入期間,D 不會主動提起團體內的事情,但會提醒母親要上 團體課,母親認為 D 的能力不若以前與家庭教養及老師的協助不足有關。

C 的導師在研究者聯繫邀請參與研究之前,並不知道 C 為高功能自閉症兒 童,導師觀察 C 在班上一直是個主動積極、課業表現良好、人際互動良好的學 生,人際互動情形與其他同儕比較並未有特別之處。

D 的導師雖知道 D 為高功能自閉症兒童,但觀察 D 在班上的人際互動情形 良好,課業表現也優良,與其他同儕比較並未有特別之處。

四、E 成員的母親觀察 E 在語言表達能力及情緒控制上有進步。具體行為 如「敘述事情方面有進步,事情可以敘述得比較完整」;「有情緒時會一直自我提 醒『要用說的』,會試著冷靜下來」;「比起先前可以比較快冷靜下來」。母親也一 直積極地尋求專業及社會資源來共同協助 E。

導師則觀察到 E 在特教助理教師適時處理加上同儕的包容下,與同儕互動 情形有進步,「較不會挑釁他人,發生衝突時,發洩完情緒便自己趕快跑開」。老 師對於 E 行為的處理也有所調整,一方面避開 E 的特定固著行為,另一方面讓

59

五、F 成員的母親觀察到 F 出現更多主動性的語言表達以及較能注意到外 界的訊息。例如「以前比較被動,問他才會回答,會配合家人,順從性高,現在 主動性語言比較多一些,會主動問『我們今天要幹嘛?』,會繼續追問『去爬什 麼山?』;「會主動提出『我要吃○○』、『媽媽,你幫我買檸檬紅茶回來』」;「以 前對開放式問題會沒有回應,現在會主動回應,會主動加入家人的討論」;「看到 媽媽出門會主動問『媽媽你要去哪裡?』」;「以前不會在意別人,活在自己的世 界裡,現在會記得家人說的話,會注意到別人,如會問『媽媽你在說什麼,弟弟 今天怎麼了?』、『媽媽,你的手怎麼了?』」。

特教老師及導師也觀察到 F 語言表達能力上的進步,而語言表達則連帶使 得 F 較少出現情緒失控行為。例如「之前會有代名詞反轉的表達,現在則可以表 達清楚」;「跟不上的時候,會舉手說『等我喔』,較能主動用口語方式表達需求」;

「比較可以用語言表達需求,同學也願意配合 F 玩他想玩的遊戲」;「語言表達能 力變好,連帶較少出現情緒失控行為,如尖叫,下學期未出現過,有情緒時不會 用失控方式表達,會比較不耐煩地表達」;「比較懂得爭取權益,出現有限制性的 分享」;「也會主動協助同學打掃工作」。

六、G 成員的母親觀察到 G 在語言表達、情緒控制、自信、人際需求以及 面對自己的發展障礙上有進步。具體行為如:「情緒較穩定,在團體中有被接納 的感覺」;「會主動談論團體內小朋友的行為」;「團體前對同儕比較不願意開放,

不想跟人家互動,需要透過獎勵來引誘,現在不需要獎勵,自己願意上團體」;「與 G 談論自己的自閉症變得容易許多,G 自己也能接受,發現不是只有自己這樣」;

「覺得自己可以當領導者,很開心,覺得自己的能力是很好的」。

母親也觀察到 G 在團體中可以有完整表達的機會,但在學校得不到公平的 機會;G 在團體中感覺到被接納,因此喜歡且高度認同這個團體;當 G 在團體中 看到別人的問題時也同時面對自己的問題。由於 G 連續參加二個梯次的團體諮

商,母親觀察 G 的進步主要顯現於參加第二個梯次團體諮商介入時期,在前一 梯次團體並未觀察到 G 的行為有顯著變化。

導師則觀察到 G 在告狀行為上,次數較上學期減少。

七、H 成員的母親觀察 H 在語言表達、主動性及人際需求上有進步。例如

「在問答下可以清楚描述團體發生的事情」;「會主動清楚地告訴媽媽哪一節課要 帶遊戲,會自己想或問媽媽、會自己準備」;「進入團體時,會主動跟團體小朋友 打招呼,對女生成員也會打招呼,也會記得成員的名字」;「以前不願意去買東西,

現在可以自己去便利商店買東西」;「參加團體後,對人比較有興趣,會留意哪個 成員沒有到、哪個成員去哪裡了」;「會主動向領導者、成員請假,其他的課程若 要缺席也會主動向老師請假」。而對於喜歡的人反而出現反向攻擊行為則依舊。

導師則觀察到 H「比較會笑,情緒也較穩定、大小便的控制比較好、上課 比較坐得住,連帶使得整體的行為狀況也顯得比較穩定」;但是在生活自理能力 部分無特別之改善;在語言表達能力上也沒有明顯的變化。

八、I 成員的母親觀察到 I 在情緒控制上比較穩定,比較聽話,在注意外界 訊息上也有進步,其餘的人際互動行為則無明顯變化。具體行為變化如「以前生 氣會摔東西,很暴躁,現在頻率降低很多」;「現在的分享能注意到當下情況,分 享關於當下討論的主題,不是只講自己要講的事」。

特教老師觀察 I 在社交技巧部分並無特別改變;「對人過度熱情的行為表現 有改善」;「固執的狀況好很多,不會堅持己見一定要怎樣」;「教學時,較可以接 受老師的各種方法」。

九、J 成員的母親觀察 J 在自信及人際關係有進步;在衛生習慣及專注力則

61

苦說:『同學討厭我、同學不喜歡我』這些負面的話」;「媽媽到教室的時候,比 較不像以前會有好幾個女生圍過來告 J 的狀」;「較有自信」。

導師則感覺 J 在人際互動問題上並無明顯的改變;生活自理能力亦無明顯 改變。

十、K 成員的母親覺得在團體諮商介入後,K 有在進步,但行為並不明顯,

歸因於團體諮商介入的時間不夠久,較少觀察到 K 在行為上的具體變化。

導師則發現 K 的人際互動關係較上學期僵化,主要為媽媽協助處理 K 與同 儕之間的衝突,觀察 K 的反應為「只要欺負我,我媽媽就會來學校,你們就有 好戲看了」,使得同學與 K 保持距離;另外,K 在生活自理能力上亦無明顯改變。

十一、L 成員的母親觀察 L 在問問題上有進步,比較會提起問題。母親觀 察到 L 很喜歡團體,會告訴別人「我在上社交課,我在玩遊戲」,至於 L 的人際 互動行為則未觀察到有明顯的進步。

導師觀察 L 在自省及情緒控制上有進步。例如「犯錯後的內省較之前好一 些」;「行為表現較先前成熟一些,但感覺改變的速度緩慢」;「情緒失控時可以較 先前快一點平復,情緒失控的突發狀況有減少一些」。

綜合而言,在兒童人際互動團體諮商介入前後,主要照顧者觀察研究參與 者人際互動的具體變化主要為語言表達能力提昇、主動性增加、情緒控制更穩 定、自信提昇、自省增加、更能注意到外界的訊息以及人際的需求增加等方面。

在社交技巧能力部分僅 B 的主要照顧者觀察到 B 有些微的進步,其餘成員之主 要照顧者未觀察到此方面有明顯的改變。

學校教師觀察研究參與者正向的人際互動具體行為改變包括情緒較穩定、

學校教師觀察研究參與者正向的人際互動具體行為改變包括情緒較穩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