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壹、研究場域

本研究範圍為新北市汐止區湖前街上的夢想社區,其由第一期

「青梅竹馬」、

第二期「東湖畔」、第三期「花好月圓」、第四期「夢想藝術村」四期住宅大樓、

正在進行中的第五期「白日夢」大樓,以及汐止區湖前街 42 號的夢想社區文教 發展基金會。

貳、研究對象:夢想社區居民、夢想文發展教基金會

本研究以滾雪球抽樣(snowball sampling)的方式進行居民受訪者的選取,

「滾雪球」是形容樣本與資料隨著時間累積的過程,通常用於只認識母群體中少 部分人的時候(黃靖超,2013)。

研究者在與夢想基金會接觸的過程中,從面詴錄取為實習生到實習結束,成 為基金會內的固定志工,皆由基金會的何經理帶領學習。何經理是基金會從創辦 草期到至今,一直在基金會內辛勤耕耘的元老級員工,因此何經理對於夢想基金 會如何領導、營造夢想社區瞭若指掌,同時,何經理在基金會內是一位不斷鼓勵 新人學習、自己以身作則帶頭衝與帶頭做的前輩,對新人總會耐心說明基金會的 理念、在工作坊內如何製作道具、遊行舉辦的過程、該注意的細節、基金會的運 作方式等。因此,本研究在訪問基金會的部分,認為何經理是最適合的受訪者。

在基金會一整年的時間裡,研究者觀察到居民 A 每天都會出現在社區內,

吃飯時間也和基金會的員工一貣用餐,甚至會幫忙收拾,每場活動也都會看到居 民 A 帶著女兒的身影,在一次的遊行活動中,居民 A 和研究者一同協助基金會 維持道路的秩序,進而開始交談與認識居民 A。居民 A 是退休軍人,年紀為 40 多歲,為了要讓在小學的女兒有一個多元的成長環境,決定搬進夢想社區,希望

44

可以讓小孩在多元的藝術環境中培養獨特的氣質,因而他盡可能地帶著小孩參加 社區內的每場活動。

透過居民 A 的介紹,研究者認識居民 B 和 C。居民 B 是 50 多歲的女性馬賽 克藝術家、講師、部落客,育有兩個小孩,原本居住的地方離夢想社區不遠,剛 好考慮換屋,又覺得夢想社區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藝術社區,因此決定搬進社區內,

居民 B 雖然身兼多職,但只要有空,她都願意提供基金會需要的協助與幫忙,

像是在社區內各種文化節的創意市集中,擺攤販賣自己做的手工藝品。

居民 C 是已婚的年輕媽媽,年約 30 多歲,育有兩個小孩,從事貿易業,瑝 初是誤打誤撞來到夢想社區,原本打算住在內湖,但因內湖的房價過高,後來聽 友人說夢想社區內的外國人很多,而居民 C 的先生也是外國人,她認為居住在 此有助於先生融入生活社交圈,因此與夢想社區結緣,最後決定居住在此。

居民 D 是研究者在員工 party 上結識的居民,開放式的 party 除了員工外,

也開放給居民參加。在 party 上,居民 D 一個人端著飲料站門口旁邊,和剛在基 金會實習的研究者一樣,對一切都陌生,不敢太靠近大家,卻促使研究者對居民 D 的認識。居民 D 是男性亞裔非洲人,擁有一口外省腔,小時後住在中國,母 語是廣東話,後來移民到非洲,長大後來台灣定居,60 歲以上的他已從貿易商 退休,兒子和太太住在台北,自己獨居在夢想社區內,居民 D 表示略約 20 年前 來到汐止這塊土地,看到附近有個湖,覺得每天欣賞可以心曠神怡,便決定定居 在此,因為已經退休,又是一個人居住,因次沒事尌會到社區走走看看,了解社 區內發生什麼事。

居民 E 是研究者透過居民 B 的介紹而認識,居民 B 的先生是社區鼓隊的一 員,因夢想社區的練鼓室正巧在居民 E 家樓下,居民 E 對於鼓隊每週練習的聲 響感到不堪其擾,每每遇到居民 B 總會抱怨她先生練鼓太吵,或是抱怨社區內

45

的事物。居民 E 為 40 多歲的男性,從事服務業,育有一個女兒,帄常顯少參與 社區內的活動,週末假日會盡量不在家,避免被社區鼓隊的聲音干擾到。

下表為研究者整理的居民背景資料表:

表 3-2-1 居民背景資料表

年紀 職業 家庭狀況 其它

A 41-50 歲 退休軍人 已婚,一個小孩 擔任社區管委會幹部 B 51-60 歲 馬 賽 克 藝 術

已婚,兩個小孩 C 30-40 歲 商人 已婚,兩個小孩 D 61 歲以上 貿易商(已退

休)

已婚,但獨居在夢想社 區。

E 41-50 歲 服務業 已婚,一個小孩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4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