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透過訪談對象的分享,了解到經營者在經營規劃上的經驗及方向,也從空 間使用者了解到空間使用上的感受與想法,透過兩種不同角度意見的爬梳,彙 整結論與建議,回應研究問題如下,並提出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供未來 相關研究參考。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

一、共同工作空間除了提供舒適的工作空間,也必須兼顧半開放及交流的元素 共同工作空間的概念在台灣並未非常成熟,從使用者找尋共同工作空間的 經驗可以看出,目前還是有部分自稱是共同工作空間的場所,但對於共同工作 空間所提供的功能並非完全了解,甚至並未規劃及提供。雖這樣的空間數量無 法實際統計出,但可以看出共同工作空間在台灣,並沒有一個基本的定義或標 準,全然看經營者的經營方向而定。

而台北創新中心的創辦人及經營者因為參考了許多國外案例,甚至與國外 共同工作空間創辦人進行過交流,同時也有經營共同工作空間的經驗,因此對 共同工作空間下了一個相對嚴厲的定義及原則。

雖然說共同工作空間在台灣似乎沒有一個標準,但部分空間會參考國外的 案例或是來自國外的分部,因此還是會遵循著相關概念經營,而大部份希望使 用這種辦公形式的工作者,也對共同工作空間有一定的想法及要求。在這次受 訪的對象中可以了解到,經營者最在乎空間的半開放性及交流性,使用者則在 乎空間設計及交流性。半開放性的空間規劃來自希望增加交流的原則,使用者 重視的空間設計,則呼應經營者希望共同工作空間不能像是傳統辦公空間及半 開放式的原則,不管是經營者的原則或工作者的需求皆環環相扣、互相呼應。

總結來說,共同工作空間的標準並無絕對的對錯,但若沒有相關標準,那 與一般的辦公空間就無差別之處。目前了解,台灣幾個較大的共同工作空間會 互相進行交流,也許能透過資訊及經驗交換達到共識,發展出適合台灣工作者 的經營方向及原則,讓其他空間有相關標準可以作為基礎發展。

的共同工作空間品牌WeWork,不在台灣設點的原因,就是因為認為台灣的金 融市場太薄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圖不一,若其他共同工作空間無與台北創新中心相似的規模及定位,此研究發 現較難有貼切的參考力。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本研究針對空間營運標準、策略意圖及使用者經驗,扣連主題進行研究問 題的分析及回應,在未來研究中,可針對單一主題或範圍,進行針對性的探討 及研究。

Aaker, D. A. (1996). Building strong brands: Build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Berry, L. L. (2000). Cultivating service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8(1), 128-137.

Botsman, R., & Rogers, R. (2011). What's mine is yours: how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is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

Burnham, S. (2011). A Book of Angels: Reflections on Angels Past and Present, and True Stories of How They Touch Our Lives. Penguin.

DeGuzman, G. V., & Tang, A. I. (2011). Working in the unoffice: A guide to coworking for indie workers, small businesses, and nonprofits. Night Owls Press LLC.

Dillahunt, T. R., & Malone, A. R. (2015, April). The promise of the sharing economy among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33rd Annual 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pp. 2285-2294). ACM.

Duncan, T., & Moriarty, S. E. (1998). A communication-based marketing model for managing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1-13.

Kempf, D. S., & Smith, R. E. (1998). Consumer processing of product trial and the influence of prior advertising: 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25-338.

Leforestier, A. (2009). The co-working space concept. CINE Term Project. 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IIMAHD), Ahmedabad.

McNall, M., Reed, C. S., Brown, R., & Allen, A. (2009). Brokering community–

university engagement.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33(5), 317-331.

Merkel, J. (2015). Coworking in the city. ephemera, 15(1), 121.

Merkel, J., & Oppen, M. (2013). Coworking Spaces: Die (Re-) Organisation kreativer Arbeit (No. 16). WZBrief Arbeit.

Moriset, B. (2013). Building new places of the creative economy. The rise of coworking spaces.

Neuberg, B. (2005). Ajax: How to handle bookmarks and back buttons. ONJava. com, Oct, 26.

Oldenburg, R. (1989). The great good place: Café, coffee shops, community centers, beauty parlors, general stores, bars, hangouts, and how they get you through the day. Paragon House Publishers.

Owyang, J., Samuel, A., & Grenville, A. (2014). Sharing is the new buying: How to win in the collaborative economy. Vision Critical/Crowd Companies.

Rinne, A. (2013). Circular Economy Innovation & New Business Models

Initiative. Young Global Leaders Sharing Economy Working Group. Position Paper. Retrieved on February, 20, 2016.

Seymour-Ure, C. (1974). The political impact of mass media(Vol. 4). London:

Constable;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Spinuzzi, C. (2012). Working alone together: Coworking as emergent collaborative activit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26(4), 399-441.

Spreitzer, G., Garrett, L., & Bacevice, P. (2015). Should your company embrace coworking?.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57(1), 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Sundsted, T., Jones, D., & Bacigalupo, T. (2009). I'm Outta Here: how co-working is making the office obsolete. Lulu. com.

Uda, T. (2013). What is Coworking?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Coworking.

Yin, R. K. (200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Thousand oaks.

Zehir, C., Şahin, A., Kitapçı, H., & Özşahin, M. (2011). The effects of brand communication and service quality in building brand loyalty through brand trust;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global brand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4, 1218-1231.

Zervas, G., Proserpio, D., & Byers, J. W. (2014). The rise of the sharing economy: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Airbnb on the hotel industry.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附錄一:訪談逐字稿

l 訪談日期:2018.2.8 l 訪談時間:19:00-20:30

l 地點:台北創新中心 CIT(中山區玉門街一號) l 受訪者:陳凱翔 (以下簡稱K)

l 訪問者:邱立雯 (以下簡稱W)

W:當初是如何知道 CIT?

K:我是在 CIT 2016 年 7 月整個裝修好,第一批進駐的團隊。我朋友認識這邊 的負責人游適任,當初他在找團隊時,就想找自己比較熟悉、好玩的團體進 來,他不希望找太多找只是為了要租一個空間、無聊的團隊,希望可以各個產 業的團隊都有。所以我跟我另一個大學同學,她目前也入駐在此空間,做的是 代理美國髮飾,我們兩個是一起進來的。

W:當初朋友找你入駐時,有辦公空間的需求嗎?

K:有。那時候我在上一個辦公室,也是一個Coworking Space 叫 Impact Hub Taipei,地點在科技大樓站,只是那個空間太小了,沒有獨立一間的空間,我們 的人越來越多,希望有自己獨立的一間辦公室,剛好朋友在找,所以就搬過 來。

W:所以之前已經有使用共同工作空間的經驗了?

K:對。因為我們就是剛成立,團隊還小,需要很多合作,可以多跟其他團隊 接觸,如果剛好旁邊就是設計師、網頁設計師、或是各種的…,可能就會有一 些合作機會,所以一開始就會想找Coworking Space,只是因為上一間太小了,

想找個更大了。這邊很適合,剛成立很新,管理單位本來就是個設計公司,所 以對裝潢就很有創意,覺得好玩,上班好玩心情就會好。

W:當初為什麼會知道Impact Hub Taipei?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K:特別找的,我直接就去搜尋Coworking Space。

W:當時就已經知道有Coworking Space 這類型的空間存在?

K:對,知道。

W:是怎麼知道的呢?

K:問身邊的一些朋友,大家都是新創組織,所以就會提到,問你要不要去 Coworking Space,比較便宜也比較好玩。

W:貴團隊也喜歡這個空間嗎?

K:很喜歡,地點也滿不錯的,捷運站走來才1 分鐘,出去就有大草皮,不像 松江南京都是商業大樓,會有比較緊張的感覺。這裡就是很空曠,有草地、假 日會辦農夫市集,出去就有飛機飛過,所以就覺得滿喜歡的。

W:團隊在進駐Coworking Space 前,有沒有去過其他一般的辦公空間?

K:都沒有,我們第一個辦公空間就是Impact Hub,所以我們也沒有待過正常 的辦公空間。

W:你覺得CIT 跟其他 Coworking Space 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K:團隊比較不一樣,因為我覺得Coworking Space 最重要的就是這邊的組織 好不好、團隊好不好,我覺得一開始來,認識管理單位就很好,有種安心感,

再來就是他們設計的品味也很好,而且是全新的空間,環境也不錯,滿大的,

有各種會議室,其他團隊也都滿有趣的,像劇場、設計公司、NGO、網路公司 等等,都是年輕的團隊。

W:相較Impact Hub 的團隊組成呢?

K:Impact Hub 的團隊也都是年輕人,上一個空間的負責人才不到 30 歲,會選 這兩個空間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兩個空間的管理團隊都是年輕人,只是那邊就 是不夠大,不然也還不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W:Impact Hub 也有外國團隊進駐嗎?

K:比較少。

W:當你在選擇一個新的Coworking Space,什麼條件是你覺得最重要的?

K:第一個是管理的人,如果管理的人不好相處就不想去。第二個是空間舒不 舒服。第三個是其他團隊,如果有奇怪的團隊就不想跟他們相處。

W:你覺得CIT 都符合上述這些條件嗎?

K:符合。

W:Impact Hub 是否也都符合上述這些條件呢?

K:Impact Hub 環境太小了,但也滿注重設計的。Impact Hub 是一個國際的 Coworking Space,它在全世界有三、四十個分支,我去的是 Impact Hub 在台北 的分部,我想加入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是在做跟東南亞有關的,所以東南亞也 有Impact Hub,例如印尼或是菲律賓 Impact Hub,就有機會去認識,那是 Impact Hub 我覺得很棒的優勢,但 CIT 就比較沒有,這裏就是單獨經營,沒有 什麼分支。

W:關於入駐團隊,你認為不要有奇怪的團隊,或是可以有工作上的資源比較 重要?

K:分兩個層次,首先是相處起來會開心,更好的是有業務上的幫忙。

W:如果說你最喜歡Impact Hub 的國際團隊資源,那你最喜歡 CIT 的什麼呢?

K:管理團隊很照顧每一個團隊,例如Plan B 自己就做了很多有趣的計畫,他 都會找我們團隊一起去參加,辦展覽、辦好多活動等,他們也會幫企業去辦一 些展覽,例如跟華山合作,幫他們策劃華文朗讀節,因為我們自己也需要辦展 覽、活動,所以我們也會去學一些 idea,他們也會分享他們怎麼弄的,管理團 隊滿厲害,可以介紹很多資源,他們做的事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W:硬體的部分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K:因為這裡也是新的,而且他們也一直在用新空間,以前只有一樓,現在二 樓也打通了,二樓確定會有健身房,還有在規劃圖書館等,有種空間在長大的 感覺,而不是一個死的空間。

W:有沒有希望CIT 可以更好的地方?

K:吃的服務,希望這裡可以統一外訂一些好吃的餐點等,因為有時候懶得出 去,也吃膩了,希望有一些有趣的餐點。

W:剛剛在CIT 看到的一些事務工具,會覺得有那些東西是你會很喜歡的條件 嗎?

K:有的話很好,不然就會自己買。

W:你覺得這個地方會是你一直想待下去的空間嗎?

K:因為這個地方是玻璃隔間,不是密閉的,如果要一直待下去,我還是會想 要有一個,整個是我們的空間的感覺,所以其實我是希望還是在這裡,只是搬 去另一間實體牆壁的空間,就是有一個自己的空間,但又可以享有大廳等等的 服務,然後又可以加入這個社群,因為在現在的空間都是玻璃,有大家都看得 到的感覺。

W:有沒有聽過其他團隊提過其他Coworking Space 的小缺點?

K:我們有次辦活動,也是租在北車附近的Coworking Space,租他的空間給我

K:我們有次辦活動,也是租在北車附近的Coworking Space,租他的空間給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