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N:樣本數

第四節 研究工具的編製與預試

本研究所使用的休閒涉入量表,參考 Havitz 與 Demanche(1997)、Kyle et al.(2003)

及 Wileyetal(2000)及張良漢(2006)之休閒涉入量表構面,將休閒涉入分為吸引力、

中心性及自我表現三個構面,其中共有 15 個題目(參見表 3-4-1)。本量表採李克特 (Likert Scale)五點評分量表,從「非常同意」、「同意」、「沒意見」、「不同意」及「非 常不同意」,分別給予 5、4、3、2、1 的分數,由受試者就 Likert 五點評分量表上,

依 自 己 最 合 適 的 尺 度 上 打 「  」, 本 研 究 量 表 的 問 答 均 採 封 閉 式 問 答 ( closed questionnaire),分數越高表示對休閒涉入的程度越高。

表 3-4-1 休閒涉入題項表

表 構面 各構面之內涵 選項內容 測量類別

吸引力

1.參與登山健行很有趣

非常不同 意、不同 意 、 普 通 、 同 意、非常 同意

等距尺度 2.參與登山健行很愉快

3.登山健行是我嚮往的活動

4.參與登山健行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5.登山健行是我很重要的休閒方式

中心性

6.我有許多的朋友都參與登山健行 7.我喜歡和朋友討論登山健行的訊息 8.對我而言,登山健行是不可缺少的活動 9.登山健行在我生活扮演重要的角色 10.從事登山健行在我生活中佔很大的部分

自我表現

11.從事登山健行能真實表現自我風格 12.從事登山健行時我會與山友交換意見 13.我在意別人對於我參與登山健行的看法 14.當我從事登山健行時,我樂於讓他人看見 15.一 個 人 對 登 山 健 行 的 態 度 可 以 反 應 出 他 的 個性

(三)休閒效益量表

本研究所使用的休閒利益量表,主要是參考馬上鈞(2002)、陳嘉雯(2005)所編製 之休閒效益量表及相關文獻(Parry & Shaw, 1999; Seiger & Hesson, 1990; Wankel &

Berger, 1991)修訂而成。本研究休閒效益量表包含心理效益、生理效益及社交效益 三個構面,共有 15 個題目(參見表 3-4-2)。本量表採李克特(Likert Scale)五點評分量 表,從「非常同意」、「同意」、「沒意見」、「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分別給予 5、

4、3、2、1 的分數,由受試者就 Likert 五點評分量表上,依自己最合適的尺度上打

「」,本研究量表的問答均採封閉式問答(closed questionnaire),分數越高表示對 休閒效益的體驗越高。

表 3-4-2 休閒效益題項表

構面 各構面之內涵 選項內容 測量類別

心理效益

1.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降低焦慮、紓解壓力

非常不同 意 、 不同 意 、 普 通 、 同 意 、 非常 同意

等距尺度 2.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發洩情緒、舒暢身心

3.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獲得成就感並肯定自 我

4.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提升美感的經驗與感 受

5.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讓我心情愉快,增添 生活樂趣

生理效益

6.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減緩老化 7.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改善睡眠品質

8.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紓解疲勞、恢復活力 9.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改善並控制身體疾病 10.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提升心肺功能、練練 體能

社交效益

11.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夠培養團體精神 12.從事登山健行活動,可以讓我獲得歸屬感 13.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夠促進家人間的情感 14.從事登山健行活動,可以促進同伴和朋友的 感情

15.從事登山健行活動,能夠擴展社交圈、結交 新朋友

(四)幸福感量表

本研究所使用的幸福感量表,主要是參考林子雯(1996)、黃國城(2003)修訂自 Argyle(1987)所編製的牛津幸福感量表(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為測量工具,本 研究幸福感量表包含生活滿意、自我肯定、人際關係及身心健康四個構面,其中共

有 18 個題目(參見表 3-4-3)。本量表採李克特(Likert Scale)五點評分量表,從「非常

二、問卷預試 (一)施測對象

本研究於 98 年 5 月 2 日至 5 月 31 日在仁山植物園區對前來登山健行之民眾進 行問卷調查,共計發出 160 份問卷,並回收 152 份有效問卷,預試受訪者基本資料 如表 3-4-4 所示。

在預試問卷性別:受訪者以「女性」居多,佔 52.6%;男性則佔 46.7%。受訪者 以 41-50 歲者為多數,佔 28.9%;其次為 51-60 歲(含以上)者,佔 25.7%;31-40 歲 者佔 23.7%;21-30 歲者佔 19.7%;20 歲(含以下)者最少佔 1.3%。

受訪者婚姻狀況以「已婚」居多,佔 70.4%;其次為未婚,佔 29.6%。受訪者 教育程度以「大專大學」為最多,佔 71.1%;其次為高中職,佔 17.1%;再者是研 究所及以上佔 7.2%;國中(含以下),佔 4.6%,為最少數。

受訪者之職業,以「軍警公教」居多,佔 44.1%;其次為其他,佔 16.4%,接 下來是自由業佔 14.5%;商佔 12.5%;家管佔 6.6%;工佔 3.9%;農林漁牧佔 1.2%。

每月平均所得:受訪者之每月平均所得,以 20000 元以下,佔 28.9%為最多,;

其次為「40001 至 60000」佔 28.3%;元,20001 至 40000 元佔 26.3%;60001 至 80000 元,佔 9.2%;80001 至 100000 元,佔 3.9%;100001 元以上最少,佔 0.7%。

表 3-4-4 預試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基本資料 類別 人數 有效百分比

性別

男 71 46.7%

女 80 52.6%

年齡

20歲(含以下) 2 1.3%

21-30歲 30 19.7%

31-40歲 36 23.7%

41-50歲 44 28.9%

51-60歲(含以上) 39 25.7%

婚姻狀況

未婚 45 29.6%

已婚 107 70.4%

(續下表)

表 3-4-4 預試受訪者基本資料表(續)

基本資料 類別 人數 有效百分比

教育程度

國中含以下 7 4.6%

高中職 26 17.1%

大專大學 108 71.1%

研究所以上 11 7.2%

職業

軍警公教 67 44.1%

農林漁牧 2 1.3%

商 19 12.5%

工 6 3.9%

自由業 22 14.5%

家管 10 6.6%

其他 25 16.4%

每月平均所得

20000元以下 44 28.9%

20001至40000元 40 26.3%

40001至60000元 43 28.3%

60001至80000元 14 9.2%

80001至100000元 6 3.9%

100001元以上 1 0.7%

預試問卷登山健行特色部份到仁山植物園區步道登山健行的次數:以「1-2 次」

為最多,佔 80.3%,其次為 3-4 次,佔 8.6%;5-6 次佔 3.3%;7 次以上佔 3.3%。到 仁山植物園區步道登山健行的同伴大多是何人:以「家人」為最多,佔 57.2%;其 次為朋友,佔 26.3%;同事佔 6.6%;個人前往佔 2.3%,其他佔 2.0。

這次到仁山植物園區步道登山健行大約花費多少時間:花「60-90 分鐘」登山 健行者為最多,佔 51.3%,其次為 60 分鐘以下,佔 23.0%,91-120 分鐘,佔 19.7%;

120 分鐘以上,佔 4.6%。參與登山健行的主要時日:以「星期六~日」為最多,佔 74.3%;星期一~五為其次,佔 11.2%;國定假日最少,佔 10.5%。

參與登山健行的主要動機:以「促進身體健康」為最多,佔 31.6%;享受自然

表 3-4-5 受訪者登山健行特色特性表(續)

登山健行特色 類別 人數 有效百分比

參與登山健行的 主要時日

星期一~五 17 11.2%

星期六~日 113 74.3%

國定假日 16 10.5%

參與登山健行的 主要動機

促進身體健康 48 31.6%

認識新朋友 0 0%

享受自然環境 66 43.4%

打發時間 7 4.6%

享受運動樂趣 9 5.9%

其他 6 3.9%

阻礙參與登山健 行的主要原因

沒有時間 64 42.1%

缺乏同伴 26 17.1%

交通不便 5 3.3%

安全顧慮 7 4.6%

休憩設備不足 1 0.7%

雨天 35 23.0%

其他 6 3.9%

(二)施測時間

本研究施測時間為民國 98 年 6 月 15 日至 7 月 15 日,共計 30 天。

(三)項目分析

本研究從題項決斷值、題項與總分相關、校正題項與總分相關、題項刪除後的 α 值、題項的共同性與因素負荷量來看。決斷值必須≥3.000,若決斷值小於 3.000,

則表示題項的鑑別度較差。題項與總分相關的相關上,其顯著性(雙尾)p 的數值要小 於.05 達顯著相關外,其相關係數必須≥0.400,才表示呈現高度相關。校正題項與總 分相關必須≥0.400,若此數值小於 0.400,表示該題項與其餘題項的相關為低度相 關,該題項與其餘題項所要測量的心理或潛在特質同質性不高。題項刪除後的 α 值

表示的是該題項刪除後,整個量表的 α 值改變情形,α 值屬於內部一致性係數,因 而若是一份量表各題項所欲測量的行為特質愈接近,則其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會愈 高,相對的若一份量表各題項所欲測量的行為特質差異較大,則其內部一致性 α 係 數會偏低。題項的共同性可說是共同因素對於各題項的解釋變異量,如果題項的共 同性愈大,表示測得的行為或心理特質的共同因素與題項的關係愈密切,反之,共 同性值愈小關係愈弱,一般來說,共同性值若低於.20,表示題項與共同因素間的關 係不密切,該題項可考慮刪除。因素負荷量相當於迴歸分析中的迴歸權數,因素負 荷量愈大表示題項與共同因素間的關係愈密切,在進行項目分析時,若題項的因素 負荷量小於.45,則該題項可考慮刪除(吳明隆,2009)。表 3-4-6、表 3-4-7、表 3-4-8 為休閒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三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表 3-4-6 休閒涉入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表 3-4-7 休閒效益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表 3-4-8 幸福感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四)效度分析

本研究採用建構效度以考驗問卷之效度。建構效度是指測驗能夠測量出理論的 特質或 概念的程度 , 亦即實際之測驗分數 能解釋某一心理特質有多少 (吳明隆,

2009)。本研究以考驗建構效度最常用的因素分析,來檢定測驗工具的效度,並有效 抽取共同因素,得出結果如下(表 3-4-9、表 3-4-10、表 3-4-11):

表 3-4-9 休閒涉入因素分析摘要表

排序 題項 因素一

中心性

因素二 吸引力

因素三 自我表現 1 在我生活扮演重要的角色 .82

2 生活中佔很大的部分 .82

3 和朋友討論登山健行的訊息 .80

4 是不可缺少的活動 .78

5 許多的朋友都參與 .59

6 參與登山健行很愉快 .89

7 參與登山健行很有趣 .83

8 參與登山健行是件開心的事 .81

9 登山健行是我嚮往的活動 .71

10 從事時,樂於讓他人看見 .80

11 在意別人對於參與的看法 .64

12 能真實表現自我風格 .60

13 登山健行的態度可以反應個性 .57

14 我會與山友交換意見 .57

解釋變異量% 29.50 24.20 16.17 累積解釋變異量% 29.50 53.69 69.86

「休閒涉入」部分之 KMO 值為 0.88,表示極適合進行因素分析,而根據萃取主 成分因素之判斷標準,刪除第 5 題,並萃取出三個因素,累積解釋變異量為 69.064%。

以下即針對萃取出的三個因素進行說明:因素一包含 6、7、8、9、10 題,命名為「中

心性」,因素二包含 1、2、3、4 題,命名為「吸引力」,因素三包含 11、12、13、

14、15 題,命名為「自我表現」。 表 3-4-10 休閒效益因素分析摘要表

排序 題項 因素一

心理效益

因素二 生理效益

因素三 社交效益 1 能降低焦慮、紓解壓力 .79

2 能發洩情緒、舒暢身心 .79 3 能提升美感的經驗與感受 .75 4 能獲得成就感並肯定自我 .73 5 能讓心情愉快,增添生活樂趣 .72

6 能改善並控制身體疾病 .79

7 能改善睡眠品質 .75

8 能減緩老化 .72

9 能紓解疲勞、恢復活力 .66

10 能提升心肺功能、練練體能 .58

11 能夠擴展社交圈、結交新朋友 .83

12 可以促進同伴和朋友的感情 .81

13 能夠培養團體精神 .76

14 可以讓我獲得歸屬感 .53

15 能夠促進家人間的情感 .40

解釋變異量% 25.52 21.69 19.87 累積解釋變異量% 25.52 47.21 67.08

「休閒效益」部分之 KMO 值為 0.90,表示極適合進行因素分析,而根據萃取 主成分因素之判斷標準萃取出三個因素,累積解釋變異量為 67.08%。以下即針對萃 取出的三個因素進行說明:因素一包含題 1、2、3、4、5,命名為「心理效益」,因 素二包含 6、7、8、9、10 題,命名為「生理效益」,因素三包含 11、12、13、14、

15 題,命名為「社交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