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68-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3 研究建議

一、對重要他人的建議: 在整體模式中,不論在態度和行為意圖上,主觀規範的影響 最大,但是根據過去文獻發現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的影響通常小於態度與知覺行 為控制(Bagozzi & Lee,2002;邱顯貴,2008;張麗娟,2010),故本研究推論,因 為在手機使用者不願意減緩使用的情況下,唯有透過重要他人(家人、朋友、同學) 或是團體(公司或學校)才有直接而顯著的影響。而本研究的研究對象 25 歲以下的 樣本居多,除了訂定相關規範減少手機使用避免造成依賴行為外,引導正確的資

訊,並以身作則,「言教不如身教」,積極運用周遭環境的無形影響力,比起只 是開口要求要有效率多了。

二、本研究在計畫理論外加入「經濟壓力」非計畫性的構面,對態度與行為意圖都有 影響力,本研究推論因研究對象大約有 50%為學生組群,依據目前研究手機依賴 的文獻中指出,手機電信費用對於手機依賴有較大影響力,亦即手機費用愈高,

顯示高中職學生手機依賴程度愈高(秦永悌,2007)。王淑鏗(2008)的研究也曾指 出,有 52.7%的國中同學感受到手機話費一直是個人困擾的問題;林慧婷(2012) 的研究也者出,每天手機通話時間、每月手機帳單金額對於手機依賴有顯著的預 測作用。由此上研究結論可推測經濟壓力會促使手機依賴減緩對手機使用的時 間,並進而減少手機費用。所以減用手機費用也是用來防止手機過度使用的策略 之一。而對象並未只限於青少年或無經濟收入者,過度使用手機,動輒好幾千元 的手機電信費用,對於初入社會的新鮮人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對於需負擔家計 的成年人,因經濟壓力而減緩手機依賴的行為意圖應更明顯。但由於本研究的研 究地區大部份非大都會區,家計所得較低,所以經濟壓力對其影響勢必比較明顯。

三、因應未來趨勢:當手機的應用功能越來越多元並結合網路的現代社會中,使用手 機是各年齡層維繫人際關係的重要行為,許多家長也為安全和放心讓自己的孩子 在很小的年齡就擁有手機,在沒有特別約束或注意下,過度使用的現象越來越 多,手機成癮或手機依賴勢必更容易產生,難以避免。因此提昇對減緩手機依賴 的結果評價,加上增強減緩手機依賴的內在控制能力,減緩手機依賴的行為意圖 相對就能提高。本研究發現減緩手機依賴可以是計畫行為,在手機使用者出現依 賴行為時,藉由各種途徑增加其減緩的意圖,防患於未然,才能將目前愈來愈嚴 重的手機依賴現象有效遏止。

四、後續研究建議

(一)擴大研究範圍:台灣使用手機的普及率已達 77.1%,手機使用者大約有千萬 人,而都會區人口使用手機的比率會更高,本研究受限於成本與時間問題,

無法採用隨機抽樣的方法來蒐集資料,而採用便利抽樣的方式,收集的樣本 可能不足以代表全部的手機使用者,且多集中在幾個城市。另外,本研究的 研究對象在年齡分配比例上以青少年及學生佔大多數,對於成年人減緩手機 依賴的行為意圖可在未來做更深入的探討與驗證。

(二)縱斷面的研究:本研究以某一段時間點進行橫斷面的調查,僅能就同一時間 點探究手機使用者的行為意圖。所以但科技產品的汰換度非常快,尤其是 3C 產品,是否有更新的科技產品會取代手機的使用?是否手機依賴的現象會更 嚴重?以上的問題都應進一步以縱斷面來探討的議題。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 王渝薇(2011),玩線上遊戲是計畫行為嗎?—沉浸經驗延伸計畫行為理論,國立 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王淑鏗(2008),從依賴行為的觀點探討國中生手機使用—以宜蘭縣為例,佛光大 學未來學系碩士論文。

3. 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我國主要 ICT 相關統計資料(2012),取自:

http://www.nici.nat.gov.tw/content/application/nici/ict_summary/guest-cntgrp-browse .php? ordinal=10020073

4.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1),持有手機民眾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取自:

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213014313671.pdf 5.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TEPCA)(2011),取自:

http://tepca.org.tw/news.php?n_sn=61&PageID=&ntype=31

6. 朱文禎、陳哲賢(2007),探討虛擬社群之知識分享行為:以線上遊戲社群為例,

電子商務研究,5(1),55~80。

7. 吳翠珍(2009),2009 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調查報告,台北市:富邦文教基金 會。

8. 李茂能(2012),圖解 AMOS 在學術研究之應用,台北市:五南。

9. 李時慧(2009),國中能力分組對參與休閒活動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以苗栗縣為 例,中華大學營建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式—AMOS 的操作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11. 柯俊銘(2009),你有﹒﹒手機成癮症?,聯合報,E2 版。

12. 金車教育基金會(2011),沒帶、沒電、沒響好抓狂青少年有手機焦慮感,取自 http://www.kingcar.org.tw/newsDetail.php?id=35

13. 金 車 教 育 基 金 會 (2013) , 2013 青 少 年 使 用 行 動 電 話 調 查 報 告 , 取 自

http://kingcar.org.tw/newsDetail.php?id=128

14.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台灣學童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報告發表記者會,

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old_site/news.php?id=2593

15. 林慧婷(2012),網路成癮與手機依賴之大學生人格特質的比較研究,臺北市教育 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16. 林欽榮(2010),消費者行為,臺北市:揚智。

17. 林英花(2009),在學青少年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轉變相關性之研究分析—以台南 市為例,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袁瀟、風笑天(2011),少年手機需求及使用行為研究現況,中國青年研究,78-81。

19. 翁明慧(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手機現況、在校影響與自我概念關係調查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20. 秦永悌(2007),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1. 梁定澎(2012),資訊管理理論,新北市:前程文化。

22. 黃建怡(2011),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消費購買有機食品之意圖,國立東華大學企 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3. 黃茗韋(2009),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代言人對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之研究,南華大 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黃芳銘(2007),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25. 張春興(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簡明版,台北市:東華。

26. 陳筱瑩(2010),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補習消費意願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中升學補 習班學生家長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葉乘豪(2012),以沉浸理論、網路外部性、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體感遊戲機購買意 圖之研究,電子商務研究,10(2),199-216。

28. 邱 顯 貴 (2008) , 影 響 使 用 即 時 通 訊 軟 體 行 為 意 圖 之 研 究 ,Journal of

information.Technology and Society,1-19。

29. 張麗娟(2010),行為規範、知覺壓力與參與證照考試調整策略之探討,中華管理 評論國際學報」,13(2),1-20。

30. 張紹勳(2008),研究方法理論與統計,臺中市:滄海。

31. 陳劉哲(2012),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消費者行為意圖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應 用,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運動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2. 邵蕾蕾、林恒(2010),大學生手機依賴問卷的編制,社會心理科學,25(9-10),

1150~1154。

33. 楊東衡(2011),計劃行為理論探討遊客對解說導覽服務之願付價格研究—以墾丁 國家公園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楊志偉(2009),花蓮市居民資源回收行為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所 碩士論文。

35. 榮泰生(2011),AMOS 與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

36. 傳惠筠(2012),大專院校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 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4(2),373-388。

37. 廖婉沂(2008),青少年手機使用與成癮因素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38. 熊鴻鈞(2009),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消費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

39. 蔡志銘(2012),減少手機依賴行為量表編製及信效度初探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 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40. 蔡岳廷(2009),台灣民眾寵物飼養行為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研究,世新大學 社會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41. 鄒雲飛、鄒雲青、姚應水(2011),某高校大學生手機使用與手機依賴症的橫斷面 調查,皖南醫學院學報,30(1),77-80。

42. 簡廷印(2005),消費者參與線上拍賣行為意圖之實證研究—整合計劃行為理論與 社會認知理論,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3. 盧浩權(2007),青少年網路沉迷的心理分析與因應,社區發展季刊,119,

206~221。

44. 蕭文龍(2009),多變量分析最佳入門實用書,台北市:碁峰。

45. 蕭銘鈞(198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 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46. 蕭秀珠(2012),因應十二國教影響家長讓學生補習消費意願之研究,龍華科技大 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份:

1.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2.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A Thero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Action-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ur, Kuhl, J. & Beckmann, J.(eds.), Springer, Heidelberg: pp. 11-39.

3. Ajzen, I. & Madden, T. (1986), “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22, pp.453-474.

4. Ajzen, I. (1991),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Vol.50, No.2, pp. 179-211.

5. Ajzen, I. & Madden, T. J. (1985), “Predici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No.22, pp.453-474.

6. Ajzen, I. (2002),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Vol.32, No.4, pp.665-683.

7. Armatige, C. J., & Conner, M. (2001), “ 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 Meta-Analytic Review,”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40, No.4, pp.471-479.

8.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ournal of the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16, No.1, pp.74-94.

9. Bagozzi, R. P. & Lee, K. H. (2002), “Multiple Routes for Social Influence: The Role of Compliance, Internalization, and Social Identity, ”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65, No.3, pp.226-247.

10. Bentler, P. M., & Bonnet, D. G., (1980), “Significance Tests and Goodness of Fit in th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Structure, ”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3, No.2, pp.588-606.

11. Bollen, K. A. (1989), Structural Equations with Latent Variables, New York: Wiley.

12. Browne, M. W. & Cudeck, R. (1993), “Alternative Ways of Assessing Model Fit,”

Sage Focus Editions, Vol.154, pp.136-162.

13. Cliff, N. (1983),“Some Caution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Causal Modeling Methods,”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No.18, pp.147-167.

14. Cronbach, L. J. (1951), “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

Psychometriky, Vol.16, pp.297-334.

15. Eagly, A. H., & Chaiken, S. (1993), 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 London,NY:

Harcourt, Brace, Jovonovich.

16.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A: Addision-Wesley.

17.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18, pp.39-50.

18. Hu, L. & Bentler, P. M. (1999), “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Conventional Criteria Versus New Altematives, ”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Vol.6, No.1, pp.1-55.

19. James, D. (2006), “Study reveals Aussies' social obsession with mobile phones,”

Retrieved June 1, 2012, from Original www.physorg.com/new89547470.html.

20. Jarvenpaa, et al. (2000), “Consumer Trust in an Internet Store,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Vol.1, pp.45-71.

21. Kline, R. B.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Guiford Press.

22.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

23. Hu, L. T., Bentler, P. M., Kano, Y. (1992), “Can Test Statistic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be Trusted? ”Psychologically Bulletin, Vol.112, pp.351-362.

24. Hair Jr., J.F., Anderson, R.E., Tatham, R.L., Black, W.C.,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

25. Scott, J. E. (1994), “The Measur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ffectiveness:

Evaluating a Measuring Instrument, ” 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pp.111-128.

26. Park, W. K. (2005), Mobile Phone Addiction, London:UK,Springer, pp.253-272.

27. Primmer, E., & Karppinen, H. (2010), “Professional Judgment in Non-Industrial Private Forestry: Forester Attitudes and Social Norms Influenc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Vol.12, No.2, pp.136-146.

28. Quintal, V. A., Lee, J. A., Soutar, G. N. (2009), “Rick, Uncertainty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Tourism Example,”Tourism Management, Vol.31, pp.1-9.

29. Sparks, P., Guthrie, C. A., Shepherd, R. (1997), “The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Vol.27, pp.418-438.

30. Thompson, B. (2000),“Ten Commandmen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 IN L. G. Grimm & P. R. Yarnold(eds.),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More Multivariate Statistics(pp.261-283),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研究問卷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減緩手機依賴之研究

【第一部份】研究問項 一、過去經驗

請您依過去手機使用之後,曾發生的實際狀況 和認知在最適當的「□」內打勾,謝謝您。

非 常 不 同 意

不 同 意

些 許 不 同 意 普

通 些 許 同 意 同

意 非 常 同 意 1.我曾經因為家人不喜歡我經常使用手機而

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 □ □ □ □ □ □ 2.我曾經因為朋友/同學不喜歡我經常使用手

機而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 □ □ □ □ □ □ 3.我曾經因為主管/師長不喜歡我經常使用手

機而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 □ □ □ □ □ □ 4.我曾經因為擔心視力受影響而減少手機的

使用時間和次數。

□ □ □ □ □ □ □ 5.我曾經因為不想過度依賴手機而減少手機

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 □ □ □ □ □ □ 6.我曾經因為睡眠不足影響生活作息而減少

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 □ □ □ □ □ □ 親愛的手機用戶,您好:

感謝您特地撥空填寫此份問卷,這是一份學術性研究問卷,主要目的是以計 畫行為理論探討減緩手機依賴的使用情形。本問卷採不具名方式,所得資料只供 學術研究之用,絶不作個別揭露,不另作他用。請您放心作答,也請您撥出幾分 鐘填答意見,非常感謝您的配合與幫助。

敬祝

事事如意 私立中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應鳴雄 博士 研 究 生:杜宛玲 敬上 聯絡地址:新竹市香山區東香里六鄰五福路二段 207 號

電子信箱:iamcrazyling@gmail.com 聯絡電話:03-518-6524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68-8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