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減緩手機依賴之研究 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Model to
Investigate How to Reliev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系 所 別: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M10110017 杜宛玲 指導教授:應鳴雄 博士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7 月
中文摘要
隨著科技進步,行動通訊設備普及,各類產品功能提升,成為人們隨身攜帶的生 活必需品,其中手機的使用已深入各年齡層,成為最方便的溝通工具,但過度的使用 也形成許多問題。本研究旨在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架構,並將經濟壓力和過去經驗加入 TPB 模型中,透過各年齡層手機使用者的過去經驗、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範、態度、
經濟壓力,對減緩手機依賴行為意圖的影響。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而抽樣方式則採取非隨機抽樣,研究樣本為台 灣各年齡層人士,抽樣人數為 1000 位,有效問卷為 779 份,本研究的資料分析採用 AMOS 軟體進行結構方程模式分析,問卷工具包括研究問項,其中包括「過去經驗」、
「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範」、「態度」、「經濟壓力」、「行為意圖」,以及
「個人基本資料」二部份。
研究結果顯示,在直接效果方面,過去經驗、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範、態度、
經濟壓力、對減緩手機依賴的行為意圖有正向影響,其中以主觀規範影響力最高,依 序為經濟壓力、態度、知覺行為控制、過去經驗。在間接效果方面,主觀規範→態度
→行為意圖的影響力大於經濟壓力→態度→行為意圖。
關鍵詞:計畫行為理論、 手機依賴、SEM 結構方程式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in technology,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have become ubiquitous; their upgraded functions are now required daily, and people carry their devices everywhere. 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is prevalent among all age groups, becoming the most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 device. However, the overuse of mobile phones results in some problems.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mode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to analyze economic pressures and past experiences. We examine how past experiences,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s, subjective norms, attitudes, and economic pressures affect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s pertaining to decreased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of mobile phone users in various age groups.
The research method compris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urvey were 1000 mobile phone users in various age groups selected using non-random sampling. A total of 779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Regarding data analysis, we used AMOS software to conduc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es. The questionnaire comprised 2 parts, and included items concerning past experiences,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ubjective norms, attitudes, economic pressures,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d basic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st experiences,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s, subjective norms, attitudes, and economic pressures directly and positively influence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of decreased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mong these, subjective norms demonstrated the highest influence. In descending order, the subsequent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economic pressure, attitudes,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s, and past experiences. Regarding indirect influences, the sequential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norms, attitude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were greater than the sequential influence of economic pressur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Keyword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誌謝
終於完成高中時候的夢想,雖然來得晚,來得艱辛,當下深刻體會到所謂「不經 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的道理。二年前許多的因緣際會,讓自己義不反顧再 度踏進校園當起學生,剛開始的雄心壯志隨著論文的撰寫,逐漸出現遲疑與猶豫,發 現自己所學的不足,竟比想像的還要多更多,看著同學一個個加快步伐遠去,那背影 形成龐大的壓力,加上生活與工作上的挫折,一度覺得自己要放棄了,在原地不斷繞 圈圈,每天都在想下一步該往那裡走?
特別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應鳴雄教授,除了提供很多網路相關的資源及建議 外,在我遇到人生低潮時,願意等待及包容,不著痕跡的伸出援手幫忙,讓我不僅能 順利畢業,也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看到獨幟一格的教師風範,希望您多保重 自己的身體,再造就更多的英才。
也要感謝台中學分班的同學,陪我走過二年的時光,在我有困難的時候,不吝惜 的出手幫助,尤其是雅萍與貞序,跟我一起奮鬥了好幾天,謝謝您們!另外要感謝幫 忙推問卷及填問卷的家人、朋友及一大群學生,那段時間我充分感受到團隊的力量原 來如此驚人,沒有大家的幫忙,我的問卷就不能如此順利完成,那份滿滿的溫暖,我 放在心中,永遠不會忘記。
最後要感謝在這一路上辛苦的家人,除了精神的支持外,還必須配合我的作息、
我的情緒,在倒數的時候不斷的鼓勵我,陪著我,直到終點。
謝謝這兩年來所遇到的人、事、物,有句話說得好:「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人不轉心轉。」,心念一轉,一切似乎就不同了,我會把這份人生經驗化為邁向未來 的動力,從「心」出發,走向下一個重要旅程,謹以此論文,獻給這段時間在我身旁 的所有師長、家人、朋友與學生。
目錄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 ... iii
目錄 ... iv
圖目錄 ... vi
表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 論 ...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1.2 研究問題與目的 ... 3
1.3 研究範圍 ... 4
1.4 研究流程 ... 4
1.5 論文架構 ... 5
第二章文獻探討 ... 7
2.1 計畫行為理論 ... 7
2.2 過去經驗 ... 12
2.3 經濟壓力 ... 13
2.4 手機依賴 ... 1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19
3.1 研究架構 ... 19
3.2 研究假說 ... 20
3.3 研究方法 ... 22
3.4 操作型定義 ... 22
3.5 問卷設計 ... 24
3.6 前測 ... 28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 ... 32
4.1 敍述性資料統計 ... 32
4.2 結構方程式分析 ... 36
4.2.1 結構方程模式說明 ... 36
4.2.2 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流程 ... 37
4.2.3 結構方程模式的實施 ... 38
4.3 信度與效度分析 ... 50
4.4 結構方程式分析與假設檢定結果 ... 52
4.4.1 路徑分析與適配度指標 ... 52
4.4.2 解釋力分析與路徑影響效果分析 ... 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58
5.1 研究結論與討論 ... 58
5.3 研究建議 ... 60
參考文獻 ... 63
一、中文部份 ... 63
二、西文部份: ... 67
研究問卷 ... 70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5
圖 1-2 論文架構圖 ... 6
圖 2-1 理性行為理論 ... 7
圖 2-2 計畫行為理論 ... 8
圖 3-1 本研究架構 ... 19
圖 4-1 SEM 分析流程圖 ... 38
圖 4-2 變數之路徑關係╴整體模型(SEM) ... 53
圖 4-3 變數之路徑關係╴整體模型 ... 57
表目錄
表 2-1 近年來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行為意圖之相關文獻彙整表 ... 10
表 2-2 近年來有關過去經驗之文獻彙整表 ... 12
表 2-3 近年來經濟壓力之相關文獻彙整表 ... 14
表 2-4 近年有關手機依賴之文獻彙整表 ... 18
表 3-1 變數操作化定義 ... 24
表 3-2 衡量題項彙整表 ... 25
表 3-3 前測初始信度彙整表 ... 28
表 4-1 問卷回收統計表 ... 33
表 4-2 不同地區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 ... 33
表 4-3 不同地區之變異數差異情形分析 ... 34
表 4-4 基本資料彙整表 ... 35
表 4-5 初始信度彙整表 ... 41
表 4-6 適配度指標彙整說明表 ... 43
表 4-7 過去經驗 CFA 之檢驗彙整表 ... 45
表 4-8 知覺行為控制 CFA 之檢驗彙整表 ... 46
表 4-9 主觀規範 CFA 之檢驗彙整表 ... 46
表 4-10 經濟壓力 CFA 之檢驗彙整表 ... 47
表 4-11 態度 CFA 之檢驗彙整表 ... 48
表 4-12 行為意圖 CFA 之檢驗彙整表 ... 49
表 4-13 初始與修正模式適配度彙整表 ... 50
表 4-14 信效度評鑑指標說明表 ... 51
表 4-15 信效度彙整表 ... 52
表 4-16 基本適配度檢定摘要表 ... 53
表 4-17 整體模式適配度檢定摘要表 ... 54
表 4-18 假說檢定結果 ... 55
表 4-19 研究模式各構面變數的直接、間接和總效果 ... 57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嘗試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手機使用者的經濟壓力和主觀規範對態度的影 響,以及過去經驗、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範、經濟壓力與態度對減緩手機依賴的行 為意圖,本章共分為五節,以下依次闡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問題與目的、研究範 圍、研究流程與論文架構。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手機已取代許多 3C 產品,不但改變從前的溝通型態,許多具備網路功能 的手機更成為不可或缺的隨身必需品,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致使行動電話服務發展 更為蓬勃。根據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1)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從 2000 年到 2009 年,十年間行動電話普及率由 12.0%大幅成為 67.9%,在 2010 底則估計每 100 人約有 76 人擁有行動電話。與其他國家比較,我國行動電話普及率亦名列前茅,此 調查的對象為年滿 12 歲及擁有手機者,共有 2003 份有效樣本,而 21-40 歲高學歷的 男性有重度使用的現象。另依據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2012)指出「台灣 地區的手機門號在 2012 年第四季已達到 2942 萬戶,2011 年平均行動電話普及率高 達 77.1%」。
由富邦文教基金會委託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策劃執行的「2009 全國兒童媒體使 用行為研究調查」研究發現,青少年兒童的媒體使用在近幾年已有重大轉變,該研究 針對全台灣國小三年級至六年級學童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國小兒童扣除上課與補 習的時間,每天不到 4 小時的閒暇時間裡,有 3 小時花在媒體上,手機的使用也有低 齡化的趨勢,調查發現國內近三成兒童擁有手機,尤其以 10 到 11 歲開始擁有手機的 比例最多(50.1%)。台北市家長協會常務理事常玉慧女士表示「很多家長對於手機和 網路什麼時候才適合提供給孩子這個問題感到很焦慮,因為一旦提供了,就很難再限 縮孩子使用」,因此目前的家長其實是一群焦慮的類比家長,趕不上孩子的數位腳步。
而金車教育基金會 2011 年 5 月 17 日公布的「2011 台灣學生使用行動電話調查」, 受訪者中有近八成的人有使用行動電話,較 2009 年明顯成長 15%;其中,大學生有 手機的比例接近 100%,高中生有行動電話者達 90%,國小生也高達 45%,即約每兩 個小學生就有一個人有手機,可見持有手機的年齡層已有下降的趨勢。此外金車教育 基金會在 2013 年 5 月 22 日所做的最新調查中,針對全台的小五生至大學生,調查 顯示有 66.1%的學生族擁有智慧型手機,與 2 年前相比成長 2.5 倍,大學生使用智慧 手機的比例更達 8 成。且愈來愈多學生使用手機上網與玩遊戲,因為手機的使用率很 高,不少學生也有手機焦慮症,65.6%會因手機沒電而感到不安,其次擔心手機沒帶 (60.2%)、打電話沒人接(56.1%)、一整天都沒人打電話來(9.8%);現在的學生除了 害怕手機斷訊,也有 24.1%學生擔心通話時間過長、14.7%感覺有手機而被監控。因 此,金車基金會會長則呼籲,手機只是一種溝通工具,但由於功能日益強大,學生族 容易拿來當作排遣無聊之用,家長與學校應協助學生適量使用,並提醒使用手機禮儀 和規律生活習慣,減少對眼睛及耳朵的傷害。調查中也指出有相當高比例的家長希望 用手機與孩子增加聯繫,可是千萬別讓孩子將手機做為隨時呼救的生命線,應協助孩 子發展獨立的人格特質,才不會讓孩子認為,父母透過手機每天查勤,對於親子關係 的培養並不會有提昇的效果。
在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公布有關國內 11 至 14 歲學童手機使用狀況調 查報告指出,平均每 5 人就有 3 人以上使用手機;五都學童使用手機的比率更高,學 童使用手機比率較 6 年前成長 22%,而且高於鄰近中國 10 至 18 歲學童之 46.6%、
日本 14 歲學童之 45.9%,也比美國 12 歲學童之 58.0%為高(台灣 12 歲學童為 62.3%)。四成左右學童有程度不等的手機成癮,除了打電話,還常發簡訊和下載遊戲,
導致花費過高,以及接觸到色情及暴力資訊。兒福聯盟呼籲家長,不要太早給孩子手 機,尤其是易上網的智慧型手機。這項調查是以小五到國二學生為對象,調查中顯示,
學童使用手機普遍,超過半數的五、六年級學生以及七成的國一、國二學生都已使用 手機,四成左右孩子疑似手機成癮,包括四成八的學生曾因沒帶手機而感到緊張或渾
身不自在;四成三的學生曾邊吃飯邊用手機;四成的學生曾睡覺前躲在被窩裡玩手 機;四成五的學生自認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2008)表示,目前法國及馬來西亞(中央政府規定)、
日本福岡、大阪(地方政府規定)已禁學生帶手機到校,而日本福岡、大阪的學生如果 帶手機到校,手機則要交給導師保管。美國芝加哥的某些學校則會要求帶手機到校的 學生將手機放置到學校置物櫃;英國則由導師保管;韓國是由導師及行政人員保管。
而在美國紐約、波士頓、休士頓、洛杉磯、舊金山、加拿大溫哥華、德國、比利時、
韓國、印度等地區,則禁止學生上課使用手機,下課則未禁止。因此,台灣電磁輻射 公害防治協會要求教育部應規定學生不能攜帶手機到學校。
綜合以上所述,不僅是學童或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擁有手機的比例皆逐年偏高,
因此過度使用手機的現象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過度使用手機不僅造成心理層面的 依賴或成癮問題,對於生理健康的傷害也不容小覷。然而目前大部份針對手機依賴的 研究,研究的對象幾乎都是青少年或大學生,對於減緩手機依賴的文獻更是少之又 少,所以本研究特將年齡層擴及成年人,並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減緩手機依賴」的 行為意圖,檢視各個構面對減緩手機依賴行為意圖的影響力。
1.2 研究問題與目的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利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手機使用者的 態度、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範對於減緩手機依賴的行為意圖的影響。此外,本研究 另外加入過去經驗與經濟壓力兩個非計畫性因素,以探討對手機使用者減緩手機依賴 行為意圖的影響。綜合上述,本研究的目的整理如下:
一、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影響減緩手機依賴行為意圖的主要因素。
二、 探討手機使用者的過去經驗、主觀規範與經濟壓力,對減緩手機依賴的影響。
三、 針對本研究的分析結果,提出減緩手機依賴的相關建議,並讓關注此議題的教 師、家長、使用者與學者,能更了解影響減緩手機依賴的可能因素。
1.3 研究範圍
本研究擬定探討的範圍如下:
一、本研究抽樣的樣本限定為台灣地區目前有在使用手機的使用者,未使用者或目前 停止使用者則不在本研究之範圍。
二、本研究母體數龐大,如抽樣的樣本數過少,將會造成資料分析不當、代表性不足,
甚至模型無法收敛。Thompson(2000)認為如果從模型觀察變數來分析樣本人數,
則樣本數與觀察變數的比例至少為 10:1 至 15:1 間,故預計至少需要回收 600 以上的有效樣本才足以進行資料的分析。
三、本研究採用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因為本研 究以較成熟的研究模型為基礎,再依照本研究的情境修正後進行模式的探討,主 要評估觀察變數與潛在變數的信度、效度、估計參數的顯著水準。
四、僅對於減緩手機依賴行為意圖做横斷面的調查:本研究因考量到時間上的限制,
僅針對當時使用的情況進行量測和探討,而並未將時間的因素做為思考的構面。
1.4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步驟共分為七個階段分述如下:
一、確定研究主題:依據研究動機及目的來確定主題。
二、文獻探討和資料蒐集:本研究將針對計畫行為理論、過去經驗、經濟壓力、手機 依賴等名詞進行探究討論。
三、建立研究架構與假說:根據文獻的蒐集與整理歸納建立本研究架構、研究變數、
研究構念及研究假設。
四、蒐集編製研究工具:依據研究架構與文獻資料進行問卷內容設計並實施問卷前測 與問卷修改。
五、抽樣調查:進行正式問卷的發放採郵寄、親送等方式,與回收作業。
六、問卷資料分析與驗證: 以描述性統計、並以結構方程模式(SEM)針對本研究提出
的假說進行資料分析及討論。
七、結論與建議:根據研究結果並依據研究結果的一致性和差異性提出結論再根據結 論做成建議完成研究報告。
圖 1-1 研究流程圖
1.5 論文架構
論文架構共分為五個章節,如圖 1-2,以下依次說明。
一、 緒論:此章描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問題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流程和論 文架構。
二、 文獻探討:此章針對研究主題,蒐集整理相關文獻並加以深入探究,內容包括 計畫行為理論、經濟壓力、過去經驗和手機依賴等研究文獻整理,並綜合各相 關文獻做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確定研究主題
文獻探討和資料蒐集
建立研究架構與假說
蒐集編製研究工具
抽樣調查
問卷資料分析與驗證
結論與建議
三、 研究設計:此章描述本研究整體研究設計的過程,包括研究架構、研究假說、
研究方法、調查方法、操作型定義、問卷設計與前測。
四、 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此章針對研究的結果以結構方程式進行分析與討論,包 括敍述性資料統計、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信度與效度分析以及結構模式分析與 假設檢定結果。
五、 結論與建議:此章針對研究的結果做出結論並說明研究之貢獻,以及提出對未 來在減緩手機依賴行為及研究上的建議。
圖 1-2 論文架構圖 論文架構
研究設計 資料分析 與研究結果
結論與建議 文獻探討
緒論
研究背景 與動機
計畫行為 理論
研究架構 敍述性資料 統計
研究結論與 討論
研究問題 與目的
過去經驗 研究假說 結構方程 模式分析
研究貢獻
研究範圍 經濟壓力 研究方法 信度與效度
分析
研究建議
研究流程 手機依賴 操作型定義 結構模式分析 假設檢定結果
論文架構 問卷設計
前測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章藉由相關的文獻來探討減緩手機依賴行為意圖的相關問題,共分為四節,分 別為計畫行為理論、過去經驗、經濟壓力、手機依賴等研究文獻整理,並綜合各相關 文獻做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2.1 計畫行為理論
Ajzen & Fishbein(1980)提出以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或 稱態度行為模式,此模式為人類決策過程中行為的機制,以用來預測及解釋個人的行 為(Ajzen, 1985;Fishbein & Ajzen, 1975),如圖 2-1。理性行為理論的核心觀念是意圖,
理性行為理論探討行為意圖是由兩個因素組成:態度與主觀規範(Ajzen & Fishbein, 1980;Fishbein & Ajzen, 1975)。理性行為理論特別設計用來預測個人於完整意志控制 下的行為,此假設大多基於個人的決定或行為,然而此特定決定或行為源自於個人意 志強烈程度。
圖 2-1 理性行為理論
資料來源:Fishbein & Ajzen(1980)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主要是由理性行為理論如(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所衍生而來,此理論是以出自完全自主控制的角度來解釋個 人的意圖和行為,缺乏考量客觀環境或資源等因素。Ajzen(1985)發現一個人的行為並 不是只決定於個人行為的態度與主觀規範,還必須視個人意志力的控制程度,因此 Ajzen 將其分成內在控制因素與外在控制因素兩個部份。內在因素控制包括「個別差
行為信念與 結果評估
規範信念 與依從動機
態度
主觀規範
行為意向 實際行為
異」、「資訊、技術與能力」、「意志力」、「情緒及強迫作用」、「遺忘」,而外 在因素控制則包括「時間與機會」、「依靠他人」,因此 Ajzen 在 TRA 中加入「知 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如圖 2-2,因為在某些情況下個人的行為 可以由非意志因素決定,因此稱為「計畫行為理論」(Ajzen, 1985, 1991)。計畫行為理 論認為不僅只有意志控制影響行為意圖,也解釋個人於「非意志控制下的行為」,計 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認為人類的「行為意圖」直接或間接的 受到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等三個因素的影響。
圖 2-2 計畫行為理論
資料來源:Ajzen(1985, 1991)
計畫行為理論提供一個預測行為意圖理論基礎(Ajzen, 1991),其中預測行為意圖 的三個因素為: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然而,其中行為取決於知覺行 為控制因素,即是依個人的知覺能力進行的行為。以下就計畫行為理論中的重要變數 進行討論:
一、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態度是指個人對行為所持有的正面或負面的 感覺,若是個人對某行為的態度愈正面,則越有可能去從事該行為。Fishbein &
Ajzen(1975)表示,態度可分為對行為、對事物的二類。對行為的態度是直接的,
所以個體行為態度可以用來預測個人行為,而態度可以從行為信念以及環境結果 評價來衡量。若以期望價值理論(Expectancy-Value Theory)角度來說,當一個人認 為從事該行為很可能帶來某結果,當他評估該行為結果越好,對些行為則越有正 面效果,進而增強對從事該行為的意圖,反之也相同(朱文禎、陳哲賢,2007)。
行為信念與 結果評估 規範信念與 依從動機 控制信念與
知覺助益
態度
主觀規範
知覺行為 控制
行為意圖 實際行為
二、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主觀規範是指個人在是否進行某種行為時,所感受 到的社會壓力。Fishbein & Ajzen(1980)認為在某些情形下,行為受到社會環境壓 力影響的程度會大於受到個人態度的影響,因此主觀規範被認為可用來主導或影 響個體的行為意圖。Fishbein & Ajzen(1975)認為不同群體其影響力也不同,依其 影響程度可分為「主群體」及「次群體」。主群體是指經常面對面的群體,可能 對個人產生「行為規範」影響的參考群體;而次群體是指很少或無面對面互動的 群體,可能對個人行為產生「社會規範」影響的的其他參考團體。
三、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一般而言,知覺行為控制指個人對 成功進行某項行為的判斷,通常是架構在個人過去的經驗或是預見所會遇到的障 礙,如果個人認為自己的能力可以去執行此種行為或是他擁有的資源和機會越 多,那麼他對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就越強,反之則會越低。知覺行為控制常反映 個人過去的經驗或二手資訊或預期的障礙。基本上,知覺行為控制包括了內在控 制因素以及外在控制因素。根據 Spark et al.(1997)的研究指出,TPB 當中的知覺 行為控制(PBC)實際上可分成兩個獨立的構面,分別為知覺困難與知覺控制。其 中知覺困難是指消費者本身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足以影響個人控制該行為的程 度;而知覺控制則表示消費者對於該行為意圖的好壞評估可能會受到外在因素的 影響,例如:時間、品牌、價格。
四、行為意圖(Behavior Intention):是一種認知活動,是預測行為發生的最佳指標,
可以探知個人欲進行某項行為的主觀機率,也是行為的主要決定因素,它反映了 個人對從事某項行為的意願與有意識的計畫。當消費者有了需求,為了滿足需 求,會依據本身的經驗與外在的環境去搜尋有關的資訊,一旦蒐集到充分的資訊 後,經過一連串的評估、考慮、比較與判斷後,即會決定購買某一商品,此為消 費者的「消費決策過程」。行為意圖定義為個人評估自己未來會從事某項行為的 意願及可能性,由個人是否採取某特定行為的決定因素,且所有可能影響行為的 因素都是經由行為意圖間接影響行為的表現。在特定的情況下,行為意圖與行為
間存在著高度相關,且行為意圖是預測個人行為最好的方法(Ajzen, 1991)。計畫 行為理論指出行為意圖受到三個主要的因素所影響,分別為態度:個人對於從事 某特定行為所抱持的想法、主觀規範:外在社會影響個人從事某特定的行為及知 覺行為控制,而行為意圖則直接影響實際行為(Ajzen, 1985)。
五、計畫行為理論的相關研究:計畫行為理論被大量的用在探討個人進行特定行為的 研究中,在國內外的研究中,被應用在各種健康行為及社會與學習行為上(楊東 衡,2011),主要在資訊科技的採用、持續使用行為的預測及使用資訊科技的倫 理議題(梁定澎,2012),計畫行為理論對於個人行為的預測上,在解釋力確實高 於缺乏知覺行為控制此變數的理性行為理論,整理如表 2-1。
表 2-1 近年來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行為意圖之相關文獻彙整表
作者 研究議題 研究發現
邱顯貴(2008) 影響使用即時通訊軟體行為意 圖之研究
行為控制認知、主觀規範、態 度與入迷皆對行為意圖有顯著 影響。
熊鴻鈞(2009) 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消費行 為意圖模式之研究。
知覺行為控制與態度對行為意 圖有顯著影響,主觀規範對行 為意圖不具影響力。
黃茗韋(2009)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代言人對 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之研究。
名人代言人形象與主觀規範對 態度有顯著影響,態度與知覺 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有顯著影 響,行為意圖對購買意願有顯 著影響,主觀規範則不具影響 力。
Quintal 、 Lee &
Souter(2009)
以風險、不確定性及計畫行為 理論:以旅遊為例。
規範信念及知覺行為控制對旅 遊意圖有顯著影響;主觀規範 對態度與知覺行為控制有顯著 影響;態度對旅遊意圖與知覺 風險對態度只對日本遊客有影 響;不確認性對知覺行為控制 只在中國與日本遊客。
Primmer
&Karppinen(2010)
森林區居民對非工業區規劃生 態區保護生物多樣性之態度及 規範研究。
社會規範對行為意圖有顯著影 響,規範信念對主觀規範有顯 著影響,態度對行為意圖有強
作者 研究議題 研究發現
烈影響程度,過去行為預測居 民的行為意圖有高度顯著影 響。
黃建怡(2011)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消費者購 買有機食品之意圖。
主觀規範對有機食品之態度有 顯著影響,知覺行為控制、態 度與主觀規範對購買行為意圖 有顯著影響。
楊東衡(2011) 計劃行為理論探討遊客對解說 導覽服務之願付價格研究-以 墾丁國家公園為例。
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 制分別對行為意圖及願付價格 有顯著影響。
葉乘豪(2012) 以沉浸理論、網路外部性、計 畫行為理論探討體感遊戲機購 買意圖之研究。
態度、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 圖有顯著影響,主觀規範則不 具影響力。另外沉浸經驗與使 用者滿意對態度有顯著影響。
陳劉哲(2012) 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消費行為 意圖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應 用。
態度與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 圖有顯著影響,主觀規範對行 為意圖未達顯著水準。
傳惠筠(2012) 大專院校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 圖之研究。
在直接效果而言,知覺行為控 制對行為意圖影響最大,間接 效果而言,主觀規範→態度→
行為意圖的影響最大,利社會 行為能加強行為意圖。
蔡志銘(2012) 減少手機依賴行為量表編製及 信效度初探研究
在直接效果而言,知覺行為控 制對行為意圖影響最大。態度 與主觀規範對知覺行為控制具 備間接效果,進而影響行為意 圖。
2.2 過去經驗
Ajzen(1991)認為計畫行為理論可以允許有其他變數,能加入其他變數以提高預測 能力,不少的研究採用了「過去經驗(Past Experience)」這個變數,希望了解人類行為 中過去行為、或是經驗是否能夠預測未來行為。Ajzen 認為過去行為這個變數之所以 能夠取代理論架構中的變數,有可能是因為過去的行為與經驗影響了態度、主觀規 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蔡志銘(2012)在研究建議中也提到其編製的「減少手 機依賴行為量表」,可加入其他相關因素如過去使用經驗、實際付諸實踐行為等,進 一步找出更有效的模式,因此本研究加入過去經驗變數能夠增加計畫行為理論對於減 緩手機依賴行為意圖的解釋力,有關文獻整理如下(表 2-2)。
簡延印(2005)研究顯示線上拍賣之態度、知覺行為控制及過去經驗對行為意圖有 顯著影響,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有顯著影響;相容性與知覺信任對態度有顯著影響;
重要關係人與社會規範對主觀規範有顯著影響;線上交易及網際網路的自我效能對知 覺行為控制有顯著影響。
楊志偉(2009)針對資源回收行為的研究結果顯示態度、知覺行為控制、情境因 子、道德規範、過去經驗以及回收結果認知對資源回收行為意圖有顯著影響,其中過 去經驗的路徑係數僅次於情境因子與知覺行為控制,可見過去經驗對於某些行為意圖 是重要的變數之一。
蔡岳廷(2009)研究發現知覺行為控制、態度與過去經驗對寵物飼養行為意圖有顯 著影響,過去經驗在此研究中可增加計畫行為理論的解釋力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未達 顯著水準。
表 2-2 近年來有關過去經驗之文獻彙整表
作者 研究議題
簡延印(2005) 消費者參與線上拍賣行為意圖之實證研究-整合計劃行 為理論與社會認知理論
楊志偉(2009) 花蓮市居民資源回收之行為。
蔡岳廷(2009) 台灣民眾寵物飼養行為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
2.3 經濟壓力
在消費者行為模式中,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各個階段及購買行為的形成與其特性皆 受到許多複雜因素的影響。Kotler(1998)將消費者行為分為文化、社會、個人與心理 四項因素,其中社會因素與個人因素中提到家庭的價值觀與經濟環境與行為意圖有 關;在社會因素方面,家庭是每個社會中最基礎的團體,消費者從小在家人的影響下 形成獨特的思考模式及價值觀,同時也影響消費者日後的各種消費行為;在個人因素 方面,個人職業與經濟環境所包含的所得、存款與資產、舉債能力等,也會影響不同 產品購買與服務行為。林欽榮(2010)在消費者行為一書中也提到社會階層中的所得水 準可以分析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加上如教育程度、職業及外表衣著等其他因素,這些 都足以影響或決定個人消費習慣與態度,並進而影響消費行為。而所得水準就是收入 的高低,可見當人們所得到的金錢的多寡,將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其消費態度與行為。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11)家庭收支調查,平均每戶在通訊設備上的花費為 23,373 元,雖然在整個家庭的支出比率上並不算高,然而家庭消費會隨著所得與總消費支出 水準的提高而增加(陳筱瑩,2010),換言之,如果家庭所得不高,在消費支出的水準 則會降低。目前手機已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件,而消費是表達自 我和生活方式的一種重要途徑(袁瀟、風笑天,2011),因此手機的購買和使用費用佔 家庭消費的比重也可能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有關文獻如下(表 2-3)。
但在家庭所得沒有增加的情形下,許多人因職業的關係必須常時間使用手機,手 機的使用費用無形中造成經濟壓力。也有許多父母因不想孩子過度使用手機而限制其 使用費用,相對的也造成沒有收入的兒童、青少年族群在個人經濟上形成壓力,而減 緩他們使用手機的頻率。
秦永悌(2007)的研究也發現,每月平均手機電信費用對於手機依賴有較大的影響 力,如果每個月須繳交的電信費用愈高則顯示高中職學生依賴程度愈高,因此手機電 信費用過高與手機依賴有正相關。
王淑鏗(2008)在其研究問卷中在「手機使用後續發展」的變數中加入經濟問項,
結果顯示手機費用對於 52.7%國中生是個困擾的問題;但若經濟許可,有 52.8%的同 學會想換手機。
林英花(2009)的研究中顯示不同背景變項之在學青少年,其金錢態度、消費行為 有顯著差異;不同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也相互影響;不同年齡層在學青少年的金錢態 度與消費行為也會有不同。
陳筱瑩(2010)研究結論中不同家庭結構的家長對子女補習的行為態度、主觀規 範、知覺行為控制、消費意圖有顯著差異,其中家戶所得愈高,參與補習意願愈高,
反之,態度意願則愈低。而蕭秀珠(2012)認為補習的行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 控制愈正向,補習的消費意願愈正向。不同背景變項中的家長學歷、收入及小孩年級 與補習經驗學生是否補習、學生補習天數及學生補習費用,對於行為態度、主觀規範、
知覺行為控制、補習意願都有顯著差異。
翁明慧(2012)在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手機現況、在校影響與自我概念關係的調查 研究發現,目前許多青少年的手機費用由父母或第三人繳納為居多,不過研究中也發 現由於少子化的關係,父母願意投資在孩子的資源變多,不同家庭經濟狀況對使用手 機的情形是不顯著的。
由上述研究可知,經濟壓力可能會影響不同層面的態度、意圖或行為。有關於經 濟壓力相關的文獻整理如下(表 2-3)。
表 2-3 近年來經濟壓力之相關文獻彙整表
作者 研究議題
林英花(2009) 在學青少年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轉變相關性之研究分析—以 台南市為例
陳筱瑩(2010)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補習消費意願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中升 學補習班學生家長為例。
翁明慧(2012) 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手機現況、在校影響與自我概念關係調查 研究。
蕭秀珠(2012) 因應十二國教影響家長讓學生補習消費意願之研究
2.4 手機依賴
目前手機業者整合各種應用軟體與無限上網功能時,加上促銷的價格策略,可預 見未來手機使用者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成癮或依賴現象(盧浩權,2007;蔡志銘,
2012)。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手機已成為資訊和溝通的最佳工具,但是越來越多 人卻發現自己對手機也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依賴感,(邵蕾蕾、林恒,2010)。手機 依賴症非正式醫療診斷,但已被認為和賭癮、毒癮、酒癮或飲食疾患類似,屬於尋求 立即滿足而不知節制的衝動行為,對於個人工作表現、課業學習或社交互動也會造成 傷害,而青少年由於同儕的影響,加上時間管理能力較差等因素,是手機依賴高危險 群(柯俊銘,2009)。
另外金車基金會(2011)在學生使用行動電話的調查中指出,青少年的手機普及率 已高達 8 成,但有 93%的人會因為使用手機而感到焦慮不安。青少年的手機焦慮來自 以下原因:沒帶行動電話(不安指數占 65%)、手機沒電(不安指數占 65%)、打電話對方 沒接或不通(不安指數占 59%)、手機被監控(不安指數占 15%)及通話時間過長(不安指 數占 24%)等情形。而手機成癮(Mobile Addiction)的問題也引起各國研究者注意,澳 洲昆士蘭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很多學生使用手機是上癮的,一旦離開手機,就會 產生恐慌和焦慮的現象。在超過 2500 個手機使用者的問卷調查中也發現,社會中持 有手機的人增加後,會形成內一個龐大的族群,失去手機的人,會有脫離族群的感覺 (James, 2006;王淑鏗,2008;秦永悌,2009)。一項針對南韓大學生的研究發現,高 度依賴手機的學生,只要手機不在身邊就會出現焦慮、情緒不穏的情形(Park, 2005;
秦永悌,2009)。
由於手機出現的時間並不長,累積的相關文獻比較少,對於手機依賴的研究才剛 起步,對於如何算是「手機成癮」或「手機依賴」,並沒有相關的定義和界定,大多 是一些症狀情況的描述,或依網路成癮的模式來制定其標準(廖婉沂,2008;林慧婷,
2012)。網路成癮所指的是過度使用網路,對網路產生心理依賴的失序行為,與手機 屬 於 科 技 性 成 癮 範 疇 , 所 謂 的 科 技 性 成 癮 便 是 一 種 人 機 互 動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的歷程,屬於行為性成癮(Non-Chemical Addiction),與藥物成癮依賴物質 的涉入不同。在探討手機成癮的定義之前,先對成癮(Addiction)作一定義,成癮為一 種難以克制的藥物使用模式,其特性為無法自拔的繼續使用並隱瞞使用的量,同時也 有 戒 斷 之 後 再 度 沈 迷 的 現 象 ( 蕭 銘 鈞 , 1998) 。 而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對於「成癮」的定義為「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沈迷狀態,因為無法克制 其再度使用的慾望,而不斷重複使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藥物。隨著藥物使用量的不斷 增加,產生了生理及心理性的依賴。」(蕭銘鈞,1998)。而根據廖婉沂研究中指出將 手機依賴運用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所列出的診斷準則在物質依賴方面,有 下列幾種現象:
一、需增加手機使用的次數或分量才能有之前的效果。
二、停止或減少使用手機後會造成痛苦和在各方面的功能損害。
三、因為手機的使用而放棄或減少重要的工作或休閒活動。
四、已知手機造成心理與生理的問題,仍不願放棄手機的使用。
而手機依賴者常見表現如下:
一、 無法使用手機時(如忘了帶、沒電、收訊差)就會心浮氣躁,全身都不對勁。
二、 完全無視時機是否合適,講起手機就渾然忘我,忽略旁人的感受。
三、 三不五時就在確認有無簡訊或來電,怕自己不小心漏接。
四、 每天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已明顯影響工作、課業與人際交往。
五、 手機帳單金額不斷增加,甚至多到無力負擔。
六、 沒有接到他人電話時,會反覆檢查手機是否有開機。
七、 用手機處理生活中所有的事務,沒有手機就什麼都不行。
八、 未能立即接到回音,整個人會魂不守舍,情緒變得憂鬱、焦慮。
九、 無時不刻就在找機會使用手機,即使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立即通知別人。
十、 明知場合不宜打手機(如開車、醫院),卻不願忍耐,寧可冒險或違規。
目前國內對於手機成癮或依賴的研究,大多以青少年或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然而
許多成年人因職業工作關係,如業務員、服務業人員、醫護人員,都必須藉由手機爭 取業務或處理緊急事件,手機逐漸成為最方便的溝通工具。長時間的過度使用,可能 會出現手機依賴的現象。國內目前針對減緩手機依賴所做的研究文獻非常少,所討論 的議題大都有關手機依賴或手機成癮,近期國內只有蔡志銘(2012)的「減緩手機依賴 行為量表編製及信效度初探研究」可供參考,國內外和手機依賴相關的研究彙整如下。
秦永悌(2007)針對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情形研究結果中顯示,不同背景變項的高 中職學生在手機使用行為上會有差異,並驗證了手機成癮與手機費用的相關、高中職 學生手機依賴與收發簡訊的關係。
廖婉沂(2008)對於青少年(包括國中、高中、高職和專科)手機成癮問題編製一份 量表,並表示青少年成癮模式是一個具有三個因素的一階斜交模式,而「耐受性」、
「強迫與戒斷」與「時間管理」三個因素之間互為相關。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手機 使用的時間沒有差異性,手機使用項目、地點和目的會有部份差異。
王淑鏗(2008)研究發現一般國中生手機使用依賴感受明顯,並且有手機費用的困 擾、缺乏自信、學習低成就等現象;而話費是自己或情人支付的國中生有手機依賴傾 向,此族群也容易忽略和家人互動的質和量,當手機不靈光或不來電時,焦慮感隨時 間增長而增加。
邵蕾蕾、林恒(2010)編製大學生手機依賴量表,量表是由聯結性、神經性、戒斷 性、強迫性、突顯性五個因素構成。
鄒雲飛、鄒雲青、姚應水(2011)的研究中發現大陸安徽地區的大學生手機依賴率 為 17%,沒有性別上的差異,但手機使用年限、每天手機使用時間、每月簡訊的數量 以及每天打電話的次數過多都跟手機依賴有一定的關係。
林慧婷(2012)研究結論顯示,不同性別、年級、學院、幹部擔任之大學生的手機 依賴傾向有顯著差異;情緒穩定性、外向性與謹慎性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傾向具有預測 力。大學生網路成癮傾向和手機依賴傾向在統計上存在顯著正相關性。
蔡志銘(2012)應用計畫行為理論編製減少手機依賴行為量表,在分量表中態度、
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三者互相影響;知覺行為控制是態度、主觀規範預測行為意 圖的中介變項;三者變數皆能影響行為意圖。
表 2-4 近年有關手機依賴之文獻彙整表
作者 探討議題
秦永悌(2007) 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 究。
王淑鏗(2008) 從依賴行為觀點探討國中生手機使用—以宜蘭縣為例。
廖婉沂(2008) 青少年手機使用與成癮因素之探討。
邵蕾蕾、林恒(2010) 大學生手機依賴問卷的編制。
袁瀟、風笑天(2011) 青少年手機需求使用行為研究現狀。
鄒雲飛、鄒雲青、姚應水 (2011)
某高校大學生手機使用與手機依賴症的橫斷面調查。
林慧婷(2012) 網路成癮與手機依賴之大學生人格特質的比較研究。
蔡志銘(2012) 減少手機依賴行為量表編製及信效度初探研究。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以 Ajzen 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加上經濟壓力、過去經驗組成研 究構面,因此本研究基本架構如圖 3-1 所示。架構中呈現手機使用者對減緩手機依賴 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經濟壓力與行為意圖之間有因果關係,即手機使 用者對於減緩手機依賴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經濟壓力會影響行為意圖。
為了讓研究樣本更具代表性,本研究所抽樣的樣本必須為台灣地區手機使用者。分析 方式採取驗證性因素分析,併以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對於觀察 變數與潛在變數的信度、效度、估計參數進行分析與檢驗。本章共分成七節,內容包 括研究架構、研究假說、研究方法、調查方法、操作型定義、問卷設計與前測。
3.1 研究架構
根據第二章文獻探討,本研究主要以 Ajzen(1985)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TPB) 為架構,將影響手機使用者減緩手機依賴行為意圖的變數分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 行為控制;本研究進一步參考 Bamberg et al.(2003)的研究,另外加入「過去經驗」做 為變數;另根據林欽榮(2010)的消費行為理論與 Kotler(1998)的消費者行為加入「經 濟壓力」做為變數,綜合上述,完成本研究之理論架構,如圖 3-1 所示。
圖 3-1 本研究架構
H7
H6 H5
H4 H3
H2 H1 過去經驗
知覺行為控制
主觀規範
經濟壓力
行為意圖
態度
3.2 研究假說
由於目前研究文獻中針對減緩手機的文獻很少,所以本研究則根據其他有關計畫 行為理論的研究定義來探討各變數間的關係,本研究之研究假說如下。
在簡廷印(2005)研究結果中發現消費者過去參與線上拍賣之經驗愈多,則其參與 線上拍賣之行為意圖愈有影響。另外,從楊志偉(2009)的研究結果中發現,過去經驗 對於資源回收行為意圖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由於本研究想驗證在減緩手機依賴上,過 去經驗對行為意圖是否仍有影響力,因此提出假說 H1。
H1:過去經驗對行為意圖具有正向之影響
Ajzen(1985)所提出的計畫行為模型(TPB)表示,消費者之行為意圖將會受到知覺 行為控制的影響。另外在近年來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行為意圖的相關文獻中也證明了 知覺行為控制(邱顯貴,2008;熊鴻鈞,2009;蔡岳延,2009;黃茗韋,2009;蔡志 銘,2012),對於使用者的行為意圖具有顯著的影響。本研究想驗證在減緩手機依賴 上,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是否仍有影響力,因此定義出假說 H2。
H2: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具有正向之影響
而在 Ajzen(1985)所提出的計畫行為模型(TPB)表示,消費者之行為意圖也受到主 觀規範的影響,近年來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行為意圖的相關文獻中也證明了主觀規範 對於使用者的行為意圖具有顯著的影響(邱顯貴,2008;熊鴻鈞,2009;蔡岳延,2009;
黃茗韋,2009;蔡志銘,2012)。本研究想驗證在減緩手機依賴上,主觀規範對行為 意圖是否有影響力,因此提出假說 H3。
H3: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具有正向之影響
黃建怡(2011)發現消費者所受有機食品的主觀規範的確會影響其態度,而 Quintal et al.(2009)主觀規範對於旅遊的態度也有顯著影響。由於本研究想驗證在減緩手機依 賴上,主觀規範對態度是否仍有影響力,因此提出假說 H4。
H4:主觀規範對態度具有正向之影響
在陳筱瑩(2010)研究中發現家戶所得愈高的家長同意其子女參與補習的意願就 越高,而在蕭秀珠(2012)的研究中也有同樣的發現,家長的收入的確會影響讓其子女 補習的意願。因此所得與收入的高低會影響消費意願,在消費行為中,行為意圖成分 意指消費者的消費意願(林欽榮,2010)。由於本研究想驗證在減緩手機依賴上,經濟 壓力對行為意圖是否仍有影響力,因此提出假說 H5。
H5:經濟壓力對行為意圖具有正向之影響
林英花(2009)提到家庭狀況和零用錢的多寡會影響青少年對金錢的態度;秦永悌 (2007)在其研究中也提到手機費用與手機依賴有高度相關;王淑鏗(2008)也發現有 52.7%國中生認為手機話費一直是個人的困擾問題。由於本研究想驗證在減緩手機依 賴上,經濟壓力對態度是否仍有影響力,因此提出假說 H6。
H6:經濟壓力對態度具有正向之影響
另外在 Ajzen(1985)所提出的計畫行為模型(TPB)表示,消費者之行為意圖也受到 態度的影響,近年來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行為意圖的相關文獻中也證明了態度,對於 使用者的行為意圖具有顯著的影響(邱顯貴,2008;熊鴻鈞,2009;蔡岳延,2009;
黃茗韋,2009;蔡志銘,2012)。由於本研究想驗證在減緩手機依賴上,態度對行為 意圖是否有影響力,因此提出假說 H7。
H7:態度對行為意圖具有正向之影響
3.3 研究方法
本 研 究 採 用 問 卷 調 查 法 , 所 採 用 的 抽 樣 方 式 為 非 隨 機 抽 樣 (Non-Probability Sampling)中的便利抽樣(Convenience Sampling),所抽樣的樣本為台灣地區目前仍在 使 用 手 機 的 使 用 者 。 本 研 究 研 究 模 式 採 取 驗 證 性 因 素 分 析 , 以 結 構 方 程 模 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對於觀察變數與潛在變數的信度、效度、估計參數 進行分析與檢驗,從嚴謹的理論架構與理論模式進行測量以達到模型之適配度要求。
本研究是採用最大概似估計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來估計各種參 數。Hu et al.(1992)發現,若是樣本資料符合常態性假定,則使用 MLE 法的樣本數 最好大於 500,尤其 MLE 法是目前在 SEM 模式考驗中使用最多也最為廣泛的方法(吳 明隆,2009)。根據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1)的調查報告中指出,2010 底,
估計每 100 人約有 76 人擁有行動電話,而研究樣本最好大於 500,因此本研究預計 發放 1000 份問卷,又因筆者居住在大台中地區,對其樣本數的掌握性較高,故分為 台中地區 500 份,非台中地區 500 份,最後總計回收問卷 935 份,在剔除無效問卷後,
本研究之有效樣本共計 779 份。
3.4 操作型定義
計畫行為理論已經被許多的實證研究用來做為模式構建之理論基礎,且已經累積 了相當大量之實證支持,因此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理論基礎,加入過去經驗與經 濟壓力的相關概念,歸納出影響減緩手機依賴行為意圖之相關因素,藉以提出一套能 夠適用於減緩手機依賴之理論模型,來探討減緩手機依賴的行為意圖。本研究架構各 構面的研究變數有過去經驗、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範、態度、經濟壓力與行為意圖 等六個變數,其操作型定義(如表 3-1)說明如下。
一、 過去經驗:Conner & Armitage(1998)認為過去行為(PB)實際上就是反應個人的習 慣,在運用 TPB 時加入過去行為變數時,將過去行為概念化成習慣並量測之。
Ajzen(2002)也認為「過去行為被執行之次數是未來行為的良好預測變數。」本
研究參照文獻延伸定義為:「手機使用者過去是否有減緩使用手機的經驗。」
二、 知覺行為控制:Ajzen(1991)認為知覺行為控制指的是個體對於實踐特定行為的 整體性知覺,換言之,個體會評量執行特定行為的行動是容易還是困難的。一 旦覺得可控制的行為因素愈多,實踐該行為的機率就比較高。如預期會遭受阻 礙,則行為的執行力自然會減低。本研究參照文獻延伸定義為:「手機使用者 對於減緩手機使用時,自己行為的控制力。
三、 主觀規範:Ajzen(1991)認為主觀規範是指個體是否採取某項特定行為所感受到 的社會壓力。個體是否某一特定行為會受到來自父母、師長、同事或同學等重 要他人或周圍環境認同或反對。本研究參照文獻延伸定義為:「手機使用者對 於減緩手機使用時,所感受來自重要他人或團體的壓力。」
四、態度:Ajzen(1991)認為態度是指個體對某行為的整體性評價。這裡所指的態度並 非個體對於一般事物的廣泛態度,而是針對其所關切特定行為的「特定態度」。
本研究參照文獻延伸定義為:「手機使用者對於減緩手機使用的信念與評價。
五、經濟壓力: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指出所謂壓力是:「個體生理或心理感受威脅時 的一種緊張狀態,此種緊張狀態使人在情緒上面產生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感 受」。因此當手機使用者因為手機費用與家庭經濟狀況超過其預期的負荷時,可 能會有不舒服的感受而產生壓力,本研究參照文獻延伸定義為:「手機使用者因 為手機費用與家庭經濟的壓力而減緩手機使用。」
六、行為意圖:Ajzen(1991)認為行為意圖意指個體對於某項特定行為的主觀機率判 定,它反映了個體想要從事該行為的傾向程度。計畫行為理論強調,表現特定行 為最直接的決定因素就是行為意圖,它們之間存有高度的相關。本研究參照文獻 延伸定義為:「手機使用者對於減緩手機使用的意願。」
表 3-1 變數操作化定義
構面 操作化定義 參考文獻
過去經驗 手機使用者過去是否有減緩使用手機的 經驗。
Conner & Armitage(1998) 蔡岳廷(2009) 簡廷印(2005) 楊志偉(2009) 知覺行為控制 手機使用者對於減緩手機使用時,自己
行為的控制力。
Ajzen(1991) 蔡志銘(2012) 主觀規範 手機使用者對於減緩手機使用時,所感
受來自重要他人或團體的壓力。
Ajzen(1991) 蔡志銘(2012) 經濟壓力 手機使用者因為手機費用與家庭經濟的
壓力而減緩手機使用。
王淑鏗(2008) 秦永悌(2009)
張春興(2011) 態度 手機使用者對於減緩手機使用的信念與
評價。
Ajzen(1991) 蔡志銘(2012) 行為意圖 手機使用者對於減緩手機使用的意願。 Ajzen(1991)
蔡志銘(2012)
3.5 問卷設計
從操作型定義中確定了各構面的定義後,接續參照各構面的定義進行問卷設計,
本研究根據各文獻中對於手機依賴之量表來進行變數之操作化,並且針對研究內的每 一個問項與專家進行討論,並產生如(表 3-2)的研究問卷內容。
本研究問卷內容共分為兩大部份(詳見附錄 1),第一部份為減緩手機依賴研究問 項,第二部份為個人基本資料之問項。第一部份:研究問項的填答方式主要採用區間 尺度(Interval Scale)衡量方式,即以 Likert 七點尺度量表進行衡量,並以結構式 (Structured) 的方式設計問卷,讓每一個受測者從一組固定的選項中選擇比較符合的 答案,以降低彼此之間的認知差異。計分方式採正向計分,無反向題設計,勾選「非 常不同意」者給予一分,依序增加一分,勾選「非常同意」者則給予七分。第二部份 是個人基本資料問項,主要用於觀察樣本分布的均勻度,並以名目尺度進行問項衡量。
表 3-2 衡量題項彙整表
研究構面 問項內容
題項 參考來源
過去經驗
1.我曾經因為家人不喜歡我經常使用手機而減少手機的 使用時間和次數。
簡廷印 (2005) 蔡岳廷 (2009) 楊志偉 (2009) 2.我曾經因為朋友/同學不喜歡我經常使用手機而減少
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3.我曾經因為主管/師長不喜歡我經常使用手機而減少 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4.我曾經因為擔心視力受影響而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 次數。
5.我曾經因為不想過度依賴手機而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 和次數。
6.我曾經因為睡眠不足影響生活作息而減少手機的使用 時間和次數。
知覺行為 控制
1.如果為了重要他人(例如:家人、男女朋友、同事…) 希望我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我相信我可以減少 使用手機。
Ajzen (1985) 蔡志銘 (2012) 2.如果為了節省手機費用而要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
數,我相信我可以減少使用手機。
3.如果為了在功課和學業上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而要減少 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我相信我可以減少使用手機。
4.如果為了不想過度依賴手機而要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 和次數,我相信我可以減少使用手機。
5.如果為了不想視力受到影響而要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
研究構面 問項內容
題項 參考來源 和次數,我相信我可以減少使用手機。
6.如果為了不想生活作息受到影響而要減少手機的使用 時間和次數,我相信我可以減少使用手機。
7.如果我想要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我相信我有 信心可以減少使用手機。
態度
1.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可以讓我避免電 磁波的傷害。
Ajzen (1985) 蔡志銘 (2012) 2.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可以讓我節省通
話費。
3.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可以讓我有更多 時間睡覺。
4.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可以讓我有更多 時間運動。
5.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可以讓我有更多 時間跟家人和朋友互動。
6.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可以讓我避免視 力受到影響。
7.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可以讓我投入更 多時間在課業或工作上。
主觀規範
1.因為我有某些家人開始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所以我覺得也應該開始減少使用。
Ajzen (1985) 蔡志銘 (2012) 2.因為我有某些朋友/同學開始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
次數,所以我覺得也應該開始減少使用。
研究構面 問項內容
題項 參考來源 3.因為我有某些主管/師長開始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
次數,所以我覺得也應該開始減少使用。
4.因為某些專家開始呼籲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所以我覺得也應該開始減少使用。
經濟壓力
1.因為經濟壓力,我會想要減少手機的使用次數。
王淑鏗 (2008) 陳筱瑩 (2010) 2.因為經濟壓力,我會想要減少每次講電話的時間。
3.因為經濟壓力,我會想要減少下載付費的 APP 程式/
遊戲軟體。
4.因為經濟壓力,我會想要降低撥打手機的費用。
行為意圖
1.我計畫在未來可以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Ajzen (1985) 蔡志銘 (2012) 2.我計畫在未來可以減少隨身攜帶手機的次數。
3.我計畫在未來可以減少手機上網和玩遊戲的時間。
4.我計畫在未來可以規劃好開、關機的時間。
5.我計畫在未來可以嘗試放假/無聊時儘量不使用手機。
6.我計畫在未來可以嘗試家人或朋友聚會時儘量不使用 手機。
7.我計畫在未來可以嘗試上班/上課時儘量不使用手機。
3.6 前測
本研究在正式發佈問卷之前,為瞭解問卷對象是否可以明白問卷的內容,特別針 對量表進行前測。因此本研究邀請手機使用者進行施測,並請受測者提供意見,前測 共發出問卷 50 份,回收 45 份,有效問卷 41 份,無效問卷 4 份,故將 41 份有效問卷 進行前測分析,並且進行信度的檢測,如表 3-3 所示。
本研究依據 Cronbach(1951)所認為信度標準:α值小於或等於 0.35 為低信度;α 值大於 0.35 且小於 0.7 為中信度;α值大於 0.7 為高信度。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的值大於 0.6 為佳,最低不宜低於 0.35(Hair et al., 1998),本研究設定前測的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的標準至少要大於 0.5。
「知覺行為控制」之題項 1 與題項 2 的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值均為 0.467<0.5 則予以刪除,態度之題項 2 的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值為 0.183<0.5 則予以刪除(如 表 3-1。刪除題項後繼續進行信度分析,知覺行為控制各題項的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值分別為 0.507、0.809、0.808、0.767、0.647,而整體的 Cronbach,s α值也由 0.854 上至 0.874,態度各題項的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值分別為 0.512、0.765、0.769、
0.766、0.653、0.723,而整體的 Cronbach,s α值由 0.852 上至 0.885,各構面之 Cronbach,s α值皆大於 0.7,表示各構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經過前測檢驗信度之 後,將不適合之題項刪除,刪除後研究構面知覺行為控制問項重新編碼,原始問項題 號 3~7 改為 1~5;態度問項重新編碼,原始問項題號 3~7 改為 2~6 後,成為正式問卷。
表 3-3 前測初始信度彙整表 研究
構面 問項內容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項目刪除時的 Cronbach,s
α
Cronbach,s α 過去
經驗
1.我曾經因為家人不喜歡我經常 使用手機而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 和次數。
0.659 0.874 0.885
研究
構面 問項內容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項目刪除時的 Cronbach,s
α
Cronbach,s α 2.我曾經因為朋友/同學不喜歡
我經常使用手機而減少手機的使 用時間和次數。
0.756 0.865 3.我曾經因為主管/師長不喜歡
我經常使用手機而減少手機的使 用時間和次數。
0.804 0.851 4.我曾經因為擔心視力受影響而
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0.683 0.870 5.我曾經因為不想過度依賴手機
而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0.618 0.879 6.我曾經因為睡眠不足影響生活
作息而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 數。
0.763 0.855
知覺 行為 控制
1.如果為了重要他人(例如:家 人、男女朋友、同事…)希望我減 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我相 信我可以減少使用手機。
0.467 0.854
0.854 2.如果為了節省手機費用而要減
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我相 信我可以減少使用手機。
0.467 0.854 3.如果為了在功課和學業上投入
更多的注意力而要減少手機的使 用時間和次數,我相信我可以減 少使用手機。
0.560 0.842
4.如果為了不想過度依賴手機而 要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我相信我可以減少使用手機。
0.685 0.823 5.如果為了不想視力受到影響而
要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
我相信我可以減少使用手機。
0.708 0.819 6.如果為了不想生活作息受到影
響而要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 數,我相信我可以減少使用手 機。
0.763 0.810
研究
構面 問項內容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項目刪除時的 Cronbach,s
α
Cronbach,s α 7.如果我想要減少手機的使用時
間和次數,我相信我有信心可以 減少使用手機。
0.681 0.825
態度
1.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 次數,可以讓我避免電磁波的傷 害。
0.567 0.839
0.852 2.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
次數,可以讓我節省通話費。 0.183 0.885 3.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
次數,可以讓我有更多時間睡 覺。
0.761 0.809 4.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
次數,可以讓我有更多時間運 動。
0.734 0.813 5.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
次數,可以讓我有更多時間跟家 人和朋友互動。
0.722 0.815 6.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
次數,可以讓我避免視力受到影 響。
0.651 0.827 7.我認為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
次數,可以讓我投入更多時間在 課業或工作上。
0.690 0.820
主觀 規範
1.因為我有某些家人開始減少手 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所以我覺 得也應該開始減少使用。
0.842 0.890
0.921 2.因為我有某些朋友/同學開始
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所 以我覺得也應該開始減少使用。
0.861 0.884 3.因為我有某些主管/師長開始
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所 以我覺得也應該開始減少使用。
0.872 0.880 4.因為某些專家開始呼籲減少手
機的使用時間和次數,所以我覺 得也應該開始減少使用。
0.706 0.935
研究
構面 問項內容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項目刪除時的 Cronbach,s
α
Cronbach,s α
經濟 壓力
1.因為經濟壓力,我會想要減少
手機的使用次數。 0.804 0.766
0.855 2.因為經濟壓力,我會想要減少
每次講電話的時間。 0.758 0.788 3.因為經濟壓力,我會想要減少
下載付費的 APP 程式/遊戲軟體。 0.685 0.820 4.因為經濟壓力,我會想要降低
撥打手機的費用。 0.558 0.868
行為 意圖
1.我計畫在未來可以減少手機的
使用時間和次數。 0.791 0.897
0.915 2.我計畫在未來可以減少隨身攜
帶手機的次數。 0.793 0.897
3.我計畫在未來可以減少手機上
網和玩遊戲的時間。 0.754 0.901 4.我計畫在未來可以規劃好開、
關機的時間。 0.757 0.901
5.我計畫在未來可以嘗試放假/
無聊時儘量不使用手機。 0.755 0.901 6.我計畫在未來可以嘗試家人或
朋友聚會時儘量不使用手機。 0.724 0.904 7.我計畫在未來可以嘗試上班/
上課時儘量不使用手機。 0.611 0.915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以手機使用者為調查樣本。問卷回收資料經過一系 列的檢核與剔除無效問卷,先以 SPSS17.0 軟體工具進行信度評估,資料分析的方式 採取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進行分析。採用 SEM 模式的原因 為,SEM 所處理的整體模型的比較,因此所參考的指標不是以單一的參數為主要考 量,而是整合性的係數,此時,個別檢定是否具有特定的統計顯著性即不是 SEM 分 析的重點所在。SEM 適用於大樣本之分析,由於 SEM 所處理的變數數目較多,變數 之間的關係較為複雜,因此為了維持統計假設不致違反,必須使用較大的樣本數,同 時樣本規模的大小,也牽動著 SEM 分析的穩定性與各種指標的適用性,因此,樣本 數的影響在 SEM 當中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一般來說,當樣本數低於 100 之時,幾乎 所有的 SEM 分析都是不穩定的。比較上述 SEM 的特性與本研究所想呈現的資料分析 方式是符合的,故以 SEM 進行資料分析。使用的統計軟體為 AMOS7.0 進行研究的 測量模式與結構模式的參數估計,經分析結果得到手機使用者對於減緩手機依賴行為 意圖 SEM 模型。以下將針對研究樣本的特性、研究過程與研究結果予以陳述。本章 共分為四節,包括敍述性統計、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信度與效度分析以及結構模式分 析與假設檢定結果。
4.1 敍述性資料統計
本研究對象主要以手機使用者為調查樣本,因為台灣手機使用者已達一千萬人,
因此研究必須有足夠大的樣本數進行資料分析,調查時間為 2012 年 10 月 20 至 2012 年 11 月 30。總計發出 1000 份問卷,回收 935 份問卷,問卷回收率 93.5%,無效問卷 156 份(剔除不完整填答、規律性填答),有效問卷 779 份,樣本有效性 83.31%,問卷 回收統計表如表 4-1 所示。
表 4-1 問卷回收統計表 調查方法 發出
問卷
回收 問卷
未回收 問卷
問卷 回收率
無效 問卷
有效 問卷
樣本 有效性 人員與郵寄
調查 1000 935 65 93.5% 156 779 83.31%
因樣本集中於台中地區,為避免過多的台中地區樣本扭曲了研究結果,也為了確 保台中地區與非台中地區的樣本資料合適合併於後續分析,本研究將透過二種樣本來 源的各問項回應資料內容,進行同質性檢定,表 4-2 為不同地區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 表,由此表得知,不同地區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在過去經驗、知覺行為控制、態度、
主觀規範、經濟壓力、行為意圖等構面之顯著性為.250、.063、.090、.197、.218、.870,
表示台中地區與非台中地區二組的樣本觀察值變異數同質可進行資料合併。分析結果 顯示如表 4-3,針對問卷中每個問項回應資料進行 t 檢定的同質性檢定,都無顯著差 異,因此,本研究將合併二種不同來源資料,進行後續的統計分析與檢定。
表 4-2 不同地區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
構面名稱 Levene 統計量 P 值
過去經驗 1.323 0.250
知覺行為控制 3.463 0.063
態度 2.883 0.090
主觀規範 1.671 0.197
經濟壓力 1.523 0.218
行為意圖 0.027 0.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