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及過程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4-87)

3.1 利用系統思考檢討違章建築政策失靈問題

3.1.1 系統思考方法簡介

一、 系統的定義【46】

所謂系統,就是各個組成部分彼此發生互動,而以整體的形式 存在,並發揮功能的組織個體。一旦增減當中任何一個組成部分,

整體就會發生變化。所有組成部分彼此關聯,並且一同發揮作用。

而系統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由整體架構所決定,一但結構發生變 化,系統行為也隨之改變。

下表是對系統思考相對傳統思考的比較(表 3-1):

表 3-1 系統思考相對傳統思考的比較【47】

傳統思考 系統思考

表現工具 文字/數學 圖形/程式

思考模式 主觀經驗、典範 利用系統基模,分析利害 關係/建立參考模組 適合問題 變數繁多的問題及不能太

過複雜或不穩定,複雜性 高的問題則必須變數較少 且穩定性高,而高度不穩 定的問題則包含少數變數 且變數之間的關係十分簡 單 ==>線性

大量變數、高度不穩定性 及高度複雜性的問題棘手 且混亂情況

=>非線性

因果推論 因果鏈、樹 因果鏈、樹及迴路加上時 間延滯及系統界限

與 環 境 交 互 關 係 處 理

開放式/黑箱處理 封閉式/將反饋納入迴路

解 決 問 題 之方式

以統計、數學或作業研究 方式找出線性或近似線性 解解釋行為推估趨勢

利用動態模型觀察外生系 統變數,找出改變系統結 構,進而改變系統行為

=> 高槓桿解 二、 系統思考的意涵與重要性

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是源於學者 Jay Forresterr 其多年研究成果系統動力(Systems Dynamics)。其門生彼得.聖 吉將佛氏艱深的理論簡化成人人易學的分析工具,並以其著作「第 五項修鍊」向全世界推廣整體運作本質的全新思考方式。

傳統的分析訓練,教育學生將整體的事物分門別類的剖析,這 種方式對於學習新的事物是有益且快速的,但是長遠來看,卻造成 嚴重的片段思考習性。原來當我們面對複雜問題時,總是習於將其 分割成為可處理的片段來思考,然後再加以整合。這種先分割再組 合的思想,為當前思潮主流,對於許多複雜的工作是十分恰當,而 且必須。然而另一方面,分割卻造成我們喪失更深入觀察整體形成 要素--組成分子間互動關係,以及形成的動態複雜現象。由於其 中變數相互影響,甚至因時間延後反應,使得決策效果喪失,抵銷 改善問題所作的努力,誘使決策者捨本逐末、避重就輕,甚至作出 如飲鴆止渴般的錯誤決定。

動態系統是非常微妙的,只有當我們在擴大時空範圍深入思考 時,才有可能辨識它整體運作的微妙特性。如不能洞悉它的微妙法 則,身處其中處理問題往往受其愚弄而不自知。以下就是一些看似

系統思考所探討的問題至少具有:「問題的過程隨時間改變」、

「前因後果互動的回饋關係」兩個共同的特性。其他還有高階複雜

(high level of order)、非線性(non-linear)、多環(loop multiplicity)及時間延滯(time delay)等重要特性。在回饋結 構的支配下,舊環境的背景導致週遭環境的改變並影響以後的決 策,形成當前行為產生的背景。所以問題事件不是引發行為,行為 產生結果的單向關係,而是前後因果關係動態複雜的互動環鍊整體 系統。所以不能以傳統的觀念將多工動態複雜的事件,以片段的線 性靜態思考方式解決問題;必須探究行為本身與週遭環境(外部力 量)的互動關係一體進行系統思考,才有可能尋找到根本的槓桿解。

彼得聖吉對系統思考提出以下法則【48】

1. 今日問題常種因於昨日之解決方案。

2. 越用力推,系統反彈力量越大-補償性反饋(Compensating Feedback)作用。

3. 追求長期榮景,必須犧牲短期績效。

4. 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往往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5. 以鄰為壑或是揠苗助長的解決方案,往往造成意外的連鎖反 應。

6. 系統愈複雜,因和果在時空關係上的距離就越遠。

7. 解決系統問題應找出槓桿點之位置。

8. 表面互相衝突的目標往往只是靜態片段思考的錯覺。

9. 系統問題不可分割,也沒有絕對的內外之別。

三、 系統思考語言的基本元件

表達系統思考的語言,是基於事件的因果關係,將其相互影響

之結構行為,由以下三種基本元件所建立起來的-不斷增強的回 饋、反覆調節的回饋、和時間滯延。其中表示出現的符號整理如下 表(表 3-2):

表 3-2 系統思考語言的基本元件【49】

符號 解釋 例子

當 X 增加(減少)時,Y 也隨之增加(減少)。

出生-->+ 人口 學習-->+ 成績 借款-->+ 負債 當 X 增加(減少)時,Y

也 隨 之 反 向 減 少 ( 增 加)。

品質-->- 抱怨 細心-->- 錯誤 死亡-->- 人口 放在環路中間,表示該

環 路 為 有 反 覆 增 強 效 果。

惡性循環、複利結 構、軍備競賽。

放在環路中間,表示該 環 路 為 有 平 衡 調 節 之 效果。

水溫調節、方向盤 控制、吃飯止飢。

放在因果線段中,表示 因、果關係顯現,有時 間差距。

吃藥到病癒、運動 到健康、投資到獲 利。

(一) 增強的回饋環路(又稱正反饋迴路)

一個因素值的增減,在經過反饋後使下一個周期的值呈同方向 的變動。正反饋迴路也稱之自我增強迴路(Self-Reinforcing Loop)

或增強迴路(Reinforcing Loop),其特性為促使系統變得不穩定 及逐漸偏離均衡點。

圖 3-1 正反饋環路案例一:人口問題【48】

圖 3-2 正反饋環路案例二:工作績效【48】

(二)調節的回饋環路(又稱負反饋環路)

一個因素值的增減,在經過反饋後使下一個周期的值呈反方向 的變動。負反饋迴路也稱之自我控制迴路(Self-Controlling Loop)

或平衡迴路(Balancing Loop),其特性是促使系統朝向預定目標 發展,通常會變得更穩定逐漸達到均衡點。

圖 3-3 負調節環路案例一:攝食與體重【48】

圖 3-4 負調節環路案例二:疲倦與休息【48】

(三)時間滯延(time delay)

在系統動力學中除了正、負反饋以外,還有一個對系統行為具 有重大影響卻常為人們所忽視的關鍵因素-時間滯延。在系統動力 學中,時間延滯通常是以因果鏈加上一條或二條橫線來表示。

圖 3-5 環路中時間延滯案例-以政策執行為例【48】

四、 系統基模【50】

系統思考的領域中,最重要且最具有洞察力的基模是能看出一 再重複發生的結構型態。「系統基模」(archetype,系統的基礎 模型)是學習如何看見個人與組織生活中結構的關鍵所在。運用系 統基模可以發現,各類管理問題有其共通性,亦可從資料軌跡、數 據整理進行對照,觀察事件屬於何種基模型態。

(一)反應遲緩的調節環路

不斷朝向一個目標調整其行動,如果沒有感到時間延滯,他們所採 取的改正行動會比需要為多。或者提早放棄,因為短期無法看見顯 著進展。

圖 3-6 系統基模-反應遲緩的調節環路【50】

(二)成長上限

一個會自我繁殖的環路,產生一段時期的加速成長或擴展,然 後成長開始緩慢下來,終致停止成長,甚而開始加速衰敗。此種變 化的快速成長期,是由一個或數個增強環路所產生。隨後的成長減 緩期,是在成長達到某種限制時,由調節環路所引起。這種限制可 能是資源的限制,或內外部對成長的一種反應。如果發生加速衰敗 的情況,則是由增強環路反轉過來運作,而使衰敗加速,反之原來 成效卻越來越萎縮。(圖 3-7)

圖 3-7 系統基模-成長上限【50】

(三)捨本逐末

使用一項頭痛醫頭的治標方式來解決處理問題,短時間內產生 了看起正面且立即的效果。但是這種暫時消除症狀的方法用多了,

治本措施的使用卻也相對越來越少。經過一段時間後,將導致使用 根本解的能力可能萎縮,而對症狀解產生更大的依賴(圖 3-8)。

圖 3-8 系統基模-捨本逐末【50】

(四)目標侵蝕

一個類似「捨本逐末」環路的結構,其中短期解決的方案,會 使一個長期、根本的目標逐漸降低。(圖 3-9)

(五)惡性競爭

不論組織或個人,往往都要保有自己的福祉,必須建立在勝過 對手的基礎上。,但這樣會產生一個對立情勢升高的惡性競爭:只 要有一方領先,另一方就會感受到更大的威脅,導致對方更加積極 行動,重建自己的優勢,一段時間之後這又對另一方產生威脅,升 高他方行動的積極程度。通常每一方自己的積極行為,都是為了防 衛對方損害自己利益的措施,逐漸造成任何一方都不想要的程度。

(圖 3-10)

圖 3-10 系統基模-惡性競爭【50】

(六)富者愈富

兩個活動同時進行時,表現成績相近,但為有限的資源而競 爭。開始時,其中一方因得到較多的資源而表現較佳,便佔去較多 的優勢去爭取更多的資源,無意間產生增強環路,於是表現越好,

而使另一方陷入資源越來越少,表現也越來越差的反向增強環路。

(圖 3-11)

圖 3-11 系統基模-富者越富【50】

(七)共同的悲劇

許多個體基於個別需求,共同使用一項很充裕、但有極限的資 源。起初他們使用這項資源逐漸擴展,並產生增強環路而使成長越 來越快,後來收益逐漸遞減,而且越努力成長越慢。最後資源顯著 減少或告罄。(圖 3-12)

圖 3-12 系統基模-共同的悲劇【50】

(八)飲酖止渴

一個對策短期有效,長期而言,卻會產生越來越嚴重之後遺 症,使問題更加惡化,可能會引發依賴此短期對策,難以自拔。(圖

圖 3-13 系統基模-飲鴆止渴【50】

(九)成長與投資不足

如果組織或個人成長接近上限時,可以投資在「產能」上的擴 充,以突破成長的上限,再創未來。但這種投資必須積極,且必須 在成長降低之前,不然永遠無法做到。然大部分的做法是將目標或 績效標準降低,來使投資不足合理化。如此一來,緩慢的產能擴充 將無法滿足需求快速成長,而使績效越來越差,最後可能成長逆轉 而使需求大幅下滑。(圖 3-14)

圖 3-14 系統基模-成長與投資不足【50】

3.1.2 違章建築政策失靈檢討

各級政府自民國 42 年開始以強制拆除處理違建問題至今每況 愈下,本研究利用前節系統基模分析探討歷年違章建築政策失靈原 因。

一、 放寬違建認定標準

民國 72 年中央政府著眼於執行拆除違建已引起諸多民怨選票 流失,影響民選首長、民意代表選情,於是內政部修訂了違章建築 辦法第 14 條,明定由省及直轄市政府訂定發布實施「違章建築拆 除認定基準」,准許民眾在該認定範圍建造房屋免許可,但涉及私 權問題,由起造人自行負責。惟實施當初民眾對於法令見解不甚明 瞭,故省府以印刷圖片分發縣市政府轉當地公所,在村里民大會說 明,造成民眾誤認為違建是合法,各地增建風潮隨之湧現,部分符 合認定基準者,夾雜著新生違建於其中,如雨後春筍般滋生,各地 方政府窮進人力、物力查報、認定及拆除,仍無法遏阻違建增長快 速。究其原因就是放寬違建認定標準所致。

政府原本規劃當時全省原計約 6 萬件未拆之違章建築,如依違 章建築拆除認定基準,清查可註銷約二分之一,頓時提升績效。當 時臺北縣約有 3 萬件未拆,同時亦註銷約 1 萬 2 千件。其後因全省 違建快速增加,到了內政部再次修法廢除認定基準之法源時,已是 民國 81 年 1 月 10 日。全國未拆違建已累計至 15 萬 6 千件,而臺 北縣就有 7 萬 6 千件之多,臺北縣 72 年到 80 年間違建成長情形如 下圖(圖 3-15)。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4-8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