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的目的在說明研究設計與步驟,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為研究架 構;第二節為研究假設;第三節為研究程序;第四節為研究對象;第五節 為研究工具;第六節為資料分析與處理。

第一節 研究架構

依據文獻探討與研究目的,本研究除比較國中資源班學生與普通班學 生在生活適應上是否有差異外,也進一步以資源班學生的個人背景變項

(性別、年級、國小有無進入資源班、每周上課節數、學校地區)做為自 變項,而生活適應作為依變項,探討國中資源班學生在生活適應上是否有 差異。最後以資源班學生的個人背景變項作為預測變項,對生活適應的各 個層面作預測。本研究的架構如3-1研究架構圖所示:

生活適應 (依變項)

個人適應 人際適應 家庭適應 學校適應 資源班學生

背景變項

(自變項)

性別 年級

國小有無進入資源班 每周上課節數

障礙類別

第二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在研究過程上分為準備、實施、資料處理與完成四階段,各階 段的工作內容分述如下:

一、 準備階段

(一)擬定研究主題

研究者根據在教學中發現的問題,瀏覽相關文獻,並與指導教授討論,

確定研究的方向與架構,並訂定論文主題。

(二)蒐集相關資料,進行文獻探討與分析

訂定論文主題後,研究者即上網搜尋有關資源班、身心障礙、生活適 應等相關的資料,並到國家圖書館及各大學圖書館瀏覽相關文獻,進行文 獻的探討與分析。

(二)訂立研究計畫

依據蒐集到的文獻內容,與指導教授討論研究方法、研究流程及研究 工具等,接著擬定研究計畫。

二、 預試階段

一、研究對象

查詢「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98 學年度在台中縣、台中市就讀國中 資源班學生的人數最為母群體 。

二、 問卷初稿內容徵詢及定稿

研究者依據研究需要,初步擬定「國中學生生活適應問卷」後,發函

諮詢 7 位專家學者及老師的看法(表 3-3),依據所提供的意見修改,並就 內容效度予以評鑑,最後經指導教授核定,確定預試問卷。

三、 實施預試

研究者於民國 99 年四月初進行預試,以台中縣神圳國中資源班學生 進行預試,預計取樣 43 份。神圳國中位於台中市近郊,位於海線與山線 的交會,學生樣本值足夠(學生人數 43 位),樣本值能涵蓋台中縣、台中 市的學生現況,不會呈現過於極端的現象。因此研究者選擇神圳國中的資 源班學生做為預試的施測對象。在預試問卷回收後,研究者開始進行項目 分析、信效度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選擇適當的題目,編製成正式問卷。

三、 實施階段

正式施測與回收問卷於民國 99 年 4 月中∼4 月底開始進行,施測的步 驟如下:1、研究者先與各校的資源班教師聯繫,徵求資源班老師的協助。

2、為提升問卷的回收率,詢問資源班教師可作答學生的人數(排除中等 智能障礙以上的學生和無意願配合的學生)。3、郵寄問卷,內容物包括國 中學生生活適應問卷、給老師的一封信(附錄六)、給學生的增強品以及 回郵信封一枚。

在實施問卷施測時,研究者力求遵守研究倫理,包含問卷的保密性、

尊重學生的自主意願、問卷作答內容不影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四、資料處理階段

將問卷回收後,研究者將問卷資料編碼、整理,將作答結果輸入電腦

五、 完成階段

根據所得之統計資料進行分析,並將著手撰寫研究結果及分析討論,

同時再次修訂論文內容,並根據結果向學校教育、親職及未來研究提出具 體建議,最後送請指導教授修正,完成正式論文。

圖 3-2 研究流程圖 準備階段

擬定研究主題 蒐集相關文獻 訂立研究計畫

預試階段 確定研究對象 問卷初稿內容徵詢與定稿

實施預測

實施階段 正式問卷施測回收

資料處理階段 資料處理與分析

完成階段 撰寫論文分析結果

完成正式論文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以九十八年度就讀台中縣、台中市公立國中一到三年級資源 班學生為對象,旨在瞭解資源班學童學校生活適應的現況與差異。根據「教 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的資料顯示就讀國中資源班的學生台中市有 477 人;台中縣有 1166 人,總共人數為 1643 人。本研究採叢集抽樣法,分別 自台中縣、台中市設有身心障礙資源班公立國民中學隨機抽取學校,以抽 取到的學校資源班學生為施測樣本。

一、 預試量表實施對象

以台中縣神圳國中資源班學生做為「國中學生生活適應問卷」的預試 施測對象,資源班學生 43 人,實際發出 43 份,回收 43 份,回收問卷率 43 份,刪除隨意圈選者(如全部選者),可用樣本為 41 份,可用率達 95

%,如表 3-1

表 3-1 預試對象統計表

學校名稱 人數 回收 回收率 可用 可用率

神圳國中 43 43 100% 41 95%

二、 正式量表實施對象

本研究對象以 98 學年度就讀台中縣、市國中資源班學生做為研究的 母群體,研究者以叢集抽樣法,分別自台中市選取三光、五權、福科、惠 文、光明、雙十、崇倫;台中縣則選取豐南、石崗、長億、光榮、大道、

大雅、后里、順天、爽文,共計 16 間學校,311 名國中資源班學生作問卷 調查,回收 299 份,全部回收率為 96%,剔除無效問卷 2 份,有效問卷共 297 份。

表 3-2 正式對象統計表

縣市地區 學校名稱 人數 回收 回收率 台中市 三光國中 16 16 100%

五權國中 24 23 96%

福科國中 10 10 100%

惠文國中 12 11 92%

光明國中 15 14 93%

雙十國中 12 12 100%

崇倫國中 23 20 87%

台中縣 豐南國中 40 40 100%

石岡國中 15 14 93%

長億高中

(國中部)

22 22 100%

光榮國中 35 31 89%

大道國中 20 20 100%

大雅國中 20 20 100%

后里國中 15 14 93%

順天國中 23 23 100%

爽文國中 9 9 100%

合計 311 299 9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研究者自編「國中學童生活適應問卷」作為資料蒐集的主要 工具,問卷內容分為二個部份:第一部分是個人基本資料調查表,第二部 分是生活適應量表,茲將其內容變項作以下之說明:

一、 個人基本資料調查表

個人基本資料包含性別、年級、國小有無進入資源班、資源班一週上 課節數、障礙類別五個部分,茲分別說明如下:

1、性別分為「男生」、「女生」二類

2、年級分為「一」、「二」、「三」年級三類

3、國小有無資源進入資源班則分為「有」、「沒有」兩類

4、每週上課節數:分為「1-3 節」、「4-6 節」、「7 節以上」等三類;

5、障礙類別分為「學習障礙」、「輕度智能障礙」、「感官障礙」、「情 緒障礙」等四組;

二、生活適應量表

(一)預試量表之編製

本研究之「國中學童學校生活適應量表」係參考路君約(1986)的「修 訂少年人格測驗量表」、吳新華(1993)的「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

林信香(2002)「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與林利真(2006)所編製的「國 中學童生活適應量表」等相關量表,並針對資源班現況加以探究後,研究 者將生活適應分為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同儕適應四個層面,

自行編製而成本研究之「國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初步量表於預試前,

敦請國內 7 位學者專家進行專家內容效度評鑑(如附錄二)。將專家們所 提供的意見加以整理成專家意見表(如附錄三),並根據專家們的意見來 判斷保留、刪除或修改後保留,接著編製成「國中學生生活適應問卷」預 試版(如附錄四)。本量表的目的在於調查國中資源班學生生活適意的現 況及差異情形,並藉此比較資源班學生與普通班學生的生活適應情形有無 差異。

本研究係以問卷調查方式蒐集所需資料,除了參考生活適應相關文獻 之外,並針對資源班運作現況改編,完成國中資源班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問 卷,以作為研究工具,本量表共分為四個層面,的內容說明如下:

1.個人適應:包含對自我的接納以及自我的情緒表達。

2.家庭適應:包含對家庭的歸屬感、父母關係與兄弟姊妹相處的情形。

3.學校適應:包含學習和常規的方面。

4.人際適應:以同儕相處為主、包含和同學與朋友間相處的情形。

表 3─3「國中學生生活適應」架構表

國中學生生活適應總量表

分 量 表

個人適應 包含對自我的接納以及自我的情緒表達

家庭適應 包含對家庭的歸屬感、父母關係與兄弟姊妹相處的情 形

學校適應 包含學習和常規方面

人際適應 以同儕相處為主,包含和同學與朋友間相處的情形

(二)量表內容

本量表共有 40 題,共分為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人際適 應四個層面,每個層面各有 10 題。

(三)填答及計分方法

本量表採李克特式四點量表來填答,由受試學生依自己的心理感受與 實際狀況來做回答。每題皆有四個選項,由受試者依實際狀況作答,正向 題得分為:「完全如此」四分、「大部分如此」三分、「有點不是如此」二 分、「完全不是如此」一分。學童的總得分越高,代表受試者的生活適應 越好,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受試者在該項目上的適應越好,反之則越差。

(四)量表之分析

將預試問卷資料整理、建立,並以統計軟體進行 SPSS12.0 進行資料 的分析,首先做問卷的項目分析,包含描述統計檢測分析、同質性檢驗和 高低分極端組的比較分析。接著做因素分析萃取共同因素,最後進行信效 度考驗。

1、 項目分析

首先進行項目分析,由各個量表項目的統計資料來檢視題目的好壞,

刪除平均數、標準差過低和遺漏值過大的題目。其步驟如下:1、計算每 位受試者在各題項上的總分。2、將受試者分數由高至低排列,選取最高 分的 27%和最低分 27%為高、低分組,並求出每一題之決斷值。3、以相 關分析因此檢驗各個題目與總分的相關係數,刪除相關係數.30 以下,且 與量表總分未達.05 顯著水準的題目。本量表刪除第 7 題。

刪除平均數、標準差過低和遺漏值過大的題目。其步驟如下:1、計算每 位受試者在各題項上的總分。2、將受試者分數由高至低排列,選取最高 分的 27%和最低分 27%為高、低分組,並求出每一題之決斷值。3、以相 關分析因此檢驗各個題目與總分的相關係數,刪除相關係數.30 以下,且 與量表總分未達.05 顯著水準的題目。本量表刪除第 7 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