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基於研究目的,並且假設學生在數學溝通方面,也可像語文學 習一般,從低年級階段培養起,同時為了考慮方法論的適切性,採用行動 研究法,研究者以參與觀察文件蒐集方式蒐集資料,然後將蒐集的資料,

做進一步的分析與討論,以達成研究目的。

第一節 行動研究法

壹、行動研究的定義

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一詞源於 1930 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Kurt Lewin,他關心當時社會行動利益與知識的累積,也對於如何兼顧行 動與知識的發展感到興趣,其畢生投注於結合理論與實務的工作中。其名 言:研究應有所行動,行動應有所研究(No research without action, no action without research),說明了行動研究的精義(廖鳳池,1990)。而 行動研究最為直接簡明的定義是由 John Elliott(1991)所提出:行動研 究是社會情境的研究,是以改善社會情境中行動品質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的 研究取向。這個定義明確引出了從事行動研究最基本的動機之一,就是致 力於改善學校情境中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品質之意願。行動研究企圖支 持教師能有效地因應實務工作中的挑戰,並且以一種反映(reflective)

思考的方式,創新地改革困境(引自夏林清等譯,1998)。

Rowan 和 Reason(1981)曾具體指出:行動研究並不僅只是一種研究方 式而已,也是一種教育的形式、個人發展及社會行動的過程。整個研究基 礎乃是建立在研究過程中所有參與者的實際生活經驗上,在整個過程中,

行動研究是一種在「經驗」與「反省」之間的覺醒和自我批判歷程,使得 個體的概念、實踐及經驗能週而復始不斷地被調整修正,進而培養出兼容 並蓄的整體意識,足以顧及行動中的直覺、理性、自身的行動及外在的世 界等等(Reason, 1988;Torbert, 1991)。

貳、行動研究的價值

基本上,行動研究以解決工作情境中的實際問題為主要目的,將之應用 於課程與教學研究,則是指教師在教室情境的探究,試圖藉之改進本身的 教學、考驗課程與教學理論的一種研究行動。因此,行動研究不像傳統研 究,為了預測未來而探究過去,而是為了改變現狀所進行的即時研究;行 動研究是一個明確、開放的研究架構,鼓勵教師檢視教學活動背後所潛藏 的假設,擴大教學所注意的焦點,藉以增廣探究範疇及建立多元觀點間的 效度;更重要的一點是,行動研究儘可能地將資料(研究材料)隨時進行 反省思考,藉以提高在教室中不一致、不和諧事物的警覺度,作為改善後 續教學實踐的參考指標,並且不斷檢視研究結果的效度及實用性(甄曉蘭,

2000)。

考量理論和實務的關係,教師可藉由行動研究過程,進行批判性的辯證 思考和循環性的自我對話,結合專家學者的「理論」與教師個人的「經驗」,

來調整修正教師認為理所當然的理念和理論的錯謬觀點,其動機是為縮短 理論與實際的差距,激發出具體有效的行動策略,來改進課程與教學;其 目的乃是為解決課程與教學所面臨的實際問題,而非單為測試假設驗證理 論。教師若能有策略的妥善應用行動研究,必能具體有效地發揮「將理論 應用於實際」、「假實際經驗修正理論」的功能(甄曉蘭,1995)。

參、行動研究的特點

行動研究的特點有哪些?Altrichter、Posch 和 Sonekh(1993)(引自 夏林清等譯,1998)認為:

一、行動研究由關心社會情境的人,來針對社會情境進行研究。例如,

在教室這個社會情境中所發生的,就是教師專業責任的第一戰線。

二、行動研究發起於每日教育工作中產生的實際問題。行動研究者在改 進實際教育現場的同時,建立有關參與者(如教師)實踐的知識。

三、行動研究能協助學校的教育價值具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四、行動研究提供進行研究與發展實務的一些簡要的策略與方法,適合 教師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必須在不過度打擾實務工作的情形下進 行。

五、然而,明確與特定的方法或技巧並不是行動研究的特色。相反的行 動研究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努力;教師致力於行動與反映之間緊密聯 繫、相關與對質的特性,促進教師反映出自己發展個人行動的意識 與潛意識作為。它協助教師反映性的行動以便能發展個人的知識。

所以,反映思考將開發出行動的新觀點,也將在行動中被理解和檢 驗。

六、每一個行動研究方案都有自己的特點所在,但是一些基本的行動研 究步驟仍是存在於任何研究之中。

因此,Altrichter、Posch 和 Sonekh(1993)(引自夏林清等譯,1998,

p9-10)將行動研究的階段以圖 3-1 表示:

圖 3-1 行動研究歷程的階段

(引自 Altrichter、Posch 和 Sonekh, 1993,夏林清等譯,1998,p9)

如圖 3-1 所示,行動研究的起始點,也就是階段 A,是由教師個人有意 願投注心力去追求改變的。之後教師透過對話、訪談、及其他蒐集資料的 方法,蒐集到相關的資料,然後對蒐集到的資料加以分析,情境得以釐清 為階段 B。在情境釐清之後,隨之得以產生的結果便是發展出行動策略,並 且將策略轉入實踐之中,為階段 C。

階段 B 與階段 C 是一個循環的步驟(如圖 3-1 右方箭頭),以下說明其 A 尋找一個起始點

B 釐清情境

C 發展行動策略並放入實踐中

D 公開教師的知識

循環過程。通常可以預見的是,新的行動策略並無法如預期一般能「立刻」

解決問題。因此研究者還需要努力檢核所做過的行動,從經驗中學習,以 更進一步的改進行動策略。於是研究過程又進入一個情境釐清的新階段與 步驟,而這些會再引導發展出適切的策略,並可以將這些策略再放到實務 中,再發展出新的行動策略(夏林清等譯,1998)。所以,教師透過反省與 思考的過程,發展改進行動的策略,如此不斷的循環,最後教師將專業知 識公諸於大眾,研究的方案才算結束(階段 D)。

第二節 研究者即工具

行動研究屬於質的研究派點,質的研究之可信性尤其取決於研究者的 信譽,其原因在於研究者既是資料蒐集的工具,又是分析過程的中心,因 此研究者本身的觀察、詮釋立場和角色,顯得相當重要。而且研究的信度 和 效 度 亦 繫 於 研 究 者 本 身 的 經 驗 理 念 、 方 法 論 的 技 巧 與 敏 銳 度

(Patton,1990,載於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可見研究者對於資料的 分析能力與他個人專業的可信性,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茲將研究者的經 歷與理念說明如下:

壹、研究者的經歷

研究者畢業於省立台南師範專科學校普師科,後來又到國立屏東師院 進修。至今已在教育界服務二十年。

民國 86 年,研究者接任一年級班級導師,開始接觸民間出版的數學教 材,這是根據民國 82 年的數學課程標準所編輯的教科書。面對建構式教學 的不了解狀況下,研究者開始參加各種有關數學科的研習,有「82 年數學 新課程研習」、「翰林教師成長團數學研習營」、「優質教師工作坊」、「數學 步道課程研習會」、「國小數學科新課程教材教法研習班」等。

研究者受到諸多數學教育觀念的薰陶,回到學校,開始將研習內容整 理成筆記,在任教的學年中,邀集有興趣的老師,定期召開數學研討會,

並且將所學的東西與他們分享。同時亦在自己任教的班級進行數學教學改 變,並建立教學檔案,記錄教學情況和反省。隔年受同事之鼓勵,寫了一

篇有關數學教學的行動研究論文,投稿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舉辦的「2001 年 行動研究建立在行動上的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並到台東師院發表行動 研究成果。

研究者見了世面,也開了眼界,又陸續參加中華民國第十七、十九屆 的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舉辦的「2001 國民 中小學數學教育革新」研討會,遠哲基金會舉辦的「91 遠哲西子灣數學教 師成長工作坊」,並於民國 91 年考取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

以在職進修的方式,繼續求取有關數學教育方面的知識。

研究者在中山大學教研所進修期間,在數學教育方面,修習梁淑坤教 授的「數學課程研究」、「數學評量研究」、「數學教學研究」,也修習數學教 育專題研究的課程。在方法論方面,修習張德榮教授的「教育研究法」,並 聆聽甄曉蘭教授的有關行動研究方面的演講。

此外,研究者仍繼續參加各種有關數學教育方面的研討會和研習,有 92 年科教處學術研討會舉辦的「2003 數學與科學的對話:概念學習」,高 雄市國教輔導團舉辦的「2003 年國教論壇---數學領域論壇」,國立中山大 學辦理的「數學園遊會的設計與實施」,教育局舉辦的「高雄市 92 年國民 小學策略聯盟數學領域教師研習」。

貳、研究者的理念

民國 82 年教育部公佈課程標準之後,建構主義在國內數學教育界興 起,當時研究者已是任教十幾年的資深教師,受到反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 極大的衝擊。後來逐漸接觸建構主義的理念之後,深深為建構主義者所持 的觀點著迷,認為知識是由學習者主動建構的,教學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主 體,老師必須秉棄傳統權威的角色,退居為引導者的角色。

但是研究者光有教學的熱誠與信念,仍需面對教育環境所給予的挑 戰,並感覺到在教育理論與實際教學之間,存在著一段距離,因此研究者 希望能充實自己所學,找到理論與實際之間的平衡點,同時透過與教授、

研究所同學、學校同事和研究數學教育的專業社群之間,不斷的討論,並 加上教學經驗的累積、細膩的觀察和嚴格的自我批判,研究者慢慢了解到 每一位教師都有一個信念,來支持自己的教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