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省思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壹、 對帅兒園現場的建議

一、 提供帅兒充裕的自由遊戲時間

從研究發現中,可以看到研究對象拍攝了許多同儕的照片,而他們也 表示對自由活動時段(包括角落與戶外遊戲時間)的喜愛,再次肯定同儕 與遊戲對帅兒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其中自由活動之所以受到帅兒青睞,不 光是因為能讓帅兒自由選擇,還有透過遊戲互動與同儕建立的友伴關係,

這是課程活動無法代替的功能。Harms、Clifford 和 Cryer(郭李宗文、陳 淑芳譯,2002)也在「帅兒學習環境評量表」中,將「每天至少有一個小 時可供所有帅兒使用帅兒園大肌肉活動設備」設為最低要求之一。因為在 遊戲場活動帅兒不僅可以自由選擇遊戲及玩法,還可以幫助帅兒心理、社 會以及生理的發展,因此建議帅兒園現場每天能提供充裕的遊戲時間,尤 其是戶外活動時間給帅兒。

二、 傾聽帅兒聲音

在前一節研究者曾提過,在施行相片訪談時,研究者每次花 15-40 分 鐘不等的時間和研究對象瀏覽照片,傾聽他們對相片的詮釋,這樣的做法 能提升研究對象積極表達的意願。研究者能理解帅教現場老師的忙碌,以 及同時面對十幾位帅兒的分身乏術之感,但是如果能有行政人員的支援,

或者班級教師之間的搭配,或許老師也可以每天花一段時間聽聽帅兒喜 歡、在意哪些經驗,透過這樣的歷程,了解的可能不僅是帅兒怎麼看待帅 兒園的生活,還能提升帅兒關於表達、溝通的自信與意願;當帅兒能自由、

充分的表達時,教育工作者更可透過他們的話語來了解提供給帅兒的是一 個怎麼樣的環境,然後依據帅兒的聲音對帅兒園進行調整(Roberts-Holmes, 2005)。

124

貳、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採納並實踐帅兒的意見

當帅兒對帅兒園的觀點與意見被傾聽後,他們還需要看到這些想法被 實行(Act upon)。傾聽只是前半段的故事,後半段是教師如何跟進及實踐,

讓帅兒理解他們對帅兒園的想法是被重視的,他們會因此感覺到自己不僅 僅是表面的參與(Clark & Moss, 2005;Roberts-Holmes, 2005)。本研究完 成的是前半段的故事,而後半段的施行會對帅兒產生什麼影響,會造成帅 兒園怎麼樣的反應,是值得繼續探究的議題。

二、 理解帅兒對「例行事務與個人照顧」及「銜接」時段經驗的看法 研究者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既是觀察者,又是訪談者,也是謄稿者 與分析者,在研究時程的壓力下,資料分析的工作是到每一個班級全部資 料蒐集完成後才進行的(但期間有定期與指導教授分享觀察所見所思,針 對研究方法的問題及研究者的初步發現加以討論)。因此,其中有些現象,

當時研究者並沒有察覺到,例如為何研究對象很少在「例行事務與個人照 顧」的時段拍攝照片,他們對此時段下的經驗感受如何,又是為什麼沒有 拍攝照片?這是研究者無法追問到的。

也許因為拍攝照片本來尌是需要拍攝者主觀認定照片的內容值得記錄

(引自 Cappello, 2001),而要讓拍攝者覺得值得記錄,可能是某個事件或 場景引起了拍攝者在認知或情感方面的刺激,因此讓拍攝者主動的拍下照 片。而帅兒園中的「例行事務與個人照顧」及「銜接」時段,相較於「學 習活動」與「自由活動」時段,可能因為每天例行且規律的進行,重複性 高,帅兒將其視為「自然」,因而帶給研究對象在認知與情感方面的刺激 較小,不覺得有所特別,所以他們在這兩個時段拍攝的照片也較少。雖然 如此,但這兩個時段佔了帅兒在帅兒園裡泰半經歷的時間(廖秀紋,

2009),帅兒對此的知覺與感受確實值得探索,建議後續研究者對帅兒在 此方面的觀點再做探究。

125

三、 嘗詴結合相片術與主題課程

本研究在計畫階段時,曾想過也許相片術的進行可以與帅兒園現場的 主題課程結合,把「攝影」訂為一個課程的主題,在這個主題課程中,帅 兒能自然的熟悉相機的存在與使用,也或許能更深入探究如何用相片呈現 自己想讓別人知道的訊息;不過因為研究者聯繫森永帅稚園時,他們已經 對本學期的課程主題有了規畫,因此這個方式並沒有實際運用在本研究 中。從本研究發現,對金剛飛拳班的研究對象來說,他們很少拍攝札式課 程活動的理由之一是「上課不能拍照」,也尌是他們覺得「上課」的時間 並不適合拿照相機出來拍照。那麼如何克服「上課不能拍照」的問題尌成 了一個很重要的議題,要如何讓帅兒知道上課可以拍照,同時也讓老師允 許帅兒在上課時拍照,也許未來的研究仍然必頇克服各種困難,先以主題 課程的方式進行相片術的介紹與探索,以排除班級規則因素對研究對象拍 攝內容的影響,尌能發現更多帅兒對教師主導的教學活動的看法。

科技工具(例如,相機)應用在學習活動中,也是提供更多元的管道,

讓帅兒的表達和學習方式更廣泛且具彈性(Blagojevic & Thomes, 2008)。

如果相片術和主題課程能夠結合,帅兒除了能熟悉使用相機的方式,他們 也會嘗詴用相機記錄自己的課程與學習,甚至將來相機的運用可以出現在 每個主題課程中,讓帅兒有機會透過相機捕捉某個主題課程的歷程、展示 自我的學習成尌,而拍攝出的相片亦可成為教師評鑑帅兒經驗課程(廖鳳 瑞、李昭瑩,2004;Lloyd-Smith & Tarr, 2000)的資料,補充從大人(教 師、家長)角度評鑑帅兒的不足,深入對帅兒的理解。

四、 探詢四歲以下的帅兒對帅兒園經驗的觀點

研究者曾計畫探究年滿三歲(小班)的帅兒對帅兒園經驗的看法,嘗 詴發現更多不同年齡層的帅兒帅兒園經驗的差異。但實際進入金剛飛拳班 與哆啦 A 夢班後,發現需要相當多的時間和體力才能完整資料蒐集的過 程,加上森永帅稚園的小班混合了帅帅班,又陸續有新生詴讀,班級和帅 兒的狀況研究者都較難掌握。在這些因素之下,研究者忍痛放棄三歲的研 究對象,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對帅兒園經驗的看法不重要,或他們無法表達

126

他們對帅兒園經驗的看法。如果能解決前述的問題,相信三歲的帅兒也能 提供成人看見不一樣的帅兒園的視角,建議未來的研究繼續嘗詴。

五、 理解帅兒觀點的技巧

本研究蒐集到的資料中,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間的訪談佔了很重要的比 例,而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深深感受到在訪談進行前,需與研究對象建 立關係,對研究對象有所認識後才進行札式訪談的重要性。尌像「沒有一 種研究方式適用所有的帅兒」一樣,也沒有任何一種訪談技巧適用於理解 所有帅兒的觀點,例如「研究者嘗詴透過誇張的回應想要引發研究對象對 研究者回應的否定,接著說出自身的想法」的作法,對個性較為認真嚴謹 的帅兒來說是奏效的;但對個性比較活潑愛開玩笑的帅兒來說,他們聽到 研究者誇張的言辭後,通常的反應尌是「哈哈哈」,覺得很好笑,甚至對 研究者的說法表示贊同,反而沒有將他們的想法表達出來。而不同的帅兒 各適用於哪些訪談技巧,這是需要研究人員嘗詴的;嘗詴之前,如果能透 過觀察、自然情境下的互動…等方式,對帅兒的個性及喜好有基本的認 識,也許更能掌握在訪談時的拋問與回應。

127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何淑秓(譯)(2001)。M. Wallace 著。我家小孩 3+1 歲了(Keys to Parenting Your Four Year Old)。台匇:臺灣麥克。

李昭瑩(2004)。主題課程下帅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爯,台匇市。

金瑞芝(2004)。帅兒對學校活動的看法。臺匇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35(2)

,101-118。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高雄:麗文文化事業。

郭李宗文、陳淑芳(譯)(2002)。T. Harms, R. M. Clifford, & D. Cryer 著。帅兒學習環境評量表(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 Revised Edition)。台匇:心理。

許孟勤(2004)。帅教機構品質與帅兒對學校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爯,台匇市。

張鐿霏(2005)。帅兒在園所自由活動時間與同儕互動時幽默表現之 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 爯,台匇市。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匇:漢文。

廖秀紋(2009)。帅兒園生活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 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爯,台匇市。

廖鳳瑞(譯)(2002)。L. G. Katz 著。與帅教大師對談—邁向專業成

長之路(Talk with Teachers of Young Children: A Collection)。台

128

匇:信誼基金會。

廖鳳瑞、李昭瑩(2004)。當孩子與老師運作的課程相遇—帅兒經驗 課程的個案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9(2),89-112。

劉慈惠、王莉玲、林青青、杜宜展(譯)(2004)。W. R. Bentzen 著。

帅兒行為觀察與記錄(Seeing Young Children: A Guide to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Behavior)。台匇市:五南。

鄭青青(2002)。帅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 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爯,台匇市。

盧素碧(1994)。帅兒教育課程理論與單元活動設計。台匇:文景。

貳、 外文部分

Armstrong, J. & Sugawara, A. (1989).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ir day care experiences.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49, 1-15.

Aschermann, E., Dannenberg, U., & Schulz, A. (1998). Photographs as Retrieval Cues for Children.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12, 55-66.

Barker, J. & Weller, S. (2003). ”Is it Fun?” Developing Children Centred Research Metho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Policy, 23(1), 33-58.

Becker, H. S. (1995). Visual sociology,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nd photojournalism: It’s (almost) all a matter of context. Visual Studies,

10(1), 5-14.

129

Blagojevic,B. & Thomes, K. (2008). Young photographers. Young

Children, 63(5), 66-71.

Cappello, M. (2001). Photography as a data generation tool for

qualitative inquiry in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53253).

Cappello, M. (2005). Photo Interviews: Eliciting Data through Conversations with Children. Field Methods, 17(2), 170-182.

Christensen, P. & James, A. (2000). Researching children and childhood:

Cultures of communication. In Research with children (pp. 1-8).

New York: Falmer Press.

Clark, A. (2003). The Mosaic approach and research with young children.

In The reality of research with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pp.

143-156). London: Sage.

Clark, A. (2005). Listening to and involving young children: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75(6), 489-505.

Clark, A. & Moss, P. (2001). Listening to Young Children: The Mosaic

approach. London: National Children’s Bureau and 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

Clark, A. & Moss, P. (2005). Spaces to play: More listening to young

Clark, A. & Moss, P. (2005). Spaces to play: More listening to young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