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 Husband 的傳播權與被理解權作為理論框架,關注原民族群媒體產 製者的試圖連結生產與接收的實踐過程。這個實踐過程涉及了媒體產製者的經驗 與產製意圖、採取的族群媒體介入行動,以及媒體內容實際的接收情形(如圖 3)。 以實踐為取向的研究,關注人們如何說以及如何做的過程,並透過這個過程瞭解 人們實際行為和社會制度、結構之間的關係(Pink, Horst, Postill, Hjorth, Lews, &

Tacchi, 2016)。以實踐為中心的媒介研究,便是強調觀察與理解人們的實際作為 和媒介之間的關聯性,這個實踐過程牽涉到媒體內容及意義如何被製造,又,在 內容生產的過程涉及什麼樣的實際作為以及論述過程(郭文平,2013)。欲了解 此一過程,必須透過具體現象觀察以及經驗描繪才能探知。因此研究者採取數位 民族誌作為研究方法,觀察原民族群媒體產製者在網路空間中所發佈的貼文,以 及其他媒體對於該媒體的關注情形。除此,研究者也針對原民族群媒體產製者進 行訪談,藉以瞭解其產製意圖、實際操作的經驗以及他們如何評估與看待自身媒 體內容所達成的目標。

研究對象

本研究認為台灣原民族群媒體依媒體主題論及的族群範圍來說,可以分為泛 原民媒體、民族媒體、部落媒體幾種型態,並且由不同的個人、組織、原民、非 原民經營。由於本研究關注原民族群媒體採取的介入行動,因此在研究對象的選 擇上先排除大多在進行族群內部互動交流、以原民為閱聽對象的媒體,鎖定旨在 進行倡議、跨文化交流等將閱聽眾範圍拓展至社會大眾的原民族群媒體。除此,

隨著網際網路興起原民族群媒體的產製者樣貌混雜多樣,光是以「原住民」、「媒 體」、「網站」、「Facebook」為關鍵字在 Google 搜尋引擎以及 Facebook 平台進行 搜尋,便可得到上百筆資料。不過研究者進一步觀察發現,這些網站和粉絲專頁 多數為政府各級原民事務機關傳遞政策資訊的網站、學術與教育單位介紹原民文 化知識的博物館網頁、部落產業行銷網站,少數是專注於原民相關內容製作並持 續更新的網站與粉絲專頁。其中,由原民個人或是組織自發成立的網站以及粉絲 專頁雖然數量眾多,但並非每一個網站都有持續更新內容與維持運作。為了進行 更完整、深入的討論,本研究針對旨在進行社會溝通的原民族群媒體,依據經營 者的單位性質各選一個媒體進行探討與分析。以下將分述選擇的個案以及原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粉絲專頁(簡稱原青陣粉絲專頁)是由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經營的臉書粉絲專頁。原青陣是集結台灣不同大專院校原民社團的青年組織。組 織與粉絲專頁的成立,緣起於 2013 年一群原住民大學生不滿布農族教會在護家 盟大遊行中擅自以原住民族名義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他們希望從原民青年對自 身文化的理解與觀點來表達對性別議題的看法,因而聚集討論、撰寫聲明。當時 為了找一個媒體管道刊登聲明,他們成立了「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粉絲專頁。後 來,原青陣持續凝聚原住民青年的力量,並且時常透過粉絲專頁表達對於時事的 看法。原青陣至 2017 年臉書社團已經有 200 多人,成員主要來自在都市地區成 長或求學的原住民,以及認同原民議題的非原住民。原青陣在臉書粉絲專頁中如 此介紹組織:「一群原青和關心原住民族議題的青年組成,包含各大專院校的原 住民、關心原住民議題的學生,讓我們聚集起來為原住民族發聲!」

在眾多原民族群媒體當中,原青陣在網路空間中的活動以及媒體策略運用上 非常活躍。2013 年成立以來,原青陣以集體名義持續關注多元成家、十二年國 教課綱、反核、反服貿等社會議題,並在議題發酵之際透過臉書粉絲專頁發表聲 明,或是與其他原民運動團體進行串聯,透過記者會、發起抗爭行動等方式來擴 大輿論的關注、向政府施壓(阮俊達、尤儷‧芨娃思、黃傑、李品涵,2014)。

原青陣除了針對時事議題以及抗爭行動發布文字聲明,也會自製圖文內容來介紹 原民議題,例如「【八月一號,蔡英文道什麼歉?】」、「【原住民族土地概念介紹 懶人包上線!】」、「其實我們都一樣|關於平埔族群的那些小事」等主題。政府 推動的原民相關政策以及公聽會,原住民青年陣線也會追蹤進度,並且透過臉書 粉絲專頁張貼會議紀錄與分享觀點。例如 2017 年 8 月 1 日蔡英文於原住民族日 道歉滿周年,原青陣推出「蔡英文原住民族政策監督平台」網站,彙整政府 37 項原民相關政策承諾的推動進度,同時邀請社會大眾共同登入平台為政策評分。

除此,原青陣也會舉辦實體活動,例如著重內部培力的共識營、讀書會,以及討 論原民相關議題的講座活動。

目前,原青陣臉書粉絲專頁的訂閱人數有 2 萬 5 千多人,2017 年共張貼了 254 篇貼文,平均每周有 4 到 5 篇貼文發佈。每篇貼文平均有 131 人按讚人次,

其中擁有最高按讚次數的貼文是原青陣聲援傳統領域劃設辦法抗爭行動的直播 影片,有 871 個按讚人次。本研究認為,原青陣嘗試推廣各項議題並且在媒體的 應用上十分靈活,是相對適合探討原民族群媒體實踐中傳播權與被理解權意涵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案例。

Mata‧Taiwan 網站為 2013 年方克舟創辦的媒體平台,內容關注原住民議題,

題材囊括政治、文化、歷史、經濟等不同面向。即便可能因為奶奶是噶瑪蘭族而 有族群身分連結,方克舟自認為成長背景與閩南人無異,自網站創辦以來並不以 原民身分自居(NPOst 公益交流站,2017 年 1 月 18 日)。媒體成立目的是增進 非原住民對原民議題的認識、作為原漢之間的溝通橋樑,企圖以媒體的方式支持 原住民族自治與平埔族正名運動。Mata‧Taiwan 網站前身為方克舟在 2012 年 9 月經營的臉書粉絲專頁「什麼,你也愛台灣原住民?!We Love Taiwanese Aborigines」,經營初期以個人觀點撰文分享原民議題。2013 年,臉書粉絲專頁 的訂閱用戶數逾一萬人,方克舟架設官網「Mata‧Taiwan」,與粉絲專頁共同營 運。

Mata‧Taiwan 由方克舟以個人工作室的收入維持運作,組織業務與成員編制 歷經多次變動。媒體創立初期的文章主要由方克舟親自至各地部落採訪撰寫,不 過網站內容曾被質疑只有一人觀點,2014 年初開始招募志工撰稿並廣邀讀者投 書、轉載文章,企圖在文章題材、來源等面向提高原民族人的參與,增加網站內 容的多元程度(龔亭毓、詹舒婷,2017 年 2 月 23 日)。2015 年,Mata‧Taiwan 成立特約採訪編輯團隊,人數最多曾達 6 位,其中 2 位具有原民身分。一直到 2017 年,其中 1 位特約採訪編輯轉為正職,此時成員編制共 2 人。經營期間,

Mata‧Taiwan 持續摸索商業模式,資金來源包含與部落合作的旅遊行程、講座 活動、私部門合作專案,過去也曾獲文化部計畫補助。Mata‧Taiwan 最後因經 營問題與媒體環境變化,在 2018 年停止發佈自行編採的文章,僅發布少量的轉 載文章與讀者投書。

以 2017 年來說,Mata‧Taiwan 共有 222 篇文章產出,平均每周有 2 至 4 篇 文章發佈。Mata‧Taiwan 的臉書貼文的平均按讚次數為 455 人次,其中擁有最 高按讚次數的貼文是解析世大運開幕典禮表演中原民文化元素的文章,有 4273 個按讚人次。這些文章,除了來自 Mata‧Taiwan 自行編採的內容,也包含轉載 文章和各方讀者的投稿,其中標示作者原民身份的文章約佔 24%,包含大武壟、

拍瀑拉、馬卡道、道卡斯、噶哈巫、阿美、卑南、賽德克、泰雅、噶瑪蘭、太魯 閣、排灣等民族。除此,本文表 1 的媒體列表中的許多原民族群媒體,文章也曾 刊登在 Mata‧Taiwan,例如原青陣、中部平埔族青年聯盟、沒有名字的人、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灣狩獵研究會等。Mata‧Taiwan 也與其他媒體合作開設專欄,如 BuzzOrange、

關鍵評論網、自由時報評論網、天下雜誌等,藉以增加網站文章的能見度(NPOst 公益交流站,2017 年 1 月 18 日)。除了線上文章,Mata‧Taiwan 也透過不同形 式推廣原民議題,從 2015 年開始舉辦原民相關主題的講座活動、與部落合作深 度部落旅遊(林庭萱,2015 年 9 月 15 日)。

Mata‧Taiwan 自臉書粉絲專頁成立五年以來訂閱用戶逾 5.9 萬人,網站每月 達 20 萬不重複造訪人次,網站瀏覽量大過於原民台網站,粉絲專頁訂閱人數也 超過原民台粉絲專頁(劉致昕,2014 年 11 月 8 日;李佳霖、曾傑,2016 年 8 月 1 日)。Mata‧Taiwan 網站逐漸累積的聲量也吸引了其他媒體的關注,原視、公 視、大愛電視台、關鍵評論網皆曾專訪方克舟經營 Mata‧Taiwan 的經驗。

Mata‧Taiwan 在眾多進行社會溝通的原民族群媒體之中,成立目的側重增進社 會大眾對原民議題的理解,在媒體內容產出之外也結合不同傳播管道推廣文章。

基於成立目的、靈活的媒體策略、不同於以往紙本或廣播電視為主的傳播形式,

Mata‧Taiwan 在營利組織經營的原民族群媒體中是相對適合探討新原運時期實 踐意涵的案例。

資料蒐集

數位民族誌(digital ethnography)根源於質性研究方法「民族誌(ethnography)」,

是民族誌的一種取徑(Pink, Horst, Postill, Hhorth, Lewis, & Tacchi, 2016)。民族誌 試圖掌握特定情境下人類的社會活動,透過對於事物進行詳細的紀錄與描述,進 而詮釋人類行動的意義與功能(Flick, 2002/林靜如譯,2007;Babbie, 2013/林 秀雲譯,2014)。這樣的方法強調研究者必須放下原有的文化包袱,試圖和研究 對象建立某種形式的心理親近性與跨文化認同、貼近研究對象的觀點,藉以詮釋

是民族誌的一種取徑(Pink, Horst, Postill, Hhorth, Lewis, & Tacchi, 2016)。民族誌 試圖掌握特定情境下人類的社會活動,透過對於事物進行詳細的紀錄與描述,進 而詮釋人類行動的意義與功能(Flick, 2002/林靜如譯,2007;Babbie, 2013/林 秀雲譯,2014)。這樣的方法強調研究者必須放下原有的文化包袱,試圖和研究 對象建立某種形式的心理親近性與跨文化認同、貼近研究對象的觀點,藉以詮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