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原運時期台灣原民族群媒體的傳播實踐:以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粉絲專頁與Mata‧Taiwan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原運時期台灣原民族群媒體的傳播實踐:以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粉絲專頁與Mata‧Taiwan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 治 政 大 新原運時期台灣原民族群媒體的傳播實踐:以原 立 ‧ 國. 學. 住民族青年陣線粉絲專頁與 Mata‧Taiwan 為例. ‧. The Practices of Indigenous Media in Taiwan New Indigenous. sit. y. Nat. Movement Period: The Analysis of Indigenous Youth Front's. n. al. er. io. Fan Page and Mata‧Taiwan.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方念萱博士 研究生:廖紹伶 中華民國 一○八年一月.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2) 謝辭 每次從大勇樓研究室離開、望著走廊的時候,總想著這條長廊自己要來回走 多少次才會畢業。事實上,這些到後來想要數都數不清了。研究所一路上經歷的 人事物,充實也深刻,希望我能帶著這一路上的學習與收穫,繼續對這個世界保 有探索的好奇、熱情與勇氣。 謝謝念萱老師的耐心與悉心指導,讓我在一次次晤談、書寫中精進自己的思 辨與表達。一路上能有老師的開導與鼓勵,真的很感謝。 謝謝昌德老師和文玲老師願意擔任我的口委,從不同的學術領域給予我寶貴 的建議與思考空間。 謝謝我的受訪者,謝謝你們願意和我分享這些寶貴的生命經驗和歷程。. 治 政 莘倫、崇暉、勝淋、慧馨、家誠、奕雯、婷婷、博洋。能在研究所遇見大家、得 大 立 到各種拍打餵食和想法上的交流真的很幸運 。謝謝學姊家齊、曉凡還有學妹文瑄、 謝謝研究所的好友們,小花、乃欣、慶翔、辰嫣、博臻、易詩、可嘉、方瑀、. ‧ 國. 學. 瀅穎,總是帶給我溫暖的問候和鼓勵。. 謝謝社會系研延好朋友們,孔嘉、小葵、昭宏、劭文、智仁、芳吟、廷偉(Cudjuy),. ‧. 還有國發書院的秦芳、廷芳、家瑜,從大學到研究所都有你們的陪伴與支持。 謝謝民服社的夥伴和姊姊們,花花、奶茶、蘇蘇、APP、家家、小強、詩婷、. Nat. sit. y. 琬譯,你們的熱情、樂於分享還有執行力總是帶給我很多能量與感動。. io. er. 謝謝在初來部落認識的每一個人,謝謝你們陪伴著我,與我分享文化和生活 裡的喜怒哀樂,讓我找到心裡那個最珍貴的角落。謝謝東布青,你們的組織能量. n. al. 總是啟發我也一步步前進。. Ch. engchi. i n U. v. 謝謝宜暉老師,如果沒有過去那段習舞時光,我想我應該不會對於族群文化 有這麼多的感受與反思,甚至帶我走到這個研究主題。謝謝阿紫對我的肯定和鼓 勵,讓我繼續對舞蹈保有熱忱與想望。 謝謝我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們用最溫柔的方式陪伴我完成這本論文。女兒要 畢業啦。 最後謝謝自己的幸運和堅持,即便走得很慢,還是一步步完成了。 廖紹伶 2019 年 2 月 23 日 於大勇樓研究室. i.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3)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尋台灣新原運時期原民族群媒體的實踐樣貌。在網路科技發展、 媒體參與文化更加蓬勃的新原運時期,原民媒體產生了運作形式多元且身分混雜 的實踐樣貌。這類環繞原運理念而自發性參與的傳播活動,不僅有機會觸及更廣 大的閱聽眾,也與過往研究的族群媒體、原民媒體定義逐漸產生差距。 相較於過往傳播研究側重於原民的媒體接近使用權以及原民社群內部的傳 播需求,本研究關注原民族群媒體推動社會變革、促進族群之間相互理解的實踐 過程。本研究以 Husband 的傳播權、被理解權作為理論架構,引用介入行動的概. 政 治 大 用數位民族誌,針對台灣的兩個原民族群媒體進行分析與比較。 立. 念觀察原民族群媒體向社會大眾推廣原民議題的意圖、策略與限制。研究方法採. ‧ 國. 學. 研究發現,新原運時期的原民族群媒體,是行動者運用自身專長與身分背景 實踐原運認同的傳播形式。兩個媒體基於網路得以與他人逕行連結與互動的特性,. ‧. 呈現了身分多樣、開放參與的介入行動樣態。另一方面,原民族群媒體也有意識. sit. y. Nat. 地結合不同媒體形式、切合不同媒體平台的運作邏輯進行介入,藉以增加媒體內. al. er. io. 容的能見度。本研究也發現,新原運時期原民族群媒體面臨的困難,與既存的族. v. n. 群關係結構和數位媒體生態有關。如何因應快速變化的數位媒體生態維持組織運. Ch. engchi. i n U. 作、建立內容特殊性,是推進被理解權的重要關鍵。. 關鍵字:原住民族運動、參與文化、原民媒體、族群媒體、傳播權、被理解權、 介入行動 i.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4)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examining the practices of the indigenous media in the new indigenous movement period in Taiwan. The rise of internet not only amplifies the trend of media participatory culture, but also creates new transcultural forms. This trend expands the practices of indigenous media, encompassing not just indigenous activists but non-indigenous supporters. With the potential of reaching broader audiences in the digital era, the concepts of indigenous media and ethnic media also need to be redefined. Media research has focused more on the indigenous right of access to the media and the use of in-reach communication for indigenous people. This study mainly. 政 治 大 indigenous voices accessible for broader society. Based on Husband’s notion of ‘the 立. focuses on the indigenous media’s transformative actions, that is, the way making the right to communicate’ and ‘the right to be understood’, this paper adopts the concept. ‧ 國. 學. of ‘interventions’, which helps to research into both the strategies and limitations of transformative actions. Digital ethnography is conducted to deeply analyze two cases. ‧. in Taiwan.. sit. y. Nat.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digenous media’s interventions are identity-driven. io. er.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in terms of indigenous activism, drawing on personal media literacy and life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interactivity of internet, the openness and. n. al. i n U. v. hybridity are main features of the indigenous media’s interventions. Besides,. Ch. engchi.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combining different representing forms and embedded in the logic of different media platforms are consciously applied to increase publicity of media content. Last but not least, the challenge in front of indigenous media in new indigenous movement period is about the inequality of ethnic relationship and digital media ecology. Therefore, continuing operations and creating unique of media content in response to the rapidly changing digital media ecology, are key to improving the right to be understood.. Keywords: indigenous movement, participatory culture, indigenous media, ethnic media, the right to communicate, the right to be understood, interventions. i.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5) 目. 次. 緒論.................................................................................................................. 1 狼煙四起─研究動機.............................................................................. 1 研究背景.................................................................................................. 6 一、 族群媒體─拆解與對話...................................................................... 6 二、 族群媒體與網路時代的參與文化...................................................... 8 問題意識................................................................................................ 10 文獻回顧........................................................................................................ 12 台灣原住民族的當代處境.................................................................... 12 一、 台灣原住民族運動............................................................................ 12 二、 原住民族運動中的媒體角色............................................................ 17 族群媒體的傳播實踐............................................................................ 20 一、 族群媒體定義.................................................................................... 20 二、 網路、原民族群媒體與原住民族運動............................................ 24 三、 實踐被理解權:原民族群媒體的介入行動.................................... 26 台灣原民族群媒體的傳播地景............................................................ 31 一、 殖民論述主導時期(1945 年至 1982 年) .................................... 31 二、 族群意識的啟蒙與抗爭時期(1983 至 1988 年) ........................ 32 三、 擺盪於抗爭與回歸之間(1989 年至 2000 年) ............................ 34 四、 新原運(2000 年迄今) .................................................................. 37 研究問題................................................................................................ 44 研究方法........................................................................................................ 48 研究對象................................................................................................ 48 一、 非營利組織經營:《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粉絲專頁...................... 49 二、 營利組織經營:《Mata‧Taiwan》 .................................................. 50 資料蒐集................................................................................................ 51 一、 數位民族誌........................................................................................ 51 二、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反思............................................................ 57 研究發現........................................................................................................ 59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粉絲專頁................................................................ 59 一、 成立背景與媒體產製意圖................................................................ 59 二、 原青陣粉絲專頁的介入行動............................................................ 67 三、 介入行動的評估與挑戰.................................................................... 88 Mata‧Taiwan ........................................................................................ 99 一、 成立背景與媒體產製意圖................................................................ 99 二、 Mata‧Taiwan 的介入行動 ............................................................. 104 三、 介入行動的評估與挑戰.................................................................. 116 結論.............................................................................................................. 123 研究結果.............................................................................................. 123 研究限制與反思.................................................................................. 131 參考文獻.................................................................................................................... 13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6) 表目錄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1:新原運時期(2000 年迄今)台灣原民族群媒體列表............................. 46 2:受訪者名單與訪談狀況 ............................................................................. 57 3:原青陣粉絲專頁貼文類型與數量(2017.01.01-2018.06.30) ................ 63 4:原青陣貼文主題分布(2017.01.01-2018.06.30) .................................... 68 5:Mata‧Taiwan 文章來源(2017.01.01-2018.06.30) ............................. 104 6:Mata‧Taiwan 粉絲專頁貼文主題分佈 .................................................. 105 7:Mata‧Taiwan 文章作者族群身分 .......................................................... 107. 表 8:日光小林部落旅遊網路文宣節錄 ........................................................... 113. 圖目錄. 政 治 大. 圖 1:白浪部落客貼文............................................................................................ 2 圖 2:Mata‧Taiwan 貼文 ...................................................................................... 2 圖 3:原民族群媒體的傳播實踐 ......................................................................... 47 圖 4:《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粉絲專頁截圖 ............................................... 62 圖 5:轉貼資訊範例 ............................................................................................. 65. 立. ‧ 國. 學. ‧. 6:原青陣粉絲專頁每月貼文總數量(2017.01.01-2018.06.30) ................ 67 7:原青陣粉絲專頁以自製貼文表達支持婚姻平權的立場 ......................... 70 8:「原住民族土地之死」懶人包相簿 ........................................................... 72 9:蔡英文原住民族政策監督平台網站下半部截圖 ..................................... 73 10:蔡英文原住民族政策監督平台網站部分截圖 ....................................... 75 11:粉絲專頁依政策主題發佈的政策介紹圖文 ........................................... 76 12:「#Akapacici 不要勉強」徵文活動投稿之一 .......................................... 78 13:原青陣回應台北市議員李芳儒的自製貼文 ........................................... 81 14:「什麼,你也愛台灣原住民?!」粉絲專頁貼文截圖 ....................... 100. n. al. er. io. sit. y. Nat.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Ch. engchi. i n U. v. 圖 15:「Mata‧Taiwan」官方網站 ................................................................... 101 圖 16:粉絲專頁貼文形式 ................................................................................. 103 圖 17:Mata‧Taiwan 每月粉絲專頁貼文數量(2017.01.01-2018.06.30) ... 103 圖 18:網站欄位選單 ......................................................................................... 108 圖 19:臉書貼文超連結標題範例 ..................................................................... 109. i.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7) 緒論 狼煙四起─研究動機 2013 年,一位台東縣海端鄉布農族獵人 Talum(王光祿)因九十多歲的母親 想吃山肉,持撿來的獵槍上山獵捕長鬃山羊與山羌等保育類動物,遭法院依野保 法、槍砲管制條例判刑 3 年半有期徒刑,並於 2016 年準備入監執行。然而,判 決的結果因為與《原住民族基本法》精神相互扞格而引發原住民社會集體不滿。 不論是王光祿射殺的保育類動物或持有的槍枝構造,皆引發是否符合原民文化傳 統的爭議,吸引輿論關注(原住民族電視台,2015 年 12 月 11 日) 。主流媒體紛. 治 政 大 章社論、社群媒體對於原住民族狩獵文化多所討論。 立. 紛以「孝子獵人」、「孝親」等指稱進行報導(呂志明,2015 年 12 月 8 日),報. 王光祿當時入監執行在即,線上線下出現許多行動呼籲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 ‧ 國. 學. 訴以暫緩處分。這段期間,我的 Facebook 動態訊息牆不時出現聲援線上連署或 討論原民狩獵的貼文。張貼相關消息的除了我的臉書好友,還有許多長期關心原. ‧. 民議題的臉書粉絲專頁在這場事件進行論述的呼應、串連。擅長以攝影照片搭配. y. Nat. 原民青年生命經驗書寫的「白浪部落客」臉書粉絲專頁,張貼了一篇貼文陳述原. sit. 民狩獵文化逐漸流失的哀愁,並於文末附上聲援王光祿暫緩入監的線上連署網址. er. io. 廣邀大眾參與。旨在促進非原住民族對原民族群理解的「Mata‧Taiwan」網站整. al. n. v i n Ch 獵文化。作為線下行動號召者之一的「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則是在粉絲專頁發 engchi U 佈聲明稿,並且不斷轉貼主流媒體對於王案的最新報導、社論文章。各地部落發 理了事件脈絡,嘗試以不同於主流媒體的視角討論王案以及本具爭議性的原民狩. 起聲援活動的消息、原民狩獵文化的相關貼文也在原青陣的粉絲專頁中呈現,成 為其論述資源的一部份。這些資訊彷若升起宣告訊息的狼煙,我便是透過這些粉 絲專頁,慢慢了解一個三審定讞的判決為什麼引起原民社會極大的反彈。. 1.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8) 圖 1:白浪部落客貼文. 註:白浪部落客以「老獵槍」為題,針對現行體制使原民土地流失、獵人失去獵. 政 治 大 立圖 2:Mata‧Taiwan 貼文. 場發出沉痛的宣示(資料來源:白浪部落客粉絲專頁).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註:Mata‧Taiwan 以「原民狩獵的五大迷思!你被誤導了你家裡人知道嗎?」 一文,透過不同主流媒體的角度討論王案(資料來源:什麼,你也愛台灣 原住民?!We Love Taiwanese Aborigines(Mata‧Taiwan)粉絲專頁). 2.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9) 原民狩獵文化在台灣社會一直是敏感、具爭議性的話題,但論者認為,致使 原民狩獵行為觸法遭罰的,往往是出自農業文化的主流社會,對狩獵文化的不理 解和偏見(官大偉,2015)。王案雖然獲得主流媒體大幅報導,但是媒體對王案 多以符合主流文化價值觀的「孝子」形象進行描述,這樣的手法即使能吸引社會 輿論寄予同情,也可能造成社會大眾對原民狩獵文化的片面理解,甚至認為聲援 者以孝敬母親這種訴諸悲情、要求法外開恩的理由不甚合理。一如 Mata‧Taiwan 網站撰寫的文章所言: 有別於以往族人狩獵衍生案例所受關注少,相反地,這個案子在今年 Talum 即將入獄服刑之際引爆到最高點,引起許多媒體爭相報導!但 話題延燒至今,許多討論卻顯然失焦,例如許多媒體紛紛以「孝子入 獄」、「為了慈母」類似關鍵字下標,或將此案對比最近當紅的頂新無. 政 治 大. 罪事件,其實並不利於本案件的討論、無助解決不同族群間長期以來. 立. 的誤解,更無法解決原住民權益的長期結構性問題。. ‧ 國. 學. (Mata‧Taiwan,2015 年 12 月 14 日). 也就是說,王光祿案反映了原住民族的集體困境。 「如果法律制度沒有改變,. ‧. 一個一個救也救不完,」王光祿的法律扶助律師陳采邑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常如此. y. Nat. 強調(余佩樺,2015 年 12 月 15 日) 。然而,原民狩獵議題涵蓋的面向十分複雜,. sit. 交織了傳統文化、槍枝管制、動物保育等議題領域。當時,原住民族青年陣線更. n. al. er. io. 透過粉絲專頁,將諸多報導、社論網址彙整在一篇臉書貼文之中,希望藉由備受. i n U. v. 矚目的王光祿案促發更多的討論,讓社會認識原住民族的處境。該篇貼文開頭便 提到:. Ch. engchi. 【討論之必要】小編最近看到很多很好的討論,希望大家一起來討論 獵槍/狩獵議題裡相同或相異的層面,彼此也可以試著摸索出一個可能 很艱難、卻能繼續往前走的方向。歡迎大家隨時留言提示還沒放上去 的文章,小編會視情況補充上去。謝謝大家。 【政黨/候選人/團體聲 明】…【文章/評論/圖文】…。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2015 年 12 月 9 日) 由上述例子可以發現,為了彌補主流媒體報導的不完整,關心原民議題的媒 體必須一再透過自身掌握的平台討論當代原民狩獵文化面臨的處境、與社會對話。 這樣的情況不只發生在王案或是原民狩獵議題,長期以來,原住民族在主流媒體 的報導中常是被詮釋、扭曲、拼湊社群形象的他者,必須透過不同手段與發聲管 3.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10) 道在夾縫中找尋機會詮釋議題。即便長年以來,不時有研究指出主流媒體已逐漸 正視原民文化(王嵩音,1998;黃驛淵,2008),但是不論這些報導、節目所呈 現的族群特質是正面或負面,仍有簡化、本質化原民形象的情形(蕭蘋、黃淑鈴, 2010) 。2015 年上映的國片《鐵獅玉玲瓏 2》 、2016 年的年節賀歲片《大尾鱸鰻 2》、 2017 年籌拍的原住民青春歌舞片《爸爸媽媽靠邊站》等片,皆因揶揄原住民族 的情節、拼貼族服元素及錯置文化背景而引發極大爭議。然而,《大尾鱸鰻 2》 導演一句「懂得笑,就不會恨了」回應社會質疑,道盡當代的台灣原住民族不論 在制度、文化、媒體再現等社會面向上仍遭受壓抑、不受重視的處境(楊景婷, 2015 年 1 月 23 日;自由時報,2016 年 2 月 13 日;常似虎,2017 年 4 月 11 日)。 前述以原住民主題為討論內容的媒體,在過往的學術研究中多以「族群媒體 (ethnic media)」或「原民媒體(indigenous media)」進行討論,在此本文將以. 政 治 大. 「原民族群媒體」統稱之。這類旨在服務特定族群,但是媒體的所有權未必由少. 立. 數族群掌握的媒體,有的因應抗爭行動而浮現,例如過去便有美國、澳洲、蘭嶼. ‧ 國. 學. 達悟族等原住民族運用媒體傳遞訊息、進行動員的案例(郭良文,2015)。有的 則是針對商業媒體忽略甚至歧視弱勢群體的聲音而提出的批判,進而佔據利基市 場、吸引關心特定領域的閱聽人(Deuze, 2006;張錦華,2014)。以原住民族的. ‧. 情形來說,這類媒體彰顯產製者希望透過修正錯誤、刻板再現的族群形象,從原. sit. y. Nat. 住民觀點與社會大眾進行對話的渴望(Dyson, 2010;Wortham, 2013)。. er. io. 除了因應不同社會群體(social group)文化背景而生的媒體需求,隨著媒體 科技發展、發聲門檻下降,蓬勃發展的媒體參與文化使得各國族群媒體數量逐漸. n. al. Ch. i n U. v. 成長(Deuze, 2006) 。在台灣,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仰賴社群網站,其中 Facebook. engchi. 更成為台灣人最常使用的網路平台,不論使用率、網站停留時間皆高居網站使用 排行的前三名(數位時代,2015)。Facebook 的個人帳戶、社團或粉絲專頁建立 與設定操作容易,平台裡出現許多原民相關主題的粉絲專頁。這些粉絲專頁如此 介紹自身定位: 來按個讚,分享個文,我們要一步一腳印,慢慢讓全世界都知道台灣 原住民的美麗與深度! (什麼,你也愛台灣原住民?!We Love Taiwanese Aborigines (Mata‧Taiwan,無日期) 一群原青和關心原住民族議題的青年組成,包含各大專院校的原住民、 關心原住民議題的學生,讓我們聚集起來為原住民族發聲! 4.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11)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無日期) 用直白的方式,講解推廣狩獵。破解狩獵流言,匡正不實誹謗。 (台灣狩獵研究會,無日期) 或許,我們曾經妥協默許。但現在,我們不再沉寂,即使是在吵雜人 群中的一絲低語,我們,要找回自己的聲音。 (白浪部落客,無日期) 我們是由噶哈巫族(Kaxabu)巴宰族(Pazeh)拍瀑拉族(Papora)道卡斯族 (Taokas)巴布薩族(Babuza)羅亞族(Lloa)阿里坤族(Arikun)等平埔族群 青年所組成,透過這個平台讓平埔議題被社會關注。. 立. 治 政(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無日期) 大 學. ‧ 國. 這裡是部落對外的發聲管道 邀請同樣熱愛這塊土地、這片海洋、座山 林的你們 與我們一起守護都蘭、護衛家鄉 (O niyaro no mita. 都蘭,我們的家,無日期). ‧. 由上述列舉的成立主旨可以發現,有許多以台灣原民相關事務為討論主題的. y. Nat. sit. 粉絲專頁,希望藉由其自身創立的平台搭建社會對話的橋樑,增進社會對於原住. al. er. io. 民族認識。相較於歐美地區許多族群媒體傾向服務移民族群內部,常常使用母國. n. 語言傳播、傳遞母國消息來協助族群的文化保存或是適應移居地社會(aganis,. Ch. i n U. v. Katz, & Ball-Rokeach, 2011) ,這些在台灣自發成立的網路平台,對話對象還包含. engchi. 整體社會,呼應著台灣原住民族拓展發聲管道的企圖。 除了透過社群網站、自有網站書寫文章,這些小眾媒體也以各種靈活的方式 進行資訊交流。例如,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經常透過社群媒體表達意見並且自製圖 文簡介原民議題,往往成為主流媒體報導的題材或是引用來源。例如一篇簡述 2017 年總統蔡英文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緣由的 7 張圖文,成為蘋 果日報、中國時報、風傳媒等各家主流媒體最常引用來解釋總統道歉事件脈絡的 素材。此外,原青陣也針對國家施政推出網站「蔡英文原住民族政策監督平台」, 在網站中彙整、評估原住民族政策的執行進度,並設立評分機制廣邀社會大眾一 同監督(李秉芳,2017 年 8 月 3 日) 。Mata‧Taiwan 則是在社群媒體之外成立自 有網站,並且與關鍵評論網、天下雜誌等其他網路媒體平台合作、刊登原民主題 文章。除此,Mata‧Taiwan 也會舉辦講座會談、部落旅行等線下活動以增加社 5.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12) 會大眾認識原民文化的機會。原住民族的聲音與相關討論,奠基在這些長期耕耘 原民議題的媒體基礎上持續發酵,與主流媒體相互補充。 基於自身對於原民議題的關注,我時常參加相關主題的講座活動、聲援線下 的抗爭行動,也在 Facebook 上追蹤許多相關主題的粉絲專頁、網站,而這些媒 體確實都成為我認識原住民族議題、向他人解釋議題時十分重要的資訊來源。於 我而言,主流媒體或許能提供原民議題、相關事件的最新消息,但是原民族群媒 體提供的,往往是更為深層的原住民觀點、事件脈絡爬梳,或是長期以來就被主 流媒體忽視的議題。原住民族約佔台灣人口的 2%,其所關心的議題常常被主流 社會忽視、誤解甚至反對。我不禁好奇,這些在網路空間中遊走的族群媒體,如 何在日常的經營中策略性地攫取閱聽眾關注、喚起社會大眾對原民議題的關注與 認識?. 研究背景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在台灣,原民族群媒體的發展與原住民族運動密不可分。1980 年代《高山青》. y. Nat. 發刊,既有文獻普遍視其為台灣原運以及原民傳播的濫觴(謝世忠,1987;林福. sit. 岳,2010)。隨著族群問題漸受重視、政府逐漸下放媒體資源,全台各地出現各. er. io. 種形式的原民族群媒體,從邊緣發聲。台邦‧撒沙勒於 1989 年發行《原報》鼓. al. n. v i n Ch 打造原民文學發展的園地;台灣目前唯一以原住民為主題的電視台─原住民族電 engchi U 視台,2005 年正式開播。在街頭抗爭之外,各種類型的行動不斷加入建構、推. 吹原運人士回到部落尋找原運力量的根源;孫大川在 1993 年創辦《山海文化》. 動原運理念的行列,嘗試透過輿論爭取原民社會本身以及主流社會的認同與理解 (黃鈴華,2005;夷將‧拔路兒,2008)。原民族群媒體除了提供族群自身關切 的資訊,更扮演少數族群之間,以及多數族群、少數族群之間的溝通橋樑。 過往許多學者指出,這類媒體具有與主流媒體抗衡、建構原住民的「反(抗) 論述(counter discourse)」的意義(謝偉姝,1998;孔文吉,2000;林福岳,2010; 張錦華,2014)。反論述意指反抗霸權的論述,除了批判與解構主流媒介傳達的 霸權論述及宰制關係,同時也對內批判原民社會的權力階層。反論述體現於媒體 實踐過程的各個層面,例如文章論述、組織對於原民新聞的編輯政策等等。 不過,原民族群媒體具有訴求社會改變的色彩,看似與主流媒體各自佔據宰 6.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13) 制與對抗的角色,實際上並非如此截然二分。每當我瀏覽、閱讀這些關心原民議 題的粉絲專頁時,時常看到主流媒體報導、社論投書等不同資訊來源的轉貼貼文。 這些主流媒體報導,有時被引用來鞭策、指出當中的報導錯誤,有時又成為證成 自身論點的論述資源。除此,這些粉絲專頁的文章也時常成為主流媒體的報導題 材。在這種與主流媒體既合作又相互制衡的動態關係中,原民族群媒體並非總是 採取對抗、戰鬥的立場,而是透過產製者自身的認知產製文本、提出了另一種認 識世界的論述方式,與主流媒體共同建構文化多元的媒介環境(林福岳,2010; Hafsteinsson, 2013)。族群媒體不見得總是抵抗霸權,而是建造了自外於國家體 制,奠基於文化、認同、自願性的市民社會(Brantner & Herczeg, 2013; Budarick & Han, 2015; Cunningham, 2001) 。. 隨著網際網路的科技革命以及交通、溝通工具快速發展,更使人、物、資訊. 政 治 大. 的流通加速,全球新自由主義的浪潮逐漸改變各地既有的社會與文化(黃應貴,. 立. 2016)。這也使族群媒體隨著人、物、資訊的流通加速,指涉的定義與功能也更. ‧ 國. 學. 加複雜,並且與社區媒體(community media) 、公民媒體(citizen media)等定義 多所重疊(李美華,2016) 。除此,也有學者結合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 戰術媒體(tactical media)等概念進行討論(Salazar, 2004;Shi, 2009;林福岳,. ‧. 2011;郭良文,2015) 。Deuze(2006)認為,對於族群媒體的探討應將「族群」、. y. Nat. 「媒體」拆開來,並以較具流動、彈性的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的概念重新. io. sit. 理解族群,回到媒體的實踐脈絡中觀察人們作為參與者如何進行表達。因此,研. n. al. er. 究者不能只依靠過去研究定義的形式或功能進行判定,而是必須將族群媒體重新. i n C h &e Han, 競逐之中進行社會對話(Budarick n g2015) c h i。U. v. 放置於當前的社會脈絡,進一步理解族群媒體如何在各種政治、抵抗力量的相互. 綜覽台灣族群傳播的研究,多數基於傳播權、媒介多元化概念進行論著,討 論範圍囊括原民台或客家台的媒體內容分析、組織運作管理、閱聽眾的認同構建 等,並訴諸國家政策的介入來打造一個多元參與的媒介環境(陳楚治,2007;蔡 。少數探討網路與原住民關係 珮,2012;林志翔,2013;李美華,2013 & 2016) 的研究,多鎖定特定網路平台,從中檢視族人使用情形是否符合傳播權利的不同 面向。這些研究普遍著重特定平台之中是否能夠提高不同民族、不同個人的參與, 從而反映原民族群內部的多樣性。郭雅婷(2010)、洪貞玲(2013)分別以公民 新聞的概念探討公視 PeoPo 公民新聞網以及原視 WATTA 平台1中族人參與製作. WATTA 平台為 2010 年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為鼓勵部落公民近用、參與媒體所創設的公民新聞 平台,但是在經營一年之後即關閉(洪貞玲,2013) 。 7. 1.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14) 、曾馨慧(2011)則討論 2005 年成立的兩個原民部 新聞的情況;高志翔(2009) 落格系統,關注部落格系統如何擴大各地族人的參與使用。這些研究在論述之中 普遍著重族人的接近使用權以及媒體所有權,紛紛指出硬體設備與人力不足的數 位落差問題,並且將問題訴諸國家建置完善的媒體制度,由上而下規範傳播環境, 藉以提倡一個維護、善待文化多樣性的社會。 然而,原住民族傳播權利涉及的面向,不只是原民的接近使用、相關媒體制 度的訂立,還包含了主流媒體以及族群媒體的傳播表現、促進社會認識原住民的 文化及意見、維繫多樣性價值等權利價值規範(林福岳、陳楚治,2008) 。再者, 當原民台還在努力擺脫因仰賴政府資源招致的政治干預,仍在檢討經費、各族人 力不足以顧及各個部落需求,網路滲透的媒介生態已漸趨分眾化、凝聚各自的閱 聽人(媒體改造學社,2014 年 11 月 3 日;陳耀宗,2016 年 12 月 8 日) 。由下而. 政 治 大. 上討論原民議題的空間亦發多元,這些自發成立的族群媒體如何遊走其中、攫取. 立. 社會大眾的關注值得進一步觀察。. ‧ 國. 學 ‧. 隨著網路科技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傳播資源不再由主流媒體機構獨攬, 大眾媒體、個人、組織自行利用網路空間不同的媒介平台如部落格等社群媒體帳. y. Nat. sit. 戶一同構成了更加多元、活絡的網絡公共領域(Benkler, 2006)。以台灣的情形. er. io. 觀之,許多族群媒體紛紛以 Facebook 粉絲專頁的形式出現,主題包含在地抗爭、. al. v i n Ch 透過獨立、合作、參與的媒體實踐方式凝聚非主流的聲音,希望被社會看見。 engchi U n. 社區營造或其他與原民相關議題如狩獵、轉型正義。越來越多關注原民議題的人. 推廣社會運動理念的個人或組織,不再只是被動等待並接受主流媒體報導的. 框架來吸引社會關注,而是掌握並結合各種媒體管道發展出更細緻的媒體策略。 這樣的演變,使得探討網際網路等媒體科技與原住民族之間關係的研究,已從過 去視現代科技為強加主流文化價值、語言於邊緣族群的同化工具視角,轉向原住 民向主流文化創造出來壓抑族群的各種社會類別「反嗆(talk back)」回去的觀 點(金斯伯格, 2002/國立編譯館譯,2008;郭良文、林素甘,2010) 。有論者認 為 Facebook 等媒體科技提供原住民依照自己的方式再現自己、打造形象,並且 透過平台中人際網絡的訊息傳遞吸引支持者、增強與其他社會群體的連結,具有 協助原住民對抗主流文化霸權從而進行去殖民化運動的可能(Petray, 2011; Virtanen, 2015) 。前述關心原民議題的媒體正運用 Facebook 等媒體科技,透過一 篇篇文章與行動撐出原住民族的論述空間,以更加多元的形式喚起社會關注、推 8.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15) 進原住民社會運動的長遠發展。 不過網路空間並非能夠全然擺脫既有權力關係的烏托邦,原住民與媒體科技 的辯證關係需進一步釐清行動所處的時空脈絡。2014 年一場討論原住民族電視 台發展危機的座談會中,與會者肯定原民台在台灣耕耘族群議題的影響力,但也 指出單一媒體無法全面貼合各地部落需求的侷限。他們紛紛提及網路媒介作為在 地自主發聲管道的契機,但是其中一位部落工作者吳明季特別提到,「整個網路 時代來臨,整個媒體自我發聲的限制、門檻下降了,部落應該要把握這個契機去 發聲。但是不可否認的,會意識到這樣事情的人其實並不多,因為他畢竟需要某 種文字、影像、思考的能力,才會真正有戰略性、策略性的運用這個工具。」 (媒 體改造學社,2014 年 11 月 3 日)。這段話提及的策略,或許可以從族群、媒體 兩個面向談起。. 治 政 大 以族群面向來說,族群媒體的內容取材若過度限定在少數族群關心的話題, 立 容易使一般或是族群身分認同感不強的觀眾感到疏離(Riggins, 1992)。此外, ‧ 國. 學. 原住民族運動是原民面對外來統治者剝奪土地、文化的所提出的反抗,其與國家 主權、其他族群之間的緊張關係亦容易引發爭執。例如原青陣在臉書粉絲專頁張. ‧. 貼聲明稿聲援王光祿案,貼文底下便有網友留言「要對白浪2發動攻擊嗎?」 Mata‧Taiwan 張貼原民傳統領域相關主題的文章時,亦有網友質疑「不要讓人. Nat. sit. y. 覺得原住民就是"貪",就是"番"?也不要說"原漢對立",漢人也很慘啊!…沒有傳. er. io. 統領域就會滅族嗎?50 年算不算傳統?100 年?400 年 5 萬年?說不定哪一天台灣獼 猴會說話了,說 5 萬年前台灣根本沒有人,還我獼猴的傳統領域啦?!」臉書等. n. al. Ch. i n U. v. 網路平台雖然提供自主發聲、爭取社會認可的空間,卻也充斥分化社會、傷害族. engchi. 群關係的留言指控,嘗試進行對話所引發的衝突是許多運動訴求帶有挑戰國家主 權意味、推動族群自決的組織在媒體經營時需要面對的(Soriano, 2016)。 媒體面向也是族群媒體面臨的另一挑戰。早在網路科技問世之時,便有學者 大量討論網路究竟能否成為被邊緣化的社會群體自由表達的烏托邦。當今台灣社 會,每個人使用臉書按讚的粉絲專頁多達 200 個,好友臉書也近 200 位(石子, 2017 年 2 月 2 日) ,要在商業、主流媒體不斷更新的資訊洪流中掙得閱聽人眼球 關注更非易事。製作與散播自製的族群相關資訊時,產製者往往必須複製主流社 會的敘事與行銷技巧,甚至結合更加多樣的呈現方式才能吸引不同族群的閱聽人 (Ramasubramanian, 2016)。由此,關於族群媒體的探討,研究者需要關注的不 只是科技結構轉變使得公民參與、動員變得可能,仍需進一步理解這些運動者、 2. 「白浪」是阿美、排灣等原住民族對漢人的稱呼。 9.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16) 媒體產製者如何策略性地運用媒體科技完成目標。. 問題意識 過去研究台灣原民相關的族群媒體研究中,大多著重於如何由政策面打造一 個保障原民權益的傳播環境、實現媒介多元化,或針對特定平台檢視各個民族、 族人的參與情形(林志翔,2013;洪貞玲,2013;高志翔,2009;郭雅婷,2010; 陳楚治,2007;曾馨慧,2011;蔡珮,2012)。以原住民族電視台來說,電視台 資金龐大、資源集中,當今政策安排亦不利於實踐原住民族傳播權利,對於分散 全台各地多族群、多部落的原住民來說,原住民觀點的呈現應該可以轉向更為草 根、另類、多元的模式(林福岳,2011;張錦華,2014)。所謂更多元、草根的. 政 治 大. 實踐方式,或許正體現於前述社群媒體中自發成立的原民族群媒體實踐,在社區、 另類、參與、合作性媒體興起的文化之中。. 立. 前述自發成立、以原民議題為主題的媒體,不見得是過去台灣原民傳播研究. ‧ 國. 學. 強調在地參與的社區媒體模式,也不同於原民台擁有強烈的機構特性,更多是由 個人或團體發起小型媒介而呈現出更加多元的實踐模式、產生了過往研究甚少描. ‧. 繪卻難以忽視的能量。因此本文認為,研究者對於原住民族傳播權利的探討也應 進一步討論接近使用、所有權以外的意涵,關注產製者如何在文化、經濟等各種. y. Nat. sit. 條件限制下,透過「做媒體」的過程中展現能動性和自我意識的可能(Wortham,. er. io. 2013)。這些討論都揭示了必須將族群媒體理解為一種實踐的過程,唯有深入這. al. v i n Ch 。 的抗爭空間和互動場域,與主流社會辯證、互動(林福岳,2009) engchi U n. 些實踐過程才能理解當代原住民族如何在受到長期殖民的社會現實中尋覓可行. 承前所述,新媒體科技發展帶來日益蓬勃發展的媒體參與文化,Deuze(2006). 認為對於族群媒體的探討應回到媒體實踐脈絡中,觀察人們如何進行表達,捕捉 人們如何在媒體的產製與消費之中與他人建立連結、形塑認同。基於原住民族生 活與媒體使用樣態的多元複雜,原民族群媒體也將因不同情境、行動者的行動而 展現出不同的彈性。研究者必須擺脫使用媒體即是賦權的思維,在這些既有的媒 體實踐中更加細緻地探究族群媒體的產製者如何役使媒介科技來打造社群形象、 協商認同,理解其實踐意圖與策略。 媒體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形式,原民族群媒體可以看作是原住民族運動訴求社 會改變的一部份。本研究企圖探究這些由社群媒體興起的原民族群媒體,在商業、 主流媒體的競爭下,媒體產製者如何在日常經營中運用不同的媒體工具攫取大眾 10.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17) 關注,試圖打開社會對話的交流空間?本研究欲深入當代原民族群媒體的實踐過 程,進一步分析其中的模式。然而,指出實踐模式,並非旨在提供一套媒體運作 的指導守則,而是透過原民族群媒體在當前時空脈絡下行動的刻劃,提供未來原 民族群媒體經營的經驗參考,思考媒體實踐的更多可能與想像。.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18) 文獻回顧 本研究旨在探究原民族群媒體的產製者如何在商業、主流媒體的競爭之中, 運用媒體科技展開社會溝通行動。因此,本文將在第一節說明台灣原住民族面臨 的社會處境。第二節將進行原民族群媒體的意義探討,了解產製者役使媒體科技、 爭取社會關注的意涵。第三節則爬梳台灣原民族群媒體的發展歷史,定位當代原 民族群媒體樣貌。. 台灣原住民族的當代處境. 政 治 大 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長期以來有不同族群陸續遷入、共同生活,當中包含 立 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以及近年來人口數逐漸攀升的外籍配偶與外籍移工。. ‧ 國. 學. 族群是指一群因為擁有共同來源,或是共同的祖先、文化、語言,而自認為、或 者被其他人認為,構成一個獨特社群的一群人(王甫昌,2003)。不同的族群所. ‧. 面臨的社會處境皆不相同,在聯合國第 169 號公約中,原住民族是殖民者從其他 地方來到之前,就已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擁有獨特語言文化與族群認同的人們。. y. Nat. al. er. io. 配的族群。. sit. 然而,新來的殖民者透過征服、殖民或其他手段佔有統治地位,這群人成為被支. n. v i n Ch 族、性別的方式來整頓境內所有民族,從另一角度觀之,正是種種透過軍事以及 engchi U. 多數現代國家的政治統治過程中,掌握優勢權力的民族往往以不分文化、種. 行政力量侵蝕原住民族固有語言文化、生活領域的壓迫與同化政策。日據時期,. 政府不僅透過皇民化運動促使原住民對日本社會心生效忠,更強迫居住在高山地 區的原住民族集團移住到平地區域,逐漸把持山地的林產與土地。中華民國在執 政初期頒行《促進山地行政建設大綱》 ,揭示「山地平地化」3政策目標,以提高 山胞文化水準、經濟、健康、偏遠貧瘠村落分期移住為施政原則。其後的《山地 施政要點》更揭示了一種以平等之名、行文化同化之實的目標:「針對現實,本 平等原則,增進山胞智能,扶持山胞之進步。必能享受一切平等原則,以達全民 自由之鵠的」(林彣鴻,2010,頁 51)。企圖改善原民生活環境的施政方向,一 方面強力操控媒體與教育系統,將漢人塑造為施恩者、保護者與拯救者的正面形 此為山地平地化政策的一部份。1953 年台灣省政府通過 「台灣省促進山地行政建設計畫大綱」, 明示山地平地化政策總目標,目的在讓山地特殊行政提早結束,回歸平地化(林萬億,2006) 。 12. 3.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19) 象,另一方面逕行劃分行政區域,逐漸分化原住民原來的自治單位,將部分的原 住民土地收歸國有(以撒克,阿復,2016)。1960 至 1980 年代,國內各項重大 工程啟動、台灣社會快速的邁向都市化,強大的經濟拉力促使青壯年紛紛來到都 市,許多部落的人口結構逐漸空洞。 台灣不同時期的殖民政策以及經濟發展趨力,總是一再迫使原住民與原有部 落分離,甚至造成族群內部的分化。政治哲學家 Young(1990/陳雅馨譯,2017) 認為,同化政策預設了一種中立、沒有社會群體差異的普世人性理想,而這種理 想對於不同社會群體的語言、生活風格、價值等文化差異上的盲目,往往讓經驗、 文化不同於優勢族群的社會群體處於不利地位。人口結構上居於少數的原住民族, 便是在歷來殖民政權的文化強勢下遭遇制度與機會的不公,族群的語言、文化、 認同逐漸模糊,成為社會邊緣(周維萱,2004)4。. 治 政 大 原住民族運動的能量在族群遭遇的剝削與壓迫下逐漸累積,在本土化運動追 立 尋台灣歷史文化及主體意識的社會氛圍,以及 1980 年代較為開放的政治環境中 ‧ 國. 學. 展現民族反撲的力量(黃國超,2015) 。既有研究皆指出,台灣原住民族運動(以 下簡稱原運)始於 1983 年《高山青》雜誌創刊,以三位台灣大學原住民學生─. ‧. 伊凡‧諾幹(林文正) 、巴萬‧尤命(楊志航) 、夷將‧拔路兒(劉文雄)為主要 號召者(謝世忠,1987;夷將‧拔路兒,2008)。除了校園之間逐漸壯大的原運. Nat. sit. y. 聲勢,1984 年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成立「少數民族委員會」 (以下簡稱少委會)。. er. io. 主要成員有胡德夫、童春慶、莫那能等人,藉由發表文章、舉辦講座讓社會大眾 以及黨外媒體開始注意原住民的聲音。同年,部分成員與《高山青》成員、基督. n. al. Ch. i n U. v. 長老教會部分原民牧者等組成「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 (簡稱原權會) ,成為早期. engchi. 主導原運發展的運動團體。原權會結合關心原民權益的原住民與非原民,在提倡 山地同胞自救、自決的口號下,展開一連串的抗爭。 原運要求政府正視台灣為一個多族群國家的事實,並且在尊重原住民族自我 認定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原住民族集體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地位,進而實現 原住民族自治的目標。原運一方面以公民的身份抗議政府山地政策,要求社會平 等、正義與生存的保障,另一方面訴諸身分認同、反對中華文化同化(林淑雅, 2000;黃國超,2015) 。從社會運動理論的角度觀之,原運同時主張文化認同與 政治權利的特質,兼具了傳統社會運動強調資源分配不均、經濟剝削問題,以及 新社會運動著重價值與意義建構、對國家與市場力量進行文化性反抗的特性(阮 截至 2017 年 7 月,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約有 55 萬人,僅占台灣總人口的 2%(內政部 戶政司,2017) 。 13. 4.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20) 俊達,2015a;Ginsburg, 1997)。 依據上述定義,原運涵蓋的議題範圍其實十分廣泛。黃鈴華(2005)整理立 法院簡報、《山海文化》與《獵人文化》雜誌內容以及原權會資料,指出 1984 年至 2001 年間原運發動的街頭行動就有 286 次,包含了政治、經濟、環境、社 會、文化、教育、司法、外交、醫療、媒體等議題面向。以政治和司法議題面向 來說,民族權入憲、增加原民民意代表人數、編制原住民專業法庭以保障原民權 益的行動所在多有。經濟、環境議題面向往往與部落土地遭到公家單位及私人財 團侵占有關。不論是國家公園、水庫、核廢料廠的設置,或是財團進行大規模事 業經營如水泥專業區等,壓迫原鄉族人生存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空間的情形一再引 發抗議。社會議題面向則有聲援山地雛妓、湯英伸事件、東埔挖墳事件等行動。 族群文化的存續也是原運關心的議題,像是原民姓氏恢復、平埔族群復名、民族. 政 治 大. 語言重建、反原民文化商業觀光化、文化遺址保護、民族文化教育等。除此,這. 立. 段期間也出現抗議電視台節目醜化原住民形象等以媒體為訴求的行動。. ‧ 國. 學. 原住民族運動涵蓋的議題雖然廣泛,基本上可以根據謝世忠(1987)的分類, 劃為兩條路線:泛原住民族運動、部落主義,而這兩條路線持續形塑原運法制化. ‧. 與草根化這兩個相互影響的發展方向。泛原住民族運動要求國家在制度面承認社 群集體權力的正當性、推動原住民族權利法制化,也就是以法律訂定的方式保障. Nat. sit. y. 族群權益。早期的泛原運路線由原權會主導,1985 年至 1997 年共發動了三次還. er. io. 我土地運動、四次推動正名權、土地權、自治權入憲的憲法運動,以及要求中央 部會設立原住民專責機構等訴求。隨著不同階段的訴求發展,原運逐漸為台灣社. n. al. Ch. i n U. v. 會所關注,並在 1994 年成功推動「原住民」一詞入憲、1996 年原住民族委員會 成立。. engchi. 在這段期間,原權會除了發動街頭抗爭也積極投入選舉試圖影響政黨政治, 不過此一作法卻使原運陷入分化,原運「部落主義」路線的呼聲出現。原權會組 織內部的相互猜忌始於核心幹部涉入 1989 年情治單位試圖收買原民青年的導正 專案,相關衝突更延燒到同年立委選舉以及 1995 年競爭立委席位等事件(阮俊 達,2015a)。1992 年,同為原運參與者的台邦‧撒沙勒在其創辦的《原報》中 批評,原權會主導的原運「缺乏與部落土讓的連結,以致成為台灣民主運動的邊 。因此,他主張部落主義路線,呼籲族 陲、附庸」 (台邦‧撒沙勒,2004,頁 4) 人回歸原鄉尋找運動力量的根源、重建部落體系與人文傳統。此一草根化的呼籲. 14.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21) 伴隨政府推動社區營造政策的資源挹注,帶動了原民各族的民族主義5以及部落 文化復振風潮,也讓原運草根動員的條件逐漸成形(趙中麒,2003)。 然而,即便運動內部的路線分流,各路線以族群本位向國家爭取權益時皆面 臨重重關卡。 《原住民族基本法》 (後稱原基法)雖然在原民立委的多年努力下於 2005 年通過,但其歷經諸多行政機關反彈的立法過程,已經可以預見日後法條 落實上所遭遇的困難。原運參與者阮俊達(2015a)指出, 《原基法》條文牽涉的 具體資源如山林、礦產、土地、衛生、教育、戶政等皆掌握在原民會以外的行政 單位手中,加上行政部會普遍缺乏原民權利內涵與相關議題的認識,不僅導致原 民會權力被架空、《原基法》配套法規不斷延宕通過實施,與該法抵觸的法條也 難獲得修正6。 《原基法》未獲落實的影響也反映在近年來部落持續遭遇的土地糾 紛。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司法機關在行政裁量之間經常排除《原基法》的適用,. 政 治 大. 導致近年體制外抗爭持續升高,屢屢要求政府「依法(原基法)行政」。過去雖. 立. 有溪州部落反迫遷、梅峰農場土地爭議、蘭嶼反核廢料抗爭等成功取得政府回應. ‧ 國. 學. 的抗爭案例,但是後續的體制內協商往往陷入冗長的行政細節,最後規劃出不符 族人需求的國宅、以回饋金換取核廢料繼續安置島上等持續漠視原民權利的情形。 不論何種路線,似乎都面臨權利法制化的困境。. ‧. 除了體制內遭遇的法制化困境,原運也面臨市民社會中不同差異身分之間理. Nat. sit. y. 解、承認與調和的內在矛盾。1993 年第三次還我土地運動期間,南投、屏東、. er. io. 宜蘭、桃園等五個縣山地鄉的一千多名漢人相繼組織「平地居民權益促進會」, 主張修改法令以使原住民保留地全數開放自由買賣,力阻運動發展(顧玉珍、張. n. al. Ch. i n U. v. 毓芬,1999) 。1999 年南山、四季等部落抗議原民土地被劃入馬告國家公園範圍,. engchi. 也引發原民與保育團體之間的緊張關係(林益仁,2006) 。 《原基法》通過十年後 的今日,不論是本文第一章提及的王光祿案、2016 年野保團體抗議法條開放原 民以非營利自用為目的之狩獵行為(周富美,2016 年 4 月 19 日) ,還是 2017 年 社會對於原運團體主張傳統領域劃設應當劃入私有地的普遍誤解(Mata‧Taiwan, 2017 年 2 月 18 日),原運依然面臨不同團體個人之間的利益與價值衝突。 本文使用的「民族」一詞,採用趙中麒(2003)對於原住民民族生成的論證,意指得以歸類為 「原住民族」此一集體代稱下的各個實體民族。 6 《原住民族基本法》第 34 條規定: 「主管機關應於本法施行後三年內,依本法之原則修正、制 定或廢止相關法令。」其中,須根據原基法規定制定或修正的法令總共八十七項,經過十年尚未 完成的仍有十三項(李欣芳,2016 年 11 月 26 日) 。其中,需要制定的相關法規包含原住民族認 定法、原住民族自治法、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保護條例、土地調查及處理委員會組織條例,以及 原住民土地及海域法。需要各行政部會檢討修正的法律以及法規命令有野生動物保育法、森林法、 礦物法、土石採取法及水利法等等(Tanivu、島秀,2015 年 2 月 5 日;原住民族委員會,2017 年 4 月 25 日) 。 15 5.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22) 原運不僅牽涉的議題面向廣泛,在體制內、外面臨的困境更持續呼應 Young 的論證,折射出整體社會邊緣化原住民族的結構性問題。Young(1990/陳雅馨 譯,2017)認為被邊緣化的社會群體,其所面臨的壓迫往往不是暴政強權或優勢 群體有意為之,而是在日常生活的正常過程中被系統性地生產出來,例如人際互 動、媒體與文化刻板印象、政府施政以及市場機制等等。在 Young 的觀點裡, 所有的文化歧視都帶來經濟和政治上的壓迫,而經濟和政治上的壓迫亦得助於文 化歧視。反觀台灣,近年來原住民族在健康、經濟、教育7等面向上仍與非原住 民之間存在落差,社會、媒體對於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與歧視也依然沒有消失。 Young 主張,民主社會的正義必須先正視不同社會群體在語言、生活風格、 身體舉止、價值觀及對社會看法上的文化差異,才能解除加諸其上的社會、經濟 支配與壓迫。究其邏輯,歌頌群體之間的差異並非差異政治的終極目標,而是藉. 政 治 大. 由承認被邊緣化社會群體文化的正面意義,使其得以對抗更大的社會與經濟的不. 立. 平等和壓迫(陳嘉銘,2017;何明修,2005) 。阮俊達(2015b)也抱持類似的觀. ‧ 國. 學. 點,他指出 1980 年以來原民與客家為主的族群運動雖然在政策面取得部分成果, 但是這些政策的思維預設了族群議題是少數族群自己的議題。這樣的思維不僅造 成前述原運面臨的困境,更忽略了族群運動還有回應以及參與台灣民主轉型的意. ‧. 義。他以「族群主流化」的概念主張,族群關係的修復與和解,除了要求所有行. y. Nat. 政部會理解原住民族的受難歷史、擁有基本的族群文化敏銳度,也需要每個族群. io. sit. 的共同參與。也就是說,唯有整個台灣社會體認到族群議題的重要性,才有可能. n. al. er. 改善不對等的權力關係。. Ch. i n U. v. 面對族群持續被邊緣化的困境,我們仍可看見原運參與者在政治資源不足、. engchi. 族群多元且人口分布發散的情形下不斷採取行動來推進原運發展。在 Habermas (1989/曹衛東譯,2002)討論法律與法律制度的辯證關係中,法律論述的形成 需要經歷一段長時間的公共論述過程。體制外的知識份子以及關心問題的公眾例 如社運組織,往往就是在公共論述的累積過程中扮演察覺、辨認社會問題並且放 大議題聲勢的角色。過去三十年來,原運在街頭抗爭之外不斷地累積相關的論述 與結盟資源,包含了研討會、座談會、媒體刊物、學術出版品等輿論形式,共同 推動與建構原運的理念(黃鈴華,2005)。為了形成更為廣泛的力量,原運參與 者除了進行族群內部世代合作、凝聚族群內部團結,也與非原住民族組織合作、 7. 根據原民會(2013、2014a、2014b)數據,2013 年全國人口平均餘命為 80 歲、男性 76.9 歲、 女性 75.9 歲,原住民族分別少 8.8 歲、10.2 歲、7.4 歲;經濟生活方面,2014 年原民家庭的年收 入僅達全國家庭平均狀況的 0.61 倍;教育方面,2014 年原漢學生之間在教育成就、在學率、失 學綠、大學分發錄取率的教育指標中存在明顯差距。 16.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23) 爭取社會大眾的理解與支持(Petray, 2011;張鴻邦,2013;阮俊達,2015a) 。早 期的少數民族委員會以及原權會便是結合擁有共同理念原住民和非原住民而組 成的策略聯盟。除此,原運涉及的議題領域也可能與其他社會運動重疊而形成合 作關係,像是原權會與黨外勢力形成政治聯盟關係,或是蘭嶼當地發起的反核廢 料抗爭為了增加議題能見度,主動與學者以及綠色和平組織合作、共同訴求非核 家園的理念(劉嘉偉,2013)。 透過歷史脈絡的爬梳,我們看見訴諸族群文化、政治權利自主的台灣原住民 族運動,在深化草根力量、凝聚內部自覺的同時面臨不得不與國家體制以及市民 社會中不同利益、價值交涉的處境。由此,原運訴求的正義與轉型,仍需不斷地 與社會結構中廣泛存在的族群歧視進行長期討論、對話與鬥爭。這個公共論述的 累積過程,我們似乎可以從原運參與者在不同時空條件下試圖透過媒體展開社會. 政 治 大. 對話、討論原民議題以形成批判公共權力的過程中看見。接下來,本文將針對媒. 立. 體在原運中扮演的角色進行探討。. ‧ 國. 學 ‧. 原運提倡的各項議題中,媒體訴求不是街頭運動最主要的訴求8(張鴻邦, 2013),但是本文認為,原運推動的過程中,媒體一直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原. y. Nat. sit. 運發起之初,原民知識青年便是透過黨外雜誌或是自辦平面媒體來發表運動論述,. al. er. io. 藉以在主流媒體未能看重原民議題的情況下召喚原民社會本身的族群意識、爭取. v i n Ch 爭之外更持續累積相關論述與結盟資源,包含了研討會、座談會、媒體刊物、學 U i e h n c g 術出版品等輿論形式,推動與建構原運的理念。1990 年代電子攝影技術、網際 n. 社會大眾的認同與理解(夷將‧拔路兒,2008)。過去三十年來,原運在街頭抗. 網路開始快速發展,我們更可以看見原民以各種媒介形式進行文化性的反抗,如 拍攝紀錄片、創辦報紙、經營網站等。 陳雅惠(2002)探討媒介與社會運動的關聯,他指出社會運動的重要性在於 針對當代社會提出一套新的認識世界的論述方式,而策動者往往是透過語言、符 碼來解構霸權意識、建構新的意義。以建構社會運動意義的角度來說,媒體不僅 僅是社運團體乘載訊息的工具,也是不同的行動者參與符號競逐、建構意義的場 域。反觀原運關注利益再分配以及文化定義鬥爭的特性,媒介也一直是原住民族. 8. 張鴻邦引述黃鈴華(2005)統計,指出 1984 年至 2001 年原運的街頭抗爭事件中,以媒體為倡 議訴求的街頭抗爭僅有兩次,分別為原權會、玉山神學院各自發起,到台視抗議節目醜化原民形 象的事件。 17.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24) 在追求文化、政治權利自主的過程中,不斷進行符號競逐、解釋議題的場域。原 民創建、經營媒體的意義在於,反轉過去受到殖民統治者以媒體進行社會操控、 。 被主流媒體再現為他者的局勢,自主形構族群的文化象徵與認同(林福岳,2017) 隨著台灣政治環境逐步解禁、原運興起以及廣電媒體改革運動的歷史過程,媒體 環境無法滿足原民需求的情形也逐漸為傳播學界所重視(張鴻邦,2010),原住 民族的傳播權利遂成為原民人權討論的一部份(張錦華,2014)。 不過原住民族在殖民政權底下所展開的抵抗行動,往往必須面對既存結構中 不對等的族群權力關係,無法與所處的社會脈絡脫鉤。Husband(1998)觀察第 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各國持續有不同族群移入的情形,認為一個國家中社會群體 之間的文化差異既是社會事實也是需要正視的政治議題。他提出「多族群公共領 域(multi-ethnic public sphere)」的理論模型便是以 Young「差異公民(differentiated. 政 治 大. citizenship)」的概念作為立論基礎,主張民主社會應讓不同社會團體及個人能夠. 立. 平等參與政治,並在尊重各方文化差異的情況下團結共存。也就是說,民主社會. ‧ 國. 學. 在主張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普遍性權利體系之外,也應尊重少數族群如原住民、 新移民的專屬權利(group-differentiated rights) ,像是在重要政治程序中參與和發 言的特別代表權(special representative rights) 、自治權(self-government rights),. ‧. 或表達文化特殊性的多元族群權利(polyethnic rights) 。Husband 也指出媒體在市. y. Nat. 民社會中扮演形塑討論、告知訊息的重要角色,是少數族群表達族群專屬權利、. io. sit. 促進市民社會不同族群相互理解的重要形式。因此在提倡文化差異與維持整體社. n. al. er. 會連帶關係(social solidarity)的理論關懷下,他認為一個平衡、提倡跨族群對. i n U. v. 話的多族群公共領域需要由「傳播權(the right to communicate)」 、 「被理解權(the. Ch. engchi. right to be understood)」兩項原則加以維繫。. 「傳播權」是基於保障言論自由以及不受歧視地接收各種資訊所提出的權利 價值,因此,除了保障原住民族的言論自由不被任意干涉,也提倡建立一個反映 族群多樣性的媒體系統。這一方面是確保少數族群接近、使用或創建媒體以接收 資訊與自主發聲的權利,另一方面也要求各個媒體應正確呈現族群形象。不過 Husband 認為純粹提倡個人與團體的言論自由不盡然符合差異公民的概念,因為 傳播權的根本意義在於透過自由平等、免於歧視的媒體使用來促進市民社會不同 族群之間的對話與相互理解,進而推進文化多樣性的價值。也就是說,傳播權與 族群集體的自決、文化復振以及各項社會經濟權益的爭取密不可分,更具有社會 文化權的特質(張錦華,2014) 。因此,Husband 特別提出「被理解權」 ,強調維 護少數族群自我表達權利的同時,整個社會也必須認識、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價值。 18.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25) 他認為,少數族群專屬的權利也需要其他族群的理解和對話協商,否則將陷入各 個族群自我本位的一言堂。台灣國內有關原住民傳播權利的探討雖各有說法,卻 也與 Husbund 的方向論述大致上相符,只是以傳播權一詞概括之。林福岳與陳 楚治(2008)綜合多項國際原民權利相關的宣言、公約所歸納出的原民傳播權利 意涵,也是在媒體制度與媒體表現是否反映原民多樣性之外,談論到藉由傳播促 進社會認識原民的文化與意見、提升族群文化交流與合作關係面向。為了強調傳 播權利背後涉及的社會文化發展意涵,本研究統一以被理解權來指稱。 一個實踐傳播權與被理解權的多族群公共領域,理想狀態是建立少數族群能 夠自我表達的媒體環境,以及讓多樣化的聲音影響政治、社會態度以及主流社會 運作的一個空間(Budarick & Han, 2015)。Husband 在 2005 年與 Downing 的共 同著作中提及政府維繫多族群公共領域的責任,指出政府應透過不同的政策機制. 政 治 大. 維繫少數族群的傳播權益,例如提供補助或規範商業媒體、以公共廣電媒體提供. 立. 族群相關內容,或是提出相關教育與人才訓練計畫等。也就是說,不論是營利、. ‧ 國. 學. 非營利性質的族群媒體或大眾媒體,他們認為政府的角色應是協助不同類型的媒 體提供族群相關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強調政府責任,他們皆認為傳播權 和被理解權的意義不只是國家以法律由上而下規範權利範疇,更重要的是由個人. ‧. 或是社群自主開展的溝通行動所彰顯(Husband, 1998; Downing & Husband,. y. Nat. 2005) 。也就是說,傳播權、被理解權的權利意涵十分仰賴行動者的詮釋與實踐,. io. sit. 例如少數族群的個人或團體自發成立的族群媒體。學者 Yu(2017)也指出,被. n. al. er. 理解權雖然要求多數族群有理解、尊重少數族群的義務,另一方面也仰賴族群媒. i n U. v. 體產製者積極打造媒體的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也就是讓閱聽眾更容易接近. Ch. engchi. 使用、接收資訊的特性才有可能促成。. 透過 Husband 的立論,我們了解提倡族群議題討論背後反映的價值規範,以 及媒體扮演的角色。從傳播權的角度來說,由民間自發成立的族群媒體及其自主 開展的溝通行動有著重要的理論意涵,但是過往文獻對於族群媒體定義與功能的 看法卻有非常不同的討論。Husband(1998)認為族群媒體是以特定族群為閱聽 對象、關注族群內部關心議題的媒體,較容易符合傳播權的要求,在被理解權的 面向則相對困難。然而,族群媒體的產製內容專注於族群議題,有越來越多的研 究者如 Bailey 與 Harindranath(2006) 、Budarick(2016) 、Couldry 與 Dreher(2007)、 Yu(2017)等人,皆指出其中跨越族群邊界進行對話的政治功能,視之為連結 不同族群、促進彼此理解的橋接系統(bridging system) 。回顧台灣原民傳播研究, 論調多側重於傳播權面向,例如原民應當近用、創建媒體等,並且強調國家應制 19.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26) 訂相關政策維繫原民傳播權益的角色(張鴻邦,2010;郭雅婷,2010;林福岳, 2011)。然而,研究者也應從被理解權出發,進一步刻劃族群媒體產製者所處的 時空背景,以及行動的社會文化發展意涵。本文認為,即便族群媒體在少數族群 傳播權、被理解權扮演的角色論者有各自定義,研究者仍需透過具體的經驗才能 理解台灣族群媒體的實際樣貌。. 族群媒體的傳播實踐 本文在前一節進行原運的歷史脈絡爬梳以及 Husband 多族群公共領域的理論 鋪陳,目的是將許多看似微觀的溝通行動放置在一個更廣大的權利概念框架之中 進行觀察,並指出族群媒體在原住民族運動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接下來,本節將. 政 治 大. 探討族群媒體的定義,並進一步以「介入行動」概念描述族群媒體的溝通行動與 傳播權、被理解權之間的關聯。. 立. ‧ 國. 學. 如同本文在第一節提及幾位學者對族群媒體有各自的看法,族群媒體(ethnic. ‧. media)在既有研究中的定義確實紛雜多樣。廣義來說,族群媒體指涉的是服務. y. Nat. 社會中單一或多個族群的媒體,並未特別指涉地理區域、媒體規模或是所有權的. sit. 歸屬(Riggins, 1992; Johnson, 2010; Brantner & Herczeg, 2013)。族群(ethnicity. er. io. group) ,指涉的是一群因為擁有共同來源,或是共同的祖先、文化或語言而自認. al. n. v i n Ch 揉雜了地理區域、語言、文化特性等多重的主客觀分類標準,有的族群媒體研究 engchi U 以群體的類同關係(affinity group)進行劃分,如非裔報紙或西班牙語廣播,或. 為、或被其他人認為構成一個獨特社群的一群人(王甫昌,2003)。族群的認定. 是以地理位置社群(geographic communities)作為界定範圍(Johnson, 2010)。 族群媒體一詞,也因此衍生出少數族群媒體(minority media)、移民媒體 (immigrant media) 、社區媒體(community media) 、離散媒體(diaspora media)、 原民媒體(indigenous media)等概念。早期研究族群媒體的學者 Riggins(1992) 便指出,媒體在族群的形塑過程扮演定義、維護或減弱族群認同的重要角色,而 族群媒體的存在,更反映了社會中互異甚至衝突的認同以及對社會的期待。由此, 族群媒體會隨其所座落的時空背景以及產製者的目的而發展出極為多元的樣貌, 並且可以透過政治操作一再地宣稱及發揮影響力。 早期的族群傳播研究普遍關注媒體帶來族群同化還是文化多元的影響。 Viswanath & Arora(2000)指出,族群媒體在少數族群社區中扮演了傳遞文化、 20.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27) 推動社區參與、監測環境、融入主流、提供資訊的功能。也就是說,族群媒體一 方面提供資訊協助少數族群適應主流社會,另一方面維持族群認同,同時具有同 。同 化或與其固有文化保持連結的雙重功能(Riggins, 1992; Subervi-velez, 1986) 化與抵抗同化的兩股力量看似衝突卻共存於同一個媒體之中,更反映出族群媒體 既矛盾又充滿對抗特性的張力。 從同化面向來說,產製者的身分與產製的內容形式都有可能促使族群文化逐 漸往主流社會靠攏。當族群媒體的工作者不具備少數族群的身分,產製出來的媒 體內容可能會隱含主流意識形態、支配族群觀點(Riggns, 1992; Capsi & Elias, 2011) 。在語言的使用上,族群媒體也可能因為採用主流社會的語言而間接導致 各個族群的母語逐漸流失。族群的文化也可能因為傳播科技本身的侷限而無法完 整再現與傳遞真實的樣貌,例如慶典儀式營造出來的氛圍或是精神文化層次. 政 治 大. (Riggns, 1992) 。此外,當主流媒體已然制定出一套媒體產製的運作邏輯,少數. 立. 族群在產製媒體時的往往會受其影響甚至被操弄(林福岳,2012)。因此,不論. ‧ 國. 學. 是否由少數族群掌握所有權,面對霸權文化所設定的技術門檻和不對等的競爭起 點,族群媒體是否能夠或是應當在既有的主流媒體形式之外,製作出具有族群特 色的節目內容,往往成為某種弔詭與挑戰。. ‧. 從另一方面來說,族群媒體也可能因為在內容上明確地呈現反霸權的論述,. Nat. sit. y. 或採用少數族群的語言而具有抵抗同化的功能。站在主流媒體的對立面、提出與. er. io. 主流媒體截然不同的反霸權論述,正是台灣原民傳播研究長期以來點出的原民媒 體功能(謝偉姝,1998;孔文吉,2000;林福岳,2010;張錦華,2014)。反霸. n. al. Ch. i n U. v. 權論述在文獻中亦被稱為「反(抗)論述(counter discourse)」 ,意指向外批判與. engchi. 解構主流媒介傳達的霸權論述及宰制關係,以及對內批判原民社會的權力階層的 論述。值得注意的是,反論述不只存在於媒體的文字內容,往往也體現在族群媒 體的組織結構、產製流程之中。例如,族群媒體會按照族群內部需求建立一套有 別於主流媒體處理議題的優先順序,像是著重呈現社區或族群活動,藉以喚起族 群內部對社區事務的關心、加強社區參與等。當媒體產製者由族群運動的參與者 組成,族群媒體基於為族群發聲的立場,亦會形成抵抗同化的能量。除了前述異 於大眾媒體的特色,Riggins(1992)甚至認為族群媒體的存在本身,就具有抵 抗同化的象徵意義。 族群媒體在前述研究的定義中普遍以少數族群為目標閱聽眾,並具有促使少 數族群同化於主流社會或維繫文化獨特性的兩股力量牽制其中。這兩股力量,可 能來自媒體產製者的族裔身分、媒體產製的運作邏輯等因素而有不同比例的影響 21.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28) 程度。隨著民主社會發展、族群問題漸受社會重視,族群媒體被期望能夠真正貼 近少數族群的需求、維繫其固有文化。由少數族群主導族群媒體以產製符合族群 。 需求的內容的看法漸受重視,也是當代原民傳播研究的普遍主張(林福岳,2011)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興起、媒體市場提供給閱聽眾的選擇增多,本文認為,傳播科 技的變革將對既有的原民傳播研究主張形成挑戰。以下將從兩種視角進行討論。 (一) 從產製者的身分看原民媒體 除了少數論者將原民媒體定義為內容與原住民政經發展、社會習俗、文化教 育等相關的議題書寫佔據篇幅多數的媒體(黃季平,2010),大部分研究提及的 「原民媒體(indigenous media)」多專指原住民透過媒體產製如拍攝影片、經營 媒體或參與國家公共電視台等,有意識地保存、再造文化以及行使公民權利的現. 政 治 大 台灣傳播研究對於原民媒體的關注自原運興起而逐漸增多,這些研究檢視大 立. 象,並視為族群媒體的一種實踐方式(Johnson, 2010)。. ‧ 國. 學. 眾媒體中的原民形象以及原民的媒體參與情形,大多建議原住民族接近使用與擁 有媒體,藉以取得發聲管道與主導權、扭轉過往主流媒體加諸於原住民族的負面. 形象(以撒克‧阿復,2014;孔文吉,2002;林福岳,2010;張錦華,2014;陳. ‧. 楚治,2007)。這類研究普遍立基於倫理價值以及權利原則進行討論,如多元文. y. Nat. 化主義、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論及的言論與媒體自由以及《原住民族權利宣. sit. 言》提倡的原民傳播權利9,普遍將媒體的接近使用權以及所有權視為促進文化. n. al. er. io. 多樣性的手段與保證(陳楚治,2007)。換言之,這些研究認為透過原住民自行. i n U. v. 參與媒體工作、掌握媒體所有權,就有機會翻轉族群在社會中被詮釋、被視為他 者的情況。. Ch. engchi. 但是,建立一個專屬於原民的媒體,在傳播權利的實踐上還可能遭遇複雜且 根本的難題。誠如本文在第一節所述,原民傳播權利涉及的範圍不只是族人的接 近使用權、創建媒體權,更包含促進族群間認識與維護文化多樣性等權利面向(張 錦華,2014)。魏玓(2008;2015)反思,國內外原民傳播研究的論述邏輯大多 先將原民媒體視為一個既有或是無需探討的必要建制,然後再分析此一建制的理 念及實施結果。也就是說,這些研究普遍認為設立專屬於原民的媒體即符合原民 的利益和需求。然而,原民專屬的媒體在何種意義與程度上促進傳播權利甚至集 體權利,其實充斥複雜與矛盾的討論。究竟,原民具體的生活脈絡、傳播需求為 9.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第 16 條規定: 「原住民族有權以自己的語言建立自己的傳媒,有 權不受歧視地使用各種形式的非原住民傳媒。各國應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國有傳媒恰當反映原住 文化多樣性。各國應在言論充分自由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鼓勵私有傳媒充分反映原住文化多樣性。」 22. DOI:10.6814/THE.NCCU.COMM.008.2019.F0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四)雇主申請僱用獎助前,未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及原住民

設籍本市之市民,年滿 65 歲老人、55 歲以上原住民、50

臺中市別名「文化城」。清朝之前,為平埔族群巴則海族

表演藝術:1.認識 世界傳統舞蹈類 型實際學習體驗 原民舞蹈與文化 2.實際體驗舞台 與劇場藝術魅 力。3.透過街頭 藝術、國際藝術 節的介紹,體驗

 武術 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可追溯至五 千年前原始社會時期,起初是人類為求生存而進行獵殺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 Contact with both parents is generally said to be the right of the child, as opposed to the right of the parent. • In other words the child has the right to see and to hav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