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理論架構與實證模型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理論架構與實證模型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由於建構 MAPC 模型之前需要先決定讓哪個效應在每個分層表現一致,因

此我們將先利用文獻探討中所提及的畫圖等方式來判斷,哪個效應在男女的資 料表現較一致 。 由於我們會用到本質估計量的方法來繪製男女各效應差異的圖 形,因此以下將先就本質估計量的定義,統計性質,及計算方法進行介紹。因 為我們的研究資料是台灣男女的自殺死亡率,所以之後介紹模型即以自殺死亡 率來作解釋。

一、APC 模型

(一)、模型簡介:

!

ij

= f (!

ij

) = log( y

ij

n

ij

) = µ +!

i

+ !

j

+ !

k

+ !

ijk

i = 1,..., a; j = 1,..., p;k = 1,..., a + p !1

其中

k = ji + a

!

i

i=1 a

!

=

"

j

j=1 p

!

=

#

k

k=1 a+p"1

!

= 0

!ij為應變數,表第

i

個年齡層在第

j

個年代時的對數自殺死亡率, !ij自殺死亡率, yij為自殺死亡人數, nij為年中人口數,

µ

為整體平均效

應, !i為第

i

個年齡層的效應; !j為第

j

個年代的效應; !k為第

k

世代的效應; !ijk為隨機誤差項 。

(二)、本質估計量之結構

前述迴歸模型可以矩陣符號表示為! = Xb +" ,其中

b = (

µ

,

!1

,...,

!a

,

"1

,...,

"p

,

#1

,...,

#a+p!1

)

T,由於 X 矩陣的行向量間具有共線 性的情形,且已知其秩較全秩少 1,因此一定存在一個非零的單位向量

B

0,使得

XB

0 =0

因為

XB

0 =0,所以

B

0向量僅與

X

矩陣有關,與

!

向量無關。此外

B

0

可以視為

X X !

矩陣中對應於特徵根為 0 的特徵向量。令

(A

*1

,..., A

a!1*

, B

1*

,..., B

p!1*

, C

1*

,..., C

a+p!2*

)

X

矩陣的行向量,

Kupper et al.(1983)證明出

X

矩陣的行向量會滿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本質估計量之統計性質

本質估計量具有很好的統計性質,在有限的年代數下,本質估計量為

b

0的不偏估計量;且在有限的年代數下,本質估計量之變異小於受限廣

義線性模型估計量的變異;另外本質估計量還具有漸近一致性。(Yang, Fu, and Land (2004))

(四)、本質估計量之計算方法

先藉由Fienberg 與 Mason(1978)所建議採用的受限廣義線性模型估計

量方法對參數向量

b

加入一限制式,來取得一參數估計向量

接著利用先前提到的Kupper et al.(1983)的結果來求得

B

0,亦即

0 0

0 ~

~

B

B = B

,其中

0

B ~

( 0, 1!

a +1

2 ,..., (a !1) !a +1 2 , p +1

2 !1,..., p +1

2 ! ( p !1),1-a + p

2 ,..., (a + p ! 2) !a + p 2 )T

最後將所求得之

B

0向量,代入

b ˆ

0

= (I ! B

0

B

0T

) ˆ b

的公式中,即可求 得本質估計量。

透過本質估計量,我們便可以個別繪製男女的年齡,年代及世代的趨勢變 化圖,藉以判斷該選取哪個變數做為 MAPC 模型中的一致的效應。接著可以開 始配製 MAPC 模型。

二、MAPC 模型

(一)、模型簡介:

y

ijr ~ Poisson(nijr!ijr)

!ijr

= log(

"ijr

) =

µr

+

#ir

+

$jr

+

%kr

i = 1,..., a; j = 1,..., p;k = 1,..., a + p !1;r = 1,..., R

其中

!

i ir

! = !

j

"

jr

= !

k

#

kr

= 0, "r = 1,..., R

n

ijr 為第

i

個年齡層,第

j

年代層,第 r 個分層的總人口數,

y

ijr 為為第

i

個年齡層,第

j

個年代 層,第 r 個分層的自殺死亡人數,

µ

r為第 r 個分層的截距項,

!

ir為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r 個分層的第 i

個年齡效應,

!

jr為第 r 個分層的第

j

年代效應,!kr

第 r 個分層的第 k 個世代效應 。由於每個分層的年齡,年代及世代還 是存在線性相關,因此甄別問題依然存在。如同受限廣義線性模型法,

這邊我們依然需要對模型增加一個限制式,如此也會遇到與受限廣義線 性模型法一樣的問題,因為限制式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解。但若是在子

模型的情況下,分層的效應差則不會因為限制式不同而不一樣Riebler

and Held(2010)。

(二)、MAPC 子模型:

某些情況下,年齡,年代或世代效應可能具有一致效應,亦即該效應不 會因分層不同而有所不同,這類模型我們可以視為前述 MAPC 模型的 子模型。舉例來說,我們依據 Held and Riebler(2010)所訂定的符 號,以大寫表示一致的效應,小寫表示因分層而有所不同的效應,因此

如果年齡及年代具有一致效應,則記為APc 模型,模型形式如下:

!

ijr

= µ

r

+ "

i

+ #

j

+ $

kr

同理,只有年齡效應具有一致效應,則記為 Apc 模型,模型形式如

下:

!

ijr

= µ

r

+ !

i

+ !

jr

+ !

kr

針對這些子模型而言,模型中的各個效應參數依然存在無法甄別的問 題,然而若考量各個效應值與參考分層(reference stratum)的效應值 差,亦即 !i(r )=

!

i,r !

!

i,R為第 r 個分層與第 R 個分層在第

i

個年齡效應 上的差異,!j

(r )=

!

j,r !

!

j,R為第 r 個分層與第 R 個分層在第

j

個年代效 應上的差異,!k(r )=

!

k,r!

!

k,R為第 r 個分層與第 R 個分層在第 k 個世

代效應上的差異,其中 !

i (r ) i

"

=

"

j!(r )j =

"

k!k(r )= 0,Riebler and Held

(2010)證明在子模型下這些效應差參數是可以甄別的。除了說明效應

差異外,這些參數也具有實務上的意義,以APc 為例,

!!

k

(r )

= !

µ(r )

+ !

k

(r ),可解釋為在第 k 個世代上,第 r 個分層相對於第 R 個 分層的的對數相對風險(log relative risk),其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數 是 充 分 的 , 因 此 將 模 型 透 過 這 樣 的 轉 換 基 本 上 是 沒 有 遺 失 任 何 資 訊 的

Riebler and Held (2010)),這一點也可藉由 R = 2 只有兩個類別來作簡單的說 明。令 !1代表所有 !ij1所組成的向量, !2代表所有 !ij 2所組成的向量,MAPC 模 型的概似函數因為條件獨立可表示為

L(

!1

,

!2

) = L(

!ij1

,

!ij 2

)

i, j

!

L( !

ij1,

!

ij 2) = (nij1

!

ij1)yij1(nij 2

!

ij 2)yij 2exp(!(nij1

!

ij1+ nij 2

!

ij 2))

設定!ij

=

!ij1

!ij 2

,

"ij

= n

ij1!ij1

+ n

ij 2!ij 2,其中!ij為我們所關心的相對風險, !ij為干 擾因子。現在將上述概似函數中的參數改用!ij, !ij代替並乘上1 = !ij

yij•

!ij

! yij•後可 以得到:

L(

!ij

,

!ij

) = ( n

ij1

n

ij 2!ij

1+ n

ij1

n

ij 2!ij

)

yij1

( 1 1+ n

ij1

n

ij 2!ij

)

yij 2

=L1(!ij)

! #### # " ##### $

exp(!

!ij

)

!yij•

=L2(!ij)

! " # # ## $ = L

1

(

!ij

)L

2

(

!ij

)

因此

L(!, ") = L

1

(!)L

2

(!)

,其中

L

1

(!) = L

1

(!

ij

); L

2

(!) = L

2

(!

ij

)

i, j

!

i, j

!

,表示

MAPC 的概似函數可以拆成分別只與參數! , ! 有關的兩個概似函數相乘,因 此只考慮我們所關心的 L1(!) 是充分的。

透過條件概似函數的多項式邏輯模型估出來的值與直接使用 MAPC 模型來進行

估計所得出來的估計值相去不遠,但是過度離散度(overdispersion)則會不

同。由於過度離散度是模型中忽略了某些解釋變數

z

ijr 所導致,藉由條件概似

函數法 ,我們可以忽略掉不關心的干擾因子,進而降低過度離散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