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單一受試法中的跨受試多探試設計,旨在探討電腦輔助節慶語 文教學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的影響。本章共分成五節,包 括第一節研究設計、第二節實驗對象、第三節研究工具、第四節電腦輔助教 學方案內容介紹、第五節資料分析,茲分述於下。

第 第

第一 一 一節 一 節 節 節 研究 研究 研究 研究設計 設計 設計 設計

壹壹

壹、、、、研究架構研究架構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電腦輔助節慶語文教學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 解學習成效的研究,所以研究變項包括自變項、依變項和控制變項。分別是 自變項為電腦輔助節慶語文教學、依變項為閱讀理解學習成效的評量表現、

控制變項為節慶課文教材、教學時間、地點、教學者和評分者,研究架構如 圖 3-1 所示:

自變項

控制變項 1. 節慶課文教材 2. 教學時間 3. 教學地點 4. 教學者 5. 評分者

依變項

電腦輔助節慶語文教學

閱讀理解學習成效包括: 1.語詞理解得分

2.文義理解得分 3.課文念讀百分比

圖 3-1 研究架構圖

一、自變項

本研究的自變項為電腦輔助節慶語文教學。該電腦輔助教學為自編 CAI 教材,共分為八個單元活動,第一單元為中秋節、第二單元為教師節、第三 單元為聖誕節、第四單元為過新年、第五單元為清明節、第六單元為母親節、

第七單元端午節、第八單元為父親節。

二、依變項

本研究的依變項為研究對象的閱讀理解能力之改變情形,分為三個向度,

即針對單元課文的課文念讀能力、語詞理解能力和文義理解能力。教學完畢之 後進行當日學習內容的立即成效測驗。

三、控制變項

本研究為減少無關變項對自變項之干擾,其控制變項包括閱讀材料、教學 時間、和教學及施測場地。

(一)、課文材料

研究者依據八個主要節慶活動編製而成,挑選簡單口語化句子,作為課文 材料,每個句子長度不超過七個字,每個單元不超過56字。

(二)、教學時間

本教學實驗採用個別化教學,為求實驗之一致性,教學實驗的場地統一在 研究者校內特教班教室進行,每位受試者每天早自修時間或放學後課托時間,

利用筆記型電腦進行二十至二十五分鐘的個別化教學。

(三)、教學及測驗場地

本實驗教學及測驗場地皆在研究者的特教班地板教室進行,所有測驗皆由 教學者實施。圖3-2為教室空間配置圖。

圖3-2 教室空間配置圖

(四)、教學者

本研究之研究者即為實驗課程設計之教學者,具備合格特殊教育教師資 格,擔任特教班教學已有十一年實務經驗,對智能障礙學生特性有所瞭解,目 前於台中教育大學特教所之輔助科技組進修,平時亦投入電腦教學軟體製作,

足以勝任。

(五)、評分者

除了由研究者進行評量分析外,另外邀請研究者同校另一資源班的導師,

擔任共同評分者,進行評分者一致性考驗。該師畢業於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 研究所,在進行評分前,清楚界定評分方式和標準,並達到90%~95%高度一致 性。

貳 貳貳

貳、、、、研究程序研究程序研究程序 研究程序

從實際的教學經驗中發現,智能障礙學生普遍有語言和識字能力上困 難,容易對文字心生抗拒,研究者基於實務教學經驗,發現「節慶」是孩子 最感興趣的主題之一,因此希望將節慶帶入語文教學當中。並藉由電腦輔助 教學的呈現,讓學生沒有預期性的閱讀焦慮,期能提高學習動機和增進學習 參與,達到教學上的目標。本研究以研究者自編的節慶語文教材,以電腦多

媒體的方式呈現,針對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成效進行探討。

研究者確定研究主題後,即開始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相關文獻包 含閱讀理解相關理論基礎與提問教學內涵、智能障礙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優 弱勢能力、分析智能障礙學生適用之語文教材、電腦結合提問教學應用在語 文學習之研究等,以建立本研究之理論基礎。本研究使用 Macromedia 公司出 版之電腦動畫網頁工具 Flash 8 製作電腦化教學輔助軟體,教材共包含八個 單元,每一節慶單元再分為課文、語詞、文義三個教學區,及針對各教學區 所對應的評量區,以建立學生完整學習。選定三位受試對象,於實施教學介 入前,開始進行目標能力的基線資料蒐集,接著進入實驗教學,最後進行資 料分析,並將分析的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整個研究程序如圖 3-3。

圖 3-3 研究流程圖

確定研究主題

蒐集文獻資料

編擬電腦教學軟體

決定研究對象

蒐集基線期資料

進行實驗教學

資料分析與學習效果探討

參 參參

參、、、、實驗設計實驗設計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

本研究採單一受試研究法(single-subject research designs)之跨受 試多探試設計(multiple probe design across subjects)。由於本研究之 教學設計適合個別的教學方式,且研究對象的異質性高,不適於大樣本的研 究,故採取適合小樣本的單一受試研究法。且考量研究的應用性,並避免基 線期的冗長干擾研究對象,故採用跨受試多探試設計。本實驗採 A-B-M 實驗 設計,實驗程序分為基線期、處理期和保留期。實驗程序如圖 3-4:

圖3-4 跨受試多探試實驗程序假設圖 一、基線期(A)

本階段主要是在完全不介入處理的情形下,於一週內選取三天以本研究 CAI之課文理解的評量篇,個別評量研究對象的理解能力,每次並以攝影機自 動攝影模式拍攝以協助紀錄,評量地點為研究對象所就讀之國小特教班地板教 室內,在評量過程中,若受試表現出預期的目標行為,則立即給予增強。而當 基線期資料達穩定狀態後,即研究對象的閱讀理解能力的變化呈現平穩時,則 進入處理期。

二、處理期(B)

在處理期的階段,研究者以本研究CAI 教材之3個單元活動(共包含八個 單元),採一對一方式進行共六週,每週二次的實驗教學,每次教學活動時間 為二十分鐘,每次進行3個單元活動,教學時以筆記型電腦呈現電腦介面的同 時,由研究者以提問方式引導課文內容要素,引導字、詞、句、文章的理解,

再由研究者帶領個案操作介面練習課文,之後再重複練習以精熟,即給予增 強;若個案未出現預期的目標行為,則再給予更多提問或示範,個案經提問或 示範後表現出目標行為,仍給予增強。而教學時,主要是由個案操作電腦。每 次單元教學結束,立即進行個別評量及紀錄,評量的內容也是以本研究CAI 之 八個單元的評量補給站,個別評量研究對象的課文閱讀理解學習成效,單次教 學及評量約二十分鐘,並採全程自動攝影。

三、保留期(M)

在實驗教學結束後,進入兩週的保留期的評量,以本研究前三個單元,進 行每週二次的保留期評量,此階段研究對象不再接受各次單元之電腦輔助教 學,教師也不提供提示,但仍對研究對象於評量時表現出預期的目標行為給予 增強。研究者針對研究對象的課文閱讀能力進行評量,並以攝影機拍攝,分析 使用電腦輔助教學後,研究對象課文閱讀能力的變化及維持情形。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臺中市某國小啟智班學生為研究對象,該班也是研究者所任教 的班級。本研究從研究者任教之班級中挑選三名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參與本研 究。所有的研究對象,皆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也都有經臺中市鑑輔會核發的 中度智能障礙證明。他們必須具備 1.基本的口語理解及學習能力,2.能聽懂 並遵從研究者的指令,3.能回答研究者所提之問題,及 4.能操作滑鼠。其基

本資料如表 3-1:

表 3-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摘要表

項目 受試者 受試甲 受試乙 受試丙

性別 男 男 女

年齡 11 歲 11 歲 11 歲

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六年級

障礙類別 中度智能障礙 中度智能障礙

中度多重障礙

(智能障礙中度 染色體異常輕度)

畢保德圖 畫詞彙測 驗(甲式)

標準

分數 67↓ 67↓ 67↓

百分

等級 1 1 1

中文年級 認字量表

得分 12 16 7

百分

等級 3 3 1

年級

分數 0.4 0.6 0.1

壹壹壹

壹、、、、受試甲受試甲受試甲 受試甲

國小五年級男生,智能障礙中度,11 歲,其行為特徵為:乖巧聽話,喜 歡幫忙做事,能順從老師的指導。學習特徵是上課大部分時間都能專心聽講,

能聽懂部分老師上課的內容,有時會分心,大致上都能好好的學習,但短期 記憶力不佳,常常對學習過的教材學過之後,就會忘記老師教過的內容。對 抽象概念的符號學習不佳,無法辨識或拼讀注音符號。能仿寫與描寫筆畫數 少的字,能認得自己的名字,但不會寫自己的名字。

貳 貳貳

貳、、、、受試乙受試乙受試乙 受試乙

國小六年級男生,智能障礙中度,11 歲,其行為特徵為:因腎水腫併腎 盂、輸尿管狹窄症,導致小便控制能力差,需要常提醒上廁所。容易好動、

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上課時會東張西望。學習特徵是抽象理解力不佳,短期 記憶力不佳,常常對學習過的教材,容易忘記老師教過的內容。對抽象概念 的符號學習不佳,但能拼讀部分的注音符號。能進行字體描寫,但仿寫能力 較弱,能認得自己的名字,會寫自己的名字。

參 參參

參、、、、受試丙受試丙受試丙 受試丙

國小六年級女生多重障礙中度(智能障礙中度、染色體異常輕度),11 歲,其行為特徵為:個性乖巧、反應靈敏,常常注意力會不集中,容易因外 界的影響而分心。能聽懂大部分上課內容,短期記憶力不佳,常常會忘記老

國小六年級女生多重障礙中度(智能障礙中度、染色體異常輕度),11 歲,其行為特徵為:個性乖巧、反應靈敏,常常注意力會不集中,容易因外 界的影響而分心。能聽懂大部分上課內容,短期記憶力不佳,常常會忘記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