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

本文欲以「身體與場域」作為核心,藉女性主義地理學(feminist geographies)中女 性身體與地方(場域)的概念,搭配皮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社會場域及文化資本 的理論,分析臺灣、朝鮮情慾消費文化業女性從業者的文化場域。誠如前述,本文將 以「女體與場域」做為研究的綱領,藉由對權力與場域相互關係的分析做為研究途 徑,循此,首先要先瞭解女性主義地理學的範疇與基本旨趣。

在琳達‧麥道威爾的《性別、認同與地方》一書中引用亨利塔‧摩爾(Henrietta Morre),於 1988 年一篇針對女性主義人類學家的研究評論中指出,女性主義的學術範 疇包括成為女人是怎麼一回事、女性範疇的文化理解如何隨時空變化,以及文化理解 如何連結上不同社會中的女性位置。33 這樣的主張開啟了女性不再只作為某種性別上

33 琳達‧麥道威爾,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市,群學,頁 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研究,而是一種社會關係的建構,因此,在界定性別時,需要加入「地方」(場域) 的定義與理解。

爾後,女性主義學術研究則更加普及於地理學研究中,文化學家葛里歇達‧波洛 克(Griselda Pollock)曾於她編輯的《視覺藝術中的世代與地理》文集序言裡提及:女 性主義曾被等同於婦女運動,這在歷史上很重要,理應如此;但是此時此刻,它作為 提出性別問題之場域的自主性,獲取了特殊的政治與理論重要性。34 她強調了女性主 義既是政治運動,也是理論分析場域。另外,波洛克也指出,建構性別的地理或多重 地理,「提醒大家注意地方、區位和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將情慾特質議題連結上國族 性、帝國主義、遷徙、流移和種族滅絕。」因此,根據波洛克所提出的觀點,女性主 義已不僅於處理性別問題,也將焦點放在「地方」對性別的定義、差異與影響。35

琳達‧麥道威爾則總結出,女性主義地理學家替自己設定了一項野心十足的任 務:拆除並重建我們的學科結構、我們藉以建立理論,以及連結人群與地方的方式。

她最後提出,女性主義地理學的特殊目標,是要調查、揭顯並挑戰性別劃分與空間區 分的關係,揭露它們相互構成,質疑他們表面上的自然特性。36 情慾消費文化業女性 從業者從來都不會是自然形成的族群,在臺灣與朝鮮各自特殊的政治、歷史、文化、

社會背景的建構之下,這群特殊女性族群活在父權、男性、殖民、資本等權利的拉扯 中,成為今日我們看到的特殊存在,她們所在的情慾消費文化圈是當代歷史中的場 域,而她們的身體也自成一個場域,以服膺各種不同權力的姿態呈現。

本文將情慾消費文化業女性從事者這群底層女性族群放入後殖民脈絡:對原住 民、工人、同志、女同志和女人而言,殖民主義仍然存在,而且將持續存在,直到種

34 Pollock, G. (ed.), (1996): Generations and Geographies in the Visual Arts: Feminist Readings.

London: Routledge.

琳達‧麥道威爾,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市,群學,頁 11。

35 琳達‧麥道威爾,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市,群學,頁 16。

36 琳達‧麥道威爾,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市,群學,頁 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族中心、階級、異性戀和父權結構被剝除和去殖民化。」37 這個概念是將不同結構裡 的壓迫關係都視為殖民關係。因此,對於底層女性族群的產生開始的父權體系作為出 發,配合布迪厄提出的慣習概念,闡述社會化不但穩固了階級慣習的內化,形成個人 的階級屬性;最後再由社會場域理論理解身體與社會中各種權力之間的制衡關係。

楊恩(Iris Marion Young)曾提出對於社會對身體的形式由五種壓迫面貌組成,其 中第四種向度是文化帝國主義,這是一種雙重排除,對於某些群體的觀點和經驗的刻 板印象化,將他們建構成「他者」,他者則因主導群體的經驗與文化被普遍化成為規 範而遭到排除。她認為文化帝國主義的一個關鍵機制就是將他者限制在他們的身體 裡。因此,「主導的論述以身體特徵來定義他們,並將他們身體建構為醜陋、骯髒、

敗壞、不潔、受汙染或罹病。」38

本文將藉由爬梳與分析當代史料,驗證存在於霸權體制中的情慾消費文化業女性 從業者的身體是否真如被定義般的如此地不堪與卑微,是否完全沒有將此論述翻轉的 空間。鑒於上述對情慾消費文化場域與女性身體之間權力運作的思考,本文的研究方 法將以下列陳述為主軸展開:

a. 歷史文獻研究法:

蒐集臺灣、朝鮮情慾消費文化業的相關歷史資料與文獻,結合周邊研究文獻進行 分析,整理兩地情慾消費文化業的脈絡,並探究社會文化意涵。文獻主要以當代大眾 印刷物(各式報紙、雜誌、小報、刊行物、文宣)為第一手資料 39,學術研究文獻與專書 為輔,期望更加貼近當時情慾消費文化場域的面貌。

37 邱貴芬,2003,《後殖民及其外》,台北市,城邦,頁 276。

38 Young, I. M.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琳達‧麥道威爾,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市,群學,頁 242。

39 臺灣的第一手資料參閱《三六九小報》、《風月報》、《詩報》、《嘉義文獻》、《漢文臺灣 日日新報》、《臺南州報》、《臺灣文獻》、《臺灣詩薈》、《臺灣藝術新報》、《蓮心集》。

朝鮮的第一手資料參閱『女聲』、『長恨』、『개벽』、『동광』、『별건곤』、『삼천리』、

『신여성』、『실생활』、『조선일보』、『조선중앙일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 歸納法和演繹法的並置:

爬梳當代臺灣與朝鮮大眾印刷物中的女體圖像,以廣告中的女體圖像與情慾消費 文化業女性從業者肖像照作為主題進行歸納,對照出兩地情慾消費文化業女性身體的 建構方式,結合相關理論與歷史背景的分析,演繹出情慾消費文化業女性從業者身體 所隱藏的社會意涵,並比較臺灣與朝鮮之間的異同。

c. 文本分析研究法:

有關於文化資本場域研究的部分,利用布爾迪厄(Bourdieu)對於「文學場域(literary field)的理論概念,分析當代臺灣與朝鮮男性文人仕紳與知識份子的情慾消費文化書 寫,以及情慾消費文化業從業女性的自我書寫,透過閱讀與整理建構出兩地情慾消費 文化業書寫的對照與比較,並以當時社會歷史背景加以分析,以便瞭解男性知識份子 在情慾消費的文化資本場域中的權力運作結構,以及情慾消費文化業女性從業者附屬 於此權力場域中所擁有的文化資本權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