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仁科幸子與繪本共舞

第二節 作品特色

藝術不僅僅是藝術家將視覺元素安排、組合的結果,更傳達個人情感和想 法,選擇適合的媒材和技巧,使其之間產生交互作用。

一、作品介紹

推動圖畫書的著名作者鄭明進曾說:「能看到這樣的作品真好!」在看她的畫 時,會有一種柔和、放鬆的感覺。仁科幸子的繪本作品有樂山出版的《微微風童》、

《花兒學校》、《討厭夜晚的貓頭鷹》、《Moon 森林的寶藏》(Buronnzu 新社)、《古 羅巴帶來合好的禮物》、《刺蝟和他的小鄰居們》系列(福祿貝爾館)等 30 多本,其 中《卡娃噶寶的冒險》仁科幸子單純的為繪者,國內的翻譯作品,介紹如下:

表 3-2-1 作品介紹

書名 封面

微微風童 そよそよさん 2007/03/07

故事摘要:微微風童乘著微風帶來光亮的早晨,叫醒冬眠中的森林、花草、樹木、

小鳥、小蟲,所有植物與小動物們,大家愉悅地互道早安,醞釀出和諧氣氛,一 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氣象,完成了任務之後,微微風童與動植物們揮手告別。

來幸福的酢漿草 2005/08/02

故事摘要:小白鼠和小黑鼠因為一件小事吵架了,最後他們決定,誰先找到四葉 酢漿草,另一方就得向他道歉。在這過程中,他們歷經了找不到四葉酢漿草的挫 折,被蜜蜂和蟋蟀嘲弄,也懷念起對方的優點,共同遭遇了危險後和好,一起分 享酢漿草餐點。

好好吃, 謝謝!

おいしいありがとう 2007/05/08

故事摘要:小白鼠和小黑鼠因為跟田鼠借了食譜,而想跟田鼠道謝。怎樣才叫做 真心的道謝?經歷幫助知更鳥、蟾蜍、刺蝟的過程後,他們有了體會,也在最後 表達出最懇切的謝意。

花兒學校

はなのがっこう 2007/05/10

故事摘要:要開出美麗的花朵,除了陽光、雨水和柔軟的泥土,還需要什麼呢?

「花兒學校的小朋友」依照不同班級學習不同的功課,最後將所學發揮於原野 上,一起合力何照顧花兒長大,使得春天齊花綻放。

討厭夜晚的貓頭鷹 2008/06/26

故事摘要:討厭夜晚的貓頭鷹,因為小時候受過傷,只喜歡在白天活動。在一次 偶然的機緣下,貓頭鷹認識了牠的好朋友-蛾,在蛾的陪伴、鼓勵之下,貓頭鷹 克服了對夜晚的恐懼,展開了一趟冒險的旅程。

今天什麼事都不做 2008/03/01

故事摘要:在一個下雨天,小刺蝟想要邀請小睡鼠到家裡喝茶,沒想到小睡鼠卻 到林子裡散步去了,不過,看他這麼高興,好朋友也開心。當小刺蝟想過一個「什 麼事也不做」的一天,小睡鼠能做些什麼呢?這本小書裡含六則小故事,往往有 出人意表的結局。

報春花 2008/03/01

故事摘要:春天到了,刺蝟和小鄰居約好要去做一件事,那就是出門尋找雪滴花。

雪滴花會從雪地鑽出,在春天第一個開花。「春天來了,快點醒來吧!」它向森

林裡的生物通知春天到來的訊息,也因此大家都叫它「報春花」。 生日的約定

2008/03/01

故事摘要:刺蝟不曾知道自己的生日是什麼時候,小鄰居知道了,很努力的幫刺 蝟想辦法,

展現彼此真摯的情誼。

卡娃葛寶的冒險 2008/03/29

故事摘要:娃噶寶原是一隻九頭十八臂的怪獸,他一直以為擁有力量,能使人害 怕,便是快樂。所以當他被大菩薩降服,失去威武的形體和巨大的力量,便急於 找到大菩薩口中的寶地,好重新找回自己所失去的東西。然而,在追尋的路途中,

卡娃噶寶一點一點改變了,最後,卡娃噶寶在冒險的過程中,不只找到實際的寶 地,也得到了真正的快樂。

二、作品特色

幼兒也與動物一樣擁有原始的天性,可愛的動物盡情的在大地裡跳躍、玩 耍,展現了最原始的生命力。「玩心」與「幽默感」可說是仁科幸子作品的特色 之一,在文本中研究者體會到那樣的童趣。以下敘述:

首先在小老鼠系列中,《帶來幸福的酢漿草》當小黑鼠、小白鼠已精疲力盡 的尋找四頁酢漿草,疲累不堪之際小黑鼠幽默的想像出「四葉鬼」的這個人物(圖 3-2-1),這樣的想法使得小白鼠噗嗤笑了,但也因為這樣古怪的想法,使得彼此 心境從找不到四葉酢漿草的煩躁有了轉換,繼而小白鼠也聯想到「妖精縫製禮服」

的想法(圖 3-2-2),雖然貓的出現使得故事有了新的轉折,但這一段頗具想像力的 對話,就宛如幼兒天馬行空的想像;如此帶有幻想無限的作品,都能使每個人玩 心大發。

圖 3-2-1《尋找幸福的酢漿草》頁 16.17 圖 3-2-2《尋找幸福的酢漿草》

《好好吃,謝謝》這本書從封面一開始,就帶給人很溫暖的感覺,故事的內 容是由小白鼠和小黑鼠在打掃時,因緣際會的發現先前和田鼠借了食譜,借閱的 時間太久而想跟田鼠道謝。謝謝的表現方式,當然可以只是很公式化的發出「謝 謝」兩個字的聲音,或者再加上很制式化的鞠躬行禮,但這兩位主角卻演練的許 多豐富的動作,要將心底這份悸動、喜悅傳達給對方。這樣的表現方式,就如同 充滿童真的幼兒,常以肢體來展現最直接的情感一般(圖 3-2-3 、3-2-4)。

3-2-3《好好吃謝謝》頁 6.7 圖 3-2-4《好好吃謝謝》頁 8.9 針對面對自己的恐懼的這個問題,仁科幸子透過插畫和文字的幽默方式,提 醒我們別被自己的恐懼畫地自限,研究者在分享《討厭夜晚的貓頭鷹》時,班上 小讀者們對於貓頭鷹面對夜晚事物的懼怕畫面,發出了陣陣笑聲並且還一邊告訴 貓頭鷹那只是自然的景物,這樣的互動現象,研究者覺得是個有趣的部份。在閱 讀的過程中,對於貓頭鷹恐懼的未知事物,幼兒者成為「已知者」,看到貓頭鷹 的過度緊張模樣(圖 3-2-5),以及文字的誇張形容和語氣,幼兒們笑聲連連,以放 鬆的態度面對跨不去的恐懼,有時恐懼只是自己庸人自擾,這樣的心境在幼兒的 笑聲中傳達著。

3-2-5《討厭夜晚的貓頭鷹》頁 20.21

培利‧諾德曼(2009)《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提出「二十個文字的樂趣」,又 特別強調「上面所列舉的側重於文字文本,但童書通常都包含圖像和文字,而這 些視覺文本也有樂趣。每一種視覺樂趣都可以對應到上面提到的每一種文字文本 樂趣 」(頁 35)。其中文字本身的樂趣:文字本身的樂趣─字音所形成的型態,

字彙互相結合的有趣的方式,表達得意、恐懼或美麗圖像或想法的能力。

在《微微風童》裡,通篇有著字音所組成的型態,讀者很容易領略字音所傳 達的意境,同時也忍不住跟著念唱出來,感受到字彙有趣的意思。例如:森林還 在睡夢中。微微風童來叫她起床。啪 啪!!微微風童手一拍,草兒冒出了嫩芽。

啵! ! 啪 啪!以及微微風童一吹氣,泥土裡的生物 哈啊呼 哈啊呼 呵呵 哈啊呼

(圖 3-2-6)當大樹醒來發出 嗚─啵姆!早安!這些詞句相互結合的方式,不僅讓研 究者念繪本時感受到那份樂趣,幼兒們的雀躍、專注表情,更一邊聆聽一邊呼應 這特有的節奏,模仿微微風童的語句、拍手、吐氣的動作,讓人感受到單純的喜 樂呢!

圖 3-2-6《微微風童》頁 13.14

威爾森(2002)在《生物圈的未來》提及「親生命性(biophilia)的說法。特別天 真的孩子,會去愛人類之外的生物,並不難懂,這種能力、傾向,可能都是人類 本能之一。威爾森稱這種現象叫「親生命性」,是一種與生俱來,會特別注意生 物和類似形式的傾向,有時我們會想與他們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他說:

心理學家在研究兒童心理發展時,找出了親生命性的關鍵時期。……九到 六歲的小孩,開始初次對野生生物感到興趣,同時也開始瞭解動物可能感 到的痛苦。九到十二歲的孩子,對於自然界的知識與興趣突然大增,然後 從十三歲到十七歲,他們終於準備培養對動物福祉以及生態保育的道德情 感(頁 214)。

繪本成為孩子們認知大自然的觸媒,打開繪本時,一股生態能量就會一點一

滴的注入心靈。《花兒學校》就宛如教室場景的寫照,當懵懂的小孩踏入校園,

圖 3-2-7《微微風童》頁 3.4 圖 3-2-8《花兒學校》頁 4

兒童文學作品的價值,有賴於作家插畫與文字的融合搭配,寫情寫景的人文 素養,將繪本內外兼具的功能發揮極致。仁科幸子的創作隱藏著豐富的心靈教育 與人文倫理,傳達理性與感性的思維,將每個人的心靈貼近人、事、物,自然的 象徵在每一本繪本都佔有一席之地,小白鼠和小黑鼠的樹根家、田鼠的家和貓頭 鷹的樹屋皆取於自然,仁科幸子作品呈現了正向安定的生活,以愛護大自然環境 的胸懷,讀起來分外親切。這種以自然為場域的繪本,提升了孩子的美感體驗,

開拓孩子的知覺神經,正是她作品的迷人之處。

作者對於生態平衡的問題相當關注,但題材的選擇上,並沒有當地球因為人 類對自然的破壞而產生環境破壞的面向,仁科幸子的繪本塑造了生動的活潑的動 物,使得真善美得以彰顯,每個角色與自然是彼此間有濃濃的歸屬感和整體感,

也告訴我們多一點同情和鼓勵,多一份關照,我們的居住世界會更穩定。

第三節 仁科幸子繪本中的角色

天敵「貓」的出現,讓故事情節增添的緊張、刺激的節奏,但是並不會使讀者對 於讓小黑鼠和小白鼠懼怕的貓,感受到厭惡,反使得讀者更融入繪本情節,營造 出高潮迭起的感受。仔細貼近圖畫觀看,小黑鼠小白鼠的動作姿態,與人類無異,

後腳成為腳,前腳就像手一般,相較於右上方貓的姿態,卻與一般動物無異,以 四隻腳行走(圖 3-3-1),兩者對照之下頗有意思。

圖 3-3-1《尋找幸福的酢漿草》頁 26.27

(一)符合動物故事童話原則

動物在人類的生活中是陪伴的好伴侶,尤其是年紀比較小的幼兒,他們對於 動物有著無距離的親切感,因此以可愛的動物為素材,能使幼兒對於作品的世界

動物在人類的生活中是陪伴的好伴侶,尤其是年紀比較小的幼兒,他們對於 動物有著無距離的親切感,因此以可愛的動物為素材,能使幼兒對於作品的世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