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資料及模型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一)主成分分析

𝜆𝜆𝑚𝑚/ ∑𝑘𝑘𝑖𝑖=1𝜆𝜆𝑖𝑖代表第 m 個主成分之解釋能力,又因已將特徵值做排序,因此第

定態數列對於外在之衝擊僅為暫時性,受到外在干擾後會回到其平均值,

反之,非定態數列受到干擾後會產生累積之效果,使該變數隨時間變化而偏離 原平均值,本文使用之主成分分析法及 ARMA 模型皆需選用定態之資料方可分 析。

當時間序列變數為非定態時,會出現假性迴歸(spurious regression)的問題,

因此在進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需先檢驗變數是否為定態,最常見的方法為單根 檢定(unit root test),本研究使用之單根檢定為 ADF 檢定(Augmented Dickey-Fuller 檢定),ADF 檢定迴歸式:

∆𝑦𝑦𝑡𝑡 = 𝛼𝛼0+ 𝛾𝛾𝑦𝑦𝑡𝑡−1+ 𝛼𝛼2𝑡𝑡 + ∑𝑝𝑝𝑖𝑖=1𝛽𝛽𝑖𝑖∆𝑦𝑦𝑡𝑡−𝑖𝑖+1+ 𝑒𝑒𝑡𝑡 (3-25) 其中𝛾𝛾 = −(1 − ∑𝑝𝑝 𝛼𝛼𝑗𝑗

𝑗𝑗=1 ),𝛽𝛽𝑖𝑖 = − ∑ 𝛼𝛼𝑝𝑝 𝑗𝑗

𝑗𝑗=𝑖𝑖 ,若𝛼𝛼0 = 0則為無截距項 ADF 檢定,若

𝛼𝛼2 = 0則為無趨勢項之 ADF 檢定,無論何種形式之 ADF 檢定,其虛無假設皆 為𝛾𝛾 = 0,若拒絕虛無假設則不具有單根,資料為定態。

判斷變數是否具有趨勢項時可由時間序列變數圖形判斷,若圖形沒有明顯 時間趨勢時,則推斷其無截距項及趨勢項,若圖形有明顯趨勢時則無法依據圖 形判斷,此時先以包含截距項及趨勢項之模型進行 ADF 檢定,若無法拒絕虛無 假設𝛾𝛾 = 0時,則消去趨勢項進行 ADF 檢定,若仍無法拒絕虛無假設,則再消 去截距項進行 ADF 檢定。

(二)AR(p)模型與 MA(q)模型

ARMA 模型為一時間序列分析模型,由 Box-Jenkins 於 1976 年提出,是一 種時間序列的資料產生過程,即現在的變數與過去的變數間之函數關係,

ARMA 模型係由 AR 與 MA 所結合,以下分別介紹 AR 模型及 MA 模型:

所謂 AR(p)模型為 p 階自我迴歸,其模型一般式為

𝑦𝑦𝑡𝑡= 𝑎𝑎0+ ∑𝑝𝑝𝑖𝑖=1𝑎𝑎𝑖𝑖𝑦𝑦𝑡𝑡−𝑖𝑖+ 𝜀𝜀𝑖𝑖 (3-26) 𝑎𝑎0表是常數之截距項,p 代表落後期數,𝑎𝑎𝑖𝑖代表𝑦𝑦𝑡𝑡−𝑖𝑖的係數且為常數,𝜀𝜀𝑖𝑖為白噪 音(white noise)。而 AR 模型不單是一個數理統計上的模型,其隱含的經濟意義

34

為,在長期時間下,定態之時間序列資料會收斂至某一數值,也就是經濟理論

性,但單純使用 ACF 並無法得知 AR 模型之落後期數,必須透過下段所述之

數(𝑅𝑅2)或調整後之判定係數(adj 𝑅𝑅2),然而,時間序列模型中,大多使用 AIC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或 SBC (Schwartz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

其計算方式為:

AIC = T ln (𝑆𝑆𝑆𝑆𝑆𝑆) + 2 k (3-36) SBC = T ln (𝑆𝑆𝑆𝑆𝑆𝑆) + k ln(T) (3-37) 其中 T 為樣本總數,SSE 為殘差平方和,k 為待估參數總數,與判定係數不同 之處在於,AIC 及 SBC 計算出之數值越小,代表模型的配適度越佳。

三、向量自我迴歸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 (一) 向量自我迴歸模型

向量自我迴歸模型簡稱 VAR 模型,其由多項變數及多條迴歸方程式所組 成,此模型將所有變數當作內生變數(endogenous variable)處理,其目的在於預 測某一變數變動對所有變數的影響,可視為結構系統方程式的縮減式,而 VAR 模型與 AR 模型最大的不同在於考慮的變數間之動態交互行為。

VAR 之基本模型可表示為

Y𝑡𝑡 = 𝐴𝐴0 + 𝐴𝐴1Y𝑡𝑡−1+ 𝐴𝐴2Y𝑡𝑡−2+ ⋯ + 𝐴𝐴𝑞𝑞Y𝑡𝑡−𝑞𝑞+ 𝜀𝜀𝑡𝑡 (3-38) 其中Y𝑡𝑡為 n×1 之矩陣,代表 n 個變數,𝜀𝜀𝑡𝑡為白噪音,q 為落後之最大期數,此一 般式表示 n 變數 q 階自我相關,簡寫為 VAR(q)。

(二) 落後期數之選取

向量自我迴歸模型落後期數之選擇大多使用 AIC 或 SBC 作為指標,兩者 之計算方式如下

AIC = T ln|Ʃ| + 2 k (3-39) SBC = T ln|Ʃ| + k ln(T) (3-40) 其中 k 為待估參數個數,T 為樣本總數,Ʃ為共變數之行列式值;若為兩模型比 較時可使用概似比檢定(Likelihood Ratio Test),本研究將使用 SBC 選取最適之 落後期數。

3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