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概況與研究範疇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概況與研究範疇

民直接陳述災難的發生及影響,或由記者轉述災民現場見證,包括災難寫真及緊急救 難等,具有一種回到現場、還原細節、直抵人心的敍事力量及深化社會影響力。更為 重要延伸是,藉由全國及地方性民間報紙、官方災後重建實錄、重建政策書籍等資料,

從多層面了解 921 大震災難下救災、安置及重建, 921 大震時報紙等躍升為傳播主流 之一,由於人力投入,同一新聞呈現面相更加多元客觀,甚而對於同一事件的評論,

於法有據更加理性成熟,亦能兼具理性的新聞報導,從日治 3 大地震呈現客觀的新聞 報導為背景,相較於 921 事件新聞,後人若有志研究新聞報導源流與衍變,或可聚焦 其他單一主題予以探究。

「災難書寫」中,日治時期三大地震,詩人在地震災難書寫中仍蘊含著神話及傳說 思維,不論詩人或是民間歌仔仙,在陳述事件僅限個人所見所聞,難免流於感性文學 書寫,迄 921 事件中,包括文人、民間藝人等庶民書寫,亦可窺見災難事件另一 面貌,

未來在探討相關議題發展上,可為後人研究之參考,再者,本篇論文研究期間自 1999 年 9 月 21 日至 2000 年 9 月 21 止,關於震災散文、新詩及速寫散見各大報,計有散文 279 篇、新詩 96 篇及 速寫 8 首,本論以報紙文本為主,收錄之新詩、散文僅限於中區 在地文人、學者作品,由於仍有許多作品尚未開展,書寫的空間仍大,可為後人再進 一步研究。

第二節 研究概況與研究範疇 一、 研究概況

本論 文《921 地震的新聞報導與災難書寫》為題, 茲將 新 聞理 論與 921 震災 相關 研究,分項進行文獻探討,內容整理如下:

(一)新聞類文獻專書:

1.新聞類專書:

徐昶《 新聞 編輯 學》、穆青《新聞散論》、李茂政《當代新聞學》、陳東園、鄭貞銘

《新聞編輯與採訪》,彭家發《進階新聞寫作:理論、分析與範例》、臧國仁、蔡琰《新 聞訪問理論與個案》上述專書中新聞理論與概念,蘊含傳播新聞學先進的論述視角,

對於本篇論文第四章的內容充實與觀點開發助益頗大,馬西屏《文字追趕跑跳碰-如 何製作漂亮標題》在新聞基本寫作理論以及新聞標題評析與運用,對於本文「震後七 日的新聞標題與災變意象」的內容,提供良好的架構。

2.新聞類碩博士論文:

直接 與「921 新聞報導」為題論文,為陳鳳如所撰寫《我國報紙對重大災難新聞 報導之研究-以九二一大地震為例》,重點結論包括在 921 大地震報導數量方面,震後 第 2 星期關注程度漸漸下降,報導主題以「救援及善後行動」、「災因與傷亡損失等檢 討」出現最多,而「防災及宣導活動」這類的主題在報導中很少出現,其資料可說明 地震新聞議題具周期性。而顏祺昌《時間、空間與攝影-解讀報紙中九二一大地震之 相片》,本論文以自 921 大地震發生後 3 家報紙 2 周內有關相片為分析,結果發現隨著 震後時間的變化,報紙相片內容亦有轉變,從地震發生之初,相片展現的是地震無情 的破壞力;而報導末期則以重建與希望為主軸,過程建構了故事性的敘事機制。其餘 相關有林中瑛《新華社、中央社報導中國四川地震災難新聞之內容分析》,從傳播及新 聞報導角度研究災禍、災難新聞相關報導方面,上述論文研究內容多著重用科學方法 以實證統計方式進行樣本分析,而本文擇以援用部分為新聞報導內文與 921 相關事件 的資料。

3.新聞類期刊論文

臧國仁、蔡琰<框架概念與公共關係策略-有關運用媒介框架的探析>、臧國仁、

施祖琪<新聞編採手冊與媒介組織特色──風格與新聞風格>、臧國仁、鍾蔚文<災難 事件與媒體報導:相關研究簡述>、若如<論第四權符號權力>、臧國仁、蔡琰<由 災難報導檢討新聞美學的『感性認識』:兼談新聞研究向美學轉向的幾個想法>,由臧 國仁、蔡琰等人所提「災難事件與新聞報導因素」等相關新聞論點、價值等觀念,本 篇論文汲取精要便於架構論述,析理新聞事件報導的背後因素與框架。

(二)地震類文獻專書:

1. 921 震災 專書

陳玉 峰《 土地倫 理與 921 大震 》、聯合報編輯部編《震殤-921 集集大震》、鄭世 楠、葉永田、徐明同、辛在勤《台灣地區十大災害地震圖集》,上述地震專書主要在描 述大震發生原因及家園劇變、災民、愛心、奇蹟、希望等單元災難圖文,提供本論文 相關基本知識補充,其他相關本論文書籍,鄭素卿、曹美良等編《九月悲歌─921 大地 震詩歌集》,內容為詩人面對及見證災難,感懷而生書寫悲歌,總計收錄 56 首新詩、

歌謠 14 首,林黛嫚編《921 文化祈福─在地的記憶、鄉土的見證》,搜羅許多詩人學者 作品,為震災報導文學之薈粹。而黃秀政、陳靜瑜、段錦浩、方富民、陳連勝、林昭 遠、劉昌文、黃淑苓、孟祥瀚《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實錄》、鍾起岱《九二一重建政策 解析》、經建會《災後重建政策白皮書》、南投縣政府《英勇投入-921 大地震救災總 報告》此為重建之路資料彙整,析理大震後政府救災、安置及重建的規劃與歷程,鋪 展本篇論文第三章第三節「撫卹三部曲———— 救災、安置及重建」的內容。

5

2. 921 相關碩博士 論文

以 921 為題的震災文學碩論,僅以林雅雯《九二一大地震報導文學研究》為主 , 論文研究藉由分析「九二一大地震報導文學」作品,並依報導文學三大特性-「新聞 性」、「目的性」與「文學性」做為分類,探討 921 地震報導文學「所建構出之災難現 場」、「所記錄下來之災後處置」、「作者於作品中的個人觀點」與「寫作藝術的呈現方 式」,內容並針對相關作家進行訪談,期望藉由與作者的互動,深入了解其「報導文學 觀」,綜合文本分析與作家訪談,探討「九二一大地震報導文學」的特殊價值以及對台 灣社會的意義,因為文本觀察僅限於「文學報導」的部分,對於震災文學而言,在「災 難書寫」研究空間仍大,論文中亦提出「災難文學」未來發展的問題,作為後人研究 之參考與建議。

3. 921 相關期刊論文

王 秀 琴 、 蔡 吉 源 < 921 救 災 與 重 建 資 源 運 用 - 各 級 政 府 與 民 間 資 源 投 入 之 運 作

>,內文所提 921 黃金交叉,可視為 2000 年新舊政府交接期,丘昌泰<從台灣 921 論四川 512 地震的災後重建模式>、陳憶寧<當天然災難可能成為政治災難:策略框 架效果再探>理論運用分見第三章及第四章,而柏楊<沒有記憶文化,災難就不斷發 生>、湯京平、蔡允棟、黃紀<災難與政治:九二一地震中的集體行為與災變情境的 治理>、林耀盛〈「九二一震災」受創者的心理社會癒療經驗〉,上述災難情境、心理 療癒部分資料對於本論文第五章第三節災民心理及創傷療癒,具有充實統整內容之效。

二、研究範疇

本篇 《921 地震的新聞報導與災難書寫》論文,主要以紀實性新聞報導及文學性 災難書寫為撰寫架構,921 事件的集體震驚與省思,內容包括自然生態與人文產經的 觀察、民間的口述歷史及撫卹三部曲-救災、安置及重建,從新聞報導中深切了解這 場地震帶給台灣的震與慟,反省前進的力量,而地震新聞的意象拼貼與影像存真,從 921 事件的新聞報導中,以專業論點描述災難新聞,從微觀分析新聞報導話語結構內 容、新聞標題與災變意象及震災鏡頭聚焦。921 地震事件二重文本結構下,記者第一 手的採訪及民間口述歷史的災難見證為主要文本,輔以中部地區文人及民間藝人吳天 羅<集集大地震歌>的作品,以親歷及在地觀點勾沉 921 地震事件的原貌。在新聞文 本方面,研究範圍為《中國時報》、《中時晚報》、《聯合報》、《聯合晚報》、《中央日報》

及《自由時報》等報自地震發生 1999 年 9 月 21 日至 2000 年 9 月 21 日,災難新聞報 導的主題類目如下:1 受災情形:由地震導致的人數傷亡,建物毀損、公共設施及產

業、股市、自然生態等財損。2 地震及餘震情形:地震預兆、生物遷移、地下水及植 物開花異常等。3 政府應變:中央公布重大政策,地方官員、民代反應。4 救援慰問情 形:國內外民間團體投入,獲救重生故事,以及大選候選人投入災區引發災難的政治 連動與喧嘩 5 震後衍生社會亂象,以及心靈重建及民俗治療等。

中部 文人 描述災難現場方 面: 岩上<大地震, 台灣閃了腰>、 <大地震,世紀末 生死悲情>、趙天儀<永劫的故鄉>、<餘震>、<那一夜>、渡也<月亮歪斜>及

<山水轟然碎散>,游喚<疑神疑鬼>暗寫上帝之怒。受災者群像方面,廖永來<從 廢墟站起來>、<請你慢慢走>,悼念罹難鄉親,游喚<問你是否受傷>災後慰問的 溫情,岩上<大地翻臉—九二一大地震記感>,暗示地母只是「翻身」,災難是人類咎 由自取。渡也並引用元結<農臣怨>:「一朝哭都市,淚盡歸田畝」,描寫農民面對天 災無語問天的心情寫照,趙天儀為姪女寫下<給我活著吧>,在死沉瓦礫中凸現生機。

在 921 事件的震後餘音中,瓦 歷斯‧諾幹<山窮水盡疑>描述災區重建陷入停擺,

簡政珍在<災後>暗喻災民無奈,渡也<如同戰亂-台灣的心臟受傷記事>痛陳包商 偷工減料,瓦歷斯‧諾幹<拜請千禧>,大地震以愛撫平痛,新世紀充滿「重生」及

「希望,詩人岩上<如果你心中有愛>,期盼各界體認「生命共同體」。杜十三<震後 元年就是千禧年>呼籲重新出發。民間走唱藝人吳天羅描述<集集大地震歌>中的災 難情境,這些作品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微言批評,篇篇猶如作者血液裡流蕩出來的生 命樂章,在文學筆下挖掘新聞背後更真實更人性的一面,他們以悲天憫人筆墨記載 20 世紀末巨變下的點點滴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