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八章 結論

8.1 研究發現

(ㄧ) 時代背景造成產業結構變遷,產業生產目標也產生改變。不同的生產 目的,對於商品不同品質要求,形成了新的產銷網絡。在鳳梨以加工製罐為主要 生產模式的日治時期,以開英種鳳梨為主要栽培品種,政治經濟箝制下的單一化 生產中,經歷設廠、封罐技術改良、罐頭品質改進、製罐機器引進、產業組織建 立以及產銷秩序整頓等過程,遺留下來的技術與制度成為光復後臺灣鳳梨事業重 整與發展的基石。光復初期,鳳梨被收編為國營事業,國營的台鳳公司明確規範 檢驗制度並積極獎勵生產,整頓戰後失序的鳳梨產業,為國家賺取大量外匯,同 時也帶動了民間種植生產的熱潮。在鳳梨罐頭產銷秩序穩定,及市場自由化風氣 影響,繼而去管制化開放民營,臺鳳公司憑藉著國營時期延續的優勢,加上政府 對整體臺灣農業的積極支持措施,創下鳳梨罐頭出口的輝煌紀錄,臺鳳民營化後 的國家以更細膩的政策角色介入,在協助統整、推動外銷上仍具重要性。

民國 70 年開始,政府推廣鮮食用鳳梨台農四號,甚受消費者歡迎,所生產 的果品除內銷外,還大量外銷日本市場。此後國家陸續推廣鮮食用品種,台灣鳳 梨產業型態順利由「加工外銷為主,內銷為副」轉變為「鮮食內銷為主,外銷為 副」的產銷模式,栽培品種也由過去的加工製罐與鮮食兼用的開英種,轉為鮮食 用品種。鳳梨商品被迫轉型的契機,來自於外銷罐頭不再具競爭優勢,鮮食品種 研發成功並受到市場青睞,鳳梨的產銷網絡逐漸反映出消費者需求和消費文化的 改變,跳脫出單一品種或加工模式生產,調節成多元商品網絡,除了鮮食鳳梨,

也有鳳梨酥、鳳梨醬、鳳梨酵素等副產品出現,鳳梨生產者與加工者、生產者與 消費者甚至是加工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密。產業發展中國家力量移轉存 在於提供品種改良、田間技術知識教育、推廣生產等等輔導工作,使得鳳梨成為 現今產值最大的水果,在生產、銷售、消費面向中都產生去調節再調節變動現象。

製罐鳳梨與鮮食鳳梨對果實的品質要求有極大明顯的選果差異。1980年以前,

鳳梨市場以製罐為主要生產目的,栽培過程可依生產者喜好添加生長激素,藉此 增重鳳梨果實,獲取更多利潤,受販售者與管理者牽制影響,鳳梨品質的定義大 抵與論斤計價相同道理,農民將鳳梨送交鳳梨加工工廠、自行載去鄰近市場賣或 是中、大盤商委託銷售;然而,近年鮮食市場所需求的品質與交貨加工廠不同,

農民已經累積相當的經驗與知識,在政府輔導之下,不論是產銷班訂定共同品質

或是農民各自在栽培技術上的專業,皆是將各自品質治理理念落實在鮮食鳳梨的 產銷的表現。其中,鮮食消費市場擴大,消費者轉以傾向重視鳳梨生產脈絡背景,

如生產履歷、有機等,注重外觀小巧精實又口感酸甜適中,香氣的需求也納入消 費者考量條件。

(二)如第七章所提到,鳳梨的社會生命受到不同時期政治經濟者形塑,影響 品質與產銷關係:

第一期:作為加工原料被市場認識,日治時期的產銷關係、品種選擇與品質 與由國家主導治理,貿易商成為配合政策下協助產銷的行動者之一,將鳳梨罐頭 帶入日本市場,並協助包裝出鳳梨罐頭初步的商品形象,成為此時商品生產鍊中 重要的輔助者。

第二期:進入光復後的鳳梨罐頭產銷,國家先是以強制管制的角色,透過規 範生果原料與加工廠成立標準,整頓戰後失序的鳳梨罐頭產業,重建臺灣鳳梨罐 頭品質的商譽;在去管制化的實行後,國家轉移為政策推行的輔導角色,在政策 獎勵生產、實行優先外銷貸款以及與私人民間單位共組團體,協力推動台灣鳳梨 罐頭外銷,產銷網絡轉換為由大型農企業成為主導的行動者,決策收購鳳梨的形 式與品質,影響農民多致力栽培大顆開英種土鳳梨,生長激素使用情形普遍。在 國家政策輔佐下,台鳳公司決策收購鳳梨的品質、標準化、工業化生產以生產過 程的品質,在此同時,台鳳也在市場上確立品牌品質,使得鳳梨罐頭外銷全球亮 眼,活絡農村經濟;鳳梨王國的美名加上閩南語普遍的「旺來」諧音,讓此期的 鳳梨具備及吉利興旺意涵。

隨著罐頭加工式微,台鳳公司逐漸退出鳳梨產銷的網絡中,國家提供輔導策 略又改為的鮮食品種的研發改良,透過農改場、農試所積極的講習、推廣,成功 的協助農民移轉至鮮食鳳梨的生產。由罐頭轉為鮮食化過程中,農民致力於生產 鮮果,關於銷售管道選擇有限,有的透過蔬果貿易商居中媒合,銷往中國和日本;

或交由行口或是拍賣市場銷售,拍賣市場、運銷公司、盤商聯合決定農產品價格,

這些中介銷售的媒介成為影響鳳梨市場販售價格與收購品質的行動者,為了秤斤 論重獲得較高價錢,鳳梨的品質多以大又重的肉聲果為佳,這樣的產銷型態成為 鳳梨內銷主流的產銷網絡,在這樣的過程中,鳳梨不再主要成為加工用的作物,

它的物性逐漸轉移成由層層通路媒介販售的商品。

第三期,是精緻多元的商品禮物時期,鳳梨鮮果的品質逐漸確立,在國家對 消費市場的農食教育的成功導致消費者偏好改變以及小家庭結構的普遍後,鳳梨 鮮果商品的品質逐漸轉為以小巧精美的金鑽鳳梨為選果標準。為了確保鮮食鳳梨 的外銷品質,國家設立登錄檢驗制度,提供相關機械設備以協助貿易商外銷,外 銷鮮果的品質由貿易商依據海外市場反應做控管與治理,並進行後續分級包裝,

使得從事外銷鮮果農民在口感與用藥上更為謹慎。2009年國家推行精緻化農業後,

農民開始萌生精緻化生產鳳梨、提高商品價值的意識,形成農民開始離開主流的 產銷體系的現象,農民不再經由農會產銷班中介行銷,生產分工上逐漸沒有盤商、

138

行口的空間,而是改以個人或是私人組織產銷的形式販售鳳梨。在電子、網絡科 技的助益下增加了鳳梨多元銷售的可能性,鳳梨的銷售品質像是品牌、包裝宣傳 等同步提升,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產銷關係變的緊密,形成另類農糧食物網絡,鳳 梨商品中承載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信任關係意涵;而精緻、有品質的水果,也可以 人們之間強化友好人際關係、建立社會關係的餽贈品,鮮果鳳梨也就具備禮物的 意象。

另一方面,進入後現代消費社會,消費商品形式趨於多元,鳳梨也被加工成 鳳梨酥被市場所認識。部分糕餅商和農民進行契作,實行檢驗與收購,保證鳳梨 酥商品品質;日出、微熱山丘糕餅商等的宣傳包裝中,使鳳梨酥成為精緻化的食 物商品,具備Baudrillard所說商品符號形成:本真性、本土性與茶食符號,鳳梨商 品產生符號與意涵成為刺激消費者購買鳳梨商品的動機來源。國家在此的角色則 是以地方政府的立場,舉辦相關節慶強化了鳳梨與地方的連結;或是將鳳梨酥塑 造成具多元意象的伴手禮,促成了鳳梨食物到禮物的物性移轉。

(三) 臺灣鳳梨主流的產銷網絡分為內銷與外銷兩部份。外銷由國家提供相 關檢驗制度與設備,協助貿易商出口,長久下來讓台灣鳳梨有相當程度的品質保 證。在內銷部份,鳳梨可能會透過產銷班、農會、或中、大型盤商等業者集貨,

接著透過託運業者運送到消費的集散地,如行口,或是進入拍賣市場再賣到不同 的零售通路,中介銷售者在鳳梨產銷鏈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決策欲收購鳳梨 的品質與價格。

在鳳梨內銷的網絡中,除了原本的與批發盤商合作以及產銷班共同運銷外,

鳳梨農民有的選擇小型組織聯售,也有越來越多生產者採用宅配直銷或是與店家 合作的銷售管道,在產銷網絡中等於是和消費者有直接的接觸,網絡以及電子通 訊的進步,使得網絡中消費中介的種種行動者逐漸被排除。在直接產銷的過程中,

農民可以明確解釋生產環節,同時消費者也能第一時間反映對食用鳳梨的感受,

確保鳳梨的品質更為穩定,臺灣鳳梨的內銷市場也產區地方文化、品種特性、自 然環境、栽培技術、農產價值、消費對象及市場習性等等面向,分化出三種類型 的另類農糧食物網絡,存在於各產地的主流產銷網絡之外:

一、 小農自銷:是台灣目前最常見的另類農糧食物網絡,小農從日常社會關 係中發展銷售的管道,而消費者不一定透過面對面的方式了解鳳梨的特性與生產 背景,而是透過人際關係或是口耳相傳發現鳳梨購買資訊,產銷關係相較於消費 者透過一般市場、商店購買來的更為密切,在長期互動的過程中,穩固建立信任 的產銷關係,呈現出鳳梨產銷的空間與社會的另類性。在訪談的個案中,發現可 細分為(一)面對面零售:這類小農耕作面積不大,產量也有限,會平日自己將鮮 果載去零售、黃昏市場販售,或是自己將鮮果載去市區路邊叫賣;若是有地方活 動也順勢加入成為販售的場合。(二)特定合作販售:生產特定,如有機鳳梨或是

一、 小農自銷:是台灣目前最常見的另類農糧食物網絡,小農從日常社會關 係中發展銷售的管道,而消費者不一定透過面對面的方式了解鳳梨的特性與生產 背景,而是透過人際關係或是口耳相傳發現鳳梨購買資訊,產銷關係相較於消費 者透過一般市場、商店購買來的更為密切,在長期互動的過程中,穩固建立信任 的產銷關係,呈現出鳳梨產銷的空間與社會的另類性。在訪談的個案中,發現可 細分為(一)面對面零售:這類小農耕作面積不大,產量也有限,會平日自己將鮮 果載去零售、黃昏市場販售,或是自己將鮮果載去市區路邊叫賣;若是有地方活 動也順勢加入成為販售的場合。(二)特定合作販售:生產特定,如有機鳳梨或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