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作物、食物到禮物:臺灣鳳梨社會生命的轉換辯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作物、食物到禮物:臺灣鳳梨社會生命的轉換辯證"

Copied!
15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二十六屆博士論文. 作物、食物到禮物: 臺灣鳳梨社會生命的轉換辯證 From Crops, Food to Gifts: The Dialectics of Social Life of Pineapple in Taiwan. 指導教授: 譚鴻仁 研究生: 陳琦珊. 中華民國 107 年 7 月.

(2)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1.1 1.2 1.3 1.4. 研究背景………………………………………………………………………1 問題意識………………………………………………………………………2 研究目的與意義………………………………………………………………7 研究架構安排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2 2.1 2.2 2.3 2.4 2.5. 農業在經濟地理學理論中的發展脈絡 ……………………………………12 臺灣農業食物演進 …………………………………………………………15 物的社會生命 ………………………………………………………………18 與農業地理接軌 ……………………………………………………………20 符號消費理論 ………………………………………………………………25. 2.6 小結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3.1 研究方法選擇 ………………………………………………………………29 3.2 研究設計 ……………………………………………………………………30 3.3 研究倫理 ……………………………………………………………………32. 第四章 台灣鳳梨王國的發展… ……………………………………………33 4.1 4.2 4.3 4.4 4.5. 政治經濟箝制下的單一化生產……………………………………………34 從管制化到去管制的鳳梨治理……………………………………………37 後福特主義的鮮果商品化…………………………………………………41 臺灣加入 WTO 後的農業局勢…………………………………………44 小結…………………………………………………………………………45. 第五章 變動的鳳梨品質………………………………………………………47 5.1 5.2 5.3 5.4. 鳳梨產業的地方差異………………………………………………………47 今昔鳳梨品質定義的變動…………………………………………………65 不同行動者建構下的鳳梨品質……………………………………………72 小結…………………………………………………………………………78. 第六章 鳳梨的另類農糧食物網絡 …………………………………………80 6.1 主流鳳梨產銷網絡………………………………………………………81 6.2 全球化下的鳳梨外銷競逐…………………………………………………88 6.3 鳳梨的另類農糧食物網絡……………………………………………97.

(3) 6.4 小結………………………………………………………………………107. 第七章 鳳梨的社會生命演變辯證…………………………………………109 7.1 鳳梨作為加工原料…………………………………………………………110 7.2 由加工罐頭逐漸過渡至鮮食的商品……………………………………… 112 7.3 西元 2009 年以後之精緻多元的商品禮物 ………………………………117 7.4 物性轉換辯證………………………………………………………………125 7.5 政治經濟觀點中的社會生命………………………………………………131 7.6 小結………………………………………………………………………134. 第八章 結論…………………………………………………………………136 8.1 研究發現……………………………………………………………………136 8.2 研究限制與建議……………………………………………………………140. 參考文獻 …………………………………………………………………142.

(4) 作物、食物到禮物:臺灣鳳梨社會生命的轉換辯證 From Crops, Food to Gifts: The Dialectics of Social Life of Pineapple in Taiwan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neapple industry in Taiwan could be dated to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Canned products had once become the best way to transport tropical fruit. In 1971, Taiwan became the biggest canned pineapple exporter in the world. However, Taiwan’s canned pineapple export faced serious global competition. Since then, the pineapple industry has transformed the business from canned pineapple to fresh pineapple and developed new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relationship. The mode of production changed from production oriented to consumption oriented and formed three Alternative Agro-food Networks: self-produce and marketing, private collective marketing and consumer- oriented E-commer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pineapple also underwent similar transformation. Since Three Direct Link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in 2008,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pineapple has changed from blessing, celebration, and prosperity to the symbol of Taiwanese value and culture. A series of evolution of pineapple as a commodity and cultural icon reflects the transition of political regimes and consumer behavior. This transformation also emblematizes how market preference and conscious consumption shape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pineappl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lternative Agro-food Network and the change of quality convention to conclude three periods of social life of pineapple.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fforts, traditional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has changed that lead to commodities roles changed, value promoted, and sign value produced. By examining the case of pineapple, the study shows that during the fruit farming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 Taiwan, the value of the fruit will be revealed through different quality convention in distinct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network. Keywords: Pineapple,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symbol value, Alternative Agro-food Network, quality convention..

(5) 摘要 臺灣和鳳梨的產業互動關係最早可追溯自日治時期,罐頭產品成為運輸熱帶 水果的最佳方式,臺灣更在 1971 年創下外銷鳳梨罐頭世界第一,也使得鳳梨的 製罐發展達到高峰。之後由於不敵國際市場競爭,鳳梨產業發展製罐陷入低潮, 使得地方被迫轉型與再發展。國家推動鳳梨產業進行品種改良,農民的鳳梨栽培 模式與鮮果品質治理發生變化,逐漸由生產者導向移轉至消費者導向,並在主流 產銷體系之外形成小農自銷、私人組織共銷與消費者導向式電子商務三種另類農 糧食物網絡。 另一方面,隨著政治經濟氛圍的轉變,在後現代消費文化與全球文化經濟 的帶動下,鳳梨的符號意義從做為感謝、慶賀、表現心意的吉祥意象逐漸演變成 具備臺灣意涵與在地「土」象徵,記錄了不同時代社會文化需求。不同時期的鳳 梨商品演變,展現出歷史發展中鳳梨不同的意涵,流變轉換成不同的消費符碼的 現象,同時也說明市場偏好與消費者意識如何影響農產商品產銷治理。 本研究透過探究鳳梨產業史、另類農糧食物網絡、商品品質治理過程的變化 歸納出鳳梨的社會生命有三期,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作用力影響下,傳統的鳳梨 產銷模式發生變動,商品角色不斷發生變化,商品價值提升,因而生產出符號意 義與發生物性變化。藉由探究臺灣鳳梨社會生命的案例,本研究發現臺灣水果農 業現代化的轉變歷程中,水果價值會透過不同產銷網絡中的品質治理獲得提升。 關鍵字:鳳梨、物的社會生命、符號價值、另類農糧食物網絡、品質治理.

(6)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回顧臺灣近代農業發展歷程,受自然條件限制,並非如西方國家的產權集中 與規模生產。光復初期,農業首重充實糧食作物,以稻米栽種為大宗,在土地改 革後,臺灣小農體制生產關係於是萌生。直至 1960 年代,國內農業生產已達自 給自足而有餘的階段,逐漸累積資本,政府開始鼓勵農民種植經濟作物,並積極 開拓國外市場,而且為方便長途運輸,也注重發展食品加工業。此後臺灣逐漸有 能力發展輕工業,促使工業開始起飛,經濟重心逐漸由農業移轉到工商業,導致 農業勞力產生缺乏現象,農業發展面臨瓶頸。隨著國家政策放手與移轉,農民逐 漸分化往市場經濟接軌,小農生產與高度商品化生產的農業經濟特殊性因而成形 (蔡培慧,2009)。1980 年代以後,隨著經貿自由化,國際市場的動態變化影響國 內市場與產銷穩定,臺灣農業在生產關係以及流通市場面臨全球化的挑戰。雖然 急速的工業化與全球化,使臺灣農業面臨農村人口流失、貧窮化、兼業化的惡劣 情況,令人意外的是小農經濟並沒有在快速現代變遷下就此瓦解,反而刺激了農 業精緻化以及多樣化的發展。 在國家資本主義運作下的經濟體系,往往由國家掌握重要的農業資源。稻米、 甘蔗與茶葉曾是臺灣農業發展中最重要的農作物,早期政府推行種種政策加深其 商品化,以利經濟發展。光復後,稻米成為賴以生計相當重要的「糧食作物」, 而可以製糖的甘蔗,則是屬於有經濟價值的「商品作物」,曾為臺灣賺取大量外 匯 (蕭新煌、廖正宏、黃俊傑,1986),至今仍收編國營管理。故長久以來,米、 糖便一直共存於臺灣以農為主的農業社會中,是臺灣早期經濟發展的功臣。而臺 灣茶葉則靠著昔日堅實的產製基礎與民間業者的努力,加上政府的輔導和資金貸 款,在國際茶市有利的情況下,給予臺茶發展有力的時機。光復後,茶園迅速復 耕,工廠恢復製造,出口又趨於活躍,曾經達外銷三百六十餘萬公斤之水準,其 經濟地位之重要,也讓當時政府成立臺灣農林公司由國家統一管理。戰後初期, 政府透過農會等基層組織推動了農業經濟的巨大進步,在基礎建設以及推廣現代 化的生產要素和耕作技術方面,具有極大的貢獻。 爬梳臺灣農業發展歷史,稻米、甘蔗與茶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值得注意 的是在日治時期開展的食料品工業中,鳳梨竟已是除了製糖與茶葉外,產值排行 第三的產物 (張崑振,2013),進入台灣光復後「農業扶植工業」的年代 (民國 38~54 年),政府亦曾將鳳梨與水產、畜牧及茶葉同隸屬臺灣農林公司公營,如此 說來,鳳梨與茶一樣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嗎?它的重要性是什麼呢? 1955 年隨著耕 者有其田政策,臺灣農林公司鳳梨分公司與臺泥、臺紙等公司一起開放民營, 「臺 灣鳳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鳳梨產業開始成為資本累積的農企業,鳳梨罐 頭外銷聞名世界。在 60 年代,農產品加工罐頭成為臺灣外銷的主力,1967 年光 是罐頭外銷金額,就占全臺灣出口總額的 12.3%,創歷史高峰。整個 60 年代, 鳳梨、洋菇與蘆筍三大農產品,是臺灣外銷的三罐王,鳳梨與臺灣農業發展關係 密不可分。直到 1970 年左右,臺灣鳳梨產業一直處於穩定發展的黃金時期,臺 1.

(7) 灣水果物產大量商品化帶來新的契機,鄉村農民栽培鳳梨意願不斷提升,也使種 植鳳梨的土地面積大為增加。1971 年,臺灣外銷鳳梨罐頭占世界第一位,對國家 外匯收入與繁榮農村經濟貢獻顯著,使得鳳梨的耕作面積達到高峰。如此說來, 相較於其他水果,鳳梨不論在經濟產值或是歷史發展的特殊性都顯得與眾不同。 當時鳳梨產業發展樣態是什麼?國營到民營的演變脈絡為何? 鳳梨從政府介入管 制產銷到去管制的市場競爭,具有什麼意涵?具備怎麼樣的重要性?在早期扶植工 業的價值與使命完成後,臺灣茶葉仍然在國際市場上占一席之地,然而鳳梨的貢 獻與重要性並未中斷,根據農業統計要覽 2016 年的資料指出,鳳梨年產值約 121 億新台幣,二十年來成長了三倍,而茶葉則僅有 76 億左右產值,成長幅度不如 鳳梨劇烈,究竟鳳梨作為重要經濟作物的條件為何?什麼樣的生產脈絡使得鳳梨 成為現今臺灣產值最大的水果? 1.2 問題意識 鳳梨特色何在? 光復後,鳳梨罐頭持續發展,並為臺灣創下出口全球之冠,使臺灣有「鳳梨 王國」的美名。而後,罐頭工業遭遇低潮,鳳梨產業被迫轉型。在政府輔導品種 改良後,發展至今以金鑽鳳梨(臺農 17 號)與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種植 的古老鳳梨品種,近似於臺灣的土鳳梨(開英種),成功的做市場區隔,創下外 銷佳績。2008 年 7 月開放大陸人民直接來臺觀光後,對於鳳梨酥需求量增加, 臺灣鳳梨的年產值大幅提升。2008 年至 2012 年,31%大陸遊客購買臺灣鳳梨酥, 42%遊客的親友指定從臺灣帶回鳳梨酥,短短四年間鳳梨酥產值暴漲近 17 倍, 達 260 億元新臺幣 (中國評論新聞網,2013)。在全球化競爭的發展下,昔日曾經 風光的香蕉,光環不再;近年出口大受歡迎的芒果、釋迦、蓮霧及柑橘等等也因 為氣候異常,遭遇寒害、颱風或暖冬、缺水影響,在價格與供應方面不易維持穩 定的情形,更在 2002 年臺灣加入 WTO 後,劇烈衝擊銷售市場 (天下雜誌,2015)。 反觀鳳梨卻是少數產銷不受影響的水果,反而在近 20 年來,臺灣鳳梨無論是鮮 食或加工,在產量與產值上都有顯著成長 (2016 年農業統計要覽),見圖 1: 鳳梨年產值 14000000 12000000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0 鳳梨年產值 產量. 產量. 年產值單位: NT 1000元 年產量: 公噸 m.t.. 1996. 2001. 2006. 2011. 2014. 2015. 2016. 397463.9. 505297.8. 8356999. 6742965. 9143108. 10215886. 12103611. 274113. 388619. 491588. 401367. 456243. 493998. 567161. 資料來源:農業統計要覽(1996-2016) 圖 1 鳳梨年產量與產值圖(1996-2016) 2.

(8) 臺灣的農業經濟發展與鳳梨關係密切,鳳梨產業的變遷可視為一個兼具臺灣 歷史、社會、文化甚至於地理內涵的長期結構過程,是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互 動的產物,然而社會政治經濟的結構並非停滯不變,而是始終處於變遷的狀態, 時而激烈,時而平穩,我們該如何看待國家與鳳梨的關係?鳳梨產業發展的脈絡 中,因應不同的生產目的,政府如何影響鳳梨成為商品的多樣面貌?現今鳳梨和 其他水果的發展發生差異,也是政府國家的主導所致嗎?在盛衰興廢演變中一路 走,縱使曾因罐頭產業失利所影響,臺灣鳳梨產業能穩定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促 使產業發展從罐頭鳳梨分化往鳳梨酥或是鮮食鳳梨發展的動力為何?鳳梨的產銷 網絡究竟發生了哪些調整、轉型? 鳳梨產銷網絡地方差異? 數十年來,臺灣鳳梨主要產區集中在屏東、南投、台南、嘉義和高雄。其中 又以屏東產量規模最大,台南關廟鳳梨最負盛名。然而即使是同一種品種的鳳梨, 入口的滋味也不盡相同。在眾多鳳梨發展歷史的書寫中,圍繞在栽培面積、產量 價格、品種選育、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包裝加工、品牌建立等等的主題。然 而在這些主題的描述中,缺漏討論行動者的學術空間,似乎鳳梨就理所當然的承 載了技術創新與促進農業經濟,我們並不曉得促使產業發展變遷的動力為何,而 參與發展的行動者又是如何互動與折衝?地方產銷中那些行動者決定了產業發展 與運作的樣貌? 在鳳梨製罐風潮不再後,鳳梨產業被迫轉型生產鮮食品種,歷經數十年的改 良育種,現今反而是鮮食需求大增,主導消費市場,但早期因自然氣候及品種特 性等限制,鳳梨產期集中在 6~8 月間,經常出現產量過多、果品價格低迷之類的 問題;加上製罐鳳梨與鮮食鳳梨市場有極大明顯的選果偏好差異,農民對於傳統 的鳳梨栽培作出了何種妥協或是改變?產業轉型過程中,對果實的品質要求出現 了什麼變化?農民與消費者對於好鳳梨的定義都相同嗎?不同的話,標準又是什麼? 這樣的標準是如何流變?新形態的產銷網絡又是什麼? 以往鳳梨專做罐頭原料時,作物價值由臺鳳公司或是中、大盤商以保證價格 收購所決定,然而實際農民的利潤並不豐厚。鳳梨各產區在共享了一段共同的罐 頭歷史際遇後,新的產銷網絡逐漸誕生,出現多元的商品形式,鳳梨在品種上具 多樣風貌,也加工成五花八門的鳳梨酥或是相關商品。鳳梨被創造出特殊的商品 價值,在權力關係、社會文化和品質上呈現出不同的模式,產銷關係演變成了各 種另類農糧食物網絡,獨立自產自銷小農如何的創新來提升鳳梨價值?在地方空 間、社會與經濟上發生變動,鳳梨另類農糧食物網絡體現出何種另類性? 作為另 類食物的鳳梨提升商品價值之方式有哪些?顯然,在現代消費社會中,鳳梨早已 非過去大量生產、加工以換取現金的作物,它除了農產品還具備什麼樣的符號或 意象? 鳳梨的認識論? 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食物的意義不再只是生物性的必需品,食物蘊涵的意 義根植於生產的歷史脈絡中,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食物以商品或非商品的形式 3.

(9) 承載當代需求與思潮,它的意義、形式、使用方式也因此發生轉變。不同時期人 們對食物的認識甚至是賦予其特殊意涵的流變、符號意義的生產,種種的歷程形 塑成食物的社會生命,食物的意義因而重疊而多元並現,社會大眾習以為常的食 物,可能也是農民辛勤栽培維護的作物,以及消費市場被包裝的商品禮物。在過 往地理學對於食物的關注,往往側重於探究地方產業發展與產銷方式議題,以經 濟地理的觀點來談食物商品,將食物視為靜態與被動的位階,作為人類活動的承 載體,未能充分詮釋食物被消費的理由與價值,也缺乏思考人與食物動態關係的 可能性。 將商品視為具有生命,探究商品生產的社會脈絡,這樣的觀點源自於對於物 的社會生命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關係的探詢,以時間作為敘事方式,說出 一個又一個的生命階段,讓人得以重新檢視不同時空下同一物品的意義。地理學 是研究人地關係及其空間的科學,在對空間的討論中,將空間理解成一個不穩定 的狀態,是一種長期變化的過程;而在鳳梨社會生命中,鳳梨的角色從作物、商 品到禮品的狀況也是類似的情形。本研究援引此概念,鳳梨會因食物符號價值和 消費文化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受公私部門、生產者、消費者、行銷者種種行動 者的影響,出現不同的商品樣貌,不同商品意涵因而產生。 換言之,鳳梨產業的變遷過程中,產到銷的各個環節充滿了不同行動者各式 各樣的考量,若是能細究食物生產脈絡意涵,點出食物品質、上下游產銷網絡、 公私部門、地方與文化之間的連動關係,說明食物符號轉變的過程,對於鳳梨的 討論不致流於僅以經濟效益來做定論,能建構較為客觀的認識。 在這樣的理論框架下,鳳梨伴隨不同國家政策以及歷史事件的變化,會生產 出不同意涵的商品,然而這樣觀點並未解釋不同生產背景中,促使物性發生改變 之作用力究竟為何?如果說鳳梨在國家有計畫推行罐頭出口下,成為高產值農作 物,但在國家去管制,鳳梨發展回歸市場機制後,產銷網絡中不同行動者如何調 節、妥協或拉扯來成就鳳梨商品樣貌?商品價值在此過程中又是如何被參與者重 新詮釋,以致鳳梨仍做現今產值最高的水果?本文認為,近年鳳梨產銷網絡關係 動力演變的過程,正是台灣鳳梨得以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展示台灣鳳梨產業發 展的地方紋理,釐清地方發展鳳梨產業的條件與限制,看見政經結構的變遷,以 及帶動的影響,能夠補充社會生命觀點不足的部分。 探討商品過去到現在的意義轉變,不少學者不約而同對食物的發展轉變現象, 採用「物的社會生命」觀點來做分析解釋。如余舜德 (2006) 藉此來談普洱茶價 值的建構過程,此理論僅呈現普洱茶背後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消費的脈絡,說明並 討論價值與消費者主觀經驗之間的關係,著重的是品茶消費者的主觀感受與物性 價值的討論,認為消費者的感官與意識是造成物性轉移的關鍵。安勤之 (2010) 則舉證多樣文史資料報導敘述物的社會生命起落,主張四物湯的轉型是社會關係 的歷史綜合產物,也就是經由國家、產業、消費者意識所建構,使得中藥同時具 有保健食品及女性食療商品的意涵。若依照兩位學者的主張,人為論述改變了商 品的價值,商品價值由社會建構,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社會與國家的關係無法切割, 4.

(10) 以社會生命觀點談鳳梨,它的價值意義是被誰的論述所建構?鳳梨價值建構的脈 絡又是什麼? 以余舜德觀點看來,普洱茶從茶葉躍升收藏品,物的價值來自消費者身體的 感受的變化,價值文化體系來自於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的品嚐與歷史互動, 是不同時空的慾望、價值和文化意涵造就了物性轉換,則鳳梨在余舜德眼中,若 依照他提出的觀點檢驗之,則是因為現今消費者品嚐鳳梨的口感要求不同於往昔 以及價值文化發生改變,造就鳳梨價值提升的現象。然而鳳梨並不似茶葉,有專 家或比賽可以明確定義何謂好的鳳梨,鳳梨的價值也因產銷對象、用途不同,標 準並非穩定一致。對照安勤之 (2010)的說法,社會生命中人與物的互動關係更應 考慮到政府與民間不同驅動力,余舜德 (2006)當時提出的觀點缺乏考慮社會結 構與制度性的因素,不包括公私部門與生產銷售各網絡對物性轉換之作用力探究, 且對象僅限於茶,雖能清楚分析物性價值改變的現象,對於物性轉換與國家社會、 產銷互動關連無法清楚解釋。而安勤之提出國家、巿場與民間日常生活不同力量 的聚合促使物性轉變的論述中,則過份強調物性轉換的部分,認為物性價值與意 義是從廣告文宣中被創造,而這只能解釋人如何創造物的價值,卻沒辦法細緻說 明物價值與意義的形成與轉換如何改變人的生活、消費模式以及與環境互動關係。 然而,兩者的論點僅將商品套入社會生命的框架中,對當代社會觀察現象作線性 的描述,卻欠缺了探究商品在每個階段變動意義的過程中,推動物性價值轉換背 後多元的動力起源,這種動力可能來自於社會時空改變、消費價值觀更迭、風俗 習慣牽連,也有可能是來自於不同時期國家政策,影響生產者田間管理、栽培模 式,間接形塑而成。 然而,該如何於用物性想像與流動的邏輯思考鳳梨的案例?依據上述學者提出 的主張,可以藉由對流動的勞動現場與產銷關係觀察,看見鳳梨在進入新的消費 市場後,因而獲得全新的生命,價值重新獲得認定,甚至造就鳳梨商品精品化的 風潮,那麼鳳梨物性轉換的流變過程是什麼?促使其意義轉變的動力來源有哪些? 其中動態發展過程是什麼?鳳梨的價值如何生產、提升以致轉變? 鳳梨糾結了複 雜的公私部門關係,牽動的關係包含不同產區與其所建構的產銷網絡,不同背景 的行動者對地方、產業自有不同的考量及參與,鳳梨價值與產銷關係變動的關聯 是什麼?簡言之,本文研究目的之一為探究鳳梨的社會生命為何?探究相關產業中 生產者、消費者、行銷者的網絡互動關係如何受到鳳梨物性轉換所影響,思考政 治經濟力量作用於物性轉換的可能。 多年來台灣在農產研究多以稻米為主題,對於稻米的栽培分級、品質與消費 進行論述、詮釋與再現的學者亦不在少數 (張學琨,1999;曾品滄,2006;梁炳 琨,2008),近期研究議題朝向文化經濟的面向來討論稻米品質與品味轉變 (鍾怡 婷,2013);對於茶的關注也一直不減,在茶葉產銷網絡、鄉村發展、知識技術研 究上已有豐碩成果 (譚鴻仁,2007;洪伯邑、許純鎰,2017)。不過,伴隨當代城 鄉產銷結構的改變,果農的生存方式、產銷網絡發生變動的現象,卻直到十年左 右才引發研究關注。 5.

(11) 楊弘任 (2002)曾以蓮霧的案例,討論鄉村的技術創新與社會條件改變,如何 使得非原生種的水果在小農體制的臺灣社會裡得到新生,變成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黑珍珠」果品,表明技術的演進和創新源自於與臺灣農民、社會的緊密關連性。 此研究主張農民的知識技術形塑水果形象價值,與市場供銷息息相關,將對水果 的經濟論述從經濟邏輯引導自社會文化層面的思考,從生產者的觀點進行充分討 論並深入分析種植技術與網絡,可是對商品角色的討論稍嫌不足。臺灣小農的技 術與創新的確是台灣許多水果產業致勝的關鍵,不過這些生產者的技術與創新是 來自於何處?國家或地方力量難道對於形塑水果形象價值沒有助益?在巨觀解釋 政經變遷影響的這部分並未著墨太多。而蔡介庭 (2015) 則在玉井芒果的個案中, 亦跳脫對於分級管理、產銷分級等傳統水果產業發展研究,從農民生產技術層面 的討論,擴及與流通市場關係的探究。依照蔡介庭的說法,芒果的價值是透過農 民的知識技術實踐以及掌握市場被創造出來,市場交易的過程、場域和農民知識 技術同等重要,此與楊弘任 (2002) 對蓮霧研究主張農民的知識技術形塑水果形 象價值論述有所差異,蔡介庭 (2015)對於芒果產銷的困難有深切的描述,因而明 確指出現今市場交易之於水果價值之重要性。水果的價值增值落實在勞動成果與 市場交換到同等價值,這裡的市場互動指的是與交易代理者的連結,並非消費者 本身,然而現今越來越多農民也同時自產自銷,對於這樣的市場產銷轉變該如何 看待?水果品質與價值由誰決定?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直接連動關係又是如何? 芒果和蓮霧的案例給我們的啟發在於以產銷網絡中特定社群的視角,拆解現 今產銷網絡關係,並深入探討水果價值之形成因素,將能更理解水果產業發展之 現況與困境,不過這些討論沒辦法以較長的時間尺度來解答今昔政經變遷如何影 響水果形象形成與價值提升,不同行動者的競合關係會是什麼?不論是對蓮霧或 是對芒果的討論,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於過去臺灣的農村研究大多以稻農為敘事 中心,而現今發生了研究移轉,從關心水果生產到關注生產者與水果的互動。只 是在這些農業地理知識累積的過程中,對於鳳梨的討論仍相當有限,仍多以從經 濟思維作為發散問題意識的核心,從各地鳳梨產業史研究,到關注鳳梨與相關商 品銷售與品牌建立,主要是鳳梨商品上下游產業分析的取向,對鳳梨產銷與地方、 消費文化變遷的相關討論明顯不足,也未能討論鳳梨產銷網絡關係如何帶動地方、 文化甚至是相關產業的發展。 農產品價值的提升,源自於不同行動者協同的品質治理,涉及新形態商品架 構和網絡,引發了在地的品質經濟,是一種社會性空間與網絡關係的形成。透過 農業食物研究中探究食物品質、另類與在地的議題,可以避免淪於單從生產面或 某學科討論農業食物的偏頗,而是同時從生產、銷售與消費的脈絡來了解整體鳳 梨產業的變遷特色與影響。綜合上述,本研究嘗試藉由鳳梨的案例,分析臺灣水 果農業現代化轉型的過程,揭示水果商品鍊的形成是由栽培、加工、行銷、品牌 所結構,在栽培的歷程中需要控管生產模式與品質,結合多樣品種風味、產地特 色,在供應穩定的情況下成為高產值果物,進一步透過公私部門合作的產銷履歷 或是品牌故事行銷,成為有符號意義的商品甚至是禮物,其中食物品質、產銷、 6.

(12) 的地方與國家之間的連動現象與產業發展關係密切。 鳳梨的物性轉換? 邁入 21 世紀的後現代社會,接受事物的多元價值,以多樣角度思維來探討 社會現象,從後現代視野來看鳳梨產業的變遷,可以將其解釋成當代臺灣的消費 文化轉變的投影。順應歷史時空的流變,鳳梨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受政治、消費 市場、及生產者三種面向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商品樣貌。鳳梨最早與糕餅業結 合,以鳳梨大餅的形式出現婚禮禮俗當中,具有子孫興旺的意味;而後經改良成 為鳳梨酥,幾乎是臺灣街頭每家麵包店架上必備的商品,幾十年來和臺灣人有著 難以切割的生活情感。早期的鳳梨糕餅中,餡料多為冬瓜醬與砂糖熬煮,再添加 鳳梨香料,雖不見得吃的到鳳梨,但是鳳梨酥的形象卻已逐漸成形。從全民的伴 手禮,到中國觀光客的最愛,再走出臺灣,站上國際舞臺,它帶來的不僅是龐大 的商機,更改變了臺灣農村地貌與活力。在歷經了二十餘年的轉型與改良後,鳳 梨被消費的型態從水果鮮食到糕餅原料,鳳梨酥跳脫傳統冬瓜餡,回歸古早、土 鳳梨酸甜口感,更在食物安全觀念的號召下,吃得到土鳳梨內餡產生健康意涵, 具有如同親嚐鳳梨之本真性 (Authenticity);於是鳳梨的價值符號自民間普遍的 興旺吉利、餽贈祝賀,演化至今兼具臺灣意涵與在地「土」味的象徵,成為了代 表臺灣形象產物。不同時空下的鳳梨商品符號價值為何?為什麼會發生如此變遷? 在鳳梨產銷網絡中,不同行動者為何與如何透過不同的品質治理參與,主導農產 品成為不同的商品,形成物性意義轉換?轉換的意涵又是什麼?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早在 1980 年農業地理的討論中,就提出巨觀政治經濟會影響土地使用管制 與鄉村發展方向,然而並未提及農民行動者在農食研究中的重要性,身上農民耕 作的信念、價值與品質認定也或多或少受到國家影響,包含農業生產的管制、產 銷組織制度的變革以及農村發展策略、農產特色創新等等,因此對好鳳梨品質定 義從來不曾單一不變。關於商品品質的討論很多,Henson (2000)指出區分產品品 質的面向有三種:商品本身的品質、生產過程的品質與使用者方面的品質,然而 就農作物生產而言,Henson 的觀點主要由商品鍊的概念下由生產而至消費的分 工觀點,但農作物的品質通常會指涉到農作物與地方的關係,因此 Parrot et al. (2002)認為 Henson 的觀點沒有與地方的概念結合,主張討論鄉村發展中商品化 時,農作物的品質應該與自然環境、栽培方式以及地方文化、傳統的關係來討論, 然而農民的生產往往是相對國家政策因應而生,舉例而言像是獎勵果物外銷,農 民便傾向生產迎合不同國家需求的樣式品種;為了合乎農作物用藥的檢驗標準, 農民也會調整田間管理栽培方式,更遑論農作物的品質掛上地方的招牌經常是政 府行銷地方文化,以及刺激經濟成長的利器。 若以鳳梨的案例而言,鳳梨的品質除了與地方相關外,是否受到公部門的作 用力影響?從國家管制到去管制,國家的角色雖說由過去的強勢主導罐頭外銷轉 換成輔助資源的提供者,地方縣市持續配合中央機構農試所,栽育新品種、推行 7.

(13) 一鄉一特色、青年返鄉務農到舉辦鳳梨相關節慶,在鳳梨產業進入後生產主義的 模式後,國家在鳳梨產業與意象推廣上,仍具相當的重要性。在臺灣農藥殘留、 化學食品物以及塑化劑等等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的風暴中,當代的飲食消費逐漸成 為政治議題,遂出現關注農業生產的社會活動,引領透過消費來改變生產的風潮, 國家角色的轉移加上民眾知識水準提升,食物產銷的權力關係顯然的發生變動。 這個觀察可以引出一連串的發問:哪些行動者的權力拉扯形成了鳳梨產業產銷網 絡?變動為何發生?情況又是如何?國家與生產者如何互動?影響又是什麼?究竟鳳 梨產業變遷的現象描繪出怎樣的產銷政治?意義又是什麼?本研究處理的是鳳梨 產業的轉變以及意象符號變遷,但並不是建構如「台灣鳳梨發展史」這樣的線性 敘述,因此將鳳梨社會生命的敘事焦點回到參與鳳梨產銷的人身上,包含不同產 區、衡量不同興趣和利益的公私部門人員,說明他們身處在不同的地方與位置中, 如何受到國家力量的牽動對於地方鳳梨產業的發展做出不同的行動。 另一方面,在現今追求區域和在地特色的消費型態下,產品的意義被符號化, 消費者開始追求商品符號化背後所隱藏的象徵內涵與價值,導致鳳梨產銷空間和 品質、意涵認同逐漸發生改變,經歷從作物、食物到禮物的角色轉換。鳳梨社會 生命是食物政治演變的進程,產銷主導由國家過渡至大型農企業而至現今小農多 元林立,過往在食物地理的討論中多以生產者觀點作為出發,是生產導向的產業 發展,在產銷模式與消費文化改變後,消費者開始涉入與主導,成為另類食物網 絡中共同治理品質者,食物品質的建構是生產世界和消費世界對話的結果,其中 變化的治理結構與產銷關係也反映出權力關係拉扯。食物消費轉變成為滿足社會、 政治關係的相關需求,鳳梨經歷從食物生產的政治到食物消費的政治。 政治鬆綁後,現代的鳳梨的產業逐漸具備許多另類性。產業發展的歷程中 不同產地的產銷,因網絡中行動者差異而發生轉變,誕生出有所異同的產銷類 型,形成創新的另類農糧食物網絡,另類是很多關係的再連接 (reconnection), 包含生產者與消費者、商品與市場、消費者與商品甚至是實質意義與符號意涵的 接軌(Moya, Rosie , Lewis , et al., 2008),因此除了呈現在空間、社會與經濟方面, 同時也體現另類文化。鳳梨產業與地方、產銷互動關係中建構出不同標準的品質 與商品意象,也在公部門的推動下,舉辦鳳梨酥文化節或是產區縣市的節慶嘉年 華,對於形成特有的鳳梨文化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進而激發更多鳳梨農或糕餅 商的創新發展。鳳梨品質與生產網絡之建構歷經了一系列的動態轉換,其商品品 質特色逐步由臺鳳罐頭原料特色,轉向因應消費者而浮現的在地、健康特性的品 質面向,更在現代消費社會強調商品差異化與特色的訴求下,有自己的故事、理 念或是品牌,綜合發展出另類的消費文化,讓鳳梨商品轉變成為有特殊意義價值 的禮品,鳳梨產生出消費符號意義。 本研究試圖採用 Appadurai 物的社會生命觀點來解釋臺灣鳳梨產業中角色轉 換的現象,借由跨學科對產業文化的研究與脈絡分析,關注鳳梨產業發展背後之 政治環境、社會文化變遷以及過程中形成的現象。食物在社會生命中開始具有符 號,這些符號並非獨立存在,是被社會共識形塑產生,而社會共識是國家力量與 8.

(14) 消費文化的交織演進的產物。結合 Baudrillard 商品符號價值的框架分析,來理解 臺灣鳳梨在不同歷史脈絡下商品產生變動符號價值的過程與改變之原因意義,能 全面性的理解臺灣農產商品結合現代消費符號概念並提升價值的現象,填補物的 社會生命理論中不足的部分,補充解釋消費文化對物性改變的影響。 鳳梨生產的本質是一項經濟活動,受到地方與國家的結構制約,產生商品化 的過程,加上符號論述的包裝,分別對鳳梨生產網絡中的生產、銷售、消費者等 不同行動者產生作用力,促使鳳梨另類農糧食物網絡形成,生產品質轉向以及商 品面貌趨向多元。若能從政治經濟觀點出發,以物的社會生命之取徑,來探究國 家制度政策如何影響不同時期鳳梨產銷網絡演變歷程,或許能深入了解產業與不 同尺度公私部門互動關係所形成的另類農糧食物網絡,進而發現臺灣鳳梨產業中 角色轉換的現象,並藉由台灣鳳梨案例一窺近代臺灣水果商品化轉變情形,解釋 水果文化與社會意義轉變與重組的過程,以及商品價值如何獲得提升。 鳳梨從作物、商品到禮品的過程中,牽涉許多政治經濟之作用力,被記錄在 各種文本中,也銘刻在人民的記憶中,透過文獻的整理與訪談口述的比對,得以 客觀的追溯過去鳳梨產業發展的時空過程,挖掘驅動鳳梨商品化轉變的因果脈絡。 綜合上述,整理本文研究目如下: (一) 了解臺灣鳳梨產業發展歷程。 (二) 探討不同時期政治經濟行動者如何共築的各時期鳳梨品質與意涵。 (三) 探究鳳梨開放民營後,農民如何創造另類農糧食物網絡發展出各自 的消費市場與產業文化。 (四) 討論鳳梨社會生命的發展歷程中符號意象形塑之過程與意義。 1.4 研究架構安排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文使用歷史文本分析與農民訪談對話內容並行的論述 方式,安排章節以及研究架構圖(圖 2)如下: 第一章:緒論 先從宏觀的歷史角度來談農業對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引用文獻說明根源 於農業基礎的「食料品工業」產業經濟結構由來已久,是為臺灣農業發展的傳統。 隨著全球政經局勢的快速演變,經貿自由化,逐漸使得臺灣小農生產與高度商品 化生產的農業特性成形,導致現今農業精緻化以及多樣化的發展。接著從歷史事 件的回顧來表明,曾經具重大貢獻的農產作物其重要性漸漸消褪,而鳳梨的特殊 性與意義仍持續未被重視,並在政治經濟的分析觀點下,提出觀察到的鳳梨現象 與議題,進而縮小焦距提出農食研究中缺漏討論行動者的學術空間,帶出後續討 論的伏筆。本章後半部則是解釋本研究使用社會生命觀點的原因,相關學者運用 解釋之論點立場,提出其優勢及不足與意欲補充的部份,並蒐集最新較具代表性 的台灣果物研究,比較個別觀察現象與陳述觀點,分析其與本研究的異同,綜合 歸結說明本研究定位,提出農產品價值提升與品質治理受到地方與國家的結構制 約的可能性與影響。最後,綜合上述研究背景動機以及問題意識,重述本研究試 9.

(15) 圖自政治經濟觀點出發,以物的社會生命之取徑,來探究國家制度政策如何影響 不同時期鳳梨產銷網絡演變歷程,了解產業與不同尺度公私部門互動關係所形成 的另類食物網絡,進而發現臺灣鳳梨產業中角色轉換的現象,並藉由台灣鳳梨案 例一窺近代臺灣水果商品化轉變情形,了解水果文化與社會意義轉變與重組的過 程,以及商品價值如何獲得提升。 第二章:文獻回顧 本章首先回溯國內外農業、食物與水果相關的研究,分別歸納其論點創見作 為本研究養份,並統整不足的部分作為本文後續研究可能參考。接下來則依序回 顧 Appadurai 提出之物的社會生命觀點,農業地理中農產商品化、食物網絡與品 質治理的相關研究以及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本研究的理論架構與論點取捨 來自鳳梨商品生產的社會脈絡不斷在調整:在政治經濟的作用下,鳳梨構成了商 品化的演進,具備了品質治理的特徵,一個一個不同時代背景產銷網絡,結合了 地方差異與市場需求,形成數種另類農糧食物網絡,發展出許多的另類性,同時 催生出鳳梨商品的物性變化。根植在這樣的脈絡之中,臺灣鳳梨的意義價值發展 演變之探究,成為本文思考的憑藉。 第三章:研究方法 本章說明此研究的方法論,如何進行資料蒐集與操作分析以回應問題意識, 內容包含自研究發問到結論產生的研究設計,說明信度與效度的建立與涉及研究 執行面情形的研究倫理,敘說調查研究中的糾結情形。 第四章:臺灣鳳梨王國的發展 本章回顧臺灣鳳梨產業歷史發展,對鳳梨產業的起源、發展背景以及各產區 自然條件特色與意義,進行挖掘和重新解釋,並描繪臺鳳公司發展的起伏歷程, 以了解國家在鳳梨產業發展中角色的演變以及轉換過程中是如何推動鳳梨不同 樣貌的商品形式。鳳梨原為國營事業,由國家力量主導產銷,外銷罐頭風靡全球, 直到罐頭事業沒落,鳳梨產業民營多元,鳳梨再次重返重要的經濟地位,政府雖 然轉移成輔導的立場,仍然對於臺灣鳳梨產業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第五章:變動的鳳梨品質 本章談論鳳梨品質流動的現象,分別掌握生產者、消費者與國家三種角色對 於品質治理的作用力與拉扯關係。隨著今昔鳳梨產銷對象的差異,鳳梨生產由單 一開英種土鳳梨漸漸演變成多樣品種鮮食鳳梨,在國家轉而提供品種與技術支持 後,生產者的組織、管理栽培也趨於多元發展,產銷網絡中消費者逐漸成為主導 品質的驅動力,鳳梨也從多方的品質治理建構中,建立其商品價值。 第六章:鳳梨的另類農糧食物網絡 10.

(16) 本章以討論在政府有限的支持下,鳳梨產業如何創造出另類的農糧食物網絡 為主題。接續前一張章節討論鳳梨品質的改變,深入探究今昔產銷差異演變,發 現變動的原因與影響,並就臺灣鳳梨內外銷網絡的分析與討論,綜合產區地方文 化、品種特性、自然環境、栽培技術、農產價值、消費對象及市場習性等等面向 的考量,歸納出鳳梨的另類農糧食物網絡。 第七章:鳳梨的社會生命演變辯證 本章將綜合前面章節對於「鳳梨產業史」 、 「品質」 、 「另類農糧食物網絡」以 及所演變形成的社會生命做討論,探究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作用力影響下,傳 統的鳳梨產銷模式發生變動,另類農糧食物網絡產生,商品角色不斷發生變化, 出現符號價值的可能。在不同的消費脈絡下,臺灣鳳梨被消費的意義有了多面向 的解讀,是鮮食鳳梨的旺來象徵也是鳳梨酥臺灣伴手禮的意象,鳳梨產業一路走 來,隨著消費文化與市場的改變發生社會生命的歷程。 第八章:結論 本章從臺灣發展水果經濟的脈絡理解鳳梨產業背後交織的政治經濟環境變 遷,探究鳳梨產銷變遷現象的過程與意義,突顯臺灣鳳梨在農業的重要性與特殊 性,說明鳳梨商品化之路的過程和影響,揭示不同社會生命階段中鳳梨商品的產 銷關係、品質治理演變過程與公私部門協力進程,並試圖從政治經濟觀點來思索 在每個階段中對鳳梨不同的認識與符號意義,藉此延伸理解臺灣水果農業現代化 歷程中包含農民組織、制度結構、品質標準、產銷網絡與經濟價值轉變情形。 政治經濟 臺灣鳳梨發展歷史. 農業地理 品質治理 另類農糧食物網絡. 符號價值理論. 物的社會生命.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圖 2 研究理論架構圖. 鳳梨的社會生命 11.

(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承接第一章的研究動機與目的,臺灣鳳梨的社會生命涉及產業歷史的發展轉 型,反映產銷網絡關係的變動或重組,同時在鳳梨商品的生產過程中,也牽動了 與人、環境關係的重塑。在此脈絡之下,本章節首先探究鳳梨相關研究的知識積 累,跳脫以往圍繞經濟層面的討論,延伸了解不同研究領域如何捕捉農產品的研 究概念,並梳理國內外食物研究進展作為研究基石,再採用物的社會生命的邏輯 觀點與符號價值理論作為對話基礎,並與農業地理中相關理論作連結,聚焦疊合 與應用後成為本文分析理論框架。 2.1 農業在經濟地理學理論中的發展脈絡 對於食物的研究最早是從 William Friedland (1984) 對商品體系的分析,早期 的學者大多依循馬克思資本論的觀點,以生產面為研究討論中心,認為形塑社會 的力量來自生產而非消費,視生產為政治能動者的所在地,向消費者隱蔽了剝削 的社會關係,消費者在市場上是被動的角色。Clare Hinrichs 在 1998 年以楓糖為 主題的文章中,正是試圖透過從不同生產者的角度來談楓漿生產的情況,從社會 和經濟的脈絡中來解釋發展,分析生產家戶與社區間的互動關係、生產環境條件, 探究楓糖生產文化經濟方面的助因,包含生計、文化認同與生活風格等等,提出 食物生產與人類社會文化的關連,生產食物的背景脈絡值得從經濟以外的觀點來 細究,為此研究的獨特主張。其中,食物生產可能根植社會組織認同的說法以及 楓糖生產者從兼業到專業的變動現象的探究,對後續研究者在產業研究觀察思維 是有利的幫助,然而主要仍停留在討論生產者方面的微觀因素,商品被形塑的意 象成因案例與消費者購買商品的行為意涵仍未被充分討論。 Marsden 和 Wrigley (1995) 談到零售業者對英國食物市場的控制情形,是率 先認真思考消費者角色的研究,認為消費者在未來的角色會取決於消費者本身對 於社會與政治發展的自覺,而這部分當時並未完全被重視。Murdon 和 Miele (1999) 在分析當代食物供應時發現自然的農業食物網絡是主導農業食物的重要 潮流,消費者區辨的能力正在成長,帶動健康飲食重返傳統飲食的風潮。生產者 和消費者的關係不應偏執在生產端做決定,消費者實踐變動正在引領改變,關心 的主題包含食物安全與營養,漸漸的也與農業食物體系中自然的品質做連結。臺 灣自 1980 年代起幾乎每年都有食安事件爆發,三聚氰胺、塑化劑、摻偽假冒等 等讓消費者開始注意食物的品質與健康,鳳梨也不例外。重視健康飲食的風潮造 成無毒、無生長激素鮮食鳳梨的需求大增,鳳梨的品質受到重視,連帶的也影響 到鳳梨酥內餡原料被重新檢視,土鳳梨酥吃得到鳳梨纖維而具備純正天然鳳梨概 念,滿足消費者對於食物安全與營養的期待,而這樣的改變對於生產端產生了什 麼樣的影響?不同鳳梨商品的品質如何被治理決策? 雖然早先食物研究中以生產導向為關注焦點,基於對商品拜物教的與中產階 級意識形態反動,關注議題開始轉向消費。Appadurai (1986) 針對消費即提到” 是 社會的、關係的與積極的“。Lockie 和 Kitto (2000)更突破以往對產銷網路線性的 12.

(18) 思考,以行動者網絡 (ANT) 的觀點來說明食物供應與消費是共同構築在世界中, 點出生產文化與消費文化並非是單純、分離的而是相關聯並相輔相成的,至今對 食物研究的發問仍有重要影響。從商品體系分析到 ANT 的應用,拓展了食物研 究中消費者角色探究與了解。Appadurai (1986) 與 Lockie 和 Kitto (2000) 對物質 文化所持的立場是相同的,皆強調非人的中心性,認為新的食物研究應是社會關 係和社會意涵的借鏡,跳脫馬克思將食物商品當成是拜物,並隱藏社會關係的理 論觀點。國內學者陳俐君 (2012) 也認為商品拜物教讓人對商品產生擁有的快感 與外觀,忽略了生產出它們的社會和地理生產關係,也無視其複雜的生產過程。 在其討論都市海鮮消費的文章中,認為奠基於拜物教和新鮮迷思的基礎上,連鎖 海鮮企業餐廳得以擴張,海洋物成為都市消費者可以接受、購買的商品,卻使人 不察背後導致的海洋問題甚至是發現自我成為剝削自然的行動者。研究中重新檢 視當代消費文化中的商品拜物教情形,明確指出消費者在食物網絡中的重要性, 足以牽動自然的供應鏈,消費者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密不可分。 綜合上述學者對於商品的說法,商品除了經濟價值也是社會文化的產物,其 產銷脈絡和人、環境息息相關。鳳梨作為商品,不論是鮮食或是加工成鳳梨酥, 都存在於某些網絡中,和生產、銷售、消費等行動者進行互動,行動者們因產銷 有了層層社會關係,因為消費者對鳳梨的需求大增,使得鄉村地景發生改變,特 別像是在南投地區,因土鳳梨酥熱潮而增加了開英種鳳梨的栽種面積,從 2009 年契作面積 80 公頃到 2014 年 400 公頃 (陳彥淳,2013),糕餅業者與越來越多 的農民形成合作的契作關係,消費者的偏好也間接影響了自然環境中的土地使用 方式。 Appadurai (1986) 和 Miller (1995) 皆曾在其研究中宣稱在傳統和現代社會中 交換關係是使用 (非市場) 和交換價值 (市場) 的綜合體,揭露商品拜物的問題 所在。在 Appadurai 的觀點中,不論在任何一種經濟時期,消費都有力量去改變 社會,從消費更可以看出生產者與消費者社會關係的多元組成,市場與非市場活 動則是持續地相互相鑲嵌於彼此。這樣的觀點持續發酵,使得文化食物的研究有 重要的進展。然而在食物生產與文化社會學部分仍有爭議,因此出現了「文化馬 克思」的研究學派,企圖將消費文化認同與商品體系中生產為中心的研究做有效 的連結,卻依然忽略了承認農業食物中消費的重要。回顧近年的研究發現,已有 不少學者將文化意涵套用在食物上,使得食物消費成為文化認同的實踐行為的案 例,如張珣 (2007) 選擇了經常被婦女食用的當歸為主題,援引人類學在臺灣與 其他地區的民族誌來討論,並就中醫書文獻追究養生飲食之歷史成因,說明食物 會被文化設計成為具有男女不同的價值差異,暗示在男女自我的性別認知過程中, 食物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媒介。研究者企圖從飲食人類學的角度,來分析性別與 飲食的社會文化意涵,主張食物會被文化設計成為具有男女不同的價值差異,其 提出飲食承載豐富文化意涵的說法,可以說是臺灣少數首先主張食物具文化、符 號的研究,不過文章旨在討論食物與性別意涵的關係,沒有描繪出食物生產與政 治、經濟、其他文化因子的互動較可惜;又如陳志明與丁毓玲 (2010) 在有關泉 13.

(19) 州印尼峇里島華人歸僑移民社群飲食的探討中,提到食物之於移民,具有一種「家 鄉」的想像在其中,在此同時,移民後的文化會重新扎根,並在新的環境背景下, 在銘刻於新的時間與空間脈絡之中,此一研究在食物的研究上,提供食物具備文 化認同思考的可能性,然而其研究也並未討論生產者與消費者社會關係之互動現 象。 Sophia Huang (2004) 曾指出全球蔬果的貿易可以分為消費者偏好與供應端 因素驅動成長。關於供應面的驅動,不外乎主張氣候、地理鄰近性、季節性與科 技進步的因素;然而在消費者偏好驅動的部分,則明確指出消費需要跟收入、都 市化、資訊取得以及教育程度相關連,也與公部門提倡有關。以美國為例,政府 天天五蔬果 (5-a-day) 的健康號召,確實提升了消費者對於蔬果的需求量,消費 蔬果的便利性與多元性因而大增;消費者偏好也導致生產者對於作物技術與產期 調節以確保全年生產的情況。 消費者現今在使用種眾多資源上扮演積極的角色, 生產者和消費者間距離增加的現象,可在資源為基礎的產業中所觀察到 (如農業、 農食產業、森林、石油) ,消費者的部分的行動主義呈現在供應鏈擴及全球後, 企圖尋找食物生產中的透明性 (Hughes and Reimer, 2004)。另一項消費趨勢來自 於網路行動主義。有鑑於網路便利了不同的消費團體組織活動,網路科技也使得 個人的消費者反應消費負面的經驗,從消費者抒發不滿,到網路消費者評分像是 音樂、書籍、商品、旅館、餐廳、娛樂產品等的服務上大量出現,消費在經濟的 角色透過消費者行動主義、共同生產和使用者創新從消極轉變為積極。(Yuko, A., James, T., Susan, H., 2011)。對照於臺灣社會蔬果消費情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 蔬果消費量提升以及需要多元精緻蔬果的情形已成常態,消費者對於食物來源資 訊也開始影響選購意願。以上述的說法,鳳梨生產者與消費者社會關係之互動現 象為何?鳳梨商品是否以過渡到消費者驅動的貿易模式?筆者認為在農業食物的 討論中,理解生產者與消費者共築的產銷關係,才能說明當代農食消費的變遷與 意義。 國內外越來越多的關注焦點轉向農業與食物,試圖了解食物的生產脈絡與 消費的意涵。如同 Ilbery et al. (2005) 所提到,食物研究逐漸聚焦在不同形式的 食物供應,涉及思考食物是在何處以及如何被生產、它如何被銷售以及如何與在 哪裡被消費。Cox, Rosie (2012) 更提及近年地理學者驅向關心食物鍊周圍的關係、 經驗、情感與理念以及人與食物產生關連性的方式;而消費者則被理解為置於關 係網絡中特殊場域 (如家、餐廳、學校、地區),依照人們在各別複雜生活中形成 的取捨價值、知識、想像,來選擇關於如何種植、選購或是食用食物 (Clarke et al., 2007; Malpass et al., 2007),關於認同、關係與栽種方式也成為研究食物生產 的可能議題 ( Kneafsey et al., 2008)。 隨著全球局勢的快速演變,政治經濟的變遷發展,也影響農業研究的取向。 全世界以及大部分的歷史當中,農業和食物部門受到某些高度的政府管制介入。 近年,政治經濟的理論觀點發展著重在對早期研究中經濟背後的結構因素的議題 探討。這些概念性的架構重視政治經濟決策中理論和實務建構連結的細微基礎, 14.

(20) 重視像是治理結構、政治制度和認同。(Kym Anderson, Gordon Rausser, and Johan Swinnen, 2013)。在政治經濟的思考觀點下,規範和治理情形是最典型被用來討 論政府角色的議題,探查在國家權力作用下,政治如何介入經濟發展,成為產業 最大的推手,而並非只是規範的機制; 然而,政治還包含了不同團體的人為了 各自的需求奮鬥,重寫改制前襲的制度和規則。(John Agnew and Luca, 2012)。本 研究試圖以政治經濟的分析層面來討論台灣鳳梨產業的變遷,思考政府產業政策 制度推行後,產生什麼樣微觀的影響,產銷中不同行動者的關係演變,如何漸漸 地改變鳳梨發展的背景脈絡,使鳳梨發展出獨特商品產銷結構與意涵。經濟地理 多元的思考層面,啟發本研究重新思考政治經濟變遷下鳳梨商品的生產脈絡以及 意義,從鳳梨商品消費可以看出生產者與消費者何種社會關係?政治經濟力量對 鳳梨產銷脈絡的影響仍有許多需要細究之處,可能產生的價值意涵更是值得深入 討論的部分。 2.2 臺灣農業食物演進 早自清代後期,茶、糖、樟腦成為重要外銷國際商品,佔出口總值的 94%, 堪稱為台灣三寶 (林滿紅,1997)。進入日治時期後,產業經濟結構仍是建立在 農業的基礎發展而來。樟腦在清代發展的基礎下,首先在 1899 年納入專賣,生 產佔世界總產量的 70%,享譽國際世界第一;茶葉、甘蔗則仍持續受到殖民政府 有計畫推廣獎勵計畫輸出與進行現代化,而菸草業也不惶多讓,為日本政府快速 累積財源,亦於 1905 年納入專賣。當時菸、茶、糖這三個根源於農業基礎的「食 料品工業」 ,根據資料統計,曾創下佔全臺工業生產總值 86.3%的盛況 (張崑振, 2013)。 自臺灣光復後,農業一直在台灣經濟發展上佔有重要一席之地。過去臺灣 農村研究大多以稻農為敘事中心,對於稻米的分級制度、品質與勞動力研究等等 成果豐碩 (張學琨,1999;曾品滄,2006)。臺灣學者梁炳琨於 2008 年,開創性 的以池上米食產業,作爲農業食物在地化研究的個案,發現自然環境因素,與地 方認證、比賽制度的建立,以及農民、糧商、便當行的完整在地網絡,是池上米 食產業的重要地方鑲嵌。此外,認證是池上米重要的(再)在地化,過程充滿多 元空間尺度的政治經濟運作,認證與全國比賽的得冠,不僅助長面對面的在地直 接市場,也正面地推動地方米食價格、改變農民與糧商的社會權力關係、和友善 環境等面向的發展。此研究主張農業食物在地化的「在地」範圍與內涵,應包含 地方-全球連結、歷史脈絡與自然因素,除了對中西方的農業食物體系理論做有 系統的回顧與討論外,也應用另類農糧食物網絡的觀點來討論食物的網絡與信任 關係,跳脫出傳統對農業食物經濟層面的討論,啟發更多後續對食物討論的可能 性。 另外,一直以來茶葉也是農業研究討論中重要的一環,在茶葉品種、產銷網 絡、鄉村發展、知識技藝、甚至產地標章的探討成果豐碩 (譚鴻仁,2007;洪伯 邑、許純鎰,2017;郭名揚,2015;張國安,2012;梁炳琨,2014),對於思考農 15.

(21) 作物產銷發展裨益良多。臺灣號稱水果王國,如同對農業經濟的關注,近年在米、 茶研究之外,對於水果經濟的關注也逐漸攀升,相關研究中大抵主要分為生產與 銷售方式的討論。 水果的相關研究,除了前述已提及楊弘任 (2002) 對蓮霧的討論以及蔡介庭 (2015) 就玉井芒果個案分析外,古關喜之 (2006) 以香蕉、芒果、高接梨三種水 果,透過農糧體系的分析來探討臺灣果樹農家永續發展的可能性,由生產地或生 產者開始,將流通、加工、消費等連貫成一個體系來做探討,揭示各果樹農家的 經營狀況並提出永續發展的建議。此文以生產者的角度探討加入 WTO 後對於國 內、外市場的影響,充分討論水果特性與外銷潛力,對於農產品的政策制定發展 頗有助益,然而他當時認為以香蕉、芒果、高接梨的綜合討論可以歸納臺灣農業 架構,了解 WTO 下臺灣果樹農業情形的說法,並不具備足夠說服力,在進出口 或是加工產值上有其他可供選擇的作物,在案例選擇上令人存疑。同樣以臺灣香 蕉產業為研究對象,黃昶閔 (2008),乃是利用經濟學理和實證分析,嘗試利用一 連串的經濟效率的數據分析,提出技術資源分配改善建議以增加香蕉產業之競爭 力。兩者分別著重於歷史史料與經濟數據的說明,未能對個案水果發展轉折歷程 因果作深入的探討,僅將觀察之現象以蒐集數據資料作分析,無法具備與理論對 話討論的空間,對於水果產業產銷行動層面具體的幫助有限。 曾立維 (2013) 曾以柑橘為主題,討論日治時期新竹地區的農會與柑橘業之 推廣,將新竹地區農會設定為研究核心,說明這個日據時期柑橘產業最發達的地 區,並非在日人統治初期即是如此興盛,乃是因農會在此方面投注大量心力的結 果。另外,由於農會的獎勵措施,在整體栽培技術方法亦成為臺灣最為完善的地 區。簡言之,農會一連串有計畫的獎勵政策,使得新竹地區在日據時期成為聞名 全臺的柑橘產地,而柑橘也得以成為新竹地區最重要的圖像代表物。作者主張私 部門推廣果物功不可沒,以及鉅細靡遺的考究日治時期報章雜誌以及統計資料, 將珍貴的文獻史料作有系統的分析整理。柑橘業的推廣雖與當時農會高度相關, 但是日本方面公部門政府的政策是否亦直接或間接的對於果物栽培推廣與管理 有所影響?對於國家政治經濟力量與農會的協力、拉扯歷程意涵並沒有做太多深 入的討論。 陳志銘 (2015) 將民族誌的研究方法應用在高接梨的研究中,透過有機梨農 的生活經驗研究,陳述高接梨農民在有機耕作經營上遇到的推力與阻力,將產業 甘苦與有機農業特性進行細膩描寫,得以與本研究鳳梨產業進行對比,歸納有機 應用在水果產業的可能與挑戰,然而對於大眾熟知得慣習農業未能多作比對討論, 有機之於整體產業產銷的意涵也未能多作延伸討論。葉守禮 (2015)則結合人類 學田野調查方法和社會學的視野追尋東勢水果,包括寄接梨、甜柿、茂谷柑經濟 崛起的過程,探究臺灣水果經濟興起的社會意涵與歷史意義,藉由實際案例的討 論,來說明果農在當代城鄉產銷結構中的生存處境。此研究以東勢細緻的地方紋 理來討論小農處境與被迫調整轉作的現象與意涵,讓讀者了解臺灣果農的生活邏 輯與看不見的糾結處境如何將水果推向商品化之路,但是文中以農民為故事主體, 16.

(22) 對於政治經濟行動者的影響鮮少提及,當時果農出現轉作契機的臺灣農業發生了 什麼重要事件或轉變嗎?借鏡於此,本文探討的鳳梨是否也經歷了一連串商品化 的過程?鳳梨小農在市場以鮮食為主流的趨勢下,是否在產銷結構也歷經某些調 整? 臺灣水果經濟若是具備社會意涵與歷史意義,鳳梨產業被詮釋的意義或是什 麼?若是想要深入了解鳳梨產業產銷結構的變遷與意涵,可以透過與果農深入的 訪談,並結合政治經濟發展脈絡的討論,或許能發現鳳梨經濟興起的社會意涵與 歷史意義。 回顧臺灣對鳳梨的認識,有學者討論鳳梨的產製與外銷 (賴建圖,2001;鄧 經豫,2008)與各地方鄉村產業發展分析 (鄭竣鴻,2007;汪雅菁,2010),分別 以不同的地方尺度討論鳳梨產業發展,描述了日治時期以來整體鳳梨產業的變遷 情形與發展脈絡,並從生產面來談嘉義、臺南等地區性的鳳梨產業發展,強化對 鳳梨產業背景的基本認識,奠定部分產區研究的認識基礎。亦有學者以經濟學觀 點探討鳳梨運銷產地、批發及零售價格間互動關係 (楊景禎,2007),加入 WTO 對臺灣鳳梨價格之影響 (李美滿,2010),鳳梨產業品牌的建立 (林進龍,2012), 鳳梨酥品牌故事、品牌知名度、價格促銷對再購意願影響研究 (吳品諭,2015), 農企業產銷合作模式之研究-以八卦臺地之鳳梨果農與微熱山丘為例 (江愛玉, 2015),臺灣鳳梨酥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微熱山丘為例 (白正平,2015),對於 鳳梨銷售模式與管道甚至是鳳梨、鳳梨酥相關品牌產業有相當深入的觀察討論, 剖析鳳梨酥微觀的產銷通路關係,對於本研究思考臺灣農業經濟變遷現象頗有助 益。至此,在鳳梨相關的研究中,從經濟思維作為發散問題意識的核心,從剛開 始的各地鳳梨產業史研究,提供了解因地制宜的鳳梨栽培業發展方向,到關注鳳 梨與相關商品銷售與品牌建立,不難發現近年人文學科研究鳳梨主題開始轉向, 從關心鳳梨到聚焦鳳梨酥,對於食物的研究興趣大幅提升,卻仍不脫對上下游產 業分析的取向,對商品產銷結構變遷、原因、影響與意義的討論都明顯不足。 著眼於商品消費層面的討論不足,楊永聚 (2014) 聚焦研究鳳梨酥產業的興 起與成長,從消費端來呈現鳳梨酥產業的發展情形,並探討鳳梨酥業者在產業、 市場、符號消費及中介之間的辯證關係,發現鳳梨酥業發展過程中,受政治、消 費市場、及消費者三種面向的影響,產業就會出現不同的樣貌,消費的型態也會 隨著改變。相較過往研究中,此為首篇自社會學的角度談鳳梨酥的研究,同樣自 梳理歷史脈絡起始,作者以符號消費的概念來談鳳梨酥在伴手禮社會的角色,清 楚剖析鳳梨酥產業和遊客消費行為的互動,提出消費社會中物與符號的概念都是 可以被關注的面向,填補了過往僅側重政治經濟研究層面的遺漏。依照楊永聚的 觀點,在2006年鳳梨酥文化節開始舉辦後,鳳梨酥開始轉型被視為代表性禮品, 然而早在日治時代已誕生的鳳梨罐頭已有伴手禮的意味,又其主題僅受限討論鳳 梨酥,卻沒有勾勒出整體鳳梨產業的成長與形象意涵轉變成形的歷程,是較為可 惜之處。 從各地鳳梨產業史研究,到關注鳳梨與相關商品銷售與品牌建立,主要是鳳 梨商品上下游產業分析的取向,對鳳梨產銷與地方、消費文化變遷的相關討論, 17.

(23) 也未能關注過去至今國家政治經濟如何影響鳳梨生產網絡關係的發展,商品品質 與意涵如何隨之產生與發展。與稻米、茶葉同樣身為重要農業作物,臺灣鳳梨產 業發展與商品轉變情形又是如何?而這也提醒筆者對於鳳梨產銷結構轉變研究, 以及商品意涵討論時,必須將之置於當時臺灣特殊的政治經濟情勢下進行討論。 2.3 物的社會生命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1960年起,社會大眾對於農業化學藥劑、慣習農業、食物與健康的問題開始 關心,而近十年在科技進步與商品價值提升的過程中,食物生產與消費互動的關 係研究也趨於重視。雖然研究年代與學科領域有所不同,現今對於食物的討論有 幾個研究方向 (Arce and Marsden, 1993)。首先是傳統政治經濟取向來處理國際食 物霸權與農業結構之間的問題,其二是檢視食物背後的農業生產網絡,此論點指 出消費者行為與商品產銷鏈的改變是檢視食物脈絡的重要關鍵,特別關切食物消 費之社會文化的變因與食物的符號意涵。最後則是Goodman和Redclift在1991年 主張以巨觀現象描述來說明食物體系,也就是從國家立法與體制來看食物的產銷 實踐。以政治經濟學視角來討論食物的研究觀點,提供了大尺度政治與經濟背景 的充分了解,像是對第三世界農業食物供應的問題或是國家霸權如何形塑鄉村生 產,然而對於現今具多元性的社會與文化未能有足夠的重視,缺乏對於背景脈絡 的微觀認識,忽略社會文化的差異,限制了食物研究的客觀性。以討論商品化和 食物產銷之政治與文化關係為研究主體,得以對食物有更多面向的認識,除了經 濟層面外,也揭露食物做為商品的文化、政治、社會價值。 近年在農業食物地理方面的探討,趨向將食物體系中二分的政治經濟與文化 研究取向連結 (Cook, 2006)。在此前提之下,地理學者們開始研究某些特定的食 物,將生產到消費的產銷脈絡視為一種了解網絡關係,伴隨變動性,將政治經濟 與 文 化 做 聯 接 (Crang, 2005; Mansfield, 2003; Stassart and Whatmore, 2003; Friedberg, 2004)。透過這樣的不同的理論應用,去研究特殊的食物網絡,包括行 動者網絡、商品拜物教等等,地理學者們對於生產者與消費者地理上的分布以及 市場內外的關係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Cook, 2006)。有別於傳統的使用價值與符號 象徵的視角來看待食物商品,人類學者Appadurai (1986) 對於物質提出不同的看 法,主張物質也有其生命,認為在物的生命之中,我們可以去思考 (1)事物生命 之中的商品階段,(2)事物成為商品的可能資格 (3)商品的脈絡。以上三點其實是 在談論一件事情,即物質是可以在商品之中進出的,即物質可以隨時轉化成商品 或非商品,這個過程就是他的生命史的一部分。因此要了解商品的意義、形式、 使用,必須透過與其相關的空間研究與社會脈絡分析,關注背後之政治環境、社 會關係以及其他行動者,探察不同國家政策、媒體力量、社會文化的權力建構, 來說明其人文與社會內涵。 商品的概念並不只單純來自於使用與交換價值,也必須從商品被生產的政治 經濟和社會文化脈絡來理解物的社會生命。物交織在社會因子、時間與文化相互 影響之中成為商品,商品代表著非常複雜的社會形式與知識分配。商品的知識包 1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Google Classroom於2014年8月在臺灣正式 上線( classroom.google.com,若學校未加入 GAFE計畫,則會無法看到Google Classroom頁 面)。同一時間,臺南市立大灣高中宣布加入

•gift 除了禮物外,還有「天賦、才能」的意 思。影片中的音樂老師運用了聖誕老人送禮物 的故事和 gift 的兩種意思,來形容他的學生 完全沒有天份可言 (he has no gifts)

awkeotsang)是一種臺灣特有藤本植 物,在分類上屬於桑科、榕屬。適合生長在濕潤涼爽的環境,臺灣 的野生愛玉分布在中高海拔

數位經濟、醫療服務、高階旅遊、航 空與物流、農業和生物技術、食品加 工業、工業機器人、生物燃料和生物 化學

唯物主義 階級鬥爭 社會革命

成癮元素 物質成癮- 吸毒 (毒癮) / 酗酒/ 吸煙. 生理上的渴求 強烈希望吸食/ 飲用,沒有能力控制使用量,雖然知

Image source: www.kimbellart.org; www.panoramio.com; Hong Kong Museum of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