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前行研究回顧

在研究範圍方面,為了集中焦點論述,我將以楊照與陳克華對各式各樣議題 的評論文集為主,並參照和討論文章發表的時代背景、政治、經濟、社會環境。

同時,我認為楊照獨有洞見的文學評論文字,可以與其台灣主體性的意識互相參 照。正如陳芳明所指出,楊照在〈為什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一文中,以 縱深的歷史角度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鄉土文學論戰」,陳芳明點明了楊照最獨特 的論點在於提出「現實」與「農村」才是鄉土論戰中的兩個焦點:「使論戰與鄉 土文學結合起來的重要關鍵,絕不是文學上的藝術成就,而是對政治經濟結構的 批判與揭弊。」15

一、知識分子研究

簡而言之,楊照在台灣文學評論上帶有政治經濟背景的論點,

和他對於台灣社會與文化的評論可以互相啟發。

至於陳克華,除了他收集成書的評論文字之外,我將突破情色詩與身體詩的 框架,將他的詩作帶入社會性與政治性的討論,這樣的做法,能夠將他的詩作和 評論文字連結起來,如此才能綜觀陳克華的批判精神。

而因為本論文主要是以上述對於知識分子的定義來研究楊照、陳克華。因此 在前行研究方面,將從知識分子、楊照和陳克華這三個方面各別的前行研究進行 說明。

綜觀台灣對於知識分子的碩博論研究,多是聚焦於中國古朝代與五四時期,

或是台灣日據時期。不過,也有與本文討論內容與時代有些許借鏡的。比如說謝 曉青 16

15 陳芳明,〈文學史的逐夢與築夢〉,收於楊照《霧與畫: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頁 5-6。

的碩論,指出知識分子類型的小說人物是陳映真盛裝思想的「器」,是陳 映真的代言人。論文從陳映真涉及「知識分子」的小說為切入點,並從作家自身 遭遇和社會環境,找出三者中的聯繫。對於本論文而言,可以參照其對於知識分 子與台灣具體的歷史、社會問題之間的討論。

16 謝曉青,〈陳映真小說中知識分子與社會關係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

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照,莊氏在碩論中以楊照一九九○到二○○四年的知性書寫為研究對象,指出楊 照在九○年代深化為專業化知性書寫。而「本土左派世界觀」價值標準,更突出 在楊照的雜文書寫中,其中包含人道主義的關懷,堅持批判的精神,楊照以他的 雜文不斷挑戰、騷擾世俗保守殘忍與逃避的心態。莊雅晴認為,將大量知識融入 至時政批評當中,是楊照與眾多知性散文作家最大的差異之所在,這種文風正是 自魯迅以降,雜文一脈書寫的繼承。

當然,本論文並無意去處理散文文類的脈絡,而是專注在知識分子的論述表 現。不過莊氏所指出楊照承接魯迅雜文類型的說法,則恰好可以讓楊照與陳克華 的比較更進一步。筆者將在陳克華前行研究一節詳述。

另外還有盧鈺研究楊照散文 22

三、陳克華相關前行研究

,以楊照散文(包含評論)為研究範疇。此論 文藉由作家經歷、思想脈絡之梳理,呈顯楊照散文的風貌與價值。文中嘗試歸納 楊照散文反覆出現的主題,分為「個人生命的思索」、「政經社會的批判」、「廣泛 興趣的展論」及「文化心靈的關注」四個方面。並分類楊照散文為「抒情散文」

及「評論散文」兩種,分別討論楊照散文的不同風格。

陳克華的前行研究方面,幾乎所有重點都是放在他的詩作上,雖然他發表在 報章上的批判文字已有收錄多本,也寫過極短篇小說,但對於這些詩作以外的研 究幾乎是零。不過,鄒桂苑對於陳克華情色詩的研究23

22 盧鈺,〈楊照散文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2011)。

,則對筆者討論陳克華反 霸權、逆主流等等的思想脈絡有所啟發。

鄒氏指出,性為人之大慾,其產生的情色現象,在各種的權力機制規訓下,

上演著禁忌的遊戲。該論文說明,從《欠砍頭詩》伊始,詩寫 性交、性器官演義,

引發台灣詩壇側目的作家陳克華,從 1981~1997 年間創作題材包含鄉土、科幻、

情色、宗教。除了強大的創作驅力使他不斷擺脫創作困局、嘗試多元寫作外,當 中選擇情色為主題自有其內、外緣因素。有可能是醫生/作家的身份影響文本取 材與文字風格,而身為中產階級菁英一員的作者,也或多或少受其自覺或不自覺 的文化習癖而影響創作。

23 鄒桂苑,〈拼貼當代臺灣情/色文學地景-陳克華詩作文本探勘 1981-1997〉(台北:淡江大學 中文所碩士班,199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鄒桂苑更指出,陳克華如何在詩作中呈現情色的巔覆性,使之富含和反社會 機制的叛逆特質,讓情色之作在逃逸與被壓制之間不斷擺盪,遊走於權力中心的 邊陲。這樣的說法,在筆者討論陳克華衝破霸權框架時能夠互相討論。

而本論文除了參照陳克華的情色詩與身體詩的研究外,再以筆者發表在「第 五屆經典人物陳克華研討會」的會議論文24

24 陳鈞昂,〈陳克華文學中魯迅精神的受容──以散文為中心〉,「第五屆經典人物陳克華研討 會」,中正大學台文所,2012 年 3 月。

做為基礎,進一步深度論述與擴大討 論範疇和面向。

該篇論文主要討論了陳克華受到魯迅批判精神的啟發,進而對於台灣的亂象 執起批判之筆。論文中多在討論陳克華與魯迅的異同,論證魯迅與陳克華之間影 響論如何成立,並界定本文所謂的魯迅精神與為何以陳克華散文為中心做討論;

之後回歸陳克華的散文書寫,實際探索其中的魯迅影響,另輔以陳克華的詩作加 以論述,並以兩人文本比較的方式,指出陳克華在台灣當地將魯迅精神轉化後的 差異。在這些基礎之上,進而討論陳克華接受魯迅思想,對台灣的政治展現出的 批判、戰鬥與諷刺態度,完整地將陳克華的創作理念加以發現與挖掘。

這些討論,可以幫助筆者在將楊照與陳克華這兩位同時代的作家加以比較時,

進一步梳理出兩者批判視角與方向的異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