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代台灣公共知識分子的批判精神──以楊照、陳克華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當代台灣公共知識分子的批判精神──以楊照、陳克華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老師:陳 芳 明 教授.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io. sit. Nat. 以楊照、陳克華為中心. y. ‧. 當代台灣公共知識分子的批判精神──. er. The Critical Spirit of Public Intellectual in Taiwan:. al. n. v i n C Chao Focus on Yang, Chen, h e n and i U Ke, Ko-Hua gch. 研究生:陳 鈞 昂. 中華民國一○四年七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摘要 本文以葛蘭西「有機知識分子」、薩依德的「公共知識分子」論述與社 會學家鮑曼《立法者與詮釋者》等當代知識分子概念出發,討論楊照與 陳克華兩位當代作家在相似的成長年代與生活經驗下,如何以各自的不 同學思背景對公眾議題進行批判。 論文首先概述台灣戰後至解嚴的社會與政經脈絡,並指出過去台灣知識 分子如何在威權壓迫與白色恐怖陰影之下,近乎是前仆後繼地為其理想 發聲。本文將楊照與陳克華各分一章討論,保留其評論的完整性,並另. 政 治 大 會經濟背景和知識分子的相互牽扯,討論其台灣本土左派的觀點;本文 立 闢一章綜述兩人的同質性與差異性。在楊照方面,我將以其對於台灣社. ‧ 國. 學. 也指出陳克華長期被忽視的批評文字,其內容往往以諷刺口吻對社會現 象進行評論。他所評論的議題和對象包括了政治、民主、女性、教育、 生態環境等等。然而,本文並無意一意抬舉或讚美楊照與陳克華對各式. ‧. 各樣議題的論述,我將指出他們的見與不見,甚至是偏見。. y. Nat. sit. 通過以上的討論,可以概觀地瞭解到這兩位同樣出生於一九六○年代初. al. er. io. 期的作家,在戒嚴時期成長,並在二十來歲經歷了解嚴。台灣現代社會. v i n Ch 台灣當代知識分子的批判精神是如何形成,並如何產生差異。 engchi U n. 重大的變遷他們都有所參與或觀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更可以觀察出. 關鍵字:楊照、陳克華、知識分子、批判精神.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前行研究回顧 ................................................................ 7 一、知識分子研究 ........................................................................................... 7 二、楊照相關前行研究.................................................................................... 8 三、陳克華相關前行研究 ................................................................................ 9 第三節 論文章節概要...................................................................................11. 第二章. 台灣戰後至解嚴的知識分子與論述場域. 15. 政 治 大. 第一節 戰後至六○年代:被壓迫的聲音 ................................................... 17 一、戒嚴初期台灣的言論禁錮 ...................................................................... 17 二、從心靈囚籠逸出的自由之音 .................................................................. 20 第二節 七○年代的民主風潮與困境 .......................................................... 25 第三節 八○年代至解嚴後的批判空間與作家型知識分子 ........................ 29. 立. ‧ 國. 學. 楊照:如何成為一個本土左派的知識分子. ‧. 第三章. 33.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從詩學到本土左派評論者的形成 ..................................................... 35 一、楊照對本土的概念.................................................................................. 35 二、左派與知識分子 ..................................................................................... 38 第二節 楊照的台灣認同與政治 .................................................................... 43 一、楊照的二二八評論.................................................................................. 43 小結、評論與批評的價值 .............................................................................. 53. 第四章. Ch. engchi. 陳克華:浮出批評的地表. i n U. v. 55. 第一節 被漠視的批判之筆 .......................................................................... 57 一、影響論如何建立:魯迅與陳克華之間的可能 ....................................... 58 二、被迫害的自身:情色與身體做為顛覆手段 ........................................... 61 第二節 多層面向的評論議題 ........................................................................ 65 一、對台灣社會和民族性的批判 .................................................................. 65 二、生命關懷與人道精神 .............................................................................. 68 三、故鄉情結 ................................................................................................. 71 四、教育議題 ................................................................................................. 73 第三節 與時代之風逆行的人 ...................................................................... 75 一、殘暴政治的體驗 ..................................................................................... 75 二、同志關懷與女性言論爭議 ...................................................................... 80.

(6) 小結、一個進行中的論述 .............................................................................. 85. 第五章. 兩種批評視角的結合. 87. 第一節 楊照與陳克華的性別意識 .............................................................. 91 第二節 殊途同歸:公共知識分子的價值所在 ........................................... 97 小結 ...............................................................................................................101.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第一節 第二節. 103. 結論 ................................................................................................103 不足之處與未來展望 .....................................................................104. 參考文獻. 10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楊照(1963~)和陳克華(1961~)這兩位看似差異頗大,幾乎可說是甚少關 係的作家,何以能夠放在一起討論?事實上,光是有相近的生長年代,以及至國 外求學的經歷,並不足以共同論述楊照與陳克華。但在筆者的實際閱讀經驗中, 發現這兩人對於相同的公眾事務與議題都以各自的觀點進行批判。這些議題包含. 政 治 大 他們批判精神的立足點並不一樣,楊照高舉本土左派的大旗,而陳克華則是 立. 了台灣主體性、性別霸權、學校教育、威權體制(戒嚴) 、環保甚至動物權等等。. 以魯迅為師,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任何霸權的壓迫提出異議。因此,. ‧ 國. 學. 我討論的這兩位作家,雖有文字風格等等極大的差異,卻共同在戒嚴時期經歷了 青壯階段,在相同的時代成長,並且對許多不公不義的事件展開批判,我認為他. ‧. 們所展現的不僅是知識分子的價值,也是一種時代氛圍的縮影。. Nat. sit. y. 而楊照自從一九九一年在報章上的文字集結成《流離觀點》一書後,迄今已. er. io. 出版十來本評論社會時事的文集。他的評論書寫出發於政治禁忌壓迫已逐漸消失 的九○年代,再加上學院的深刻訓練,這讓他對於時事的見解往往突破盲點,也. n. al. Ch. i n U. v. 敢於批判弊政。王健壯認為,以楊照為首的新世代評論家,不僅擁有百科全書的. engchi. 知識、敢秀敢炫的態度,更有放膽面對一切勇氣 1。這些特性,無疑造就楊照對 各種議題皆能評論的健筆。陳芳明更指出: 豐沛的書寫能量與豐富的知識容量,建立了楊照鮮明的發言位置。進入一 九九○年代以後,他不僅在歷史、文學領域據有極大版圖,也在社會批評 方面發出極具分量的聲音。他是台灣當代不可或缺的公共知識分子,撐起 一支雄健的筆,既干涉政治現實,也指向文學世界。 2 這一段話,清楚說明楊照涵納歷史、文學領域和社會批評等領域,在這二十多年 1. 2. 王健壯, 〈尋找一位評論家的位置〉 ,收於《倉皇島嶼──歷史與現實分析》 (台北:遠流, 1996) , 頁 13-14。 陳芳明, 〈文學史的逐夢與築夢〉 ,收於楊照《霧與畫: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 (台北:麥田, 2010) , 頁 3。 1.

(8) 來的苦心書寫之後,他無疑可稱之為一個公共知識分子。 而如果說一般讀者可以理解楊照是了一個極為活躍的批判者,相對來說,陳 克華則可以說是被「詩名所累」,但他的詩作其實多跟政治有關,而並非僅止於 字句上理解的情色詩。他曾言:「我的情色詩只是手段,背後其實隱藏著政治的 意圖,欲拆解異性戀主流社會的價值。」 3 然而,陳克華雖然言多必稱自己是以「魯迅為師」,要做發出惡聲的鴟,也 就是對公眾事務進行批判,但真正注意到的人並不多。這同樣也是以情色與身體 詩作為對陳克華第一印象的緣故。比如說筆者曾躬逢中正大學在二○一二年「第 五屆經典人物陳克華研討會」的現場,會後陳克華致詞時曾說:「現場真是器官 飛舞,血肉橫陳」。筆者當時和與會的老師同學們聊天時,發現他們都對陳克華. 政 治 大. 原來還寫過評論文字感到驚訝。因此我認為一般對陳克華未深入了解的讀者,往. 立. 往會認為他就是一個寫情色和身體詩的作家。. ‧ 國. 學. 當然,另方面來說,研究陳克華的學者們以其情色或身體詩的方向入手,自 有其參照與意義。然則如果我們一一比對其文化評論與詩作先後年代,就可以發. ‧. 現陳克華這位與楊照同為一九六○年代出生的作家,對於各種社會與政治議題往 往也是挺筆而出。這些文章收錄成《愛人》 、 《給從前的愛》 、 《無醫村手記》 、 《顛. y. Nat. sit. 覆之煙》 、 《在城市中迷失的地圖》 、 《哈佛雷特》等書。已蔚為可觀,值得研究者. n. al. er. io. 的注意,卻甚少有人去發掘。. i n U. v. 因此相對於楊照明顯地被視為一個具有公共知識分子身分的批判者,我將陳. Ch. engchi. 克華視為社會裡隱性的批判知識分子,畢竟我周遭的大多數人都只了解他是一位 詩人。沒有任何實際數據可以得知他在報章上書寫的言論傳閱給多少人,但我將 在本論文一方面對於陳克華的文化評論加以剖析;另方面也說明這些文章可以讓 一種求知與求真的態度傳達給閱讀者。 而更可以肯定的是,藉由對這兩位公共知識分子的探求,將可以明白他們為 何又或為誰發聲。進而了解台灣當代知識分子所批判的是什麼,又以何種方法來 進行批判。 於是在這裡首先遇到的重要問題便是,何謂本文所謂的公共知識分子?在二 ○○八年聯合報刊載陳芳明與楊照的訪談中,楊照指出:. 3. 鄭順聰紀錄, 〈為台灣的書評診脈──創作者談書評〉 ,聯合文學第 273 期,2007.07,頁 70。 2.

(9) 我一直相信社會應該使用知識分子,而不是知識分子傲慢地來改造社會。 當年讀葛蘭西的著作,最吸引我的就是「有機知識分子」。台灣的知識分 子非但「無機」且是「無稽」,跟社會的關係很疏離…… 4 楊照這段話,明顯地引用葛蘭西有機知識分子的概念,來指出知識分子必須跟社 會有所結合。而葛蘭西所謂的「有機的知識分子」 ,是把自己與群眾結合在一起, 用自己的哲學來引導群眾常識的人,葛蘭西認為: 知識分子與「普通人」有一種應該存於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統一性,即要是 知識界能成為這些群眾的有機的一部分,換句話說,知識分子能對這些群 眾的實踐活動所提出的原則和問題加以研究並整理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 從而同這些群眾組成一個文化的和社會的集團。 5. 治 政 大 也就是說,知識分子能夠在實踐的行為當中,整理成為論述的體系,並和這些群 立 眾成為一體。葛蘭西更指出,「知識分子(以及從而他們所代表的集體)處於各 ‧ 國. 學. 種社會關係的一般的總體之中。」6,進而發展出他的名言: 「一切的人都是知識 分子,但不是一切的人都在社會中執行知識分子的職能。」 7,這句話的重點在. ‧. 於,有些人雖然具有知識分子的內在智識,卻不一定能在社會關係中顯現出知識 分子的功能。誠如薩伊德指出,葛蘭西把知識分子視為符合社會中一套特殊作用. y. Nat. sit. 的人,並不一定要是傳統的老師、教士或行政官員,而還有許多新興行業印證了. n. al. er. io. 葛蘭西的見識──學院專業人士、政策專家、政府顧問等等 8。如果要進一步說. v. 明葛蘭西所定義的知識分子,那便是在與知識生產或分配相關的任何領域工作的 每個人 9。. Ch. engchi. i n U. 而葛蘭西有關「有機的知識分子」的說法,對於後來學者討論「公共知識分 子」有一定的啟發。知識分子不再只能是局限於學術圈裡的人了,薩伊德就認為, 一己的知識分子是不存在的,因為一旦形諸文字並且發表,就已經進入了公共世 界 10。他認為知識分子的重任就是努力破除限制人類思想和溝通的刻板印象,並 4. 黃雅詩等整理,〈論知識分子〉,聯合報 2008.5.19 安東尼奧‧葛蘭西(Antonio Gramsci)著,谷風出版社編輯部翻譯, 《獄中札記》 (台北: 谷風出版社,1988) , 頁 10。 6 同上註,頁 503。 7 同上註,頁 504。 8 艾德華‧薩伊德(Edward Said)著,單德興譯, 《知識分子論》 (台北:麥田,2004) , 頁 46。 9 同上註。 10 艾德華‧薩伊德(Edward Said)著,單德興譯, 《知識分子論》 ,頁 49。 3 5.

(10) 且做為代表性的人物,明目張膽地代表某種立場,不畏各種艱難險阻向他的群眾 說明立場。他在《知識分子論》裡最明確的定義是: 知識分子既不是調解者,也不是建立共識的人,而是全身投注於批評意識, 不願接受簡單的處方、現成的陳腔濫調,或平合、寬容的肯定權勢者或傳 統者的說法或作法。不只是被動地不願意,而且是主動地願意在公眾場合 這麼說。 11 薩伊德的這段文字,主要在說明知識分子的任務在於直入一切事物的核心,避免 鄉愿與謊言,全心全意進行批判。 而另一個對於教育與知識分子這方面有深刻研究的學者,羅素‧雅各比. 治 政 大 的作者與思想家。」此外還要具有不對任何人負責的堅定獨立的靈魂。並且必須 立 包含對公眾世界的使命,而非僅是對於專業或私人領域的承諾 。 (Russell Jacoby) ,他認為所謂的公眾知識分子是: 「對有學識的一般讀者做陳述 12. ‧ 國. 學. 在此稍微整理一下,我們就可以知道,所謂公共知識分子的要點在於能夠在 對大眾發聲的管道,如刊物、雜誌或報紙書寫文字,並且都有自己的堅持與批判. ‧. 性。如是觀之,我所討論的這兩人都曾在這些管道的發表文字並集結成書。而不. io. er. 評,都顯示他們在不同立場上對台灣社會的批判性。. sit. y. Nat. 論是陳克華的同志身分與以魯迅為師;乃至於楊照對於政治與社會各種面向的批. al. 另一方面,他們兩人在文化批評上展現的特性,正如薩伊德認為的,現今的. n. v i n 知識分子遭遇了的種種壓力都能用業餘性來對抗。其所謂業餘性,乃是不為利益 Ch i U e h n c g 或獎賞所動搖,只是為了喜愛和不可抹煞的興趣 。意即,當兩人在進行批判時, 13. 能夠暫時拋開「專業性」學術的壓力,也不會被某方面權威所收買,而是依照他 們所堅持的觀感發聲。 至於在楊照與陳克華的書寫方面,具有論述平易近人的特性,這正如羅素‧ 雅各比指出的,公共知識份子必須使用公眾的語言,意即通俗的語言。這樣能夠 除去學術圈嚴謹語言結構對大眾的隔閡。此外,也正如社會學家鮑曼(Zygumunt Bauman)在《立法者與詮釋者》所謂: 「典型現代知識分子工作策略的最加描述 特徵就是『立法者角色』,立法者建構在權威性的陳述上……一個典型的後現代 11 12 13. 同上註,頁 60。 羅素‧雅各比(Russell Jacoby)著,傅達德譯, 《最後的知識分子》 ,頁 269。 艾德華‧薩伊德(Edward Said)著,單德興譯, 《知識分子論》 ,頁 115 4.

(11) 知識分子最佳的工作策略就是『詮釋者』,詮釋者建構在轉譯性陳述上。」 14 鮑 曼的這段話,表示出詮釋者的重要性在於讓艱澀的想法,經過這類型知識分子的 傳達,更容易普及於大眾。這恰好說明楊照個人如何深入淺出地在學術字彙以及 歷史典故中,鮮明地指出社會上所面臨的問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方式,我將討論楊照與陳克華在不同的立場下,他們是如何 對台灣的時政與社會作出批評。這樣的研究企圖在於,理解台灣當代公共知識分 子的批判精神在不同學術、知識與美學涵養下,呈現出怎麼樣的面貌與特質。.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4. Ch. engchi. i n U. v. 鮑曼(Zygumunt Bauman)著,王乾任譯, 《立法者與詮釋者》 (台北:弘智文化,2002), 頁 8。 5.

(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1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前行研究回顧 在研究範圍方面,為了集中焦點論述,我將以楊照與陳克華對各式各樣議題 的評論文集為主,並參照和討論文章發表的時代背景、政治、經濟、社會環境。 同時,我認為楊照獨有洞見的文學評論文字,可以與其台灣主體性的意識互相參 照。正如陳芳明所指出,楊照在〈為什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一文中,以 縱深的歷史角度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鄉土文學論戰」,陳芳明點明了楊照最獨特 的論點在於提出「現實」與「農村」才是鄉土論戰中的兩個焦點:「使論戰與鄉 土文學結合起來的重要關鍵,絕不是文學上的藝術成就,而是對政治經濟結構的. 政 治 大. 批判與揭弊。」 15簡而言之,楊照在台灣文學評論上帶有政治經濟背景的論點,. 立. 和他對於台灣社會與文化的評論可以互相啟發。. ‧ 國. 學. 至於陳克華,除了他收集成書的評論文字之外,我將突破情色詩與身體詩的 框架,將他的詩作帶入社會性與政治性的討論,這樣的做法,能夠將他的詩作和. ‧. 評論文字連結起來,如此才能綜觀陳克華的批判精神。. sit. y. Nat. 而因為本論文主要是以上述對於知識分子的定義來研究楊照、陳克華。因此. io. al. n. 說明。. er. 在前行研究方面,將從知識分子、楊照和陳克華這三個方面各別的前行研究進行. 一、知識分子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綜觀台灣對於知識分子的碩博論研究,多是聚焦於中國古朝代與五四時期, 或是台灣日據時期。不過,也有與本文討論內容與時代有些許借鏡的。比如說謝 曉青. 16. 的碩論,指出知識分子類型的小說人物是陳映真盛裝思想的「器」,是陳. 映真的代言人。論文從陳映真涉及「知識分子」的小說為切入點,並從作家自身 遭遇和社會環境,找出三者中的聯繫。對於本論文而言,可以參照其對於知識分 子與台灣具體的歷史、社會問題之間的討論。. 15 16. 陳芳明,〈文學史的逐夢與築夢〉,收於楊照《霧與畫: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 ,頁 5-6。 謝曉青, 〈陳映真小說中知識分子與社會關係研究〉 (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 2010) 。 7.

(14) 至於黃懿慧 17則從學運氛圍與學運小說研究賴香吟的文學作品,企圖從八○ 年代的社會轉型和文化氣氛來著手,進而了解學生運動所帶來知識層面的影響力。 論文作者探討知識與行動的互補,可以幫助筆者討論楊照奉行的行動主義論述。 黃懿慧更提及,社會轉型帶來的亂象,使得知識分子不但要面臨社會的混亂,也 陷入被懷疑和自我質疑當中,所以必須先從個人的探問開始。黃氏認為九○年代 知識分子已拋棄過去知識分子的傳統,而正開展尋找新方向和新話語的任務。 而許孟婷 18則指出台灣社會進入八○年代以後,黨外與其他社會運動均蓬勃 發展,時代氛圍在解嚴前後有了顯著地轉變,知識分子發表的論述能夠表現出當 時台灣社會與文化的現象,並可以描繪出多元文化論述面向與具體實踐。 至於塗慧軒 19雖然討論的是日據時期,然而她論述了台灣日治時期的知識分. 政 治 大. 子,如何以現代性媒體作為媒介,進行公共發聲的實踐。並藉由知識分子發表的. 立. 文論指出,他們運用各種論述策略,對霸權展開批判與抵抗。這種討論方式,可. ‧ 國. 學. 以幫助筆者討論楊照與陳克華在公眾媒體上發表的批判文字, 還有蘇世昌 20的博論,雖然是研究日據時期知識分子身為文化啟蒙、社會運. ‧. 動的意見領袖,如何在公共領域裡發聲、實踐作為,發揮影響力。但同時也可以 從其論述中理解,知識分子怎麼扮演社會精神文化建設的指導者、提供者。並釐. y. Nat. sit. 清知識分子言論來窺知社會文化趨向,掌握當時台灣文化內涵與特質。借鏡這樣. n. al. er. io. 的思考模式,筆者可以進而論述楊照與陳克華批判文字的影響力。. 二、楊照相關前行研究 C. hengchi. i n U. v. 關於楊照的前行研究,多是聚焦在小說方面,討論其小說主題與形式,對於 本論文的研究進路,很少有可以借鏡之處。 不過,近來則有莊雅晴 21以知性散文的脈絡再加上知識分子的觀點來討論楊 17. 18. 19. 20. 21. 黃懿慧, 〈學運世代知識分子的知識實踐:賴香吟小說研究〉 (新竹: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 班,2008) 許孟婷〈解嚴前後(1986-1993)女性知識分子的文化論述──以平路、黃碧雲為例〉 (新竹: 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班,2012) 塗慧軒, 〈臺灣知識份子的媒體公共發聲經驗:1910-1930 年代報刊中的社會風尚批判〉 (新 竹: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班,2009) 蘇世昌, 〈1920-1937 台灣新知識份子思想風貌研究〉 (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200 8) 。 莊雅晴, 〈左派知識份子的異議發聲:楊照知性書寫研究(1990~2004) 〉 (花蓮:東華大學 中文所碩士班,2010) 。 8.

(15) 照,莊氏在碩論中以楊照一九九○到二○○四年的知性書寫為研究對象,指出楊 照在九○年代深化為專業化知性書寫。而「本土左派世界觀」價值標準,更突出 在楊照的雜文書寫中,其中包含人道主義的關懷,堅持批判的精神,楊照以他的 雜文不斷挑戰、騷擾世俗保守殘忍與逃避的心態。莊雅晴認為,將大量知識融入 至時政批評當中,是楊照與眾多知性散文作家最大的差異之所在,這種文風正是 自魯迅以降,雜文一脈書寫的繼承。 當然,本論文並無意去處理散文文類的脈絡,而是專注在知識分子的論述表 現。不過莊氏所指出楊照承接魯迅雜文類型的說法,則恰好可以讓楊照與陳克華 的比較更進一步。筆者將在陳克華前行研究一節詳述。 另外還有盧鈺研究楊照散文. 22. ,以楊照散文(包含評論)為研究範疇。此論. 政 治 大. 文藉由作家經歷、思想脈絡之梳理,呈顯楊照散文的風貌與價值。文中嘗試歸納. 立. 楊照散文反覆出現的主題,分為「個人生命的思索」 、 「政經社會的批判」 、 「廣泛. ‧ 國. 及「評論散文」兩種,分別討論楊照散文的不同風格。. 學. 興趣的展論」及「文化心靈的關注」四個方面。並分類楊照散文為「抒情散文」. ‧. 三、陳克華相關前行研究. sit. y. Nat. 陳克華的前行研究方面,幾乎所有重點都是放在他的詩作上,雖然他發表在. io. n. al. er. 報章上的批判文字已有收錄多本,也寫過極短篇小說,但對於這些詩作以外的研. i n U. v. 究幾乎是零。不過,鄒桂苑對於陳克華情色詩的研究 23,則對筆者討論陳克華反. Ch. engchi. 霸權、逆主流等等的思想脈絡有所啟發。. 鄒氏指出,性為人之大慾,其產生的情色現象,在各種的權力機制規訓下, 上演著禁忌的遊戲。該論文說明,從《欠砍頭詩》伊始,詩寫 性交、性器官演義, 引發台灣詩壇側目的作家陳克華,從 1981~1997 年間創作題材包含鄉土、科幻、 情色、宗教。除了強大的創作驅力使他不斷擺脫創作困局、嘗試多元寫作外,當 中選擇情色為主題自有其內、外緣因素。有可能是醫生/作家的身份影響文本取 材與文字風格,而身為中產階級菁英一員的作者,也或多或少受其自覺或不自覺 的文化習癖而影響創作。. 22 23. 盧鈺, 〈楊照散文研究〉 (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2011)。 鄒桂苑,〈拼貼當代臺灣情/色文學地景-陳克華詩作文本探勘 1981-1997〉 (台北:淡江大學 中文所碩士班,1997) 。 9.

(16) 鄒桂苑更指出,陳克華如何在詩作中呈現情色的巔覆性,使之富含和反社會 機制的叛逆特質,讓情色之作在逃逸與被壓制之間不斷擺盪,遊走於權力中心的 邊陲。這樣的說法,在筆者討論陳克華衝破霸權框架時能夠互相討論。 而本論文除了參照陳克華的情色詩與身體詩的研究外,再以筆者發表在「第 五屆經典人物陳克華研討會」的會議論文 24做為基礎,進一步深度論述與擴大討 論範疇和面向。 該篇論文主要討論了陳克華受到魯迅批判精神的啟發,進而對於台灣的亂象 執起批判之筆。論文中多在討論陳克華與魯迅的異同,論證魯迅與陳克華之間影 響論如何成立,並界定本文所謂的魯迅精神與為何以陳克華散文為中心做討論; 之後回歸陳克華的散文書寫,實際探索其中的魯迅影響,另輔以陳克華的詩作加. 政 治 大. 以論述,並以兩人文本比較的方式,指出陳克華在台灣當地將魯迅精神轉化後的. 立. 差異。在這些基礎之上,進而討論陳克華接受魯迅思想,對台灣的政治展現出的. ‧ 國. 學. 批判、戰鬥與諷刺態度,完整地將陳克華的創作理念加以發現與挖掘。 這些討論,可以幫助筆者在將楊照與陳克華這兩位同時代的作家加以比較時,. ‧. 進一步梳理出兩者批判視角與方向的異同。. n. er. io. sit. y. Nat. al. 24. Ch. engchi. i n U. v. 陳鈞昂, 〈陳克華文學中魯迅精神的受容──以散文為中心〉 , 「第五屆經典人物陳克華研討 會」,中正大學台文所,2012 年 3 月。 10.

(17) 第三節 論文章節概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研究課題與前行研究 第三節 論文章節概要 第一章緒論,將指出本文論述上大概架構。先點明論文的研究動機與問題意 識,針對相關的前行研究進行回顧,並從現有的研究成果中,以發現本文可再進 一步深入的研究課題、研究範圍與研究方式,也說明本文的章節架構與預期成 效。. 立. 政 治 大. 第二章 台灣戰後至解嚴的知識分子與論述場域. ‧ 國. 學. 第一節 戰後至七○年代:被壓迫的知識分子 第二節 八○年代至解嚴前後的時代氛圍. ‧. 第三節 解嚴後的批判空間. sit. y. Nat. 小結. er. io. 本章將概略性地架構出台灣知識分子的世代性,戰後台灣因為政治環境(戒 嚴)的關係,異議人士如果對當時強權加以批判,往往必須逃往海外。這就如同. n. al. Ch. i n U. v. 薩伊德所指出的,「流亡」是某些時代與地區的知識分子現象 亡。. engchi. 25. ,不流亡,就死. 回過頭來,楊照與陳克華發表政治批判立場時,則不會受到黑名單的壓迫, 但也不是全然的自由。他們依舊是在戒嚴下度過了青年時期,時代的壓迫與限制, 仍然在他們的心靈層面投下暗影。其正如楊照在《臨界點上的思索》自序裡所提 及,在他成長的七○年代,理想是什麼,其實不是真的那麼知道。至少理想的行 動主義面是無緣接觸的,畢竟其生活周遭根本就不存在社會運動、政治運動、學 生運動的可能 26。 然而,從八○年代以降,各種學運、女性等社會運動蜂擁而起,時代與人勢. 25 26. 艾德華‧薩伊德(Edward Said)著,單德興譯, 《知識分子論》 ,頁 90。 楊照, 〈一個本土左派世界觀的嘗試〉 , 《臨界點上的思索》 (台北:自立晚報,1993) ,頁 7。 11.

(18) 之所趨,對於社會與文化的關懷也就蔚為風雲。在這樣的情形下,解嚴後的政治 環境更提供了知識分子可以大量發聲的可能。. 第三章 楊照:如何成為一個本土左派的知識分子 第一節 一個本土左派評論者的形成 第二節 台灣認同與政治 第三節 宏觀下的台灣社會與文化 小結 本章將討論楊照在九○年代初期崛起進而成為當代重要的社會評論家,以及 他批判社會議題的出發點為何。誠如顧秀賢所說,楊照的文化批判吮吸西方晚近 基進思維的乳汁,帶有昭然若揭的社會實踐意圖 27。而王健壯則認為,楊照的評. 政 治 大. 論文化十項全能,具有龐雜又廣大的視角 28。這些論述正點明了楊照批判精神的. 立. 特性,其是經過學術訓練,帶有強烈的邏輯論證,同時評論的議題也相當廣闊。. ‧ 國. 學.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楊照對於台灣社會與文化的狀況,自然能以其宏觀的視 野進行批判。並在上述的基礎上,進而發展出楊照所謂本土左派知識分子的論點。. ‧. 「本土左派」裡的「本土」,並非本質主義式的,而是要去面對所有對這塊土地. y. sit. io. er. 原則 29。. Nat. 產生影響的因素;「左派」用楊照的話來說,大致上是強調以分配與公平為中心. 基於上述的看法,楊照認為,本土左派世界觀是一種評斷價值的標準,特點. n. al. i n U. v. 是用心探索本土臺灣的現狀與過往,注重於經濟物質基礎和社會公平的理念。同. Ch. engchi. 時反對用各種外界(中國的、官方的、歐美的)觀點來定義自我,而這可以說這 是一種原則,並非是知識 30。換句話說,這樣的理念,不是只有高級知識分子才 能擁有,而能與大眾產生互動與對話。. 第四章 陳克華:浮出批評的地表 第一節 被漠視的批判之筆 第二節 多層面向的評論議題 27 28. 29 30. 顧秀賢, 〈楊照、文化批判和他的敵人〉 ,收於楊照, 《臨界點上的思索》 ,頁 3。 王健壯, 〈尋找一位評論家的位置〉 , 《倉皇島嶼──歷史與現實分析》 (台北:遠流,1996), 頁 13-14。 楊照,〈一個本土左派世界觀的嘗試〉 , 《臨界點上的思索》 ,頁 14-15。 楊照, 〈我堅持自己是本土派〉 , 《倉皇島嶼──歷史與現實分析》 (台北:遠流,1996) ,頁 340-345. 12.

(19) 第三節 與時代之風逆行的人 小結 絕大多數的陳克華研究者,都從其詩作下手。然而如果在陳克華的評論文字 中實際探討,則可以發現有明顯對於台灣當地的關懷與時事針砭:一、陳克華對 台灣民族性的批評;二、陳克華展現的生命關懷與人道精神;三、故鄉與環保關 懷;四、對教育的注重。在陳克華這類型的批判散文當中,可以發現其往往並非 是帶有著藝術性或美學上的文字語句的應用,更多的則是對於社會政治現實的批 判,他的文字著重在思想性,有時諷刺,有時無奈。於是對他而言:「文學無關 乎政治?錯了,文學其實是非常非常政治的。」 31 而陳克華與楊照最大的差異,在於其自我的同志身份,陳克華必須經受異性. 治 政 大 為弱勢而戰的戰鬥精神。在陳克華筆下,面對性向歧視的迫害,常常是毫無保留 立 地進行諷刺,但在文字之中仍存有理性的思考。諷刺筆法在陳克華的筆下的使用, 戀霸權的窺視,於是對於社會對同志的誤解如愛滋議題等等,陳克華所展現的是. ‧ 國. 學. 其重要性也許不在於其影響了多少時政與人心,而是要具有勇於批判的態度。也 正如其詩作所言:「我確然已走在與時代逆行的方向。」 32. ‧. 第五章 兩種批評視角的結合. y. Nat. sit. 第一節 楊照與陳克華的性別意識. er. al. n. 小結. io. 第二節 殊途同歸:公共知識分子的價值所在. Ch. engchi. i n U. v. 本章將討論楊照與陳克華第一個可注意到的共同點,也就是他們都對於台灣 的主體性有所評論。而這兩位作家也對於性別霸權有所批判,比如說楊照提出新 男性的觀點,反省男性一直以來對女性的枷鎖;而陳克華則是以自身的同志身分, 對抗異性戀的壓制。這兩人對於性別霸權都有所反思,是本章所著重的另一個焦 點。 第三節則藉由整合楊照與陳克華許多共同討論的議題,來論述兩人如何從不 同文風與觀點,對同樣的事情展開批評。如對於教育、醫療、環保與動物權等等 的討論,都可以見出兩人身為公共知識分子的堅持。. 31 32. 陳克華, 《哈佛‧雷特》 (台北:九歌,2003),頁 166。 陳克華, 〈我確然走著與時代逆行的方向〉 , 《善男子》 (台北:九歌,2006),頁 92。 13.

(20) 第六章 結論 本章總結全文,總結前列各章要點,說明在討論過程中所得出的成果與發現, 並指出侷限與未來研究方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4. i n U. v.

(21) 第二章 台灣戰後至解嚴的知識分子與論述場域 首先我將概略性地討論台灣戰後知識分子的世代性,做為本文討論楊照與陳 克華的背景架構。戰後台灣因為政治環境(戒嚴)的關係,是以知識分子的各種 活動必然和民主運動緊密相連。當時異議人士如果對當時強權加以批判,輕則主 持或發表的刊物遭到勒令停辦,重則受到莫須有的死刑與政治冤獄的壓迫。往後 許多人更必須逃往海外,成為遭受國民黨政府通緝的「黑名單」無法回國。這就. 政 治 大. 如同薩伊德所指出的, 「流亡」是某些時代與地區的知識分子現象 1──不流亡,. 立. 就死亡。. ‧ 國. 學. 回過頭來,我所討論的兩位作家楊照與陳克華在表明政治批判立場時,則不 會受到那樣危及性命的壓迫,但也不是全然的自由。他們依舊是在戒嚴下度過了. ‧. 青年時期,時代的壓迫與限制,仍然在他們的心靈層面投下暗影。其正如楊照在 《臨界點上的思索》自序裡所提及,在他所成長的七○年代,理想是什麼,其實. y. Nat. n. al. er. io. 本就不存在社會運動、政治運動、學生運動的可能 2。. sit. 不是真的那麼知道。至少對於理想的行動主義是無緣接觸的,畢竟其生活周遭根. i n U. v. 也就是說,在楊照開始寫作批判時政的文字之前,他所成長的經歷必然深深. Ch. engchi. 影響他為何而寫的行為。同樣陳克華念茲在茲的創作主題,便是政治壓迫如鄭南 榕等人。在他們青少年的時代,即便因為社會經驗的關係尚未能寫出批判時政的 文字,但當台灣社會逐漸脫離政治禁錮的牢籠,他們的批判之筆也就破繭而出。 八○年代以降,時代氛圍開始擾動台灣鐵幕般的政權。在社會經濟結構改變 以及海外華人的推波助瀾下,台灣人民的政治枷鎖開始鬆綁,各種學運、女性等 社會運動蜂擁而起。在這時代與人勢之所趨,知識分子開始大展手腳,對於台灣 社會和文化的關懷也就蔚為風雲。也因此解嚴後的政治環境,無疑提供給知識分 子更多可以大量發聲的可能,兩人的批判精神於是近乎毫無窒礙的發展了起來。. 1. 2. 艾德華‧薩伊德(Edward Said)著,單德興譯, 《知識分子論》 (台北:麥田,2004) ,,頁 90。 楊照, 〈一個本土左派世界觀的嘗試〉 , 《臨界點上的思索》 (台北:自立晚報,1993) ,頁 7。 15.

(2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i n U. v.

(23) 第一節 戰後至六○年代:被壓迫的聲音 一、戒嚴初期台灣的言論禁錮 二戰結束後,受日本統治五十年的台灣脫離了帝國殖民,台灣的執政者由日 本轉變成國民黨政權。然而光復初期的雀躍與期待,漸漸被來台的國民黨軍隊以 及當時中國政府的不當施政,使得台灣進入經濟蕭條、通貨膨脹的時代,人民困 苦而高官享樂,台籍菁英無施展身手之地。更有甚者,前來接收的陳儀為泯除台. 政 治 大. 灣受日本殖民的經驗,開始實施政經與文化上的統治,換言之,即是以中國化來 替代皇民化。如果說皇民化是代表日本帝國殖民,那麼中國化無非便是國民黨以. 立. 殖民統治台灣的模式。這些情況都造成了台灣人民的不滿,在一九四七年終於爆. ‧ 國. 學. 發出二二八事件。. 陳芳明對於這段歷史曾經說道:. ‧. 來台接收的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無論在權力結構上或組織規格上,都是日. sit. y. Nat. 本台灣總督府的翻版。這種體制的設計,最初是考慮到台灣曾經有過特殊. io. er. 的歷史經驗,亦即具備長達半世紀的殖民地社會性質。因此,長官公署的 成立全然與中國各省的省政府結構完全不同。恰恰就是經過這樣的設計,. n. al. Ch. i n U. v. 台灣政治特殊化的性格反而顯得特別突出,並且使新的政治權力與舊的殖. engchi. 民統治密切銜接越來。也就是說,整個行政長官公署的規模,完全是依照 台灣總督府的機關單位量身訂做。因此,行政長官陳儀不僅掌握行政、財 政、司法的權力,而且還握有地方的軍事大權。陳儀兼任台灣警備總部的 總司令職位,權力甚至還超越了日本派駐在台灣的總督。重慶時期台灣調 查委員會的接管計畫,全然遭到長官公署的推翻。一個比日本殖民時期的 權力支配還要嚴苛的體制,儼然浮現於台灣。 3 這段話是其再殖民概念的重點,亦即陳芳明認為,來台的國民黨政府,是接續日 本之後的下一個對台灣的殖民者。而假如回顧當時的知識分子發聲狀況,主要還 是以報刊雜誌為主。. 3. 陳芳明, 〈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的重建與頓挫〉 , 《台灣新文學史》 (台北:聯經,2011) ,頁 211。 17.

(24) 例如楊逵在日本宣布戰敗之時,即創刊《一陽周報》 ,隨後市面上接連有《台 灣新生報》 、 《民報》 、 《政經報》等刊物出刊,在當時的楊雲萍和吳濁流都分別在 刊物上擔任職務,因此彭瑞金認為台灣作家「可以腳步不曾停歇地在戰後即刻進 行文化、文學重建的工作。」 4 更不只如此,一九四六年有各式各樣的報章雜誌相繼創刊,然而,眾所皆知 的《中華日報》 「日文欄」 ,在同年二月創刊以後,對於只看得懂日文的一些台灣 民眾而言,是一個傳遞資訊與消息的所在,卻在十月因為政府的語言政策而廢止。 從一九三七年四月一日台灣總督府禁用漢文,到一九四六年十月國民黨政府禁用 日文,短短不到十年內,台灣民眾經歷了巨大的語言改變。正如葉石濤指出,在 《中華日報》「日文欄」廢刊以後:. 政 治 大. 全省的報紙都變成清一色的中文了。日文作家大多數放棄文學創作的路,. 立. 不得不結束了作家的生涯。四○年代未能產生新銳作家,反而許多剛出頭. ‧ 國. 學. 的作家放棄創作生涯,這構成了戰前新文學運動和戰後台灣現代文學之間 的斷層和鴻溝。 5. ‧. 不僅是文學如此,報紙上的政論也是相同。另方面來說根據徐秀慧的分析,在二 二八之前台灣民間聲音可分為兩種,一是民間的《民報》與《人民導報》;二是. y. Nat. sit. 左翼文人創辦的雜誌,如《一陽周報》 、 《政經報》 、 《台灣評論》 、 《自由報》 、 《新. al. er. io. 知識》和《文化交流》等等 6。 徐氏更進一步指出:「《民報》整體而言代表的. v i n Ch 與法治精神為傲。」 、 「《人民導報》比較關注民主政治體制的問題。」 所以可 engchi U 以認知到的是在光復初期,知識分子也還能在刊物上發表對於時政的看法。 n. 是本土資產階級自日據時代以來的民族主義路線,並以台胞的所具備的自由觀念 7. 8. 而假如回顧當時在一九四八年《台灣新生報》「橋」副刊展開的台灣文學論 爭,主要就是討論台灣這種特殊性的問題。隨至中國國民黨軍隊來台的文化人士 如歌雷等人,輕忽了台灣過去的歷史,而台灣學者則重視要強調台灣文化的獨特 之處,這些都在在顯示當時身在台灣的人民,因為地位與階級、身分的不同,對 台灣的主體性有著不同看法。陳芳明就認為: 4 5 6. 7 8.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 40 年》(高雄:春暉,1997) , 頁 39。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87),頁 75-76。 徐秀慧, 《光復變奏──戰後初期臺灣文學思潮的轉折期(1945-1949) 》 (台南:台灣文學館, 2013) , 頁 82-113。 同上註,頁 83。 同上註,頁 87。 18.

(25) 台灣知識分子在這段時期開始接受兩種重要的文化挑戰,一是如何省視殖 民時期的歷史經驗,一是如何面對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國文化。來台的大陸 知識分子,事實上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亦即如何在中國的歷史經驗與台灣 殖民地文化之間取得平衡點。 9 換句話說,當時的台灣知識分子與中國來台知識分子,都面臨到在兩方不同立場 下,如何互相理解的問題。但畢竟隨國民黨軍隊來台的知識分子,擁有執政當局 做為靠山。陳建忠就指出: 在重建台灣文化的過程裡,右翼官方的文化論述不斷藉「奴化論述」來界 定中國語台灣在文化位階上的優劣,並以取消日文等假去「奴化」之名, 行剷除台灣文化「世界化」之實。這種新興文化領導權的建立,及台灣文. 政 治 大. 化人提出的反文化、反國府論述,已經預示了五○年代後台灣文化寒冬的. 立. 先兆。 10. ‧ 國. 學. 總而言之,中國文化人與台灣文化人的爭論,是官方與民間的對立。而在此時對 於台灣主體性的問題,除了文學界的爭擾,更顯現在言論傳播的面向上。一般來. ‧. 說,言論自由是保持民主政治環境的必要基礎之一。回頭看中華民國《憲法》第 十一條所規定:「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也就是說國民可以. y. Nat. sit. 表達意見,並且不會遭受阻礙。不過,隨著二二八的爆發,讓台灣人民的心靈受. n. al. er. io. 到恐慌,隨後戒嚴令的頒布,也成為極權政府限制人民自由的手段。. i n U. v. 在二二八事件中,根據彭瑞金的統計,受迫害的知識分子群眾如:. Ch. engchi. 事件中被殺的王添燈(人民導報社長)、林茂生(民報社長、台大文學院 長)、林宗賢(中外日報社幹部)、吳金煉(新生報日文版總編輯)、宋斐 如(接替王添燈為人民導報社長) 、陳澄波(畫家) ;被捕的楊逵、張文環、 吳新榮、黃師樵(新竹縣圖書館長) 、莊垂勝(台中市圖書館長) 、蔡鐵城 (和平日報記者);遭通緝而逃離台灣的:江文也、陳文彬、蘇新…… 11 從上述可以看來,國民黨在二二八事件中,對於台灣知識分子大量殘害,於是二 二八事件之後,報章雜誌的主導權多為落入認同統治者裡念的人士手裡。也還不. 9. 陳芳明,〈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的重建與頓挫〉 , 《台灣新文學史》 ,頁 210。 陳建忠, 〈徘徊於「祖國認同」與「台灣認同」之間:戰後初期台灣文化的重建與頓挫〉 , 《被 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1949)台灣文學論集》 (台北:五南,2007),頁 278。 11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 40 年》 ,頁 47。 19 10.

(26) 僅如此,陳芳明指出二二八後的台灣文學的創作可以說中斷: 面對殘酷的政治現實,所有的日據作家都停止文學創作。呂赫若參加了地 下政治組織,從此向文學告別。朱點人、郭秋生、楊熾昌、郭水潭、陳垂 映、巫永福、劉捷、林芳年、王昶雄、莊培初等人,或因語文障礙,成因 恐懼陰影,都拒絕重新執筆。日據作家的瘖啞,使可貴的文學傳承產生了 斷層。 12 因此文化論述與文學創作方面,既然本土作家因為身心靈的恐懼噤聲不語,官方 論述就凌駕於其上更有甚者,在一九四九年國民黨軍隊全面撤守台灣之前,還爆 發了四六事件,揭開後來的白色恐怖的序幕。. 政 治 大. 二、從心靈囚籠逸出的自由之音. 立. 在國民黨戒嚴初期的諸多限制裡,還是有一些異議聲音能夠存在,蕭淑玲就. ‧ 國. 學. 指出,為了穩定民心和取得國際支援,國民黨在這段期間內容許了《公 論報》與 《自由中國》等等刊物,在一定的程度裡批評時政,並讓《自由中國》替國民黨. ‧. 政府宣傳出民主的表象 13。楊秀菁也認為,一九五○年代有兩份領導著台灣言論. sit. y. Nat. 的刊物:. al. er. io. 一是由前《新生報》社長李萬居創辦,以「真正代表臺灣民意」自居的《公 論報》,一是由雷震主導的《自由中國》半月刊,銜接中國大陸自由主義. n. v i n 思想,及追求民主憲政的主張。此二者在國府遷臺初,公營與黨營報紙執 Ch U i e h n c g 牛耳的時期,引領著一批民營刊物以較開放的言論求存,創造五○年代媒 體與政府新聞政策高度對話的言論場域。 14 依照陳芳明的說明,雷震《自由中國》的重要意義在於積極批判戒嚴制度,進而 爭取思想和言論的自由。雖然在剛開始發行的時候,《自由中國》還可以配合官 方政策,但不久之後慢慢與政府分道揚鑣: 自一九五二年以後,這份刊物的成員逐漸發現反共體制與該刊所尊崇的民. 12 13. 14. 陳芳明,〈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的重建與頓挫〉 , 《台灣新文學史》 ,頁 233。 蕭淑玲,〈台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 《美麗 〉 (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島》 、 《蓬萊島》系 列兩大路線為例 ,頁 16。 楊秀菁, 〈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 (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 頁 67-68。 20.

(27) 主自由理念背道而馳。自由主義思潮不容於反共的國度裡,自屬一大調剌, 正因為有《自由中國》的存在,才鑑照出戒嚴體制與海峽對岸的共黨統治 並無二致。自由主義傳統的意義,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彰顯出來。 15 終於一九六○年,雷震因發展出組黨的計畫,被軍事法庭以叛亂罪收押,結束了 這段追求自由的聲音。 在這段時間內,文學雜誌也沒有缺席。雖然在五○年代,因為政府的操控之 下,反共論述大行其道,並由官方制定文藝政策,展開了反共文學的時代,陳康 芬認為: 反共文學可以說是台灣文學在歷史的發展中,第二次經歷的「國家文. 治 政 大 共內戰,共產黨取得中國現代民族國家建構主權、國民黨被迫遷台的歷史 立 演變結果。. 學」……「反共」則是台灣在日本戰敗回歸中國之後,因大陸地區發生國 16. ‧ 國. 學. 也就是說,反共文學是以國家機器去操弄文學創作,陳芳明更指出,在推行國家 文藝政策的協會「中國文藝協會」成立之時,參加的人包括當時的「國防部總政. ‧. 治部主任蔣經國、國民黨中宣部長張其昀,台灣省黨部主委鄧文儀,以及教育部. sit. y. Nat. 長程天放等,這個事實說明了文藝活動的干涉,已是黨政不分了。」 17當然,文 學創作當然不能全然反映當時的社會情境,但是讀者或多或少能從文學中感知作. io. n. al. er. 者在創作時的時代氛圍。舉例來說,被歸為反共文學的王藍《藍與黑》和紀剛《滾. i n U. v. 滾遼河》,以個人英雄主義式的主角,左打中共八路軍,右抗日本侵略戰。在當. Ch. engchi. 時的台灣,其實正顯現出國民黨意欲抹除日本殖民記憶和否認中共政權,以奠定 國際地位和穩固國內情勢,因此亟欲以英雄形象營造出充滿自信與歸屬感的中華 民國國家意識。 不過在這個時候,夏濟安等人創辦《文學雜誌》,與當時的《自由中國》可 以說是在文藝和政治評論各領風騷的刊物。陳芳明認為: 《文學雜誌》與胡適的「自由的文學」是可以互通的,因為,夏濟安也非 常強調人性解放的議題。在五○年代,人性解放的提出,既是在對抗共產. 15 16. 17.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台灣 新文學史》 ,頁 319。 陳康芬, 《斷裂與生成:臺灣五○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 (台南:台灣文學館,2013) ,頁 21。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台 灣新文學史》 ,頁 266-267。 21.

(28) 黨的集權統治,也是在抗拒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在自由主義精神的要求下, 《文學雜誌》也開始揭櫫現代主義的美學藝術。畢竟現代主義也是在挖掘 人性,解放人性。台灣現代主義所要批判的,乃是在戒嚴體制下人性受到 囚禁與壓抑。因此,現代主義在西方可能是工業文明的產物,但是介紹到 台灣之後,它不再只是批判工業文明的武器,而是批判政治戒嚴的恰當管 道。 18 在這裡可以注意到的是,被馬森稱為二度西潮的台灣五○年代末至六○年代的現 代主義思潮 19,其文學作者所展現出的或許如同陳芳明所說,是以心靈的脫逃來 抵抗政治意識型態的壓制 20,然則我認為另一方面也跟流行相互連結。這個時代 的文學創作與批評,也許可被認知為「被介紹的」與「被使用的」:西方文學文. 政 治 大 系師生為首的雜誌傳播給大眾。一時之間,歐美知識界的文藝理論和創作,打開 立 了被政府窄化的視野。作家群或多或少以「學以致用」的態度進行創作,文學理 化知識經由菁英份子譯介來台,並藉由《文學雜誌》 、 《現代文學》等以台大外文. ‧ 國. 學. 論和流派在學院教授的課堂上講授,學生則在寫作後發表於文學雜誌上。. ‧. 以《文學雜誌》 (1956.9~1960.8)來說,其先後由夏濟安和侯建主編,它所 創立的年代,正是國家推動文藝政策的時間。當時反共文學未消,戰鬥文藝新興。. sit. y. Nat. 而《文學雜誌》此時的創刊,無疑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腳色,不僅一方面突破. io. al. er. 國家文藝政策的缺口,另一方面也引進了西方文藝思潮。. iv n ;至於啟後,則可見陳芳明所 U. n. 這裡所謂承先,乃是指梅家玲指出的夏濟安在台灣所創辦的《文學雜誌》賡. Ch. 續了朱光潛在大陸主編的同名雜誌《文學雜誌》. engchi. 21. 謂: 「《文學雜誌》在培養下一代創作者方面,貢獻甚鉅;而且也為現代主義的開 創,鋪出一條寬闊的道路。」 22 在梅家玲與陳芳明的分析之下,《文學雜誌》所 代表的時代意涵與文化場域已十分明顯。 而葉石濤在討論五○年代的台灣文學時他說:「像這樣的懷舊,把白日夢當 作生活現實中所產生的文學,乃壓根兒跟此地民眾扯不上關係的懷鄉文學。」23; 18 19. 20 21. 22 23.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台灣 新文學史》 ,頁 342。 馬森,〈第二度西潮的衝擊與影響〉 , 《世界華文新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度西潮 中 編:戰禍與分流:西潮的中斷》(新北:印刻,2015),頁 875。 陳芳明,〈一九六○年代台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 , 《台灣新文學史》 ,頁 384。 詳見梅家玲,〈夏濟安、《文學雜誌》與臺灣大學──兼論臺灣「學院派」文學雜誌及其與 「文化場域」和「教育空間」的互涉〉 , 《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一期 2006 年 2 月,頁 20-24。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 , 《台灣新文學史》 ,頁 343。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頁 89。 22.

(29) 對於這些敘述,應鳳凰更統合了海峽兩岸的台灣文學史書寫,發現這些文本裡都 認為在五○年代,「主流作品不是官方提倡的戰鬥文藝,便是與腳下土地無關的 懷鄉文學。」24。不過,在這樣的大敘述之外,如果返回一九五○末的《文學雜 誌》,將會發現台灣意識其實已然在此出現,而並非只是與腳下土地無關的反共 懷鄉文學,仍然有些《文學雜誌》作家作品還具有深入論述的空間。.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24. Ch. engchi. i n U. v. 應鳳凰,〈「反共+現代」 :右翼自由主義思潮文學版──五○年代台灣小說〉 ,收於陳建忠 等合著, 《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頁 111。 23.

(3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4. i n U. v.

(31) 第二節 七○年代的民主風潮與困境 七○年代可以說是台灣相當重要而且發生許多關鍵事件的年代,蔡明諺細屬 當時的重要事件如:一九七一年保釣運動與退出聯合國、一九七二美中簽署《上 海公報》、中日建交、一九七五年蔣介石去世、一九七七年中壢事件、一九七八 年蔣經國當選總統、美國與中共建交、一九七九美麗島事件發生。25陳芳明則認 為,要進入到一九七○年代之後,台灣因為受到全球冷戰體制解融的影響,極權 政府受到許多挑戰,而作家們也在這些權力的裂縫之中,找尋批判的漏洞。 26. 治 政 大 選,他們也就集結成對抗國民黨的力量。此外,同年也爆發了中壢事件 ,讓群 立 眾省思到國民黨對於選舉勝利的各種不擇手段。然而,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無. 在政治方面來說,一九七七年,台灣有五項地方選舉,此時許多黨外人士當 27. ‧ 國. 學. 形中打擊黨外人士勝選的氣勢。不過,一九七九年也爆發了台灣戒嚴以來第一次 的街頭遊行,抗議執政當局逮捕余登發父子 28,同年《美麗島》雜誌出刊。《美. ‧. 麗島》主編陳忠信(杭之)指出:. sit. y. Nat. 這個運動基本上帶有一點草根味道,但是站在知識份子的角度,總希望提 升反對運動的理論水平。我覺得有一些人寫的不太適當,只是情緒性地反. io. n. al. er. 對國民黨。我很頭痛,就開始做一些規劃。……我那時候是初生之犢不畏. i n U. v. 虎,就將稿子刪到只剩幾篇。我能這樣放手做,最主要是許信良的支持。. Ch. engchi. 編輯部的事大部分都是我決定的。 29. 對於這段歷史,張炎憲評論到了一九七○年代,黨外運動已開始有了改變, 如《台灣政論》30雜誌顯示了異議人士與知識分子的結合,而中壢事件則顯示出 25 26 27. 28. 29. 30. 蔡明諺, 《燃燒的年代:七○年代台灣文學論爭史略》 (台南:台灣文學館,2012) ,頁 15。 陳芳明,〈台灣鄉土文學中的論戰與批判〉 , 《台灣新文學史》 ,頁 520。 一九七七年,許信良脫離國民黨參選桃園地區的縣長,在投票當日,位於中壢國小的開票 處出現舞弊情況,隨後群眾包圍當地警察局。是夜,警察開槍打死一位民眾,被激怒的民 眾進而焚燒警局,是為中壢事件。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在於對當時國民黨的做票情況產生嚇 阻,許多黨外候選人因而當選。 一九七九年,余登發與吳瑞言父子因為「參與匪諜吳泰安叛亂案」而被捕。許多黨外人士 前往橋頭抗議,是為「橋頭事件」 。 《珍藏美麗島— 台灣民主真紀錄》 , 〈第二冊沒有黨名的黨— 美麗島政團的發展〉 ,頁 216-217。 一九七五年, 《台灣政論》創刊,由黃信介擔任發行人,內容不再是過去以外省人的角度來 省視台灣政治環境,而多以本土政治人物的看法為主。 25.

(32) 人民與國民黨對抗的意義,至於一九七九的美麗島事件,則代表黨外運動的總 結 31。蔡裕仁則指出,一九七五年的《台灣政論》與一九七九年的《美麗島》雜 誌雖然都只有短短五刊,卻是影響台灣巨大的雜誌,對台灣民主之發展有不可磨 滅的貢獻 32。他認為《台灣政論》的重要性在於「讓黨外言論本土化、大眾化, 讓執政者意識到黨外勢力在七○年代的初步匯集不容小覷。」 33 ,而《美麗島》 的特殊性則在於「對黨外人士來說象徵七○年代末期的大團結,也代表組黨運動 的圓融。」 34 而在政治之外,文學的論爭也毫不停歇。在一九七二年,學生對於釣魚台事 件的反應逐漸升高,也在同年爆發了台大哲學系事件。郭紀舟認為: 學生運動轉向了社會服務運動,由民族主義挑起的反帝國主義意識、對政. 政 治 大. 權強制性的反迫害意識,以及進入到社會底層觀察的提倡。「鄉土」與「人. 立. 民」的意義概念藉由「民族」與「社會」口號拉高,影響了其他部門的民. ‧ 國. 學. 族性與社會性的挖掘工作,一九七二年的新詩論戰正透顯了左翼意識形態 在政治社會運動上的受阻,轉向了文化霸權內部文學思考路線的爭奪。35. ‧. 除了一九七二的新詩論戰之外,一九七七年,《仙人掌雜誌》舉辦「鄉土文化該. io. sit. Nat. 說是展開了「鄉土文學論戰」的第一步。楊照就認為:. y. 往何處去」專輯,銀正雄、朱西甯、王拓等人發表各自對鄉土文學的理念,可以. n. al. er. 他們的爭執是在於:一、文學所要介入、引導的這個社會到底是個什麼樣. i n U. v. 的社會?「鄉土派」認為這是一個被帝國主義變像侵略、被錯誤政策犧牲,. Ch. engchi. 以至於許多人在社會底層流離受苦的社會,所以文學應該去描寫這些人, 替他們發言控訴。「反鄉土派」則堅持台灣是個進步方向正確的社會,從 傳統走到現代,難免有些後遺症,這些「少數黑暗陎案例」不應該被誇大, 文學要協助國家民族強大,而不是分化其力量。二、文學要把國家社會帶 到什麼地方去?「鄉土派」要的是一個政治經濟上擺脫依賴,內部力求分 配公平的社會;「反鄉土派」則強調文化上的民族主義,以意識上的「團. 31 32. 33 34 35. 張炎憲,「美麗島事件廿週年座談會」會中意見。中國時報,1999.12.6. 蔡裕仁, 〈黃信介與戰後台灣民主運動〉 (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頁 51-52。 同上註,頁 50。 同上註 郭紀舟, 《七○年代台灣左翼運動》 (台北:海峽學術出版,1999),頁 42。 26.

(33) 結」為首要目的。 36 而就在鄉土文學論戰之後不久,美麗島事件爆發,也牽涉到許多文學作家如 王拓、楊青矗等人。黃文成綜論這時期的監獄文學,共有從姚文嘉的《台灣七色 記》 、楊青矗的《心標》 、 《連雲夢》 、王拓《台北,台北!》 、施明正〈渴死者〉、 〈喝尿者〉、陳列〈無怨〉等作品. 37. ,這些都在在顯示出遭受迫害後,作家與知. 識分子的筆耕仍不停歇。 楊青矗的說法,也許能夠為這段歷史下一個最好的註解: 直到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台灣民主運動的人士大量被逮捕,引起全民巨大 的恐懼,恐懼的沖激令人埋頭沉思民主、人權、公義、生存的土地等等的. 治 政 大 除了恐懼感,參與黨外民主活動的人大批湧出;新生代政論作家原來寥寥 立 無幾增加到幾百人。尤其是出獄後的政治犯,美麗島事件前一個一個躲著. 問題,在加上統治者操縱輿論傾力圍剿被捕者引起反感,喚起了覺醒,消. ‧ 國. 學. 不敢出來,事件逮捕審判的沖激力沖開了他們的畏懼,震醒了他們的良知 和勇氣,一個一個再度挺身出來過問政治,寫政論或參與黨外的選舉。這. ‧. 對台灣的文學界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直接影響的是沖激使新生代的政論 家沒有畏懼、暢所欲言,一些敏感問題大家挺身來談,將敏感消除了,作. y. Nat. n. al. er. io. 治、人權公義、社會改革等問題。. sit. 家看寫政論的言論尺度那麼寬闊,自然自我解限,面對生存土地的民主政. i n U. v. 政治小說、政治詩、監獄文學、人權篇章於焉出現。 38. 36. 37. 38. Ch. engchi. 楊照,〈從「鄉土寫實」到「超越寫實」-八○年代的台灣小說〉 , 《夢與灰燼-戰後文 學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頁 180~181。 黃文成, 《黑暗之光──美麗島事件至解嚴前的台灣文學》 (台南:台南文學館,2012) ,頁 54-152。 楊青矗, 〈美麗島文學──「美麗島事件」 對台灣文學界的影響〉 , 《關懷雜誌》28期 (1984.03) , 頁 43。 27.

(3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8. i n U. v.

(35) 第三節 八○年代至解嚴後的批判空間與作家型知識分子 國民黨先有蔣介石,後有蔣經國,蔣氏父子二人以威權統治台灣長達近四十 年。這種穩固的政治型態自一九八八年一月蔣經國去世之後出現轉折,李登輝繼 任總統並入主國民黨中央的同時,國民黨也隨著兩蔣政權告終而失去威權領袖的 形象崇拜,內部開始分裂,威權體制解體。 綜觀整個八○年代,時代的氛圍逐漸明朗了起來,是時社會運動如女性運動 與農民,還有民進黨的成立,開立了解嚴的曙光。不僅如此,當時的許多刊物紛. 政 治 大. 紛而起,介紹各種新知,如《戰爭機器》、《島嶼邊緣》等等,讓當時民眾大開 眼界。. 立. 不僅如此,在政治上,於美麗島事件之後,異議人士開始訂立組建新政黨的. ‧ 國. 學. 目標,隨後有許多黨外人士在選舉時皆當選,終於在一九八六年,民主進步黨成 立。當然,在當時的法律制度上,並未開放黨禁,但蔣經國的開放性態度,讓民. ‧. 進黨順利成立。也許是因為台灣整體經濟、教育和國際關係的錯綜複雜關係,使. sit. y. Nat. 得蔣經國不得不默許。. io. al. er. 終於在一九八七年,蔣經國宣布七月十五日零時起解除戒嚴令。. n. v i n Ch 便成為台灣民主化的時代。軍法大審並不能停止人民對自由的渴望,受刑人家屬 engchi U 繼承政治犯未完成的夢想,繼續反對蔣家政府獨裁的運動。 八○年代末期的台灣,因為民主進步黨的成立及蔣經國解除戒嚴,那段時間. 然而一九八七解嚴之後,要到一九九二年才廢除了懲治叛亂條例,其根據的 母法刑法第一百條也隨之修改 39,使得海外黑名單的人士得已陸續回國,這時才 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解嚴。在這種氛圍之下,各式各樣的論點與論述在去除壓力 之後,成為能夠對公眾議題大書特書的可能,許多知識分子都能夠在裡頭找到傳 輸自我思想的媒體,傳輸給社會大眾。而最明顯的,無非是每日發行的報紙,在 裡頭可以見到許多的革新,比如說社論的發展等等。. 39. 刑法第一百條原為: 「意圖破壞國體、竊據國土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而著 手實行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首謀者,處無期徒刑。」,1992 年修改為「意圖破壞國 體、竊據國土,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而以強暴或脅迫著手實行者,處七 年以上有期徒刑;首謀者,處無期徒刑。」 29.

(36) 楊照就認為,一九八六年可以稱之為「知識分子年」,因為就在這一年有許 多的雜誌創刊或者復刊,比如《人間》 《當代》 、 《台灣新文化》 、 《南方》 ,曾經引 領風騷的《文星》也復刊了,學院重新理解到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 40。而葉石濤 在一九八七年出版《台灣文學史綱》允為時代巨作,建構了台灣文學的主體性, 以本土概念為中心,強調文化主權的建立。 假如稍微回頭細數過去的異議刊物,韋政通認為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自 由中國》 ,發出強大反對執政當局的聲音,稱為往後的異議雜誌之先聲毫不為過。 第二階段則是《文星雜誌》和《大學雜誌》 , 《文星雜誌》介紹國外多種思想與論 述,可以說是扮演著啟蒙的角色,而《大學雜誌》則對於當時的政治與社會多有 評論。第三階段是風起雲湧的黨外雜誌,當時政治束縛稍見鬆動,黨外人士又在. 政 治 大. 選舉中多有斬獲,常以創辦雜誌來發揚其追求民主的政治理念,如《八十年代》、 《美麗島》等等 41。. 立. ‧ 國. 學. 而在異議雜誌之外,向陽則論述文學雜誌做為文學媒介具有五大功能:一, 反映文學與當代社會的互動、二,推湧文學思潮與活動、三,凝聚文學社群與文. ‧. 化認同、四,提供作家發表園地與培育新人、五,提供讀者教養與娛樂 42。總的. sit. Nat. 政論雜誌則帶起了批評時政的風潮。. y. 來說,文學雜誌擔負了大部分文學傳播的功能,甚至能夠以文學來介入政治,而. al. er. io. 戰後的知識分子,從初期的王添灯等人被政府殺害,乃至後來的陳文成命案,. v i n Ch 政治氛圍下,莫須有的政治罪名扣押在異議知識分子的頭下,更有不清不白死無 engchi U 對症的許多範例。 n. 風聲鶴唳戒嚴體制下的政治環境,許多政治犯因莫須有罪名而死,在戒嚴的肅殺. 而就陳克華來說,由文學介入政治的手段,乃是藉由描寫被迫害的人物來加 以抵抗,其說「或許,台灣還真的需要好幾個鄭南榕?但願不要。」 43也就是對 於幾個人物就能改變台灣現狀帶有悲觀性的敘述,畢竟集團的罪惡是隱而難見的, 就如陳克華書寫〈火祭──懷念鄭南榕〉一詩一樣:「我猜/在走過廣場的盡頭. 40 41. 42 43. 楊照,〈一九八六: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 , 《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 ,頁 235-236。 詳見韋政通, 〈三十多年來知識分子追求自由民主的歷程—從《自由中國》 、 《文星》 、 《大學 雜誌》到黨外的民主運動〉 ,收於《中國論壇》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 , (台北: 中國論壇,1985),頁 375。 向陽,《浮世星空新故鄉──台灣文學傳播議題析論》 (台北:三民,2004),頁 17。 陳克華, 〈鄭南榕與尹清楓〉, 《哈佛‧雷特》 ,頁 204。 30.

(37) /當時,必然你沒有喊也沒有痛罷/依舊靜謐的島/其實是/靜謐地記得」 44, 對於這些為民主、為自由理想的人物之遭受壓迫,發出不平之音。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章概略討論的這段歷史當中,其中出現了世代更迭, 我稱之為作家型的知識分子。首先如柏楊於一九二○年出生於河南,在其來台後 的不久便因為收聽中共廣播的罪名而入獄,其後和《自由中國》的雷震、聶華等 人有深厚的交集。一九六○年雷震被捕後,柏楊認為自己「應該接下《自由中國》 交出來的棒子。」 45,並且「走進眼睛看得到的社會和政治的底部。」 46 於是在 一九六○年代在《自立晚報》大量書寫雜文,對於當時的社會與政治有所批判, 向陽指出: 雜文十年,讓他嶄露頭角,成為威權年代高壓統治社會中小民的代言人;. 政 治 大. 也讓他衝撞動搖統治機器及其意識形態的合法性,而成為白色恐怖政策下. 立. 學. ‧ 國. 的犧牲者之ㄧ。 47. 然而這樣的剛直態度,讓柏楊在因《中華日報》刊出的「大力水手」,被誣陷為 侮辱元首,一九六八年三月被當局逮捕,入獄九年。. ‧. 除了柏楊之外,一九三五年生於哈爾濱的李敖也是作家型知識分子的代表之. sit. y. Nat. 一。當一九六一年李敖退伍之後,便加入了《文星雜誌》,開始展露頭角,一九 六三年,尚未滿三十歲的李敖擔任《文星》雜誌總編輯。在他的這段期間,多是. io. n. al. er. 書寫批判中國舊文化的文章。一九七一年,李敖因內亂罪而入獄,後來因蔣介石. i n U. v. 過世而減刑,一九七六年出獄。到了一九八○年代,他開始大量書寫批判當時政. Ch. 治亂象的文章,挑戰國民黨。. engchi. 此外,也不可不提這時代的一顆流星──王尚義,其一九三六年出生,與李 敖年紀相近,更因為其文章大多數是發表在《文星雜誌》上,和李敖有不淺交情, 他是醫生型作家,卻在正要嶄露頭角之際,因病過世。他的作品裡往往有悲觀意 識,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台灣處境之寫照,而他也常為文批判中國舊傳統,也針砭 台灣社會。 以上做為戰後知識分子的一個雛形討論,我們可以看到當國民黨接收台灣後, 44 45 46 47. 陳克華, 〈火祭──懷念鄭南榕〉, 《美麗深邃的亞細亞》 ,頁 129。 柏楊口述,周碧瑟執筆,《柏楊回憶錄》 (台北:遠流,1996) ,頁 236。 同上註,頁 237。 向陽,〈猛撞醬缸的虫兒:試論柏楊雜文的文化批判意涵〉收錄於黎活仁、龔鵬程主編, 《柏楊的思想與文學》(香港:香港大學,2007),頁 37。 31.

(38) 知識分子有長達四十多年的時間面對一個專制政府的壓迫,白色恐怖壟罩人心, 戒嚴體制迫害嚮往自由的聲音。在當時的台灣被納入美蘇冷戰中的體制內,然而 弔詭的是,台灣和當時蘇聯與中國都同樣是專制政權,這是台灣歷史上一段不可 磨滅而奇特的歷史。身在台灣的知識分子,前仆後繼地追求自由的夢想,終於四 十來年的努力下,為當今的台灣人爭取到一片可以自由發表言論的天空。在這近 幾年來,社會運動大為壯闊,從國光石化到反核四和反服貿,台灣人民和以前的 他們一樣,努力地在追求公理與正義的道路上奔馳。.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2. i n U. v.

(39) 第三章 楊照:如何成為一個本土左派的知識分子 本章將討論楊照在九○年代初期崛起進而成為當代重要的社會評論家,以及 他批判社會議題的出發點為何。誠如顧秀賢所說,楊照的文化批判吮吸西方晚近 基進思維的乳汁,帶有昭然若揭的社會實踐意圖 1。而王健壯則認為,楊照的評 論文化十項全能,具有龐雜又廣大的視角 2。這些論述正點明了楊照批判精神的 特性,其是經過學術訓練,帶有強烈的邏輯論證,同時評論的議題也相當廣闊。. 政 治 大. 因此楊照對於台灣社會與文化的狀況,自有其宏觀的視野進行批判。並在上. 立. 述的基礎上,進而發展出楊照所謂本土左派知識分子的論點。楊照認為,本土左. ‧ 國. 學. 派世界觀是一種評斷價值的標準,特點是用心探索本土臺灣的現狀與過往,注重 於經濟物質基礎和社會公平的理念。同時反對用各種外界(中國的、官方的、歐. ‧. 美的)觀點來定義自我,而這可以說這是一種原則,並非是知識 3。換句話說, 這樣的理念,不是只有高級知識分子才能擁有,而能與大眾產生互動與對話。. n. er. io. sit. y. Nat. al. 1. 2. 3. Ch. engchi. i n U. v. 顧秀賢, 〈楊照、文化批判和他的敵人〉 ,收於楊照, 《臨界點上的思索》 (台北:自立晚報, 1993) , 頁 3。 王健壯,〈尋找一位評論家的位置〉 ,收於楊照, 《倉皇島嶼──歷史與現實分析》 (台北: 遠流,1996) , 頁 13-14。 楊照,〈我堅持自己是本土派〉 ,《倉皇島嶼──歷史與現實分析》 ,頁 340-345. 33.

(4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4. i n U. 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r]

第一節 中國和朝鮮的數學交流 第二節

如圖,已知六邊形 ABCDEF 有一外接圓,請利用尺規作圖

在現行的 99

關於宋代寺院的合法性,日本的高雄義堅先生《宋代教史の研究》第三章的第一節、竺

至於在台灣的學術佛教,基礎相當脆弱,自 1950 年至 1960 年代,在台

第一課節:介紹成本會計和解釋成本概念及詞彙 第二課節:了解用於編製財務報表的不同成本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