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是以新竹縣某國小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樣本共 61 人。本研 究主要是探討不同學習風格者在進行網路搜尋行為時的學習歷程和策略的運用情 形。研究中所探討之網路搜尋成效主要以瀏覽器(Browser)軟體瀏覽網際網路(WWW)

的網頁內容應用為主,並不包括其他網路相關應用,對於各項搜尋引擎之相關特點及 介面差異,在本研究中均不加以討論。此外,為顧及操作者的使用習慣,在實驗活動 中也未強制限定瀏覽器的種類。

研究中所設計之搜尋任務內容,因避免樣本的背景知識的差異過大造成干擾,係 以國民小學五年級下學期自然學科知識為主要任務範圍。也因樣本的侷限性,故推論 上也有所限制,不宜做過度推論。

二、文獻探討

基於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為了解不同學習風格對網路搜尋過程中的行為和策略 的影響,應對先前相關研究有所了解,因此,本章分別就學習風格、搜尋行為、搜尋 策略等三單元的先前相關研究做探討。

2.1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的研究是源自於早期德國實驗心理學在本世紀對認知風格的研究。最初 有關認知風格的研究,僅著重於解釋個人在認知方面的一些特質差異,例如:知覺記 憶或是資訊處理方式等,這方面的研究明顯地具有教育上的應用價值,在逐漸擴充演 變後,於1970 年前後遂有「學習風格」一詞的出現(郭重吉,1987a)。學習風格一 詞出現後, 曾在美國引起廣泛的討論與研究, 許多學者也都因其分析層面的不同,

而對學習風格有著不同的看法,截至目前,學習風格仍未見有一個大家所共同認定的 定義、模式及評量工具。

2.1.1 學習風格之定義

本研究參照吳百薰(1998) 對學習風格定義分類之取向,加以闡述不同學習風 格模式之內涵,以求深入瞭解在不同定義取向下,其中共分為學習情境、行為模式、

策略、情意和多元五個取向。各學者所提出之學習風格內涵加以整理,其中共分為學 習情境、行為模式、策略、情意和多元五個取向。

學習情境取向:

學習情境取向定義是著重在學習者是如何學習的,又是在什麼樣的教育條件或情 境下最有可能學習成功的。這類的學者如:Hunt (1979)。

行為模式取向:

行為模式取向著重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情境中所表現出來獨特的學習方式。這 類的學者如:Kolb (1976)、Charles (1980)Butler (1982)、McDermott &

Beitman(1984)。

策略取向:

策略取向是將學習風格定義為學習者在學習情境中對某種學習策略的偏好,皆以 學習者於學習歷程,所採取的學習策略不同而加以區隔,而策略取向所著重,正是學 習者於學習情境中慣用的某種學習策略的偏好。這類的學者如: Pask(1968)、Marton

(1976)、Claxton & Ralstor (1978)、Gregorc(1979)、Renzulli & Smith (1979)、

Entwistle(1981)、Schemeck(1982)、吳玉明( 1997)、姜嘉瑤(2000)、林明芳(2001)。 而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學習風格在網路搜尋行為時的學習歷程和策略的運用情形,不 謀而合。

情意取向:

情意取向是將學習風格定義為學習者在學習、接受刺激或解決問題時所表現出來 特質。這類的學者如:Bennett(1979)、Garger & Guild (1984)、Canfield(1988)。

多元取向:

多元取向則是認為學習風格應包含認知、情意、社會、生理、物理等因素。

這類的學者如:Dunn & Dunn(1978)、Keefe (1982)、林生傳(1985)、郭重吉(1987)、

林麗琳(1995)、張春興(1995)、黃玉枝(1991)、林錦雪(1995)、許麗玲(2000)。

位策略取向學者們學習風格的內涵加以說明。 Rope,1986)。

Pask 於1970 年代的一系列實驗中,發現受試者的資訊處理的型態(style)以及 策略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整體(holistic)型態,另一種為序列(serial)型態,以前

Entwistle(1979)利用了J.B.Biggs 等人(1978)發展出來的一套問卷(主要在 調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偏好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的意向,總共64 題),從大學生的

(1976)所提的表面取向或是Pask(1976)的依序策略。

(三)為取得高分而採取必要的方式:

這種類型的學生會採取必要的學習方式或學習策略來爭取高分。他們對於現有狀 況中所呈現的線索非常地敏感。如果老師強調理解,他們就會採用深入取向,如果老

師強調理解,他們就採用表面取向。因此Entwistle(1979)的研究結果可以同時說 明這些學生在學習上面的可變性和一致性。

2.1.3學習風格評量工具

本研究主要採用Entwistle(1979)、郭重吉(1987b)、姜嘉瑤(2000)的理論 及評量工具。Entwistle(1979)利用J.B.Biggs 等人(1978)發展出來的問卷(主 要在調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 所偏好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的意向, 總共64 題)。而 郭重吉(1988) 依Entwistle 的學生學習量表,並參考其他較詳細的相關資料予以 改編學習風格量表。此量表共二十四題,可以組成七個性質不同的次量表, 其中S3~S6

(2000)改編自郭重吉(1988)的學習風格量表。郭重吉(1988)的學習風格量表用 尋求行為(黃慕萱,2001)。Dervin (1986)對於資訊搜尋行為,則提出了知覺形成模 型,他認為當一個人的先備知識或之先前具有的經驗無法解決新的情況時,先備知識 和遭遇的情境產生落差,為了克服這個現象,而有了資訊需求,因為個人察覺資訊需 求而產生了資訊搜尋的行為,藉由資訊搜尋的行為,利用取得的資訊來補足這個落 差。Krikela (1983)將資訊搜尋行為定義為:使用者進行的任何活動,經由這個活動,

使用者可以認定他得到滿足了自我需求。Bouazza (1989)認為資訊尋求行為就是資訊 利用,亦即利用資訊來滿足一個人的資訊需求的行為。根據Wilson 對資訊尋求行為 與資訊搜尋行為所下的定義,資訊尋求行為指的是為了滿足某些需求而有目的的尋找

資訊行為

資訊尋求行為

資訊搜尋行為

圖2 資訊尋求與資訊搜尋研究領域之巢狀模式

Debowski (2002)認為要衡量資訊搜尋行為可以透過三個主要的構面來衡量:

一、搜尋任務所花的心力(task-focused effort):包含搜尋花費時間、輸入的次 數。

二、搜尋過程所浪費的心力(wasted effort):包含反覆多餘的搜尋、錯誤的輸入。

三、搜尋結果的品質(search quality):利用搜尋的廣度、深度以及搜尋的次序來 比較搜尋品質的好壞。

Kim(2001)利用以下二點變數,來衡量搜尋者瀏覽的行為:

一、搜尋時平均所花的功能鍵數目:例如超連結、上一頁、下一頁、回到首頁等。

二、搜尋找到答案時所走的階層數目:網際網路的網頁就像是一個錯綜複雜的階層式 結構,Kim 測量搜尋者在找到答案時是經由幾次網站內的連結才找到答案。

杜義文(2005)用網路導覽流程圖來分析學生的搜尋過程,並以Lin & Tsai 所 提的六項搜尋行為量化指標為依據,修正部份指標,提出以下五項搜尋行為量化指標:

1. 關鍵字的數目(Number of keywords):這個指標顯示資訊搜尋的變動程度。

2. 造訪的網頁數(Visited pages):這個指標描繪瀏覽網頁時的變動程度。

3. 探索的最大深度(Maximum depth of exploration):這個指標顯示進行探索 時,瀏覽網頁的最大深度。

4. 每個關鍵字的平均字數(Refinement of keyword):這個指標顯示精煉關鍵 字的能力;通常數字愈少,表示精煉關鍵字的能力愈好。

5. 第一個關鍵字的字數(Number of words used in the first keyword):這 個指標顯示接受一個新的任務時,從已知相關知識經驗中如何有效的進行主

Bystrom 和Jarvelin (1995)認為資訊尋求行為隨著個人的經驗及認知而有不同,且 受到個人因素、環境組織、情境因素(如可利用的時間多寡)及個人資訊檢索類型的影

Raya Fidel 與 Dagobert Soergel(1983)分析影響線上資訊檢索的因素,包含

環境、資訊需求者、檢索問題、資料庫、檢索系統與檢索者。在環境方面包括組織特 質、讀者群的特質、資訊檢索單位在組織中的定位。在資訊需求者包括資訊需求的學 科背景、自行檢索的經驗、資訊尋求型態。檢索問題包括問題複雜性、主題範疇。資 料庫包括資料庫的範圍、結構、索引的詳盡性和專指性。檢索系統包括系統介面的複 雜性、成本因素,提供因素。檢索者包括所受的教育訓練、從事參考工作經驗、通常 檢索主題範圍、花在參考相關工作的時間、電腦經驗、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檢索過 程包括檢索者對問題的認知、檢索與資訊需求者之間的互動、檢索過程中其他資源的 應用、問題陳述、檢索系統選擇、與系統間互動、實際檢索時檢索敘述的修正。由此 可知,資訊檢索是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綜合以上學者對於資訊尋求行為的理論,有許多探討影響資訊尋求行為的研究都 將個人特質當作是重要變數之一。當網路搜尋行為的研究陸續發展的同時,也持續地 將個人特質當作是一個重要的探討因數,而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個人差異在資訊尋 求及使用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所以,本研究就想以不同的學習風格來了解網路 搜尋行為上的差異。

2.2.2 資訊搜尋行為模式

近年來學者發展出的理論,以1999年Wilson的資訊行為流程為主軸,另以Wilson 在1981、 1996年之資訊行為模式為研究對象資訊行為模式為研究對象資訊行為過程 中,所歷經之資訊行為階段與特色,則以Ellis、 Kulthau、Eisenberg 和Berkowita 之模式為理論基礎。

Wilson在1981年重點在探討資訊行為的影響因素,在1996年的模式中,引進其它

相關理論學說,如壓力和處理理論等,在1999年主要探討資訊行為的流程,並加入之 前較忽略的資訊交換或轉換等項目,圖 3。

滿意/不滿意

資訊使用

使用者

資訊需求

資訊尋求行為

資訊系統使用 其他資訊來源行為

成功 失敗

資訊交換

其他使用者 資訊轉換

圖3 1999年Wilson的資訊行為模式

Ellis 等人的研究則是關注在各領域專家的資訊尋求行為,發現各領域專家所 表現出來的行為表徵略有差異, 例如社會科學家、物理學家表現出以下六種資訊行 為特徵: 開始(starting)、串連(chaining)、瀏覽(browsing) 、監視(monitoring) 、 區分(differentiating)、摘取(extracting)。而化學家除了有上述六項之外, 又增 加了查核(verifying)、結束(ending)等兩種特徵。而工程師與研究人員則又增加了

Ellis 等人的研究則是關注在各領域專家的資訊尋求行為,發現各領域專家所 表現出來的行為表徵略有差異, 例如社會科學家、物理學家表現出以下六種資訊行 為特徵: 開始(starting)、串連(chaining)、瀏覽(browsing) 、監視(monitoring) 、 區分(differentiating)、摘取(extracting)。而化學家除了有上述六項之外, 又增 加了查核(verifying)、結束(ending)等兩種特徵。而工程師與研究人員則又增加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