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從部編本數學教科書第十一冊的其中五個單元,實施實作評量的小 組解題,然後以錄音、攝影、訪問等方式來收集文本,並進行各種分析。在解 題階段及實作行為的認定上,本研究邀請一名具有解題歷程分析素養的研究生 做為另一名編碼者,將其觀察及判斷的結果和研究者的做一致性的比對,若之 間存有差異,便回顧錄影帶或錄音帶的內容來討論分析,以求內在信度。本研 究結果的分析可分為:第一節 小組解題歷程的分析,第二節解題歷程中實作 行為的分析,第三節 小組成員對實作評量和小組解題的情意表現。

第一節 小組解題歷程的分析

本節先分析解題歷程的模式,了解小組成員在實作評量中的各種解題路徑,

再就各個小組成員在每一個解題階段的參與情形,探討出其中的變化。分析出 來的解題歷程模式有,反覆思量、匍伏前進、跨步向前、一歩登天、迷途知返、

謀定而後動。

壹、反覆思量:(階段之間的重複來回)

一、「分析」和「探索」之間的來回進行

分析和探索階段在解題過程中重複來回,發生於解題者已從讀題階段掌 握問題條件,但對於條件和解題目標之間一些次要問題的解決還有待探討,所 以產生了分析和探索的來回過程。例如:

1. 第二單元 2-1 題,求盒子的容積:(題目參見附錄六)

原案摘錄 歷程分析

分析 02-21-02 丙:測量的。

(甲、丙、丁個拿一根尺量容器)

...

02-21-04 乙:A 的容積,長乘以寬乘以...(乙回頭看丙)

02-21-05 丙:長乘以寬乘以高啦 探索 02-21-06 乙:這個應該是長吧?

(甲乙合作量甲容器,丙拿丙容器但未測量)

02-21-07 甲:這個是寬吧。...

分析 02-21-17 丙:長是 7.5

02-21-18 乙:這樣是,(乙以手指比著容器的邊長)長,14。

解題者一開始就能分 析出求容積要先量出長、

寬、高,但接著卻因花時間 討論長、寬的區別,而進入 探索階段。

2.第二單元 2-2 題,將正立方體方塊放進盒子內,可放進幾個方塊:

原案摘錄 歷程分析

分析 02-22-03 丁:這有 1.9 嗎?

02-22-04 乙:1.9 的正立方體

02-22-05 丙:它只是說這個是 1.9 公分。

02-22-06 乙:要幾個放進去。

探索 (丙將方塊放進 A 容器裡)

02-22-07 丙:這個方法比較方便,可是有一點麻煩。

分析 02-22-08 丁:我們只要算出一層有幾個就好了。

02-22-09 丙:嗯,我們只要一層的(丙丁兩人將小方塊放進容器裡)

02-22-10 乙:應該是 1.9 倍。

...

(甲、丁注視著丙操作小方塊)

探索 02-22-15 丙:先排邊的,邊的比較困難 02-22-16 甲:再...。

02-22-17 丙:不行,一層的話...。

02-22-18 丁:一層然後再放啊。

02-22-19 丙:看看可以放幾層?

解題者從正立方體的 邊長特性開始分析,接著嘗 試操作實物,這一題的階段 來回是發生在實物操作 時,解題者之間對於解題途 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二、「計劃」和「分析」之間的來回進行

解題者提出解題的程序後,被小組成員說明理由反對,而對自己的計畫 提出辯護。這種歷程較常發生在當解題者們還沒掌握解題途徑時,針對別人的 具體計畫提出分析和詰辯,有時可透過這樣的過程了解計劃本身。例如:

1. 第二單元 3-1 題,判斷哪一個不規則容器的容量最接近 250 立方公分:

原案摘錄 歷程分析

計劃 02-31-15 丁:把杯子裡的水倒進去啊,然後再把它乘起來。

分析 02-31-16 丙:不對,因為這杯子是 900。(丙翻到前一頁讓丁看 B 的容 積)

計劃 02-31-17 丁:不是,你只要倒水進去。(丁將 B 容器拿過去做倒水的 動作)

解題者丁提出計劃,但 由於說得不夠清楚,未能引 起共鳴,反而有其他解題者 提出理由反駁,因此解題者 丁再次以操作實物說明計

02-31-18 丙:懂了,只要算出...,D,我已經知道了不用那個了。(丙 將 D 容器拿起來裝滿水,倒進 B 容器裡)

(丙拿尺量 B 容器的長,丁注视著)

劃內容。

三、「分析」和「執行」之間的來回進行

解題者已掌握解題途徑,在分析解題的重要條件並加以處理後,逕行計 算答案。由於同一題目中的解題對象相似,解題方法一樣,所以產生複製的步 驟而不需再經由其他的解題階段便能執行。例如:

1. 第二單元 2-1 題,求三個盒子的容積:

原案摘錄 歷程分析

分析 02-21-183 丁:這個不需要算外面那個喔。

02-21-184 丙:不需要,11。

02-21-185 丁:11,7,7。

02-21-186 丙:我們沒有量厚度,因為那個厚度都是 11 呀。

02-21-187 甲:厚度,不一樣。

02-21-188 丙:不一樣,對呀,長是 7,寬是 7,高是 11,寬沒有厚度。

執行 02-21-195 丙:11,乘起來 分析 02-21-196 乙:要減嗎?

02-21-197 丙:不用,因為厚度不一樣。

02-21-198 甲:沒有厚度,不是沒有厚度啦,只是這個...。

02-21-199 丁:沒有算。

執行 02-21-201 丙:49 乘以 41,你寫得太擠了啦。

由於三個容積的處理過程 都一樣,所以算到第三個容器 C 時,只要量出容器的長寬高即可 進行執行。可是因為第三個容器 的厚度不平均,因此改變了先前 把容器整個的長寬高量出來再 一起將厚度減掉的方法,直接量 容器內的長寬高,就這個改變的 部分進行了分析的歷程。

1. 第二單元 2-2 題,三個容器裡各可放幾個正立方體方塊:

原案摘錄 歷程分析

分析 02-22-45 甲:看一下它可以放幾層。

02-22-46 丙:看可以放幾層 02-22-47 甲:四,五。

02-22-48 丙:五,不行啦。

02-22-49 甲:四層。

02-22-50 丁:四層啦。

執行 02-22-51 丙:一二三四五六,一層,B。

02-22-52 乙:幾個?

02-22-53 丙:25 個,你把 25 個放 4 層。

02-22-54 丁:100。

02-22-55 丙:厲害喔。

02-22-56 甲乙:B 盒子可放進 100 個方塊。

(丙開始放方塊進 C 容器)

分析 02-22-57 甲:這比較小。

02-22-58 丙:也不是,那比較奇怪不好放。

本題也是因為針對三個 容器的容積問題有相同的 解題方法,而有分析和執行 階段來回的情形。

02-22-59 乙:幾層?一層看幾個。

02-22-60 丙:九個。

02-22-61 乙:九個,有幾層?

02-22-62 丙:一二三四五六,五,五格,五層啦。

執行 02-22-63 甲乙丙:C 盒子可放進 45 個方塊。

2. 第二單元 3-2 題,有三個東西,哪個可放進指定的盒子裡:

原案摘錄 歷程分析

執行 02-32-04 乙:長啊。

(甲乙兩人合作量盒子,丁看丙的計算)

02-32-05 甲:這樣是寬吧。

(乙拿尺量紙盒子)

02-32-06 乙:4 公分,寬 4 公分。長 17。高呢?

分析 02-32-07 甲:這樣是高啊,這是長啊,這是寬啊。

02-32-08 乙:那這樣就是高啊。(乙拿回盒子)因為我剛才量這樣子是 長啊。(乙比岀其中一個邊)

02-32-09 丙:好了嗎?

02-32-10 乙:這樣是長嗎,這樣是寬,這樣是高。(乙比出各邊的名稱 詢問丙後再量一次) 長 9,長 9 公分,寬 4 公分,高 17 公 分。

執行 02-32-19 丙:9 乘以 4 乘以 17。

02-32-20 甲乙丙丁:盒子的長是 9 公分,寬是 4 公分,高是 17 公分。

02-32-21 丙:36 乘以 17 等於...。

本來已進入執行階段,但 由於解題者認為區分出長 寬高對解題結果有影響,因 此本來已經可以算出答案 了,又多了一個分析的階段 討論哪一個是長寬高,然後 才進入執行階段。

貳、匍伏前進(三個以上不同階段的連續進行):

一、從「分析」、「計劃」、「執行」到「驗證」

這種不同階段的連續進行已到驗證階段了,所以大部份是發生在解題歷程 的尾聲。例如:

1. 第二單元 2-1 題,求三個盒子的容積:

原案摘錄 歷程分析

分析 02-21-49 丙:那是 14 嗎?(C 量其中一個邊長)

02-21-50 丁:不行,有一點誤差。

02-21-51 丙:嗯。

02-21-52 甲:那我們剛才量怎麼是 14 啊?

02-21-53 乙:我們剛才量是這樣子。...

計劃 02-21-58 丙:7.5,對,7.5。過來三個再去,過來長去減...。

執行 02-21-67 丙:12 減 2,過來高再去減 2,減起來,寫橫式啊 02-21-68 乙:7.5,7.5...。這樣就 12 乘以...

02-21-69 甲:12.2

02-21-70 乙:那等於多少?

02-21-71 丙:我來計算。

之前已將解決問題的次 要條件處理好,才能按部就 班的產生這個部份的解題 歷程。

驗證 02-21-72 丙:寫錯地方。

02-21-73 丁:不對,為什麼寫錯。

02-21-74 丙:對呀,2 乘以 2 等於 4,二一二...,再去乘以...7,高。

2. 第二單元 3-1 題,判斷哪一個不規則容器的容量最接近 250 立方公分:

原案摘錄 歷程分析

分析 02-31-47 丙:我們沒有量厚度,我們沒有量厚度。就直接從這邊量到 這邊。(丙比畫著容器的邊長)

計劃 02-31-48 甲:長 10.9,寬 10.2,然後算高。...

執行 02-31-58 丙:不要,你再算一次 10.9 乘以 10.2 乘以 5.2,再算一次。(仍 由丁記錄答案紙)

驗證 02-31-62 甲:對呀,為什麼要乘以 411?

02-31-63 丙:這樣會不會太少啊?我覺得好奇怪。(丙將水倒回去)

前面的解題錯誤,一直到 這裡才發現,所以分析後馬 上能進行計劃、執行、驗證 等階段。

二、從「讀題」、「分析」到「探索」

本模式階段的進行起始於讀題,所以常發生於剛開始解題的時候。例如:

1. 第二單元 3-1 題,判斷哪一個不規則容器的容量最接近 250 立方公分:

原案摘錄 歷程分析

讀題 02-31-01 甲乙丙丁:請判斷桌上 3 個不規則的瓶子 D、E、F,哪一個 容量最接近 250 立方公分,把解題過程寫在答案紙上。

分析 02-31-03 丁:量杯。

02-31-04 甲:裝水的,再倒進去。

探索 02-31-06 丙:對呀,問題是沒有...那個。沒有 250 啊,沒有 250 立方 公分啊。這個,C 啊,那個 C 的盒子。

讀完題後,有人能精準的 分析出解題的性質,但其他 解題者對分析有疑惑,提出 自己的想法。

叁、跨歩向前(跳躍式的階段進行):

一、「讀題」跳至「計劃」

讀完題目後就能馬上提出計劃,通常是因為已有制式的解題步驟,但未必 提出計劃後就能馬上執行。例如:

1. 第五單元 1-1 題,算出各種錢幣佔總值的百分比:

原案摘錄 歷程分析

讀題 05-11-01 甲乙丙丁:請將袋子裡各種錢幣的金額。佔總金額的多少,

畫乘圓形圖、長條百分圖,和長條統計圖。

計劃 05-11-05 乙:沒有,我們算這個,你們算這個。(乙將硬幣分給丙和丁)

05-11-06 丙:不是啦,要先算全部有幾個。

05-11-07 乙:對呀,要先一個一個排好。

05-11-08 甲:對呀,一個一個排好。

執行 05-11-09 丁:我算五十塊。

05-11-10 甲:一、二、三、四、五,三千。一、二、三、四...。

(乙將幾張鈔票遞給甲)

05-11-11 甲:一千四百。...

讀題完就開始計劃,也能 馬上執行,顯見小組成員對 解題步驟都無異議。

2. 第二單元 4-1 題,利用裝滿水的盒子把橡皮擦的體積算出來:

原案摘錄 解題歷程

讀題 02-41-01 甲乙丙丁:這裡有一個裝滿水的 G 盒子,請利用它把橡皮擦 的體積算出來。

計劃 02-41-16 丙:利用它?怎麼利用?先算它的長寬高...。(丙指容器)

02-41-17 乙:先量出它的長寬高...。

02-41-18 丙:啊!我知道了。先算它的容積放進去看看它漲多少。

分析 02-41-19 丁:不行,漲的話就潑出來了。

02-41-20 丙:沒有,放進去看它漲多少水。

02-41-21 甲:它是裝滿水的盒子,放進去它就滿了。

這裡的計劃並不是有把 握的,較傾向於直覺的猜測

,所以提出後並未能執行,

而是就這個計劃進行分析 以了解是否可行。

二、「讀題」跳至「執行」

讀題完後就直接有想法,可馬上付諸行動,但並不表示完成解題。例如:

第五單元 2-2 題,貼上最有可能抽到的顏色和形狀

原案摘錄 歷程分析

讀題 05-2201 甲乙丙丁:現在請在忠孝路前的圓圈中貼上你們認為最有可 能被抽到的顏色,在仁愛路前貼上你們認為最有可能被抽到 的形狀。

執行 05-22-02 乙:快點你們要貼什麼顏色?

05-22-03 丁:隨便。

05-22-04 乙:忠孝路什麼顏色?

05-22-05 丙:我覺得是那個...。

05-22-06 丁:紅的。

05-22-07 丙:不是,我覺得紅的,紅跟黃

從本題的執行過程看 來,解題者們並未完全了解 題意,「可能」兩個字讓他 們以為可以用猜測來解 答,所以沒有分析、探索等 階段。

肆、一歩登天(簡短的解題階段歷程):

一、「閱讀」、「分析」到「執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