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成三節。第一節描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第二節描述本研究的研究 動機;第三節據此提出本研究的研究問題與目的;第四節描繪本研究的研究流 程;第五節介紹本研究章節配置結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創業教育的興起

對許多工業國家而言,經濟成長變動因素,新成立的事業體佔了其變 動量的三分至一到四分之一(Carter, Gartner, Shaver and Gatewood, 2003);此外,創業也被視為解決社會失業與貧窮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在 英、美或其他國家致力於推動各項創業教育方案,提供有效的學習課程,

建立輔導機構以提升創業意願與創業技能。美國社會結構近年劇烈的改 變,導致傳統類別產業的就業機會減少,由於中小企對於美國經濟發展具 一定程度影響力,創業教育於是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美國透過 創業教育使一般民眾具備再就業或創業能力,使陀美失業問題得到解決。

美國自1978年Babson College成立第一個創業研究中心以來,創業教 育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咸認創業教育有助於培育青年學子創業知識與創業 能力的提升,進而解決人口結構變化、產業轉型過程中所引致之失業問題;

由此,創業教育的研究與課程逐漸蓬勃興盛。近年,國內從政府部門、企 業以及第三部門相繼以創新與創業精神為號召,透過舉辦各種形式的創業 競賽1為手段,促進社會大眾對創業教育議題的重視。

1 本研究之創業競賽,係指政府部門、企業以及第三部門所舉辦,目標對象為青年學子之校園

商業競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麻省理工大學(MIT)的統計,自 1990 年以來,MIT 畢業生和教師 平均每年創建 150 多家新創企業,其歷年新創企業累計的經濟實力足以名 列前 30 大經濟體。毫無疑問,美國校園的創業活動已成為其經濟發展的直 接驅動力,更近一步印證聯合國於高等教育會議中的宣言:「畢業生不再是 求職者(take a job),首先將成為職業崗位的創造者(make a job)」。

創業家是否可以教得出來?傳統社會觀點認為創業家乃天生,並強調 創業需有特別的人格特質;然而,許多研究者也陸續提出創業家是可透過 教育形塑之觀點與研究結果。回歸到本質的討論上,究竟哪一部份的能力 可以透過教育來培養?一直以來相關學者專家有不同的見解。創業者通常 有強烈的創業動機,但對於產品規劃、事業規劃、財務規劃、團隊組合等 問題都沒有完整的認識就貿然創業,失敗機率就很高,創業學程可以使學 生在學校期間就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以增加創業的成功機率(從校園到 企業的最後一哩學程,2003)。

成功的創業教育是專業知識教育的延伸,除了透過「做中學」培育青 年學子的創業知識與創業能力外,還可從根本上解決青年學子面對畢業後 就業的困境,即便受過創業訓練後不選擇創業,習得之知識與能力仍可成 為安身立命的保障,減少失業與多次轉業的機率。

二、創業競賽在台灣

我國的校園創業競賽開始於1998年,由政治大學、台灣科技大學與研 華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的TiC100創新競賽拉開序幕(溫肇東、陳碧芬,

2003),爾後有台灣工業銀行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We Win創業大賽以及時代 基金會舉辦的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YEF,三足鼎立,並稱國內三大創業競 賽;然而,回溯創業競賽的起源,則是與1996年秋季,時任時代基金會董 座徐小波先生率領基金會成員與多位國內知名教授到MIT的參訪有關,參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重點之一是MIT 50K競賽2,以及其競賽簡報。1997年,溫肇東教授在政治大 學商學院舉辦了為期五天的「第一屆全國青年創新營」,號召來自全國13所 院校共60位青年學子,在政治大學宿營一週,進行一連串創業計畫相關課 程及團隊建構的活動,並於活動期末提出共八個事業經營計畫書,並邀請 包含創投在內的多位專家來擔任評審(溫肇東、陳碧芬,2003);此後,We Win 創業大賽、TiC100 創新競賽以及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YEF陸續舉辦。時 至今日,TiC100 創新競賽從第一屆約150人參賽,經過研華文教基金會持 續的耕耘與努力,至第九屆已經有來自70個學校,1,200位學生參賽,參加 人員其中三分之二是碩博士生、並有超過20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志工服務,

所撰寫的創業計畫書涵蓋領域涵蓋範圍也從網通、光電、能源、環保生技 逐漸轉向文化創意產業相關領域;We Win創業大賽也不遑多讓,十年間歷 屆參賽團隊陸陸續續創立了共19家新創企業,包含網路科技應用、通訊、

醫療器材…等不同的領域;而以培育未來領袖人才為目的的國際青年創業 領袖計畫YEF,在青年學子間也獲得廣大迴響,參與的學生背景也逐年擴 大,2010年起更與國內多所大學合作開設課程,參與競賽的學生將獲得學 分如同正式修課般,直接鼓勵青年學子參與富教育意義的校園創業競賽。

然而,放眼國際與知名的創業競賽相較,我國三大創業競賽成效略顯 捉襟見肘;十年歲月,三大創業競賽雖為我國的創業教育栽下種子,培育 一代代的新人才,然而參與競賽的創業團隊,真正面對真實創業挑戰的卻 不多,產學界間的聯結並不順暢,同一時間,在世界的許多創新的角落,

這樣的互動卻是無時無刻地在發生;也因此,上述三大創業競賽近年面臨 轉型的壓力。危機可以是轉機,透過調整競賽的邊界設定、評選機制與內

2 一 MIT 50K 現名為 MIT 100K,2006 年增加了一個新的類別-MIT $50K Social Impact Prize-與原有的$50K Venture 並行舉行。MIT $50K 競賽之歷史和規模,以及其影響,無疑是目前 最為成功的創業計畫競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容篩選方式,將創業競賽的角色提升至創意型守門人,不僅有助於競賽各 環節中,主辦單位與參賽者間的互動與價值獲取,更能將其效益延伸至各 處,促進產學基的合作,進而提振我國企業乃至於社會整體創新的能力。

三、競賽守門機制的研究

產業的「守門機制」主要源自於「守門人理論」,其為近幾年新興的學 門領域,主要目的將以往在個人或群體層次的守門人觀念,應用在產業創 新能耐上的相關制度性機制研究,藉此探討守門人觀念在產業創新上的篩 選和促進的過程。

其中「守門人」(gatekeepers)一詞,最早是由大眾傳播學者Lewin 在 1947年提出,他以「守門人」這個名詞稱呼「能掌握媒體管道的人」,其認 為資訊總是沿著某些管道流動,而這些管道存在著某些「門」(gates),並 由某些人負責看管著這些門,這些「守門人」會根據規定或個人意見,對 資訊或商品是否可被允許進入管道或繼續留在管道中流通做出決定;爾 後,White(1950)把「守門人」的概念帶進大眾傳播學的研究,其認為「守 門人」是「資訊傳送的必經之路」,並影響資訊遞送的決策。

「守門人理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不只應用於「大眾傳播」的領域,

後來亦被其他學者應用於「研發管理」和「創造力」領域。在研發管理的 領域中,Roberts 和Fusfeld(1981)主張,對於有效執行創新且為技術基 礎(technology-based)的專案而言,守門人活動為非正式的必須關鍵功 能,特別是當技術聯盟形成時,技術守門人必須成功地槓桿運用其他成員 們 的 資 源 ( Soh and Roberts , 2005 )。 在 創 造 力 的 領 域 中 , 根 據 Csikszentmihalyi 對創造力的系統性觀點,提出創造力是一種有創意的人 或產品被守門人所接受或採用的過程,只有在通過這些指定的專家或守門 人的檢閱後,新點子或人才會被認為是有創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然而,上述的守門人概念皆僅存在於個人或群體決策的守門功能,而 對於在產業上同樣具有守門功能的制度性機制,Hsiang et al.(2006)便 藉由比較不同領域對守門(gatekeeping)概念的探討,發現在產業創新的 過程和活動上,同樣具有著類似於傳統理論所提出的個人或群體層次的「制 度性」守門功能,並提出在創新過程中的制度性「守門機制」。

Hsiang et al.(2006)認為創新獎、展覽、創業競賽或甚至是提供資 金或預算的系統(如科專計畫)皆能扮演產業上「守門機制」的角色。溫 肇東(2006)亦認為在產業的創新能耐上,「獎助」、「競賽」、「展覽」等產 業上的守門機制可以促進並跨越不同階段的商業化鴻溝,而且其認為守門 機制也是一種選擇與篩選的過程,經由不同的守門機制,可以讓好的創新 作 品 及 團 隊 得 以 生 存 , 並 且 得 到 額 外 的 認 定 ( Endoesement ) 及 支 援

(Support),讓其繼續向商品化邁進。

相關文件